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知识树)
培训与开发2019-12-2111第三章培训与开发第一节企业员工培训规划与课程设计第一单元员工培训规划的制定【知识要求】概念:在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全局出发,根据企业各种培训资源的配置情况,对计划期内的培训目标、对象和内容、规模和时间、评估的标准、负责培训的机构和人员、培训师的指派、培训费用的预算等一系列工作所作出的统一安排一、员工培训规划的概念地位和作用: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关系到培训需求分析成果的落实;企业员工整个培训过程的顺利实施和运行;保证各种培训目标的实现)员工培训规划的准确性、实用性和可行性,即精密详细、科学合理的程度,决定了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技能开发的成败1系统性:要求(目标设立、实施的程序和步骤、培训对象的确定、培训的内容、培训方式方法的选择、培训师的指派、评估标准的制定保持统一性和一致性)作用(培训工作有序的进行、培训活动各项目之间的联系和培训目标保持一致)2标准化:要求(整个培训规划的设计过程,确立并执行正式的培训规则和规范作出明确的统一规定)二、制定培训规划的要求作用(保证培训规划的目标不出现偏差)可靠性:采用的资料真实可靠,是保证培训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指标3有效性:要求(培训规划的制定必须体现出针对性:根据各类人员的实际需要确定培训范围、对象、内容和方式方法相关性:关注需求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信息间的相互联系,采取相应的措施高效性4普遍性:要求(培训规划制定必须适应不同的工作任务、不同的培训对象和不同的培训需要)培训与开发2019-12-21221培训的目的(为什么要进行培训):确立员工培训的目标、范围、对象和内容,决定各种资源投入的规模和程度2培训的目标(应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将培训目的具体化、数量化、指标化和标准化3培训对象和内容(培训谁、培训什么、培训类型):在培训需求分析中对工作任务的调查和综合分析确定4培训的范围:包括四个层次(个人、基层、部门和企业)5培训的规模:受人数、场所、培训的性质、工具以及费用等因素的影响三、培训规划的主要内容6培训的时间:受培训范围、对象、内容、方式和费用等因素的影响7培训的地点:指接受培训的所在地区和培训场所直接培训成本8培训的费用:培训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包括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及与之相关的各种费用间接培训成本9培训的方法:实现培训规划各项目标的重要保障10培训的教师:培训应当以员工为中心,培训管理工作应当以教师为主导11计划的实施:提出具体的实施程序、步骤和组织措施培训与开发2019-12-2133【能力要求】1培训需求分析:目标(员工现有技能水平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方法(测评现在成绩,估计差距)(不属于培训规划设计的范畴,是企业制定员工培训规划的基本前提)2工作岗位说明:目标(收集新岗位和现在岗位要求的数据);方法(观察查阅相关报告文献)3工作任务分析:目标(岗位对于培训的要求,预测潜在困难);方法(对将要涉及的培训进行分类和分析)4培训内容排序:目标(各项学习内容或议题的先后次序);方法(界定其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据此排序)一、制定培训规划的基本步骤5描述培训目标:目标(编制目标手册);方法(任务说明和有关摘要,对说明文字推敲、润色、加工)6设计培训内容:目标(根据培训目标确立培训项目和内容);方法(聘请专家或借助中介机构)7设计培训方法:目标(根据培训项目的内容选择方式方法);方法(经验总结、小组讨论、专家咨询)8设计评估标准:目标(选择测评工具,明确评估的指标和标准);方法(模拟实验或聘请专家对其进行初步评价)9试验验证:目标(对规划的评析,发现优缺点并改进);方法(征求多方意见或实验试点,诊断、找问题、修改完善)培训需求分析是企业制定员工培训规划的基本前提培训规划的重点是分析研究培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1制定培训的总体目标:主要依据是总体战略目标、人力资源的总体规划、企业培训需求分析二、制定培训规划应注意的问题2确定具体项目的子目标:实施过程、时间跨度、阶段、步骤、方法、措施、要求和评估方法等3分配培训资源:对各子项目或阶段性目标,按轻重缓急分配培训资源培训投资与人力资源规划之间进行平衡企业正常生产与培训项目之间进行平衡4进行综合平衡:员工培训需求与师资来源之间进行平衡员工培训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之间进行平衡培训项目与培训完成期限之间进行平衡培训与开发2019-12-2144第二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知识要求】概念:是实施培训计划,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实现培训总目标的具体的执行性和操作性计划;一、教学计划的内容1教学目标:是确定某一具体教学任务或教学计划的主要依据2课程设置: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建立合理的培训课程体系的活动过程(决定了教与学的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内容3教学形式:主要受教师、课程、教材、教案等各种因素影响4教学环节:与教学形式、时间安排紧密结合5时间安排:包括整个教学活动所采用的时间、完成某门课程所需时间、周学时设计、总学时设计、各环节的时间比例1适应性原则:充分考虑个人、企业和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保证受训者改善知识结构、增进技能和提高素质,适应工作需要2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不同的培训对象、不同的培训层次二、教学计划的设计原则3最优化原则:设计教学计划时,抓住最主要和最本质的东西(学员特点、课程设置);优化程度=培训效果/时间4创新性原则:新的科学理念、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学科结构上横向联系,体现新颖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培训与开发2019-12-2155【能力要求】三个基本问题:学习什么,达到怎样的熟练程度;教学程序、教材和人员的组合,最佳地实现培训目标;使用什么手段来评价学习结果步骤:列出课题,确定教学目的;分析学员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列出每一学习目标的学1肯普的教学设计程序科内容和大纲;设计预测题;选择教与学活动和教学资源;协调所提供的辅助服务;(早期最简洁明确的模式)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活动以进行反馈和修正优势:将学员特点、学习内容和开展教学设计所涉及的辅助服务加以综合考虑,统筹安排系统A级:分析教学需求、目的及其需求优先加以考虑的部分;分析教学资源和约束条件以及可选择的传递系统,确定课程范围、顺序,设计传递系统(14个具体步骤)课程级:确定某一门课的结构和顺序;分析一门课的目标2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程序课堂级:确定行为目标,制定课堂教学计划,选择教学媒体与手段;评价学员行为一、国外常见的几种教学计划设计程序(覆盖了从教育系统到课堂教学设计)系统B级:教师方面的准备;形成性评价;现场试验及修改;总结性评价;系统的建立和推广偏重于行为模式注重对学习内容的分析和鉴别,强调从学员的角度收集数据以修改教学3迪克和凯里的教学设计程序步骤: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分析;制定具体的行为目标;设计标准参照测试;开发教学策略;开发教材课件;设计和开展形成性评估;修改完善教学计划个别评估小组评估实地评估适用于:一门课程、一个教学单元、一节课的设计二、我国常用的教学设计程序步骤:确定教学目的;阐明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对象的特征;选择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及媒体;实施具体的教学计划;评价学员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修正培训与开发2019-12-2166第三单元培训课程的设计【知识要求】1课程目标:学习的方向和学习过程中各个阶段应达到的标准,根据环境的需求来确定;以特定的行为术语作出表述2课程内容:确定课程内容的范围和顺序(顺序是课程内容在垂直方向上的组织;范围是课程内容在水平方向上的安排)3课程教材:将学习的内容呈现给学员的载体4教学模式:学习活动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课程目标直接相关)5教学策略:教学程序的选择和教学资源的利用(判断——指令——评价)一、培训课程的要素6课程评价:评估学员对学习内容掌握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课程目标完成的程度7教学组织:包括面向学员的班组授课制和分组式授课制8课程时间:课程设计者配置有限的时间;教师在课程执行期间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安排课后作业,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9课程空间:教室以及其他可利用的场所(图书馆、实验室、艺术室、研讨室和运动场)10培训教师:培训课程的执行者,根据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要求而定11学员:培训课程的主体培训与开发2019-12-21771培训课程设计要符合企业和学员的需求(以学员的需要、兴趣、能力及过去的经验作为课程要素决策的基础)二、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2培训课程设计要符合成人学员的认知规律(目标明确、实用性强)3培训课程的设置应体现企业培训功能的基本目标,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培训课程的特点:服务性、经营性、实践性、针对性、经验性、功利性和时效性1封面2导言:项目名称、项目范围、项目的组成部分、班级规模、课程时间长度、学员的必备条件、学员、课件意图、课程评估3内容大纲:教学资源、资料结构、课程目标和绩效目标、教学顺序和活动、内容、交付时间三、课程设计文件的格式4开发要求5交付要求6产出要求培训与开发2019-12-2188【能力要求】1企业培训计划:根据培训需求分析,对培训项目的目标、对象、内容、要求、期限和实施方法等主要工作事项所作的统一安排一、培训项目计划2课程系列计划:按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的目标一致的课程组合3培训课程计划:对某一课程的详细描述①学员分析(方法:采访学员、现场观察;目的:了解学员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结果汇总:学员分析报告表)1课程目标分析②任务分析(目的:分析所在岗位或目标岗位对就职人员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的要求;结果汇总:任务分析报告表)培训目标的确定对目标进行划分(主要目标、次要目标)③课程目标分析(目的:通过学习能达到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步骤可行性分析、调整、确立课程目标二、培训课程分析层次分析、明确内在联系、安排次序◆培训课程目标三要素:操作目标(是课程目标最主要的要素)、条件(达到目标规定的要求需要的条件)、标准(更有效地测量培训结果)2培训环境分析:实际环境分析、限制条件分析、引进与整合、器材与媒体可用性、先决条件、报名条件、课程报名与结业程序、评估与证明◆培训课程分析是培训项目的调查与研究阶段1咨询客户、学员和有关专家(企业内部)三、信息和资料的收集2借鉴其他培训课程(企业外部)四、课程模块设计: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教材设计、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活动设计、课程实施设计以及课程评估设计培训与开发2019-12-2199使学员掌握生产技术和技能适应多样化的学员背景,选择不同难度的课程内容进行课程水平的多样组合1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设计的核心问题)开发不同时间跨度的课程组合原则:缺少什么培训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确定课程内容、难度、时间三要素的组合方式购买现成教材五、课程内容的确定2课程内容的制作(课程教材制作)改编教材自编教材内容安排:学员必须知道的信息、介绍内容的先后顺序、应做详细讲解的内容、适合于实验或实践的内容、以何3课程内容的安排种方式来讲解内容顺序安排:由熟悉到不熟悉、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从某项技能的第一步到最后一步教学方式:学员、媒休、案例研究、角色扮演;教学方法:“讲授——活动——总结”头脑风暴法:参与者自由讨论,记录各种建议,提炼修改意见六、课程演练与试验(收集学员、同事、专家的意见)评分式评价采用的问题(P160表3-3)问卷调查法(根据课程要素或培训流程设计)简答式采用的问题(P161表3-4)验收时应回答的问题(P161表3-5)1检查课程目标并修改课程内容(再次明确课程目标,有效的增、减课程目标)2修改活动(明确活动的目的,控制活动的时间)七、信息反馈与课程修订3核查资料4调整培训风格八、课程设计的应用实例(略)培训与开发2019-12-211010【注意事项】1相关性(课程内容存在的前提、培训课程开发的内在动力)一、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2有效性(判断培训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杜绝习惯导向、领导导向、员工导向)3价值性(有利于培训质量得到真正
本文标题:第三章培训与开发(知识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18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