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第九课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九课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试说明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命题趋势1.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2.以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3.以模式图或区域图提供相关地理信息,在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同时,注重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2.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3.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地带性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的特征形成因素延伸方向更替方向水平地带性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东西方向(纬线方向)南北方向(经线方向)热量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南北方向(经线方向)东西方向(纬线方向)水分垂直分异规律等高线方向高度变化(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组合2.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形成因素——洋流、地形、海陆分布等三、北半球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关系图四、世界各地陆地自然带的成因分类1.一种气候类型形成一种自然带。2.两种气候类型形成一种自然带。3.一种气候类型形成多个自然带。五、世界荒漠带形成的四种原因1.撒哈拉荒漠、澳大利亚荒漠和西亚的荒漠等,是在热带沙漠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其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贸易风沙漠)2.阿塔卡玛荒漠、索马里半岛的荒漠等,其形成于寒流有关。(沿海沙漠)3.中亚、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因深居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而形成的。(中纬度沙漠)4.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荒漠。由于安第斯山脉的阻挡,受不到西风的影响,降水稀少造成的。(雨影沙漠)六、世界陆地主要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及其成因实际分布形成原因按理想状态的地带性分布南美大陆西岸3ºS——30º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热带雨林带(北)、热带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南美大陆南段东岸形成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沙漠)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温带草原带(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草原景观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带暖流、信风、迎风坡热带草原带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暖流、信风、迎风坡热带草原带南半球缺少寒带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南半球相应纬度带是海洋,没有陆地分布寒带苔原带(较高纬度)、亚寒带针叶林带(较低纬度)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温带荒漠带方法技巧一、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方法1.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变化类似于由赤道向两极的自然带变化。2.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的一般规律:从山麓到山顶依次是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木、草甸、高寒荒漠、冰川。3.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的海拔不同,判断山坡坡向: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4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因此雪线高。4.根据山麓地带的自然带判断该地所处的温度带。二、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1.分析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思路:递减太阳辐射:赤道两极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热量:赤道两极雨林、常绿阔(硬)叶林、落叶阔叶林植被:赤道两极酸性、中性、偏碱性土壤:赤道两极2.分析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思路递减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沿海内陆递减降水量:沿海内陆森林、草原、荒漠植被:沿海内陆森林土、草原土、荒漠土土壤:沿海内陆练习:一、选择题(2011·广州模拟)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完成1~2题。1.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A.甲图反映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乙图反映纬度地带分异规律C.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分异D.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分异解析:图甲体现了积温的变化状况,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图乙反映的是降水的变化,在我国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D项的分异无体现。答案:A2.某地水热状况与A和⑥地区相似,则该地()A.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B.该地自然植被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C.光热资源丰富,盛产长绒棉D.可能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解析:题干中描述的地区积温最高,降水最丰富,结合选项应属于我国热带地区,可能是我国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自然植被可能是热带雨林。答案:D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3~5题。3.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解析:全球的气温变化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因此其变化规律应该是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降低。全球有两个纬度带是多雨地区,一个是赤道地区,另一个是南北纬60°附近的副极地地区。南北纬30°附近的副热带和南北纬90°附近的极地地区是两个少雨地区,所以,全球的降水变化规律应该是由赤道向副热带逐渐减少,再由副热带向副极地逐渐增多,最后由副极地向极地逐渐减少。雪线的高低主要受气温与降水量两个变量的影响,副热带地区降水少,气温高,雪线高。赤道地区尽管气温高,但降水量更大,因此,雪线较副热带地区低。由副热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气温逐渐变低,雪线也随之降低。答案:A4.多年平均雪线高度()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解析:副热带地区降水少,气温高,雪线高。答案:B下面两幅图中,甲图为“从雅加达到北京附近沿经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乙图为“经北京附近沿纬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5.在A处的大片森林中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A.纬度位置影响,属纬度地带性B.海陆位置影响,属经度地带性C.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性D.受地形影响,属非地带性解析:A处的苔原植被处于亚寒带针叶林植被之中,应该是由于地势起伏而形成的,属非地带性因素。答案:D6.在乙图中,D处之所以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气候较为湿润B.受到西风的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C.E处有高山冰雪融水,使这里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能滋润生长的草地D.受冬季风的影响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解析:D处距海洋远,降水少,其东、西两侧均为温带荒漠、半荒漠,由于E处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形成丰富的灌溉水源,滋润了土地,成为草原。答案:C(2011·广东惠州)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7.造成图中7、8、9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地形D.洋流解析:自然带7、8、9的差异符合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条件。答案:B8.关于图中9自然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相同B.大陆东西两岸植被类型相同C.各处均为常绿阔叶林D.大陆西岸植被叶质较厚自然带9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两种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答案:B(2011·黄冈月考)读某沿海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据图回答9~10题。9.若①为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山可能位于()A.山东半岛B.欧洲西部C.澳大利亚东南部D.圭亚那高原解析:基带北侧海拔较高,应位于南半球;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应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圭亚那高原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答案:C10.该山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完整且比南坡高的原因是()A.北坡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且地处迎风坡B.北坡坡度比南坡小,地处阴坡和迎风坡C.北坡的海拔比南坡高,植被覆盖率比南坡高D.北坡相对高差大,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分条件好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分条件好、相对高差大,所以垂直自然带比南坡完整。答案:D(2009·江苏)右图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据此回答11~12题。11.该现象常年出现在()A.温带落叶阔叶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热带雨林解析:“滴水叶尖”照片说明该植物所在区域降水丰富、气候湿润,而且该现象常年出现,则说明常年降水充沛,应为热带雨林。答案:D12.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A.天山天地池湖滨B.西双版纳澜沧江畔C.桂林漓江沿岸D.武夷山九曲溪边解析:我国的西双版纳地区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带来充沛降水,气候常年湿润。答案:B(2011·四川绵阳诊断)①②③④是某大陆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的、沿45°纬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指地形演变趋向)。读图,完成13~15题。13.推测图④中大陆东岸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A.常绿硬叶林B.落叶阔叶林C.温带荒漠D.常绿阔叶林解析:在南北纬45°的大陆东岸,地处西风带的背风坡,植被类型最可能是温带荒漠。答案:C14.导致图①和图④大陆东岸植被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海陆分布B.地壳运动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解析:地壳运动造成地势高低起伏,影响大气环流、降水,从而导致图①和图④大陆东岸植被差异。答案:B15.与图④自然环境特征最吻合的是()A.非洲大陆南端B.南美大陆南端C.澳大利亚大陆D.欧洲西部解析:与图④自然环境特征最吻合的是南美大陆南端。答案:B二、综合题16.(2011·黄冈月考)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性。(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___(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______带。(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带。(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解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在各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上,差异性体现在各地区组成自然环境的各要素的差异上。由于差异性的存在,形成了不同的气候与自然带。答案:(1)整体(2)西风带西南风,风向略(3)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4)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5)由赤道到两极热量从沿海向内陆水分
本文标题:第九课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48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