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二章和第三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第二章国际分工第三章世界市场一、填空题1.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_劳动_分工。2.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_基础_,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_。3._社会生产力_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4.国际商品交易所、拍卖、博览会、展销会等市场属于_有固定_组织形式的世界市场。5.世界市场中的“内部市场”主要是指_区域性经贸集团__形成的内部市场和_跨国公司内部贸易_形成的内部市场。6.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_国别价值_的基础上形成的。7.劳动生产率与国际价值量成__反_比。8.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围绕着__国际生产价格_而上下波动,波动程度主要受国际市场上商品供求_的影响。9.商品国际市场价格通常可以分为_自由市场价格_和_封闭市场价格_自由市场价格:包括交易所价格(指的是商品通过交易所进行交易形成的价格,分为现货和期货价格两种);拍卖价格;开标价格(商品通过招标投标的方式进行贸易而形成的价格。)封闭市场价格:转移价格(又称调拨价格,指跨国公司内部购买商品和劳务时规定的价格。主要就是跨过避税);垄断价格;区域性贸易集团内部价格;国际贸易商品协定价格。10.转移价格又称_调拨价格_价格。11.相同产业部门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生产专业化称为_产业内_分工。同一产业内产品根据外观设计、内在质量、规格、品种、商标、品牌、价格等的差异进行的专业化生产,称为_产业内水平分工_依据同一产业内部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来进行的专业化生产称为_产业内垂直分工_。二、单项选择题1.影响国际分工的首要因素是(C)。A.人口、生产规模和市场情况B.自然因素C.生产力发展水平D.国家政策2.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于(C)。A.地理大发现时期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叶C.19世纪末20世纪初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3.国际分工形成于(B)。A.15世纪末到16世纪上半叶B.18世纪产业革命C.19世纪末垄断资本主义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可以对国际分工起到延缓或推动双重作用的是(A)。A.上层建筑B.资本流动C.社会生产力D.社会制度5.下列不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新变化的有(D)。A.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在现代国际分工中居主导地位B.工业部门内部分工的出现C.参与国际分工国家的经济所有制形式呈多样化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有了变化,传统的水平分工开始强化6.下列关于金本位制说法错误的是(D)。A.使世界市场上各国货币价值的相互比较有了一个尺度B.使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保持稳定C.给世界市场上各国的商品价格提供了一个互相比较的尺度D.金本位制度不利于多边支付体系发挥作用金本位制是以一定量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制度,本位货币是指作为一国货币制度的基础的货币。在金本位制下,黄金具有货币的全部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19c70年代形成7.自然条件为国际分工提供了(A)。A.可能性B.现实性C.可能性和现实性D.两者皆不提供三、不定项选择1.按照参加分工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分,国际分工可分为(CDE)。A.产业内国际分工B.产业间国际分工C.垂直型国际分工D.水平型国际分工E.混合型国际分工2.在世界市场供求规律的支配下,通过买卖双方的公开竞争而形成的商品价格是一种(A)A.自由市场价格B.封闭市场价格C.调拨价格D.垄断价格3.买卖双方在一定约束下形成的价格是(B)A.自由市场价格B.封闭市场价格C.供求决定价格D.竞争价格4.西欧共同体的共同农业政策中的价格属于(D)A.调拨价格B.垄断价格C.协定价格D.区域经济集团内的价格四、名词解释1.国际分工: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的产物,其表现形式是各国货物、服务等商品的交换。2.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是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和劳务交换为主要内容的商品交换活动总合。3.国际价值:国际之间的商品交换中的市场价值。由社会劳动的平均单位决定。是国别价值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较高阶段上的转变形式。4.调拨价格:转移价格,指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交易所采取的价格。5.“自由市场”价格:是指在国际间不受垄断或国家垄断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由独立经营的买着和卖着之间进行交易的价格。形成基础是国际间的供求关系。6.产业内分工:又称“产品差异分工”,指统一产业内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虽说有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程度,但在外观设计,内在质量,规格,品种,商标,牌号。。甚至价格上有所差异。从而产生国际分工和产品交换。它反映了寡占企业的竞争者和消费者偏好的多元化。五、判断题1.国际分工是一个历史范畴,在奴隶社会出现了国际贸易,就已形成了国际分工。(N)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垂直型国际分工占据主导地位。(Y)3.自然条件是影响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N)4.地区经济一体化将世界市场分割成较小的区域市场,大大地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发展。(N)5.世界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各国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各国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算术平均数。(N)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之间除了工业部门之间的分工,还发展了工业部门内部的分工。(Y)7.对外贸易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一国国内生产和消费之间不平衡的矛盾。(N)8.开标价格属于封闭市场价格。(N)六、简答题1.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有哪些?各国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条件和各国生产力发展所决定的社会经济条件。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的新特点有哪些?3.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一、多边贸易和多边贸易支付体系的形成二、国际金本位制的确立与世界货币的形成三、建立了比较较完善的销售渠道和贸易规则4.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主要特征有哪些?一、世界市场的参加主体大幅增加二、世界市场的商品贸易量增加,商品种类增多三、世界市场的贸易方式日益多样化七、论述题转移价格是如何形成的?东道国应如何对待跨国公司的转移价格?八、计算题下表为按中方统计的2004~2006年中国对美国的进出口额。根据表内数据,分别计算出双边贸易中各年份中国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以及全部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TC),并分析其贸易竞争力状况。2004~2006年中国对美国进出口情况单位:百万美元类别产品分类(SITC)2004年2005年2006年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0食物及活动物1945167324521191330514171饮料及烟草3142242928832燃料以外的非食用原料7239859959104621117113963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897303109132514452884动植物油及蜡1115161018265化学及相关产品3551699248647774578285026制成品1695126912274831813068537747机械及运输设备61521189757965721200101266284358杂项品3948141385128245236003653369未分类产品3760884510154贸易竞争力指数=(Xij-Mij)/(Xij+Mij)初级产品0~4类工业制成品5~9类根据贸易竞争力指数公式:TCij=(Xij—Mij)/(Xij+Mij)计算,2004~2006年中美双边贸易中:(1)中国初级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贸易竞争力状况各年份分别为:-0.53(较低)、一O。45(低)、-0.38(低)。尽管处于“较低”“低”竞争力状况,但却向好的方向发展。(2)中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贸易竞争力状况各年份分别为:0.57(较强)、0.62(较强)、0.62(较强)。(3)中国全部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贸易竞争力状况各年份分别为:0.47(强)、0.54(较强)、0.55(较强)。显然,中国产品竞争力在逐渐加强。其取值范围是【-1,1】数值越大,说明该国该产品竞争力越强,若TSC=1说明完全出口专业化,若TSC=-1说明完全竞争专业化。2、假设2008年本国对外出口1.43万亿美元,其中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6721亿美元;该年世界贸易总额为15.78万亿美元,其中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额7.89万亿美元。计算本国机械及运输设备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并分析其国际竞争力状况。显性比较优势:用一国某产品或产业的出口额在该国的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与该产品的世界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之比来表示。若2.5,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若0.8RCA2.5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0.8则说明国际竞争力较弱。为了分析简便,RCA1,表明该产品有显示性比较优势;反之,则表明该产品有显示性比较劣势。RCA=(Xij/Xit)/(Xwj/Xwt)RCA=(6721/14300)/(78900/157800)=0.94说明该产品有一般的国际竞争力。
本文标题:第二章和第三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62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