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学情分析:该部分内容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唯物辩证法知识的深化认识,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把握矛盾与联系、发展之间的关系,准确分析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理解世界是矛盾的世界,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教学目标:1、以社会与生活中实例,说明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使学生能够初步运用这些道理解决生活与社会中所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2、通过学习使学生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反对形而上学的错误倾向;坚定“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教学重点、难点: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过程设计:考点明确: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构成、引起)联系发展矛盾根本内容根本动力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总特征)实质和核心:(根本观点)1、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2、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知识联系考点分析:一、矛盾的概念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注意: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含义应注意的问题:(1)不能把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①辩证矛盾是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如“每个同学既有优点又有缺点。”②逻辑矛盾是思维上的既肯定又否定,如“每个同学都是三好学生又都不是三好学生”。(2)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存在,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这种关系。(3)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统一性)与斗争性(对立性)(1)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包括: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区别和联系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同一性区别联系[知识梳理]【矛盾的概念】区别:1、含义不同。2、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联系:①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依存是对立面之间的依存,转化是向自己对立面的转化)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在统一中对立,只有具有某种共同基础,相互依存的东西,才能呈现出“排斥”或“斗争”的倾向)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准确理解矛盾的含义[误区警示]1、不能把哲学上讲的“斗争”与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对立”斗争混为一谈。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不能把“两点”仅仅理解为优点和缺点、成绩和错误。“两点论”具有广泛的哲学意义,应根据不同的事物去具体考察各自的两点是什么。3、矛盾的存在是没有条件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矛盾的存在是有条件的。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第二,矛盾的对立统一也是始终不可分割的。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统一也没有对立。只有具备了对立与统一这两个方面才成其为矛盾。所以,矛盾的存在是有条件的。4、矛盾的普遍性(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原理)世界观: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②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得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时时有矛盾)。方法论: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明确:①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坚持二分法(一分为二地看问题),防止片面性。学习矛盾普遍性的积极意义: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前提。补充:矛盾具有客观性: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人既不能制造矛盾,也不能消灭矛盾,矛盾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矛盾客观性的方法论: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一致。)[误区警示]1、矛盾的普遍性就是每一事物和所有的事物都存在矛盾。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2、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的事物,或还没有察觉的矛盾,矛盾就不存在。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事事时时有矛盾,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般来说,处于动态的较为激烈的矛盾,人们往往容易察觉,而事物处于相对静止时的矛盾或处于缓和状态时的矛盾,并不等于就没有矛盾,它需要人们通过思维才能认识和把握。3、矛盾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因此,矛盾永远不能解决。矛盾具有普遍性,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只在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就能正确地分析和解决矛盾。4、矛盾越少越好。(1)矛盾具有客观性。人既不能制造矛盾,也不能消灭矛盾,矛盾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矛盾的多少是客观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2)因此,就事物的发展来说,不能以矛盾的多少为标准来判断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能以是否有利于新事物的发展来衡量,不能一概认为矛盾越少越好。5、矛盾的特殊性(1)矛盾的特殊性含义(原理)世界观: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表现在:(1)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这些不同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2)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矛盾形成了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3)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明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一风吹。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重要原则,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①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②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3)怎样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前提)②注意研究事物的特点、本质及其具体条件。③在运动中把握事物及其矛盾,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意:比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范畴世界观联系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关系:(世界观)区别: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联系:1)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依存)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②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2)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互相转化。(客观世界范围广大和事物发展的无限性决定)明确: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体。(2)(方法论)①掌握科学的认识秩序。遵循从特殊—一般--特殊的认识秩序。即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②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如: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的意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注意: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多数和少数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普遍和特殊的关系。注意比较: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主要方面与矛盾次要方面的关系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②次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①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②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方法论3、主、次要矛盾关系原理1.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抓中心、关键、重点2.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也有影响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反对两种错误倾向1、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2、只抓重点不顾其他,搞“单打一”世界观知识梳理1.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主流2.矛盾次要方面对矛盾的主要也有影响要重视矛盾的次要方面,不忽视支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1、不分主次,混淆事物性质2、只看主流,不看支流4、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知识梳理方法论世界观分清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界限联系常用字眼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区别外延范围•多个矛盾相互比较而言的•同一矛盾的双方相比较而言内涵主、次要矛盾都是一个个完整的矛盾体,都包含矛盾对立统一的双方作用决定事物发展方向、进程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矛盾双方中的“一方”或“方面”方法论抓中心、重点、关键抓主流,认清事物性质•都是讲矛盾的不平衡问题,都体现矛盾的特殊性•都要求坚持重点论,•主要矛盾中也包含有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复杂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决定事物的性质重点、中心、关键、突破口等主流、方向、性质、主体、优势、大局等•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个,次要方面也只有一个•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一个或多个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两点论的含义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要求方法论①既要抓重点、关键,又要统筹兼顾;既要重视主流,又不能忽视支流。②反对一点论。2、重点论的含义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①要善于抓重点、关键;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主流。②反对均衡论。要求方法论知识梳理世界观世界观明确: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两点论和重点论是辩证统一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反对均衡论和一点论。补充: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1、内外因辩证关系(世界观)(1)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2)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总之,任何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2、方法论(1)首先要重视内因的作用。(2)其次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1、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A)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②失败是成功之母③塞翁失马④刻舟求剑⑤夜郎自大,目中无人⑥相反相成,相辅相成A.①②③⑥B.①②④⑥C.②③④⑥D.③④⑤⑥2、南北朝时的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A)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3、“贫穷而知足,不失为一种富有;富有而不知足,最终可能一无所有。”这一说法包含的哲理是(B)A.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它的对立面转化C.贫富无常,变化不定D.贫穷和富有没有一个严格的区别4、“和谐而又不失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这就要求我们(A)A.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把握对立B.在矛盾激化时把握对立,在矛盾缓和时把握统一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坚持联系的客观性5、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象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满地铺金,方知同为菊花,竟也有落瓣与不落瓣之分!这件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B)①一切应从实际出发
本文标题: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48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