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单元测试
1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本初子午线是指(D)A.90°经线B.180°经线C.120°经线D.0°经线【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2.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D)。A.O°纬线上B.O°经线上C.北纬60°D.南极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线的基本概念和纬线的特点。所有的经线都连接了南北两极点,而极点是长度最短的纬线,即北纬90°和南纬90°。读右图,回答3~4题。3.下列关于P点的叙述正确的是(C)A.位于南半球、西半球B.位于南半球、东半球C.位于北半球、东半球D.位于北半球、西半球【解析】根据经度判断所属东西半球,根据纬度判断所属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东半球的范围是20°W~0°~160°E,西半球的范围是160°E~180°~20°W,图中P所处的经度范围是位于0°~5°E之间,故该区属于东半球;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分界线都是赤道,因此北纬在北半球,南纬在南半球,图中P所处的纬度是在20°N~25°N之间,因此属于北半球。4.P区域所在的大洲是(B)A.欧洲B.非洲C.南美洲D.北美洲【解析】P点的经度范围是0°~5°E之间,纬度范围是20°N~25°N之间,根据各大洲的经纬度分布,可知位于非洲。5.以下四幅等高线图中有陡崖的是(D)【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重合表示陡崖。6.在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周围是一片较深的黄颜色,中间有一片绿颜色,据此我们可以判断中间地区的地形是(D)A.山地B.高原C.丘陵D.盆地【解析】分层设色地形图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海拔高度,绿色表示的海拔较低、黄色表示的海拔较高,据此可以判断此地四周高、中间低,为盆地。7.右图中所示的区域主要有(C)A.亚洲、大洋洲、南美洲、欧洲B.亚洲、欧洲、南极洲、北美洲C.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D.非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解析】右图是北半球的洲洋分布图示,分布在北半球的大洲主要有亚洲、欧洲、非洲和北美洲。8.在下面关于全球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占全球表面积比例示意图中,正确的是(D)2ABCD【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世界海陆面积的比例。全球海洋的面积占71%,陆地的面积占29%。9.读右图,在下面示意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表达,不正确的是(A)A.岛屿B.海峡C.半岛D.大洋【解析】澳大利亚属于大陆,加上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洋洲。10.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a是世界第一大洲,巴拿马运河是a大洲与b大洲的分界线B.b大洲东临太平洋,西靠大西洋C.c是北美洲,濒临两大洋D.d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巴拿马运河是c大洲与d大洲的分界线【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七大洲的轮廓特征。A是亚洲、b是非洲、c是北美洲、d是南美洲,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它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美洲濒临三大洋;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11.从赤道上某一点,向北走100千米,再向东、向南、向西依次走100千米,此时该人位于(C)A.原出发点B.原出发点正北C.原出发点正东D.原出发点正西【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的问题。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与经线的距离赤道处最大,越往两极距离越小;从赤道上沿经线向北走100千米,然后3沿纬线向东走100千米,再沿经线向南走100千米,到赤道上,再向西走100千米,此时原出发点与落脚点的距离一定大于100千米,故该人应位于原出发点的东侧。12.经度和纬度都是零的地点,位于(A)A.东半球B.西半球C.南半球D.北半球【解析】根据经度判断所属东西半球,根据纬度判断所属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东半球的范围是20°W-0°-160°E,西半球的范围是160°E-180°-20°W,故0°经线位于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0°纬线,故0°纬线位于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13.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A)A.乌拉尔山、乌拉尔河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安第斯山脉【解析】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14.被三个大洲环绕的大洋是:(C)A.太平洋B.大西洋C.北冰洋D.印度洋【解析】北冰洋位于北极地区,周围分别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环绕。15.下列地点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地点是(A)。A.40°N、16°EB.30°N、161°EC.20°S、120°ED.80°N、159°W【解析】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分界线都是赤道,故北纬位于北半球,南纬位于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东半球的范围是20°W-0°-160°E,西半球的范围是160°E-180°-20°W,故东经小于160°,西经小于20°属于东半球。16.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C)A.喜马拉雅山上湖泊中有鱼、海藻、海螺等B.古代人在这里吃过海产品并留下一部分C.这里曾经是海洋环境,而后山脉隆起D.鱼、海藻、海螺等也可以在陆地环境下生存【解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由于各种变化往往经历漫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时期内大多不被人们觉察。科学考察发现,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证明这里曾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17.南美洲的安第斯山的形成原因是:(B)A.非洲、亚洲和印度洋板块的相互挤压形成的B.南极板块、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相互碰撞形成的C.美洲板块、欧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相互碰撞形成的D.南极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形成的【解析】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位于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因此,是这三大板块相互碰撞形成的。18.世界最小的洲和最小的洋的组合是:(A)A.大洋洲、北冰洋B.大洋洲、印度洋C.欧洲、印度洋D.南美洲、印度详【解析】大洋洲面积是9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北冰洋的面积是1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小的大洋。19.首先提出大陆漂移说法的人是:(C)A.李四光B.麦哲伦C.魏格纳D.哥伦布【解析】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德国的魏格纳最先提出的。20.下列的山脉、半岛、岛屿分布于多火山、地震地区的是:(A)A.堪察加半岛、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安第斯山B.格陵兰岛、马来群岛、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C.新西兰岛、马达加斯加岛、日本群岛、乌拉尔山D.马达加斯加岛、日本群岛、大不列颠岛【解析】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以及横贯亚欧大陆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堪察加半岛、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安第斯山位于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故多火山和地震。4二.读图分析题:(共60分)21.读下图,回答问题。(13分)(l)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A,B,C,D,E,F。(2)写出C、D、E三点所在的半球:C、,D、,E、。(3)C、D、E、F中位于低纬度的是。【答案】(1)20°N,20°E30°S,20°W10°S,30°E60°N,140°E40°N,170°E50°N,160°W(2)南半球、东半球北半球、东半球北半球、西半球(3)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内容为经纬度的判断,而经纬度判断的依据是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就经度来说,自西向东,东经度数越来越大,西经度数越来越小。就纬度来说,北纬度愈向北愈大;南纬度愈向南度数愈大。左图的A、C两点,位于0°经线的东侧,也就是经度向东增加,故是东经,C点的经度是未知的,可根据已知的推测其经度;B点位于0°经线的西侧,也就是经度向西增加,故是西经;A点位于赤道以北,是北纬,B、C位于赤道以南,是南纬。右图属于弧线经纬网,首先明确经纬线与经纬度,图中的直线是经线,其上面的数值是经度;弧线是纬线,右侧的数值是纬度;然后再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去判断东西经和南北纬。22.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1)图中的大圆圈是。(2)左图是半球,右图是半球;南北两半球中陆地面积相对较大的是半球。(3)A点是,纬度:纬度;B点是,纬度:纬度。【答案】(1)赤道(2)北南北(3)北极点北90南极点南90【解析】该题主要是考查南北半球海陆的分布及南北极点的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赤道,故最外面的大圆圈是赤道;根据图中洲的分布可判断,左图是北半球,右图是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的是北半球;A点是北极点,其纬度是北纬90度,B点是南极点,其纬度是南纬90度。23.读南半球部分区域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5(1)图中各点的经纬度:A,C,D。(2)B点属于东、西半球的半球。(3)C点位于E点的方向。【答案】(1)80°S,150°S70°S,180°60°W,60°S(2)西(3)正北【解析】该题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示,主要考查的是经纬度判断和方向的确定。图中的弧线是纬线,由于是南半球,其纬度都是南纬;呈放射状的直线是经线,可根据南半球地球的自传方向(顺时针),判断经度的增加规律,从而确定东西经度。在此图中,要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E位于南极点上,C位于180°经线上,所有的经线都经过南极点,故可以看作这两点都位于180°经线上,因此C点位于E点的正北方向。24.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23分)(1)大洲:①,②___,③,④,⑤,⑥,⑦。大洋:⑧,⑨,⑩。(2)东西半球:A.半球B.半球(3)①洲和③洲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4)①~⑦大洲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号称“高原大陆”的是(写序号)(5)四大洋中,临大洲最多的是、,跨经度最广的是。(写序号)(6)在图中作出0°和180°经线。(7)写出C点的经纬度:(8)图中ab的实际距离长些,还是cd的实际距离长些?。【答案】(1)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北美洲南美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2)西东(3)苏伊士运河6(4)⑤②③(5)⑧⑨○11(6)(7)纬度0°160°E(8)cd【解析】该题是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主要考查洲洋的分布、大洲的地形特征及分界线、经纬度的书写和特殊经线的分布等内容。通过洲洋的分布可知左图是西半球,右图是东半球;由于是东西半球,故图中的圆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的经线圈,根据20°W的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可得出c点的经度是160°E,其纬度由图中可知是赤道;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可知0°经线位于东半球,在20°W的右侧,180°经线位于西半球,在160°E的右侧;图中a、b两点大致位于同一条经线和纬线,c、d位于同一条纬线,但不位于同一条经线,故cd的实际距离应长一些。25.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1)上图所示地形是。(2)A、B两处的相对高度是米。(3)C、D两处坡度较陡的是处。(4)写出下列地形在图3中的字母代号:山谷;山脊;鞍部。(5)A在B的方向。(6)图3中对于甲、乙两条支流画法不合理的是,原因是。【答案】(1)丘陵(提示:海拔高度低于500米)2)200(3)D(4)F、D、E(5)东南(6)甲此处地形为山脊,不能形成河流。【解析】因为海拔高度不足500米,地形起伏和缓,所以判断为丘陵地形。该图等高距为100米,所以A、B相对高度为200米。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而河流往往形成于山谷地形区,而甲处等高线从海拔高处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地形,不利于河流的形成。
本文标题: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单元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63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