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课时整体认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学生基本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2.能够把握住该课程的框架结构;3.清楚地知道该课程是以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产生兴趣,形成一种浓厚的探索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体验欲望。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帮助理解1.请同学们来看这几个词组:“综合”、“实践”、“活动”这几个词组组成的一个全新的课程,你是怎么理解的?(1)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3)老师小结:“综合”即这门课程整合了各科课程的内容,它能依据主题活动的需求,进而借鉴、结合其他学科的课程内容,来丰富这门大整合的课程。它既有本学科独有的特点(如:无课本、内容选择灵活等),又有“自由”深入其它学科的共性。“实践”是这门学科最具特色的亮点,因为它是让大家能亲自体验、主动探究的课程。只有在活动开展的过程里自己努力体验、寻求信息、解决问题,本人才会有所提高。2.听过老师对着门新课程的介绍,你还想知道哪些与这门课程有关的知识?(教师依据学生的提问进行合理的正确的回答)3.你发现这门课程还有哪些与其他课程不一样的特点呢?(学生在班上交流时,老师注意板书)板书:综合实践活动语数英课本无有过程强化个体实践按部就班完成作业结果独立展示,彰显个性考试成绩,强调突出个体强调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引导过多二.安排课堂要求1.方便携带的工作本一个;2.经常尝试自己发现问题,与同伴交流。课后反思:第二课时确定主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主题;2.选定“种一株绿色植物”为活动主题;3.学生清楚地知道种植前的相关事宜;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确定活动主题。教学过程:一.谈话沟通,激发学生兴趣1.现在我们所处的是什么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能说说自己的原因吗?2.我想再做一次课堂小调查,有多少人喜欢春天呢?你能用一句话来赞美一下春天吗?3.教师小结: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请大家在这个播种希望的季节里,也种一株绿色的植物如何?4.在征得学生的同意后,请学生商讨一下主题如何确定,最终定为:种一株绿色植物三.讨论准备工作1.种一株绿色植物都需要做哪些准备呢?(1)四人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3)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种子:向日葵、指甲草、鸡冠花……土壤:肥沃、松软、潮湿;花盆:陶瓷的、泡沫箱、塑料的(但在花盆底部必须钻一到三个小孔,以方便浇得多余的水从小孔流出);施肥:专用的化肥、豆渣等;浇水:最好选用淘米水。工具:小铲子2.要求学生把板书的内容抄到综合实践工作本上。3.我想问问大家,你知道去哪里找肥沃的土壤吗?(公园的小树林里、河边、花坛边、耕田等)4.征求学生还有哪些问题,放在下节解决,希望大家在本周空闲时间用心准备。三、课后延伸1.准备土壤、花盆;2.准备适合春天播种的种子。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播种有技巧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播种方法;2.挑选种子时,要学会选择优良的种子。教学重点:运用演示法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种植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回顾上节课内容1.上节课我们要求自己在家做好中之前的准备工作,哪位同学还没有准备好,想请大家帮帮忙的,请您和大家交流一下。注:在这个环节里,帮助学生梳理问题。大部分学生有可能认为不好找到的是种子,所以有必要引导学生清楚什么种子适合在春天播种。一定要多给学生举几个例子。2.教师展示自己带的几种植物种子,教给学生辨别优良种子的方法,会挑选优良种子。三.探讨种植方法,播种有技巧1.大家都知道,土壤是绝大多数植物赖以生存的必须环境,但有谁知道植物的种子怎样埋在土壤里才会让植物更好地生根发芽呢?(1)指名回答;(2)老师作结:不能随随便便的把种子放进土壤里,也不能把种子直接撒在图上面,种子埋下的深度大约在小拇指第一个关节处,埋完种子后不能用力把土压得过于坚实。2.当你把肥料准备好时,是不是直接洒在土的表面呢?注:一个花盆里的土,大约只需要孩子一捧的豆渣(或其他肥料),应该把土与肥料在水泥地面上拌匀,再把拌好的土铲进花盆里,然后按上面的要求埋种子。3.种种子时,在什么时候浇水合适呢?注:在埋下种子之后,一次把水浇透,直到看到有水从花盆底部的小孔渗出,这是判断水浇得透不透的标准。4.要求学生把播种技巧的一些方法抄写在工作本上。四.课后延伸1.回家后按照教过的方法播种种子;2.浇水时一定要记住:不能浇得过勤,三到五天浇一次,浇水一定要浇透。板书:播种步骤1.把土与肥料拌匀;2.把土铲入花盆,弄平实;3.埋入种子的深度约是小拇指第一关节处;4.浇上淘米水,一定要浇透(谁能从花盆底部的小孔渗出)。教学反思:第四课时抢救幼芽教学目标:1.督促学生自主种下种子,缘于这段时间,原本温暖的天气骤然变冷,这对刚刚种下的种子的发芽非常不利,必须为它们制作塑料小棚来保护它们;2.了解学生种下种子之后的情况,以便进行指导性的帮助;3.教学生使用工作本,尝试记录种子发芽的情况。教学重点:怎样保护刚出土的幼芽。教学过程:一.调查学生播种情况(1)一星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相信大家都已经把自己的植物种子种下去了吧?有没有哪位孩子的种子已经发芽了?(用准备好的评价手册为种下种子的孩子加5分,为种子已经发芽的孩子加10分。)(2)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播种的?(3)我发现有的孩子还没有种种子,能说说是什么原因吗?(视情况而定为哪些没有播种的孩子扣分。)二.依据气温骤降,护好弱小幼苗1.回顾这段时间的气候骤变,每天的温度极不稳定,我很担心咱们大家刚刚播种下去的种子会不会发芽,刚刚长出的幼芽会不会冻坏,你才去过什么补救措施吗?(有聪明的孩子说把花盆移到屋内。)2刚才大家说天天往屋子里边搬,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哪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3.有哪位同学见过农民伯伯种的蔬菜大棚,能给大家讲讲它是什么模样吗?4.你知道蔬菜大棚的这个塑料大棚有什么用途吗?(1)四人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3)教师概括,板书:塑料大棚的作用:保持棚内温度保证棚内湿度抵挡风沙侵入5你有没有什么高招在咱们的花盆上做一个“塑料小棚”呢?(1)指名回答;(2)教师总结:办法一:找一个透明的塑料袋,直接套在花盆上;办法二:如果花盆里的土比较满,你担心塑料会碰到幼芽,你就做一个架子,可以用柔韧的柳枝交叉做一个十字架,插进花盆边缘处,在蒙上一层塑料布,然后再拿一根绳子把它系牢固。(在套上塑料小棚之前,一定要先为它们浇一次水。)四.教师总结做好塑料小棚之后,你一个星期也不要再去挪动花盆,也不用把小棚子打开看一看种子的发芽情况,你透过塑料小棚去观察更能保护种子更快的发芽。余下的时间把板书记在工作本上。五.课后延伸1.为幼芽自制塑料小棚;2.尝试写观察日记课后反思:第五课时幼芽期护理教学目标:1.牢记浇水原则:不干不浇,要浇浇透;2.掌握正确的浇水方法;3.让学生掌握写“种子发芽记”的方法;4.验证塑料小棚的作用。教学重点:掌握浇水的方法,会依据自己的观察写种子发芽的日记。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了解学生活动情况1.上节课上要求大家给自己的种下的种子做一个温暖的塑料小棚,大家做了没有?做过之后你有什么新的发现?(1)指名回答(2)交流自己的种植情况注:有同学会发现在阳光下晒过后,发现塑料膜上有许多的小露珠;还有的同学发现蒙上塑料小棚之后一星期就发现种子发芽了;还有的同学发现蒙上塑料小棚之后整个星期就不用浇水了。这些发现都应该在课堂上给学生解释,让学生明白种子发芽需要的必备条件(种子本身饱满健康,外部的条件是阳光、水分、温度、氧气及土壤)。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塑料小棚的作用,为自己今后种植打好基础。2.询问学生在种植过程中还遇到了哪些困难,解决不了的需要大家帮忙?(1)学生举手自由交流问题,同学之间互相帮忙解决,不会的老师帮忙解决;(2)教师总结:俗话说得好:“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这个时节正是我们种植的大好时候,假如你还没有种下你的小种子,你得加把劲了,希望大家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播种一株绿色植物,观察他的成长状况。二.幼芽期护理须知1.在种子刚刚发芽的时期,它的生命力与咱们校园里的大树相比,有什么区别?(生命脆弱,很容易夭折)2.假如遇到恶劣的天气,比如:大暴雨、干旱、气温突降等,你怎么保护你的幼芽呢?(1)学生四人小组自由讨论;(2)全班交流自己的方法。3.在幼芽时期,你知道为幼芽浇水时要注意什么?什么时候浇水更合适呢?(1)指名回答;(2)教师总结:浇水要遵循一个简单有效的八字方针——不干不浇,要浇浇透(土壤干的时候,颜色会变浅;当你发现水从花盆底部的小孔渗出时,证明水已经浇透了)。浇水的时候,正像大家刚刚说的那样,不能猛地一下子浇下去,这样很容易损伤刚刚扎下根的幼芽,甚至会把它连根冲起,浇水的时候,顺着花盆的边缘轻轻地让水滑进花盆,或者用雨洒顺着一个方向洒水。三.尝试写观察日记1.有的同学的种子已经发芽了,你能不能给大家讲讲的模样?2.当你刚刚看到新长出的幼芽时,你是怎样的一个心情呢?能用一两句话表达一下吗?3.是写一篇“种子发芽记”,记录下种子划时代的关键时刻,要求(板书):种子发芽记(1)幼芽的样子——叶子、茎(2)幼芽的高度(3)自己看到时的心情(4)你对幼芽的期待四.课后延伸1.牢记浇水原则,会给幼芽浇水;2.回家观察新出土的幼芽,尝试写“种子发芽记”。课后反思:第六课时交流种子发芽记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写种子发芽记的方法;2.尝试交流自己的想法,能够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学重点:让学生愿意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活动进展情况1.今天老师想检查一下大家种下的那株植物植物都怎么样了?2.刚才听到有一部分孩子的植物都还没有发芽,到底是什么原因呢?(1)四人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3)教师总结:有的同学天天浇水,那种子早就给泡坏了,很容易腐烂的;有的同学没有为他的植物搭建塑料小棚,这段时间爱你温度过低也会导致植物不发芽;还有的同学太心急了,竟然扒开土壤去看种子是否开始发芽。这些都是不利于种子发芽的,希望那些种子还没有发芽的同学好好借鉴刚刚大家提供的建议,让自己的种子快快发芽。二.交流“种子发芽记”,再次总结方法1.老是想请大家欣赏一篇我的“种子发芽记”,希望大家在听的时候用心听,看看在文章里你都听到了哪些内容。(1)老师范读范文;(2)学生交流自己听到的内容(3)老师边总结边板书:种子发芽时间幼芽的叶子(样子、颜色、大小)幼芽的茎(粗细、长度、颜色)老师的心情对幼芽的期待这些都是文章里所涉及的内容,老师非常喜欢自己的植物,总是用心观察它、呵护它,所以才把写得有声有色,甚至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我希望你的种子发芽记,比老师写得还棒!2.要求学生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种子发芽记,选出你们小组认为最好的,在全班交流。大家评议,根据大家的意见给他加分。注:依照板书参考一下,加分标准分三个等级,最好的十分,一般的五分,只要推荐出来就加三分。三.课堂总结1.继续完善“种子发芽记”,但凡写得好同学推荐参加全区的综合实践活动日记比赛;2.种子还未发芽的同学,待种子发芽时把这一时刻记录在工作本上。四.课后延伸1.用心呵护自己的幼芽;2.注意观察幼芽的变化。课后反思:第七课时如何观察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会写观察日记;2.通过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教学重点:掌握观察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检查活动进展情况1.学生的“种子发芽记”看看工作本上有无修改的痕迹,有多少人完成了这项情况。2.询问学生这周时间,你的幼芽有什么新的变化,或者有什么问题想和大家继续交流的。二.现场展示,学会观察技巧1.老师把自己种植的幼芽带到讲台上,请几位学生上台来仔细观察,把自己观察到的给同学们介绍一下。2.大家认为他们介绍的怎么样?有没有需要补充的?3.咱们大家来试着总结一下,观察这株植物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指名回答,教师边总结边板书)如何观察叶:颜色形状大小质感茎:颜色高度粗细3.大家群策群力,总结出了观察植物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老师现在就想请你们到校园里进行观察校园内的植物
本文标题:种一株绿色植物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12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