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与价值观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价值观和专业伦理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作为未来的社会工作者,同学们要思考如下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关心改善人们的社会功能?•为什么我们不坚持“适者生存”的原则?要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检查一下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以及背后的哲学。社会工作和哲学的关系社工与哲学密切相关。整个社会工作专业建立在哲学基础之上,社会工作者的不同哲学立场亦会对其实践活动发生影响。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社会工作在助人自助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哲学的影响。哲学对社会工作的贡献表现在:哲学对人类生存的意义提供解释,对人在世间生活的目标提供方式,对个人对他人和社会规划提出准则,对人类的理想生活境界提示遵循的方向(廖荣利,l99lb:82)。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需要哲学提供方法论指导。一般哲学、社会工作专业哲学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是三个层次的概念。夏学銮认为,一般哲学代表社会主流文化即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或者说是一种文化模式、思维模式。其为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提供了共享的哲学理念和价值观念,并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观察和认识世界的工具即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工作专业哲学是一般哲学在特殊领域里的实现和具体化,包括学科理念、专业原则、实施模式和操作伦理等层次。作为一个专业,社会工作除受一般哲学指导外,亦受自身专业哲学的影响。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则与社会工作专业哲学中的操作伦理重合,同样对社会工作发生着影响(夏学銮,1998:61-62)。社会工作的产生受到四个哲学体系的支撑:犹太教–基督教信仰、实证主义、理想主义(乌托邦主义)和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一、犹太教—基督教今天,世界的许多慈善组织是有宗教背景的,社会工作早期的工作有许多活动是通过教会的影响发展起来的;犹太教、基督教信仰不仅影响了这些协会的组织和管理﹐而且对社会工作专业也有明显的影响。《圣经》描述爱是“明爱”或“神爱”﹐是最高形式的爱。明爱:是“献身于他人的福利”或是“倾诉、唱和、转化之爱。”神爱:强调这种爱是无条件的。基督教的爱要扩展到邻居﹐甚至陌生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中的“利他主义”概念: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中﹐犹太教—基督教思潮帮助建立了“利他主义”的概念﹐它是专业的思想基础。利他主义意味着无私关心他人的福利﹐不求回报。社会工作已成为一个世俗的专业﹐由于有不均衡比率的基督徒作社会工作者和有相当数量的社会福利组织有这一宗教背景。二、人道主义•人道主义起源于14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然后从那传播到其它国家。它已成为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道主义的发展是一场世俗运动﹐它试图为人的行动提供一个没有形而上学(高度抽象)或神学意味的哲学基础。人道主义的主要论点:•人道主义承认人的价值或尊严。•人道主义对人的本性持乐观的态度。•人道主义承认人的自由;•人道主义承认个人的人权。三、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和本世纪头十年的一个重要运动。•它为哲学指定了科学的方法和外延。•实证主义认为基于经验而获取的知识(可检验和可观察)才是唯一客观可信的知识。•实证主义哲学为现代科学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基础。实证主义一些主要论点:•科学是唯一有效的知识。•哲学并非具有不同于科学的方法﹐哲学的任务是识别所有科学的一般性原则。•实证主义否认有不可理解的、超越事实和科学的定律或实体存在。实证主义对社会工作知识的意义:人类能自我指导﹐能提供自己的解释并创造意义。(但是,把科学方法用于人类研究﹐把一般通则应用于研究人类是否妥当﹐受到很深的质疑。)你只需认识到:实证主义对社会工作和人类研究有重要影响。在哲学的层次﹐你可能注意到对这一命题有反对意见。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需要支撑其实践的知识,识别获取知识的可靠途径毫无疑问是社会工作在哲学上的主要的关注点。四、乌托邦思想与社会工作•乌托邦思想是有关社会能通过宣传政治、经济和社会理想来达到完善的信念。•社会工作者可以被描述为务实的乌托邦思想家;他们不是简单的理想主义者。当社会工作者有很高的期望时﹐他或她就容易受挫折或不能忍受社会丑恶的一面﹕社会不公﹐社会不平等、压迫、剥削﹐和人类悲剧的随处可见。•社会工作者的乌托邦特性为他们致力于社会改良提供了动力﹐而他们的务实特性又鼓舞他们即使是在困难的或不利的境遇中也能为了这些理想而工作。•对社会工作有重要影响的三个世界观体系: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它们在关于人类本质、个人行为、家庭、社会系统、政府和经济系统上有不同立场和观点,这些都对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有重要影响1、对人类本质的看法•保守主义基本上采取悲观的看法。他们把人看作是堕落、自我中心、懒惰和非慈善的;认为人只有受到鼓励才会去工作;主张他们的消极本质亦需要控制,一旦他们脱离轨道就应给予迅速和严厉的惩罚。•自由主义采取了乐观的看法。他们认为,人生来就好似白板,具有养成善良本性的无限潜力。或者认为,人天生就是善良的,如果没有被腐蚀,自然就是社会的、好奇的及有爱心的,因而人们不需要被控制;他们只需要给予保护以防止腐蚀的影响,以及赋予自由以助长其向善的自然倾向。•激进主义也相信人基本上是善良的,相信人本质上是勤劳和富于创造性的。激进主义把努力工作看作是美德,相信只要控制了化们的工作条件,他们就会以努力工作为乐。2、对个人行为的看法•保守主义一般认为个人是自主(autonomy)的。无论个人以往的情景如何或有何问题,现在均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人们选择做他们所做的任何事情,也要为这些选择的任何得失负责。•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不完全否定自由意志和动机,但更强调环境是个人行为的原因。他们认为个人行为是被早期经验尤其与父母在一起的经验所编排;或者认为个人行为不是编排的结果,而是行为的直接后果。3、对家庭的看法•保守主义尊崇传统家庭并努力设计政策去保护它。他们把家庭看作个人力量的源泉和社会的基本单位,反对政府资助可能使家庭更易解体的措施。•自由主义把家庭视为不断演进的制度,在家庭形式上持更灵活实用的态度。•激进主义认为保守主义的传统家庭观点是压迫性的,而且是对两性才能的歪曲。但是,激进主义同意保守主义关于强大家庭是健康社会基础的说法,赞成支持新的家庭。与自由主义一样,激进主义也赞成平等权利和平等报酬、日间照顾中心、母亲和父亲的产假、弹性工作时间和工作分担。4、对社会系统的看法•保守主义认为,社会是由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部分组成的系统;每部分都对系统运作有所贡献,因而整个系统能发挥功能;社会系统本质上是公正的,一些群体比其他群体穷、权力少及地位低,是因为这种情景对社会福利有其必要性。因此,改变是非常值得怀疑的,迅速和重大的改变可能会对特殊群体有利,并经常导致社会最终的损失。改变有时是必要的但需缓慢和渐进。•自由主义比保守主义更多地看到了系统中的差异和摩擦,认为不同群体有不同利益,对某群体有利就可能对另一群体有害。社会系统是潜在公正的,但经常不公正;一些利益群体比另一些群体更有权力;如果没有政府规则的控制,某些群体将运用权力趁机利用弱权群体;而改变发生的快慢贯穿于利益群体的竞争和妥协之中。•激进主义把社会系统视为阶级制度,一个阶级拥有主要权力并利用其控制其他阶级。激进主义相信在现有系统中实现公正是不可能的,只有重建现有社会制度以重新分配财富和权力,公正才可以实现。5、对政府和经济系统的看法•保守主义赞成“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许多政府活动威胁了个人自由和市场功能的顺利发挥,自由市场经济是保证国家繁荣和个人需求满足的最好途径•自由主义则相信生活和经济系统有不完善的成份,只有透过政府介入才可纠正,因而介入是合理和合乎需要的。如果完全不管经济,有权势者就会不公正地捉弄无权势者,资源较多者不一定会与资源较少者共同分享;完全的自由选择,人们不会始终做出正确决定。•激进主义偏爱的经济系统有如下特性:工人控制着工作条件;物品生产是为真正需求而不是为满足广告创造出来的狂想;货币不是价值工具;医疗照顾和住房之类的基本权利不能简化成商品状态,在市场上卖给出价最高者。支持发展福利国家,政府组织对全体公民的医疗照顾、住房和其他社会福利的供给。6、对社会工作的影响•如果把人视为邪恶的,我们就会设计社会福利系统去控制他们,就会怀疑他们会趁机利用这个系统。我们会把防止欺诈作为一个主要焦点,会把犯罪、药物滥用等问题视为人们消极本性的表现,以及外力无法控制上述本质的表现,而惩罚就被视为合理的解决方法。•如果把人视为善良的,社会福利就被用来使他们摆脱问题。控制就不太会受到关注,因为人们如果被给予机会,自然会做正确的事情。•如果承认人们是自主的、完全受自由意志支配的,贫穷和其他社会福利问题就被视为懒惰、不负责任或缺乏自控的结果,福利方案只需要保证没有任何事情会干扰人们为变得更好和解决问题所作的努力。•如果承认人的行为是受环境影响的,改变环境就被视为对社会福利问题的恰当回应。•可见,对人类本性、行为等方面的不同假定,会导致不同的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手段。•总之,社会工作是建立在某种一般性哲学假设基础上的,由于对每一哲学假设存在着多种立场,社会工作者应当学会进行哲学思考并分析这些假设的不同侧面(Popple8LLeighninger,1991:77)。总结•我们探讨了社会工作产生的哲学基础。介绍了犹太教—基督教信仰、人道主义、实证主义、乌托邦取向。•还探讨了对社会工作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三大哲学体系: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社会工作哲学检测你对自身哲学取向的反映﹐帮你认识到社会工作不是受单一思想体系影响的。•所有的社会工作者还是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核心信仰﹕高度评价人的价值并深信能使之得到提升。思考题: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如何看待人类本质和社会系统?第二节社会工作专业价值我们在这一课将看到如何把抽象的哲学思想逐渐转化为价值观。在实践中,价值表现得更具体﹐并从中发展出专业守则一、价值观的定义价值观是“一些内在的需要”或“偏爱的事物”。价值观的特点总结如下:价值观是抽象的、不可证明的;价值观是受感主宰的;价值观是选择目标的准则;价值观十分重要它构成专业守则的基础学习活动在下面是价值观陈述的句子上划一个圈:1、夫妻收入的最佳比例是2:12、市场经济给予人们更多的自由选择他们的生活方式的可能性。3、她更愿意全时工作而不愿照顾婴儿。4、24.5%的家庭中丈夫的收入占到了夫妻收入总合的70%以上。5、婚前性行为不好。二、社会工作价值观对于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学者们见仁见智。(一.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最流行的方案是由CharlesLevy提出的。他将价值观﹐从较抽象的到较具体的分成三类。这三种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分类是﹕对人的偏好对与人有关的结果的偏好对与人有关的工具的偏好对人的偏好这是指社会工作在理解人的本性方面的信念和价值观。如:人的价值与人的尊严是与生俱来的;人有共同需求也有独特偏好,每个人的独特性和个别性都应尊重;人具有能力和动机去追求更满意的生活;对与人有关的结果的偏好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与社会工作在其中运作的社会(制度)有关的理想。如:与正义理念有关:公正、公平。与民主价值观有关﹕平等参与对有关人的工具的偏好这些是指社会工作在与人交往时所观察到的原则。这些原则相对于较高层次的价值观来说是工具性的。与人道主义价值观有关的﹕1、归属的需要;2、对同类的责任,人要对自身与他人负责与自由价值观有关的﹕3、案主自决与正义价值观有关的﹕4、社会公义(二.我国学者夏学銮认为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主要包括:个人在社会中首要地位的承诺;为满足社会公认需要的社会变迁承诺;对社会中所有人的经济、身体和精神福祉和社会正义的承诺;尊重和欣赏个体和群体的差别,个别化对待的承诺;发展案主的能力、帮助他们自助的承诺;向他人传递知识和技能的承诺;把个人感情和需要与专业关系分离开来的承诺;尊重案主隐私和保密的承诺;不顾个人挫折、坚持不懈地改善案主状况的承诺;高标准的个人和专业行为的承诺综上所述,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包括:个人价值与尊严,对人的尊重;重视个人改变的潜能,案主自我决定权,提供个人发挥潜能的机会;寻求满足人类共同
本文标题: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与价值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69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