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2012
1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第一节成本分类与成本性态分析一、传统的成本分类:制造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非制造成本: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二、成本按性态分类(一)成本性态定义:(Costbehavior)是指成本总额对业务量(产量、销量、工作量)的依存关系,即成本对业务量变化而表现出来的特性。成本按性态分类:(1)固定成本(2)变动成本(3)混合成本(二)固定成本(FixedCost)1、定义: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产量范围内,不直接受量变动的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2、特点:(1)在相关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是固定的。(2)在相关业务量范围内,单位固定成本与业务量的变化成反比。(3)相关范围(RelevantRange)3、固定成本分类:(1)约束性固定成本(committedfixedcost)(2)酌量性固定成本(discretionaryfixedcost)(三)变动成本(VariableCost)1、定义:变动成本是在特定产量范围内,其总额会随产量变化而变动的成本。2、特点:(1)在相关业务量范围之内,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成正比。(2)在相关业务量范围之内,单位变动成本保持固定不变。3、变动成本分类:(1)技术性变动成本(2)酌量性变动成本(四)混合成本(MixedCost)1、定义:2、分类:阶梯式混合成本(Step-VariableCost)2半固定成本(Semi-FixedCost)标准式混合成本延期变动成本(DelayedVariableCost)3、成本模型:y=a+bx三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1)高低点法(2)散布图法(3)回归直线法书22页例题高低点法Y=32+22X回归直线法Y=30+22.86X回归直线法Y=22.05+24.43X验算:高低点法32×6+22×39=1050散布图法30×6+22.86×39=1071.54回归直线法22.05×6+24.43×39=1085.07四课堂练习1.某厂去年12个月中最高业务量与最低业务量及对应的制造费用总额如下:10月(高点)3月(低点)业务量(机时)7500050000制造费用(元)176250142500上表中制造费用中包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其中142500元中包含变动成本50000元,固定成本60000元,混合成本32500元要求:(1)计算10月份制造费用中含混合成本多少?(2)用高低点法确定混合成本的直线方程(3)将制造费用总额用直线方程表达(4)当业务量为65000机时,其制造费用总额是多少?解:(1)b=50000\50000=1(元\小时)混合成本=176250-60000-75000x1=41250(元)(2)10月3月业务量7500050000混合成本41250325003b=41250-32.500=0.3575.000-50.000a=32500-50000×0.35=15000混合成本模型y=15000+0.35x(3)总成本模型y=(15000+60000)+(0.35+1)x=75000+1.35x(4)当x=65000时,y=162750元课堂练习2.某公司用高低点法分解成本,有关资料如下:月份1234机时50.00040.00060.00070.000制造费用174.000150.200197.800221.600其中,150.200中含变动成本52.000元,固定成本40.000元,混合成本58.200元.要求:(1)4月份制造费用含混合成本多少?(2)用高低点法确定混合成本直线方法(3)将制造费用用直线方程表达第二节变动成本计算法一、变动成本法(variablecosting)变动成本法是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生产成本排除在产品成本之外,作为期间成本(periodcost),与当期损益全额扣减。这是因为固定生产成本是为了维持企业生产能力而发生的成本,与产量的多少没有直接的关系,与期间的关系更为紧密。二、完全成本法(fullcosting)指产品成本中包括固定制造费用的传统成本的计算方法。是我国自1993年7月1日起推广使用的“制造成本法”。因为完全成本法把固定生产成本和变动生产成本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所以也称为“吸收成本计算法”。(absorptioncosting)三、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1、产品成本与期间成本内容的区别: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产品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4固定制造费用期间成本变动销售费固定销售费变动管理费固定管理费固定制造费用变动销售费固定销售费变动管理费固定管理费2、期末存货金额的区别: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金额高于变动成本法。3、当期损益金额的区别:如果本期产量大于本期销量,完全成本法的利润高于变动成本法的利润。4、损益表格式的区别:完全成本法格式:变动成本法格式: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期初余额+本期生产成本-期末余额小计=销售毛利—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销售费变动管理费=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销售费固定管理费=税前利润5四、两种成本计算法的比较案例:1.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单期损益比较例:某公司资料如下:期初存货量0直接材料24000(6)本期生产量4000件直接人工12000(3)本期销售量3000件变动制造费用4000(1)期末存货量1000件固定制造费用10000单价20元变动销售费600(0.2)固定销售费1400变动管理费300(0.1)固定管理费2700请用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分别计算生产成本单位成本期间费用期末存货成本利润完全成本法损益表变动成本法损益表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损益差异原因分析解答: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生产成本5000040000单位生产成本12.5(10+10000/4000)10期间费用500015000期末存货成本1250010000利润17500150006完全成本法损益表:销售收入60000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0本期生产成本50000(12.5*4000)期末存货成本12500(12.5*1000)小计37500销售毛利22500期间费用:销售费用2000管理费用3000小计5000税前利润17500变动成本法损益表销售收入60000变动成本变动销售成本30000(3000*10)变动销售费600(3000*0.2)变动管理费300(3000*0.1)小计30900边际贡献29100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10000固定销售费1400固定管理费2700小计14100税前利润15000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多期损益比较某产品单价为1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4.8元,单位变动非生产成本为0.5元,年固定生产成本为25000元,年固定非生产成本为15000元,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三年产量和销量如下: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合计产量20000250002800073000销量15000280003000073000请编制三年的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损益表。7答:完全成本法损益表: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销售收入150000280000300000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030250(6.05)11600本期生产成本121000(6.05)145000(5.8)159400(4.8*28000+25000)期末存货成本30250(6.05)11600(5.8)0小计90750163650171000销售毛利59250116350129000非生产成本225002900030000税前利润367508735099000答:变动成本法损益表: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销售收入150000280000300000变动成本生产成本72000134400144000非生产成本75001400015000小计79500148400159000边际贡献70500131600141000固定成本生产成本250002500025000非生产成本150001500015000小计400004000040000税前利润30500916001010008两种成本计算方法损益比较及原因分析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合计完全成本法利润367508735099000223100变动成本法利润3050091600101000223100差额6250—4250—20000+期末存货吸收a6250200008250—期初存货释放a0—6250—2000—8250差额6250—4250—20000习题334-1答案完全成本法损益表:销售收入24000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0本期生产成本26000期末存货成本10400小计15600销售毛利8400期间费用:3400税前利润5000变动成本法损益表销售收入24000变动成本变动销售成本13200变动管理费2400小计15600边际贡献8400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4000固定管理费1000小计5000税前利润34009习题334-2答案完全成本法损益表:第一年第二年销售收入300000450000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0110000本期生产成本330000300000期末存货成本11000050000小计220000360000销售毛利8000090000非生产成本2500025000税前利润5500065000变动成本法损益表:第一年第二年销售收入300000450000变动成本生产成本100000150000边际贡献200000300000固定成本生产成本180000180000非生产成本2500025000小计205000205000税前利润-500095000
本文标题: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201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65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