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套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3分)1.抽样调查是()。A.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对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B.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再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C.按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来进行观察,并根据其观察的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D.按主观原则,从整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来进行观察,并根据其观察的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2.某企业从业人员2300人,职工年工资总额为5600万元,产品销售额132560亿万元,产品库存量为120箱,设备台数为1113台。以上总量指标依次为()。A.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B.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C.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D.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3.对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调查,按平原、丘陵和山区分组来抽选样本单位,此种抽样方法为()。A.整群随机抽样B.分层随机抽样C.多阶抽样D.系统随机抽样4.计算商品销售量指数的目的是测定()。A.各种商品销售量的总变动B.各种商品销售额的总变动C.各种商品销售价格的总变动D.居民消费水平的总变动5.平均数指数是通过对()加权平均而形成的指数。A.总指数B.综合指数C.平均指标指数D.个体指数6.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研究目的改变()。A.总体单位有可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也有可能变换为总体单位B.总体只能变换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不能变换为总体C.总体单位不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也不能变换为总体单位D.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7.以下岗职工为总体,观察下岗职工的性别构成,此时的标志是()。A.男性职工人数B.女性职工人数C.下岗职工的性别D.性别构成8.某企业2004年下半年各月的库存资料如下表所示,其平均库存量为()。某企业2004年下半年各月的库存资料月份789101112库存(件)113581352611963985288658911A.10868.1B.10745.8C.9056.75D.128959.某地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比1996年增长53.5%,2000年比1996年增长40.2%,则2001年比2000年增长()。A.9.5%B.13.3%C.33.08%D.无法确定10.对下列资料计算平均数,适宜于采用几何平均数的是()。A.对某班同学的考试成绩求平均数B.对一种产品的单价求平均数C.对人口密度求其平均数D.计算平均比率或平均速度时11.由总体中两个极端数值大小决定的标志变异指标是()。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方差12.若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为134.5%,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96.3%,则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为()。A.39.67%B.139.67%C.71.60D.129.5213.抽样推断的精确度和极限误差的关系是()。A.前者高说明后者小B.前者高说明后者大C.前者变化而后者不变D.两者没有关系二.多项选择题(12分)1.对一些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不同分为三组:第一组为80%--100%,第二组为100%--120%,第三组为120%以上,则下列各项中选择正确的有:()。A.若将上述各组组别及次数依次排列,就是变量分布数列B.该数列的变量属于连续变量,所以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叠C.各组的下限分别为80%、100%、120%,某企业计划完成程度为120%应归入第三组D.各组的上限分别为80%、100%、120%,某企业计划完成程度为100%应归入第一组2.综合指数从编制方法上看有如下特点()。A.先综合后对比B.对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C.分子分母研究对象的范围一致D.需要全面的资料3.我国经常应用的综合指数形式为()。A.质量指标指数∑p1q1/∑p0q1B.质量指标指数∑p1q0/∑p0q0C.数量指标指数∑p1q1/∑p1q0D.数量指标指数∑p0q1/∑p0q04.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可分为()。A.采访法B.报告法C.直接观察法D.典型调查法5.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A.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B.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C.在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重点调查次之,典型调查最不重要D.如果典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近似地估计总体的数值,则可以选择若干中等典型单位进行调查6.如何进行区间估计,必须掌握()。A、根据样本指标和抽样平均误差,确定总体指标的可能范围B、区间估计所表明是一个可能范围C、区间估计所表明是一个绝对可靠的范围D、欲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必须扩大误差范围三.判断题(10分)1.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所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2.某企业的“职工人数”指标肯定是一个总体单位总量。()3.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综合指数。()4.统计分组的首要问题是正确划分各组的分组界限。()5.比例相对数是总体中不同部分数值的比,它可以说明总体的构成情况。()6.调查误差有两类:一类是登记性误差,另一类是代表性误差。代表性是抽样调查所特有的。()7.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8.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9.加权调和平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变形,其计算结果完全相同,经济意义也一样,只是因掌握的资料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计算形式而已。()10.发展水平就是时间序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相对数。()四、简答题(10分)1.什么是区间估计?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2.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有哪些?五.计算题(27分)1.某工业企业的调查资料如下表,试运用动态指标的相互关系:(1)确定动态数列的发展水平和表中所缺的动态指标;(2)以2005年为基期,计算平均发展速度。(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年份总产值(万元)定基动态指标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20052532006242007116.7200826.52009147.32.某商场基期销售额为2000万元,报告期增长了12%,又知价格指数为105%。试从相对数与绝对数两个方面,分析由于价格和销售量的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3.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在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要求:(1)计算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2)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t=2)对合格品率和合格品数量进行区间估计。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C3.B4.A5.D6.A7.C8.A9.A10.D11.A12.B13.A二.多项选择题1.ABC2.ABCD3.AD4.ABC5.BCD6.ABD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简答题1.区间估计是指在一定概率保证下,用样本统计量和抽样平均误差去推断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的估计方法。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样本统计量,可以是样本平均数,也可以是样本成数;二是误差范围,即抽样极限误差;三是概率。2.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保证数列中各指标值之间的可比性原则具体原则(或注意事项):(1)时间长短一致(2)总体范围一致(3)经济内容一致4)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和计量单位应该一致。五、计算题1.年份总产值(万元)定基动态指标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2005253———200627724109.499.492007295.2542.25116.716.72008320.0567.05126.526.52009372.67119.67147.347.3(2)平均发展速度=nR=4%3.147=110.17%2.∑P0q0=2000∑p1q1=2000×1.12=2240∑p0q1=2240÷1.05=2133.3销售额指数为:∑p1q1/∑P0q0=2240/2000=112%绝对额:2240-2000=240(万元)销售价格指数为:∑p1q1/∑p0q1=2240/2133.3=105%绝对额:2240-2133.3=106.7(万元)销售量指数为:∑p0q1/∑P0q0=2133.3/2000=112%绝对额:2133.3-2000=133.3(万元)从相对数看112%=105×106.7%从绝对数看240=106.7+133.33.(1)合格品率:190/200X100%=95%抽样平均误差:npp)1(=200%)951%(95=1.54%(2)合格品率区间:P-Δp≤P≤P+Δp95%-2*1.54%≤P≤95%+2*1.54%91.92%≤P≤98.08%在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下全部产品的合格品率在91.92%到98.08%之间合格品数量区间:N(P-Δp)≤NP≤N(P+Δp)2000*91.92%≤NP≤2000*98.08%1838≤NP≤1962在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下全部产品的合格品数量在1838件到1962件之间
本文标题:第二套模拟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55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