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九章工会理论与转型中的中国工会组织
1第九章工会理论与转型中的中国工会组织工会组织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在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工会多以集体谈判的形式参加到企业的工资和就业决策中,因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经济学家们已经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经济学家们只是客观地分析了工会可能产生的各种经济影响,至于其作用到底是以积极的一面为主还是以消极的一面为主,仍然没有一致的看法。就转轨经济国家的情况来看,由于各国在改革前都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因此改革后工会组织的变迁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传统体制的影响。就目前情况而言,转轨经济中的工会组织的形式和作用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工会组织都有很大的不同,但从今后的发展趋势而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东欧国家中的职工管理型企业中企业在与工会(或其他类似组织)的工资和就业谈判中的谈判能力越来越强,从而也越来越趋近于资本主义市场中的企业。而在我国,脱胎于传统体制下的工会组织在转轨时期在工资和就业的形成方面并没有形成很强的能力,因而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工会组织的建设,切实保障职工的权益,可能的选择之一就是建立起西方国家企业里的工资和就业的集体谈判制度。在这一章中,我们首先对有关工会组织的经济影响的研究进行一个理论上的回顾。然后我们对欧美国家、东欧和我国转轨经济体时期工会组织的不同演变过程进行一下比较。9.1工会的经济影响:工会工资的优势一般都认为在有工会组织的部门劳动工资水平较高,因为工会成员会以罢工为威胁与雇主讨价还价,但这一观点需要进一步的推敲。首先,在一个竞争性的市场上,如果一家企业的工资水平在工会作用下被抬高,那么这家企业是不可能在市场上长期存在下去的。因此,工会往往是在整个行业范围内进行组织,而不是在某个行业的个别企业进行组织。同时,在产品市场为不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工会的进展状况较好。所以即使我们观察到工会的组织程度和工资水平之间有着正相关关系,我们也很难判断是工会的因素还是行业的因素导致了工资的升高。在这一问题上,有两点事实是值得注意的,一是在那些工会力量较弱的行业内女性职工的比例较高,而这些行业工资水平较低可能部分地是因为女性工资比例较低。另外,工会力量较强的行业往往也是企业规模较大的资本密集程度较高的行业,在大企业内职工的监督和管理较难,所以企业常常用提高职工工资的方法来吸引高素质的职工。而资本密集型的企业则需要技能较高的职工,从而其工资水平也较高(Mitchell,1980)。①经过以上讨论,我们至少可以认为,工会工资的优势并不完全是由于工会的作用而造成的。一般来说,我们用工会工资与非工会工资之差在非工会工资中所占比例来衡量工会工资的优势。但这一指标也可能由于一些其他因素的存在而不能准确地反映工会对工资的影响。(1)溢出效应。在工会力量较强的企业里,由于工资被抬高了,企业会倾向于减少雇用劳动力,这部分在工会力量强的企业里不能被雇用的劳动力为了就业,就来到非工会成员的劳动力市场上参与竞争,从而降低了非工会成员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水平,这一效应使得实测数据可能高估工会对工资水平的影响。(2)威胁效应。一些制度主义者认为溢出效应会被工资的集体谈判抵消掉。非工会成员在工资的集体谈判中会以加入工会作为威胁,使雇主抬高工资,这样就使工会对工资的影响高于实测数据所反映的程度。(3)产品市场效应。由于工会力量强导致工资上升会引起产品价格上涨,一部分产品需求就会从工会力量强的市场转向工会力量弱的市场,这有利于提高非工会成员的工资水平,因此实测数据可能低估工会对工资水平的影响。(4)高素质职工效应。工会工资水平高会吸引大量职工竞争相应的工作岗位,使得企业能够通过小心的筛选雇用到不需要过多监督的高素质职工,而这些职工本身就应该得到较高的工资,这就使得实测数据可能高估工会对工资的影响。(5)补偿工资效应。工会成员得到的高工资与其从事的工作的性质有关,这些工作可能组织更为严密、工作时间的柔性较差而工作节奏较快,高工资中有一部分是对这些工作性质的补偿(DuncanandStafford,1980)。9.2工会对效率与生产率的影响①当然也可能是由于工会抬高了职工的工资,从而导致企业用资本来替代劳动力。2在工会对经济效率和生产率的影响这一问题上,经济学家的争论很大。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一个规范性的问题。西方经济学主要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的科学,因此在评价工会的影响时,经济学家主要将工会作为劳动力市场上的一支重要的制度性力量,而对其在提高职工福利和地位方面的作用则放在了次要的位置。相应地,在西方国家很多经济学家倾向于强调工会组织的负面影响。在西方市场经济体制下,工会组织对经济效率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工会组织会通过参与管理而使企业的工作制度僵化。例如,工会可能会对争取对职工每周、每日或每小时的产出有直接的限制;工会可能在一些生产领域坚持使用费时的生产方法;工会可能要求做一些不必要的工作;工会可能会要求保持一个规模过大的职工队伍;工会可能会要求对于职工工作的职能进行界定的权利;工会还常常干预管理层对职工的配置,例如主张以工龄而不是能力和效率作为职工晋升的依据。以上这些僵化的制度特征并不完全是工会组织造成的,一些没有工会的部门也同样存在,但工会至少通过将制度成文化加剧了制度的僵化程度。第二,与工会组织的罢工活动也会造成产出的损失。特别是当企业与工会的谈判遇到僵局时,工会常常以罢工作为威胁和反抗,从而造成企业生产的停滞,而职工在此过程中则损失了相应的收入。特别是当罢工的部门是一些提供重要的生产要素的部门时(如交通部门),罢工造成的生产损失就会波及到其他部门。但是以停产时间作为罢工的损失往往会夸大罢工的直接损失,因为雇主往往能够估计到罢工的发生,从而事先采取一些措施(如在罢工前延长工时)来降低损失。同行业的其他未发生罢工的企业也会增加产量,从而使整个行业的产出水平下降程度很小。但另一方面,一些罢工的后果(如企业在罢工前增加产品存货可能引起的生产高成本的设备的过度利用、罢工企业的生产被其他企业替代而隐含的效率损失)却可能因难以衡量而被忽略。事实上,罢工是由于职工与企业不能就一些问题达成一致而导致的,并不能只归咎于职工一方。近年来,由于企业关闭工厂而导致的停产现象越来越多。第三,工会的工资优势导致劳动力的配置效率损失。如果在有工会组织的市场(第一市场)上劳动工资被人为地提高到高于市场出清水平之上,则这一市场上的劳动力需求会相应地降低,一部分原来就业于第一市场的劳动力就被迫来到没有工会组织的市场(第二市场)上参与就业竞争。第二市场上就业竞争加剧导致这一市场上工资水平降低。但第二市场上的工资在威胁效应和产品市场效应的作用下存在向下的刚性,于是不会所有在第一市场上失业的人员都能够再就业,从而导致失业加剧。但由于第一市场上的工资水平受到了企业内部人的控制,不能够回到市场出清水平,所以失业人员即使所要求的工资水平低于其边际劳动生产率也不能就业(LindbeckandSnower,1988)。在工会工资优势导致失业者增多的同时,也会引起失业者在寻找工作时花费的总成本上升。而动态地看,工会工资优势会相应地降低企业利润水平和投资能力,因而会减缓经济增长的速度。当然,经济学家也承认由于工会的存在,会减缓由于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买方垄断而赞成的对劳动力不利的局面。在西方经济学家普遍批评工会组织对经济效率的负面影响的同时,另一些经济学家却认为工会对经济效率和生产率也有正面的贡献。首先,虽然我们已经指出工会的工资优势可能引起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低效率,同时却也可能促使企业使用低成本和高生产力的技术。特别当产品市场为充分竞争市场时,有工会组织的企业如果支付了更高的工资,就只有使用高生产率的技术(在同样的产量下使用的资本和劳动均较少)才能在市场上生存。这一观点恰恰与前面提到的工会减缓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观点相左。其次,工会作为一种集体的声音出现也有利于提高生产率。当一个集体中的职工对现状不满时,他的一种选择是退出,另一种选择就是通过工会来调解内部矛盾、改善工作条件从而提高生产率。工会还能够增强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一方面工会对矛盾的调解职能使得职工因不满而辞职的情况减少,另一方面工会的工资优势也降低了职工的辞职率。工会强调资历因素在企业晋升和解雇决策中的影响,这也增加了企业职工的安全感,从而使得企业的老职工愿意将其知识和技能通过非正式的培训传授给企业的新员工,这也有利于提高职工的生产率。对于企业的管理层而言,工会化促使企业为了在满足工会的工资要求的同时保持盈利而提高管理效率(Clark,1980)。而且工会的集体谈判也为管理层提供了一种信息渠道,可以帮助管理层知道提高生产率的途径。9.3工会对收入分配的影响3在这一节中,我们首先考察工会对企业收入在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分配有怎样的影响。然后我们瑞来研究工会对整个经济的收入分配差距有何影响。1、对企业的利润经济学家的一致意见是工会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率(如FreemanandMedoff,1984),但这是否影响经济效率大家没有一致意见,具体地来说要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垄断产业,在这种产业中,工会的影响只不过涉及到钱是进了资本家的口袋还是被工人得到了,对经济效率并无重大影响。另一种情况是在竞争性产业中,企业只能获得“正常”的利润,如果工会力量导致职工工资上升则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为高工资会侵蚀利润,从而导致企业投资水平下降,技术进步放慢,甚至在长期内企业可能选择退出该产业。最终的结果是该产业的供给水平下降,物价水平上升,就业人数减少。从宏观层面来看,结果就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减缓。需要进一步进行讨论的是,在上述两种情况中,哪一种更为重要。对此经济学家的意见存在着分歧。Freeman和Medoff(1984)发现,在垄断性的产业中,工会对于企业利润减少的作用非常明显,而在竞争性产业中,各企业的利润水平并没有受到工会组织力量强弱的影响,所以上述第一种情况更能代表经济中的实际情况。但Clark(1984)却得到了相反的结论,他认为对于垄断性的雇主来说,工会对企业的利润没有影响,而对于非垄断性的企业则影响很大。2、收入分配经济学家在工会对收入分配的作用这一问题上分歧也很明显,大多数人认为工会对于促进收入均等化有利,也有部分人持相反意见。持反面意见的经济学家主要有三种理由。首先,前面所提到的“溢出效应”使得工会成员的工资提高,而非工会成员的工资则下降,这就拉开了工会成员和非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最近的一项跨行业的研究发现,工会成员比例每上升10个百分点,就会使该行业中非工会成员的平均工资降低3个百分点(NeumarkandWachter,1995)。其次,在高技能的和较高收入的蓝领工人中间工会的组织程度较高,使得这部分劳动力能够占有工会工资的优势,而在低技能和较低收入的劳动力中间工会的组织程度则较低,这样收入差距也被拉大了。第三,当职工要求企业支付高于均衡点的工资水平时,企业就会尽力雇用那些高技能、高素质的劳动力,而相对较差的职工的需求则相应降低,从而也拉开了不同技能和素质的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差距(Pettengill,1980)。持正面意见的经济学家认为工会是一种促进收入均等的力量。首先,工会力量保证了同工同酬。如果没有工会的存在,企业往往会根据职工的表现和工龄,甚至亲疏关系来决定其收入,而工会则力图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实现同工同酬,这特别有利于保护一些易受歧视者(如妇女、黑人等)的利益。第二,工会是使得企业间工资差下降的因素。道理很简单,如果工会只在某一行业的一家企业要求高工资是不行的,因为这家企业将无法在竞争性的市场上生存下去。所以为了保障工会成员的工资优势,工会往往在全行业争取同一工资标准,从而避免了企业间工资的差别化。第三,工会缩小了白领和蓝领两类工人之间的收入差。从经验分析来看,在蓝领职工中工会的作用更强,而这些职工又多为社会中的低收入者,所以这类职工收入提高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9.4西方国家工会力量的弱化:现象及原因西方国家中比较盛行的制度是由一个或多个雇主和他们的职工之间进
本文标题:第九章工会理论与转型中的中国工会组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43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