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理论文章 > 第三章说说教字的左半部分
第三章说说“”字的左半部分教字的篆字写法是“”,左右结构,共11画。这11画中蕴含了古圣先贤无尽的智慧,以及对后人深深的教诲。本书将逐一为您解说。先看它的左半部分。下部是“♀”,表示孩子,可引申为接受教育的人。上半部分是两个“×”,第一“×”是实施教育的人画的,第二个“×”是孩子、是接受教育的人画的1。这中间表达了以下几层意思:一、孩子学习的方式主要是模仿。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经常超乎我们的想象,这一点在第二章“了解孩子的特性”中已经提及。二、童蒙无知,教育是当务之急。《易经》中有一个与教育有关的卦叫“蒙”卦,是这样划的“”,上面是艮卦,代表山,下面是坎卦,代表泉。童蒙的“蒙”,像是山下出泉,泉水刚刚流出大山,必将渐汇成江河,泉水刚刚流出大山,正如蒙稚渐启,故蒙象征蒙稚,表示蒙昧无知,就是事物幼稚的意思。事物发展的初期阶段,必然蒙昧,此时,需要合理启发,才会亨通,所以教育是当务之急。三、合理引导,由浅入深每个人都是特殊的个体,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教育不是要千篇一律地把孩子、学生培养成一样的人,而是要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因材施教。这就需要合理的引导。引导的过程很漫长,需要智慧和耐心。孩子的学习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学也一样,要循序渐进,不可妄想一蹴而就。四、实施教育的人是关键既然教字左半部分,上面的“×”是实施教育的人画的,而下面的“×”是孩子、是接受教育的人模仿实施教育的人画的,那么实施教育的人自然是关键。孩子模仿的对象很多,包括父母、老师、家庭其他成员、一起玩耍的小伙伴等。由此,我们引出:1《说文解字》中对“教”字的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故上面的“×”是实施教育的人画的,下面的“×”是孩子、是接受教育的人画的。1、教育者先接受教育2、身教重于言教3、夫妻配合4、家庭成员相互配合5、亲师配合6、相观而善第一节教育者先接受教育教育者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他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教育者的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一个不经意的行为,或许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笔者在读高中时,学校组织了一次文艺晚会。当时,我的英文文化成绩还可以,因此被选中,成为英文歌曲合唱团中的一员。我在农村长大,在此之前,我从未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连音乐课也几乎没有上过。刚开始排练时,我总是跟不上节奏,但碍于面子我没有打退堂鼓,暗地里拼命地努力、拼命地追赶。临近演出的前一天,英语老师过来检查排练的效果,结果发现有人跑调。说实在的,那时我已经觉得我表现得不错了,应该不是我。不幸的是,英语老师发现那个人就是我。于是,她吩咐我正式演出时只要张张嘴就行,不要发出声音。自那以后我就只会张张嘴了,唱歌从来不发出声音,即使发出声音,也是像蚊子叫的声音一样,唯恐被别人听见。值得庆幸的是,我没有学会挑别人毛病的习惯。其次,教育者要做到因材施教。孩子是千差万别的,一百个孩子有一百种个性。面对不同的孩子,如何教学?要想把孩子教育好,教育者必须掌握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的特点,采用正确的方法,因材施教。孔子当年在教育弟子时,非常注意这一点。《论语·为政篇》:第五章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第六章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第七章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第八章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根据西汉孔安国的注解,孟懿子是鲁国的大夫,姓仲孙,名何忌,“懿”是他的谥号,是他死了以后,后人授给他的。孟懿子是鲁国三大家族之一的孟孙氏的后代,鲁国从鲁桓公以来,有三大家族,所谓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这三家的族长,称做大夫,在《论语》里都有向孔子来讨教,或者是对话。这三家把持着鲁国的朝政,愈到后来权势愈重,鲁国的国君基本上变成了一个傀儡,所以孔子非常看不惯这个情形,可谓是违礼乱政,而且情况愈来愈严重。孟懿子是孟孙氏的后代,他的父亲是孟僖子,叫仲孙貜。在春秋昭公七年,孟僖子将死的时候,把他的家臣都召来,立了遗嘱,嘱咐仲孙何忌,要师从于孔子学礼,所以孟懿子在孔门里也有弟子的名分,可是在《孔子弟子传》里没有讲到孟懿子。孔安国的注解里,只说孟懿子是鲁国大夫,没有说他是孔子的弟子,这也是事出有因。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说,孔子在鲁国当官的时候,为了帮助鲁国国君恢复职权,削弱三家的势力,于是用巧计来堕三家的都城,因为三家都自己建了都城,不合制度、不合礼。结果到最后,孟懿子却违抗这个命令,连他老师的话都不肯听,这是违背师教,违背圣人的命令,所以他也就做不上真正的弟子,因此《孔子弟子传》里他没有名分。此章是他向孔子问孝,孝道是什么含义?孔子回答他说,“无违”,“违”是违背的意思。朱熹夫子在《论语集注》里讲,“无违,谓不背于理”,“理”具体就表现为礼节、礼仪。所以无违,就是不要违背礼。孔子用“无违”两个字来答复孟懿子,是教导孟懿子不要违背礼。因为他的父亲给他的遗嘱,是让他向孔子学礼,如果违背父教,不能学礼、不能遵礼,就是不孝,所以用“无违”来回答他,这个回答非常简单。后来樊迟,孔子的弟子,名须,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樊迟,“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孔子又把这件事提起来,朱熹夫子解释说,“夫子以懿子未达而不能问,恐其失指,而以从亲之令为孝,故语樊迟以发之”。孔子回答完孟懿子之后,他知道孟懿子没听懂,“未达”就是没有真正通达明白孔子讲的“无违”是什么意思。如果他真明白了,之后也不至于做出违抗老师、违背礼仪、制度的动作,他抵抗堕都。孔子知道孟懿子一点都没明白,未达是他都不会问,连问都问不出来,“恐其失指”,唯恐孟懿子不了解“无违”的意思,“而以从亲之令为孝”,不了解“无违”正是服从父亲的遗教,所以就告诉樊迟,希望樊迟将来方便的时候,再向孟懿子去解释。所以,孔子对向他求教的人非常负责任,虽然当时回答孟懿子的话,他不懂,但是孔子还叫自己的学生有机会再向他去解释,好让他真听明白了,就能够落实。●樊迟问孝,夫子详陈。孟懿子是鲁国的贵族,假如他真能够遵礼、行礼,这也是鲁国的福分,鲁国也就能够昌盛起来。结果樊迟听了孔子说“无违”,他也没听懂,所以他也来问。“何谓也”?就是“无违”是什么意思?孔子就用三句话来解释,“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朱熹夫子解释孔子这三句话说,“生事葬祭,事亲之始终具矣”。“生,事之以礼”,事是事奉,父母在生时,我们要事奉父母,以什么来事奉?以礼,对父母要礼敬,心要恭敬父母,言语、动作、行为统统要符合礼,为人子之礼,这是生事;葬祭是父母死后,要依葬礼、祭礼表达对父母的哀思怀念,提起报恩的思想,这是讲到事亲的始终。●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这是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的含义。朱子解释说,“武伯,懿子之子,名彘”。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姓仲孙,名彘,也是孟孙家族,他来继承他父亲的地位。前面讲的是孟懿子问孝,现在是他的儿子孟武伯问孝。孔子的回答不一样。孔子讲,“父母惟其疾之忧”,“疾”是疾病,“其”是儿女,也有注解说是父母,也未尝不可。为什么回答的不一样?这都是针对提出问题的人,他的问题、他的根性,以及他的毛病习气,这么回答是为了帮助这个人觉悟。孔子的意思,朱子解释说,“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孝乎?”说的是父母都爱儿女,爱子之心,无所不至,关怀无微不至,对于儿女的身体,更是关心,唯恐儿女有疾病,所以常常以为忧。真正的孝子不能让父母忧虑,除了自己有病这一桩事情以外,其他都不能,没有理由让父母为我们担忧。为什么对他讲这个话?因为孟武伯这个人多可忧之事,他是个纵绔子弟,骄奢淫逸,德行不怎么样,所以孔子跟他讲这个话。孟武伯是当时三大贵族首领之一,他的表现直接影响到鲁国,所以孔子委婉地提醒他,要好好修德,对得起父母。●子游问孝。子曰敬养这是孔子的弟子子游,向孔子问行孝之道。“子游”,朱子解释说,“孔子弟子,姓言,名偃”,言偃。子游向孔子问孝,孔子回答,“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养”,朱子说,“谓饮食供奉也”。在古代,“养”的古音是读“样”,就是奉养的意思。孔子说今之行孝的人,“今”是现在,当今社会,他们以为行孝就是能养。“是谓能养”的“是”,邢昺的《注疏》里作“唯”字讲;“谓”是说,“是谓”就是“唯说”,今之孝者,唯说能养,只是说能养父母就行了。能养父母,这就是孝吗?孔子这个语气一转,后面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有养何止是为人子,“至于犬马”,狗和马这些家里养的畜生、牲畜,它们都是为主人服务的,狗能看家,马能当坐骑,这些牲畜都能以它的体力来奉养主人,这也叫能养,“至于”,是把为人子能养父母跟犬马能养主人,这两件事连在一起讲,让我们通过这样的类比,了解孝到底是什么含义。“不敬,何以别乎”,犬马能养主人,但是它不知道敬主人,它只是完全地服从,是被驯服的。它不会主动想着,主人还有什么其他需要,就做它自己能做的事情。如果人不知道对父母礼敬,“生,事之以礼”,只是给父母一些基本衣食需要,或是更好的物质供养,而不能恭敬父母,这跟犬马又有什么区别?犬马是养主人,我们为人子是养父母,以此来类比,突出“不敬,何以别乎?”如果不恭敬父母,我们为人子的跟这些畜生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说,我们如果对父母不敬,跟这些养主人的畜生,跟犬马没什么区别。这是孔子讲的不客气的话。所以,孝养父母,最重要的是有恭敬心。把犬马跟人子做比喻,突出孝道的真正含义,在一个敬字。敬是在心,不敬就跟畜生没啥区别了,所以孝养父母着重的是心地上的尊敬。前面孟懿子问孝,着重在事相上的礼,有其事必有其礼,有其心必有其事,心里有敬了,身体的动作必定符合礼,孔子的答复是相贯通的。这是一种说法。在《论语集解》里还有一种说法,这个说法也很好,它不是把人子跟犬马来做比喻、类比,是把父母跟犬马在一起类比。《论语集解》里说,“人之所养,乃至于犬马,不敬,则无以别”。人养犬马这些畜生是养,养父母也是养,养父母跟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就在于敬与不敬。如果不尊敬父母,不能事之以礼,不能以真诚恭敬的心来奉养,那真的跟养狗、养马没有区别。这是把犬马比喻成父母,讲得就更加深刻、更加厉害了。朱子说,“犬马待人而食,亦若养然。言人畜犬马,皆能有以养之,若能养其亲而敬不至,则与养犬马者何异。甚言不敬之罪,所以深警之也”。狗、马这类畜生,每天等着人养它们,给它们喂食,给它们衣食温饱这些物质的供养。现在人养宠物,更是关心备至,还有小狗、小猫穿的衣服,每天给它们洗澡,病了就上宠物医院,这都是养,跟养其亲有啥区别?如果养父母没有尊敬心,真的没区别,这是给我们深刻地说明不敬之罪。如果我们以养犬马之心养父母,那叫大不孝、大不敬,怎么能是孝?这是孔子深刻地警醒我们,不要会错了孝道的意思,以为养父母就是孝,大错特错。当然不养父母更是不孝,养父母在于敬。曾经有一年的母亲节,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天,节前《广州日报》派出记者去采访了一些企业家和大款,记者问他们,“母亲节快到了,你们打算怎么报答你们母亲的养育之恩?”这些做儿女的就说,“我要赚更多的钱,给母亲买一栋别墅,买一部洋车,来奉养我的母亲”。记者然后又去采访这些企业家和大款们的母亲,“您希望儿女怎么孝养您?”这些母亲都没有说要洋房、要洋车,他们回答的话都很相似。什么话?“希望我那孩子不要太忙了,母亲节的中午能陪我吃顿饭”。母亲对孩子的要求并不高,连这个话都说出来了,证明她的孩子很少跟母亲一起吃饭,恐怕一年都没能来探望母亲几次。母亲不是需要吃这顿饭,物质的需求是其次的,她需要的是陪伴、恭敬、尊重,需要的是儿女来养她的心。有的人就认为,我每个月给母亲钱用,已经算不错了。这话也不能说错,因为什么?在现代真的算不错了,有些现代人连父母都不养,把父母看得比犬马都不如,古人至少能养父母之身,现在能拿钱供养父母,真算不错了。假如我们拿很好的物质来供养母亲,但是没有恭敬心,跟孝道的标准
本文标题:第三章说说教字的左半部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30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