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第三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道县一中地理学科导学案(必修一水平考试复习)2013年上期总第23-24课时范才石主编道县一中高二地理备课组2013-4-20-1-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课程标准与要求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能力层级了解理解简单应用综合运用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的综合利用√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主要陆地自然带及其分布√二、重点、难点1.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的综合利用三、复习过程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1)生命出现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________演化过程。(2)生命出现后,________进化即________演化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代纪生物发展阶段动物界植物界新生代第四纪人类时代被子植物时代第三纪哺乳动物时代中生代白垩纪、侏罗纪、三叠纪爬行动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古生代二叠纪、石炭纪两栖动物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泥盆纪鱼类时代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海生藻类时代元古代震旦纪动物孕育、萌芽发展的初期阶段太古代原始细菌(最低等原始生命产生)地球初期发展阶段道县一中地理学科导学案(必修一水平考试复习)2013年上期总第23-24课时范才石主编道县一中高二地理备课组2013-4-20-2-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在地质历史时期,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时期灭绝物种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如)种类灭绝;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中生代末期________全部灭绝;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并且能够有意识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能力。作为人地关系的主导因素,人类活动已经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圈、圈、圈、圈和人类圈等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3)某一要素的变化,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1.成土母质与土壤: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____________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2.气候与土壤(1)直接影响: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水分和热量交换,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2)间接影响:气候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3.生物与土壤(1)生物是土壤____________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2)不同的植被类型,所形成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也是不同的。4.地形与土壤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在上述各种成土因素中,和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和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土壤是一个构成复杂、不断变化的自然综合体。(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我们利用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系统和改善环境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及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1.差异性的表现: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不同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2.地域分异规律(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a.基本因素: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b.分布特点:大致沿________方向变化。(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又称经度地带分异)道县一中地理学科导学案(必修一水平考试复习)2013年上期总第23-24课时范才石主编道县一中高二地理备课组2013-4-20-3-M【图2】a.基本因素:____________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b.分布特点:大致沿________方向变化。(3)垂直分异规律a.基本因素:随着高度上升,逐渐降低,________发生变化。b.分布特点:从________到________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4)地方性分异规律:指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____________发生变化的规律。二、主要陆地自然带1.区分依据:植物群落的特征。2.影响因素:________和____________。3.主要类型(1)森林自然带a.分布及特点:一般分布于和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的陆地自然带。b.典型类型: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林带和寒带冻原带。(2)草原自然带a.分布:一半分布于和的内陆地区。b.特点:以________植物为主。c.典型类型:热带草原自然带和温带草原自然带。(3)荒漠自然带a.分布:一般分布于地区,降水稀少,气温变化剧烈,日较差____。生态环境脆弱。b.特点:植物种类贫乏,结构简单,动物很少,对____________有很强的适应性。c.典型类型:热带荒漠自然带和温带荒漠自然带。三、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例题: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1—2题。1.从地理学角度看,从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差异属于()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垂直地带分异规律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2.从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A.水分B.光照C.土壤D.热量练习:1.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表现最典型、尺度最大的地区是()A.北美大陆低纬地区B.亚欧大陆中纬地区C.南美大陆中纬地D.非洲大陆低纬地区2.下列地理现象表现为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的是()A.我国东部自南向北出现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景观B.非洲从赤道向北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一热带草原一热带荒漠景观C.珠穆朗玛峰北坡自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草原一荒漠一冰川景观D.我国中纬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一草原一荒漠景观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3~5题。3.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是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4.引起其气候周期变化的因子最可能是A.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B.黄赤交角的变化C.太阳活动的周年变化D.人类破坏森林5.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道县一中地理学科导学案(必修一水平考试复习)2013年上期总第23-24课时范才石主编道县一中高二地理备课组2013-4-20-4-A.雪线上升B.暖冬频繁C.海平面下降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上物种的灭绝速度,图为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据此完成6-7题。6.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A.偷猎B.栖息地的丧失C.外来物种入侵D.其他原因7.虽然世界物种灭绝速度在加快,但由于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改善,近年来,到湖区越冬的鸟类种群及数量增加明显。这主要体现了洞庭湖湿地的价值是()A.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B.调蓄洪水C.维护生物多样性D.航运在地表环境中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物发生变化时会给其他事物带来影响,甚至引发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完成8~9题。8.图中中心字母A是指()A.海平面上升B.城市数量增多C.动物数量减少D.冰雪覆盖面积扩大9.世界各国对此变化应达成的共识是()A.修筑水利工程B.控制大城市规模C.控制大气中CO2的含量D.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图4是洋面封冻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0~11题。10.洋面封冻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体现了A.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B.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C.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D.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1.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气候变冷”的过程是因为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C.氟氯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D.大气的保温效应加强12、读“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图”,分析回答。(1)珠穆朗玛峰南坡自然带的数目比北坡(多或少),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高或低)。(2)珠穆朗玛峰位于板块和板块相碰撞挤压的地带。(3)高山垂直自然带产生的原因是随高度上升,和发生变化。土地盐碱化风暴作用加剧海洋侵蚀加强海水入侵排污受阻淹没土地洪涝灾害加剧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A鸟类0%10%20%30%40%50%60%70%偷猎栖息地的丧失外来物种入侵其他原因鸟类栖息地的丧失其他原因外来物种入侵偷猎道县一中地理学科导学案(必修一水平考试复习)2013年上期总第23-24课时范才石主编道县一中高二地理备课组2013-4-20-5-(4)珠穆朗玛峰北坡没有森林植被的主要原因是。
本文标题:第三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63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