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第三节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第三节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一、公司基本状况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成立于1948年。公司总部在日本东京。目前全球雇员总数达18万人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厂家,汽车产量和规模也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厂家之列。目前,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已是一个跨国汽车、摩托车生产销售集团。它的产品除汽车,还有发电机、农机等动力机械产品。在全球环境日益突出的当今,本田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等各项企业活动中努力把解决大气污染、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效利用资源和能源等作为课题,为达到产品排放清洁化、降低燃料消耗、实现生产线的“绿色工厂化”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开发电动汽车、电动车。本田技术研究所目前已着手研发的电动汽车车型介于微型车与小型车之间,并将于2010年前期推向市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在电动车、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及市场发展进程可以归纳如下:1997年:推出低公害汽车“CIVICFerioLEV”和“Partner1.6LEV”、开始在美国租赁销售电动汽车“EVPlus”、推出小型轿车“Life”;1999年:推出“S2000”、在日本推出加拿大产微型客车“Lagreat”、推出混合动力汽车“Insight”;2001年:推出“Fit”、推出混合动力汽车“CIVICHybrid”;2003年:全球汽车累计产量突破5000万辆、作为日本汽车企业,在美国的汽车累计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2005年:在美国推出新一代轻型卡车“Ridgeline”、美国本田开始销售家用天然气填充装置、在全球首次向家庭用户销售燃料电池轿车“FCX”、混合动力汽车的全球销量累计突破10万辆;2006年:推出新车型“Zest”、面向巴西推出弹性燃料车型(FFV)、新一代燃料电池电动车“FCXConcept”公开亮相行驶;2008年:在日本和美国开始租赁销售燃料电池电动车“FCXClarity”、“FREED”上市;2009年:推出混合动力新车型“Insight”;2010年:推出混合动力汽车“HondaCR-Z”1998年,本田技研株式会社与广州汽车公司合资建立广汽本田,这是国内第一个由合资企业独立投资、以独立法人模式运作的汽车研发机构,拥有包括概念设计、造型设计、整车试作、实车测试、零部件开发等在内的整车独立开发能力。广汽本田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合资企业自主品牌正式破题,对于提升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十多年来,本田在中国的影响日趋重要。本田技研株式会社电动汽车2010年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前景可观。二、电动汽车技术专利状况分析(一)专利申请年度趋势分析电动汽车的诞生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但长期以来,一直无法解决电池高功率容量及充电等方面的问题,只好让燃油汽车垄断市场。进入本世纪80年代末,节能与环保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主要社会发展问题,进而电动汽车的研究又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及各大汽车公司的重要发展项目。由于近年来高新技术的飞跃发展,新型高能电池不断开发利用,以及燃料电池的应用成功,使电动汽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开始步入实用化阶段。可以预计,21世纪将会是电动汽车风靡世界的时代。在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电动汽车已开始进入实用化阶段。企业的专利申请与国家政策关系甚密,日本政府一直以来大力支持电动汽车的研发,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图4一本田电动机专利申请年度变化趋势图图4一说明了本田在全球的电动汽车专利申请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985一1999年,申请量处于缓慢增长状态。从2000年开始迅速增长,其中2010一2011年增长率达到59%。这与国际背景有很大关系,进入21世纪后,各国更加重视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电动汽车技术更快走上成熟。在这方面,我国也需要增加政策的支持。(二)国家/区域分析图4一本田电动汽车专利国家地区分布图公司在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专利申请活动,表明它对某国或某地区市场的重视程度以及在此区域内的竞争能力。图4一反映了本田电动汽车专利申请的国家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本田在日本申请的电动汽车专利最多,占总量的73%。接下来是欧洲、加拿大、韩国等国。(本田外国共有161项)因此可见,除了本国之外,本田比较重视我国的电动汽车市场。这与我国对汽车的需求密切相关。本田株式会社通过中外合资在我国建立了广汽本田、东风本田等一批企业,抢占我国市场。因此,我们就应该加快研发与创新,制造中国自己的电动汽车品牌。(三)IPC构成图4一本田电动汽车专利IPC部构成图通过对IPC构成的分析,可以看出本田的技术创新或研发活动主要集中在哪些技术领域。从4一可以看出,该公司的电动汽车专利技术主要涉及B部(作业、运输)和H部(电学),其中涉及B部的专利申请数量为167件,占其专利数量的92%。在B部中,本田的专利活动主要集中于B60L11、B60K1、B62M7,即电动车辆的电力装备或动力装置、车辆动力装置或传动装置的布置或安装,专门适用于电动交通工具的传动装置等技术领域;其次是B60L5、B60L3和B62K11,即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和转向装置等技术领域。以上技术不仅涵盖了电动汽车电动机的整机技术,也涉及了传动装置的技术。依此可以看出,本田工业比较关注上述技术领域的创新和专利保护,并得到了较多的创新成果,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四)、专利族分析图4一本田电动汽车专利族同组专利分析同族专利是指基于同一优先权文件,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以及地区间专利组织多次申请、多次公布或批准的内容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组专利文献。由至少一个共同优先权联系的一组专利文献,称为一个专利族。在同一个专利族中每件专利文献被称作专利族成员,同一个专利族中每件专利互为同族专利。如图所示,在本田电动汽车专利族中,有专利族个。在专利族中,有6件同组专利构成的专利族2个,由5件同族专利构成的专利族8个,由4件同族专利构成的专利族有62个,由3件同族专利构成的专利族有16个,由3件以下同族专利构成的专利族有72个。如果将5件及其以上的同族专利构成的专利族成为核心技术,则本田共有10项电动汽车核心专利技术,详见表4一。通常认为,同族专利越多的专利族其重要性程度越高,其对于企业的技术发展影响也越大,而且,越是关键技术,其研发投入越大,周期更长,行业化价值更高,往往具有不可替代性,也正是因为这样,专利权人才会注重在不同的国家区域范围对该技术多次提出专利申请以寻求保护。表4一本田电动汽车核心专利及其分布专利号专利名称同族专利数国家地区代码JP2004003770ELECTRICVEHICLE6US;KR;CN;IN;JP;EPJP2009057626ELECTRICVEHICLE6JP;CN;US;EP;WOJP2003155458ELECTRICVEHICLE5JP;CN;US;ID;KR;EPJP2007189952SADDLE-RIDINGTYPEELECTRICVEHICLE5JP;CN;CA;EP;US;TWJP2008129574ELECTRICVEHICLE5JP;CN;TW;US;EPJP2008160156ELECTRICVEHICLEANDGROUNDFAULTDETECTIONMETHODINTHEELECTRICVEHICLE5JP;CN;US;EP;CAJP2009079175ELECTRICVEHICLE5JP;CN;EP;US;CA;WOJP2009213537ELECTRICVEHICLE5JP;US;EP;TW;CNJP2009213691TWO-WHEELEDELECTRICVEHICLE5JP;US;CN;EPJP2010072278ELECTRICVEHICLE5JP;CN;EP;CA;US图4一本田电动汽车核心专利国家地区分布图4一反映了本田电动汽车核心专利的国家区域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本田电动汽车核心专利当中,日本专利115件;此外本田电动汽车核心专利还分布在韩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可见本田电动汽车的重点市场是亚洲、北美洲、欧洲,而且亚洲是主要市场。这也体现了电动汽车的区域布局和专利战略。(五)、研发团队分析通过对发明人的专利申请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特定技术领域内的主要发明人及其研发创新能力和研发阵容。图4一说明本田电动汽车主要发明人及其专利申请量。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本田的电动汽车技术研发团队中,WAKITANITSUTOMU、INUITSUTOMU、TAKENAKAMASAHIKO为主要发明人,他们的专利申请量都在7件以上。在本田电动汽车专利中,表4一所列12位发明人的电动汽车专利申请量都在3件以上。因此可以认为他们是本田的骨干技术人员。除此之外,从表中也可以看出,本田电动汽车研发阵容庞大,至少有107个研究人员曾为本田服务过,其中大多数研究人员都有1一2件专利申请(从下表算出)(72+35)。发明数138754321人数1112283572表4一本田电动汽车发明人研究成果分布表图4一本田工业电动汽车主要发明人三、在中国申请专利状况分析(一)、专利申请量趋势分析图4一本田在我国电动汽车专利年度分布图本田工业在1992正式在我国申请专利后,一直将我国作为其对外发展的第二故乡,申请专利数量逐年增加。图4一反映了本田在我国申请专利的年度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2008一2013年本田在华申请专利分别为4件、1件、7件、11件、18件、8件,总的来说,本田在我国申请专利数量呈不断上升的增长趋势。中国共64项)(二)IPC构成图4一本田在华电动汽车专利IPC部的构成图4一本田电动汽车在华专利IPC-F小组构成图4一、图一说明了本田电动汽车专利的IPC部的构成和IPC-F小组的构成。从图中可以看出,本田工业在华电动汽车专利主要分布在H、G、A、B部,其中B部为技术的集中分布区,数量为57件,并主要分布在以下几类:B62K11、B60K1、B62M7、B62K11等几小类。其中,B62K11(电动车的电动装备及传动装置)专利申请量占B部总量的32%。可以看出,本田对于我国的电动汽车专利主要关注以上IPC所代表的技术领域。四、小结本田技研株式会社作为日本三大汽车公司之一,业务范围覆盖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本田在电动汽车行业起步也比较早,凭借自身在其他技术领域的成熟经验和雄厚的科技创新能力,使得其快速发展。在专利申请国家领域分布上,本田在占据日本本土市场的同时,还在全球10个国家和组织申请了专利。另外,通过专利IPC分析可以发现,本田在电动汽车的专利技术主要集中在电动汽车的电动装置和传动设备的研究上,其研究团队同样也将这方面作为研发重点。本田工业不仅通过多个国家申请同族专利来保护其技术发展,而且经常采用法律手段和专利策略方式为竞争者设置技术壁垒。在这面我们也要多申请同族专利,来保护我们自己的创新。
本文标题:第三节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34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