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语音一、名词解释:1.元音:发音时声带振动,气流在口腔、鼻腔不受阻碍而形成的响亮声音。2.辅音:发音时声带多不振动,气流在口腔、鼻腔受到某个部位和某种方式的阻碍而形成的声音。3.音素:从音节分析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4.音节: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5.音位: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6.音色:也叫音质,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7.音高:声音的高低。8.音强:声音的强弱。9.音长:声音的长短。10.五度标记法:用五度竖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的一种方法。11.声母: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12.韵母: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13.声调:音节在发音时声音的高低、升降的变化。14.清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音。15.浊音:发音时声带颤动的音。16.送气音:发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比较强。17.不送气音:发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比较弱。18.零声母: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19.单韵母:由单元音构成的韵母。20.复韵母:由复元音构成的韵母。21.鼻韵母:由元音和鼻辅音韵尾构成的韵母。22.前响复韵母:复元音韵母中,韵腹在前的韵母。23.后响复韵母:复元音韵母中,韵腹在后的韵母。24.中响复韵母:复元音韵母中,韵腹居中的韵母。25.四呼: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形分出来的类别,即: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26.开口呼:韵母不是i、u、ü和不以i、u、ü起头的韵母。27.合口呼:u或以u起头的韵母。28.齐齿呼:i或以i起头的韵母。29.撮口呼: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30.押韵: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的字。31.调值: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32.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33.轻声: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34.儿化: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35.变调: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变调。36.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37.条件变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叫“条件变体”。38.自由变体:没有环境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叫做自由变体。39.停顿:说话或朗读时,段落之间,语句中间、后头出现的间歇。40.重音:语句中念得比较重,听起来特别清晰的音。(或:着意加重句子中某些词语读音的现象。)41.快慢:说话或朗读时语言的速度,即每个音节的长短和音节与音节间连续的紧密程度。42.语调:在句子中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抑扬顿挫的语音旋律。43.句调:指整句话的音高升降的变化。(或:是指话语中音高抑扬升降的变化。)44.语音规范化:根据语音发展的规律来确立和推广标准音。二、填空题:1.元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期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2.发音器官包括三大部分:A.肺和气管、B.喉头和声带、C.咽腔、口腔和鼻腔。3.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色个要素。4.不同音色至少是由以下三方面原因之一造成的:A发音体不同、B.发音方法不同、C.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5.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在于:声带颤动;发辅音时,声带不颤动。6.《汉语拼音方案》包括五部分内容:A字母表、B声母表、C韵母表、D声调符号、E隔音符号。7.《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用途是:A给汉字注音、B做推广普通话的工具。8.音节是语音结构单位,也是听觉上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9.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普通话中共有21个辅音声母。10.辅音声母的分类依据是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11.发音部位是指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按照发音部位的不同,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等七类。12.发音方法是指发音时候头、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按照发音方法的不同,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等五类。13.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颤动,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清音和浊音两类。14.根据发音时呼出的气流的强弱,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15.按照发音方法分类,l是浊、边音,n是浊、鼻音。16.普通话声母中的浊音有m、n、l、r。17.普通话声母中的送气音有p、t、k、c、ch、q,与其对应的不送气音是b、d、ɡ、z、zh、j。18.双唇、送气、清、塞音是p,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是z。19.普通话中有一些音节的开头没有辅音,这叫做零声母音节。20.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韵母的结构可以由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组成。21.由单元音充当的韵母叫单韵母,普通话的单韵母共有10个。22.单韵母的发音条件是A音位的高低、B音位的前后、C唇形的圆展。23.普通话共有39个韵母,按照构成成分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三类。24.韵腹是韵母的主干,又叫主要元音;位置在韵腹前面的元音是韵头,又叫介音或介母;在韵腹后面的是韵尾。一个韵母可以没有韵头、韵尾,但是一定要有韵腹。25.所有的元音都可以充当韵腹,而能作韵头的只有i、u、ü;能作韵尾的只有i、o、u三个元音和n、nɡ两个辅音。26.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是-i[ʅ]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是-i[ɿ]。27.汉语拼音方案中的e代表两个元音,它们是e[ɣ]和ê[ɛ]。28.ɑi、ei、ɑo、ou是前响复韵母,它们的特点是;前一个元音充当韵腹,发音清晰而且响亮;后一个元音充当韵尾,发音含混而且不固定。29.iɑ、i、uɑ、uo、ue是后响复韵母,它们的特点是:前一个元音充当韵头,发音轻短;后一个元音充当韵腹,发音清晰而且响亮。30.ie、üe中的e实际是单韵母中的ê,发音条件是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31.ɑnɡ、enɡ、inɡ、onɡ等韵母的韵腹分别是ɑ[ɑ]、e[ə]、i[i]、u[u],韵尾是ng[ŋ],发音特点都是带鼻音韵母。32.iɑnɡ、uɑnɡ、uenɡ、ionɡ等韵母的韵腹分别是a[ɑ]、a[ɑ]、e[ə]、o[y],韵头分别是i、u、u、i,韵尾都是ng[ŋ]。33.字母i在拼音方案中代表了i[i]、-i[ɿ]、-i[ʅ]这三个不同的音素,其中-i[ɿ]只在z、c、s后出现,-i[ʅ]只在zh、ch、sh、r后出现,按照四呼归类,z、zh这两组声母后的i应该属于开口呼。34.在汉语里,一个音节一般就是一个汉字,因此声调又叫字调。35.声调是构成汉语音节的三要素之一,它同声母韵母一样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36.声调的音高变化是调值,不是调类。37.调值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也就是根据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38.普通话的调值一般采用五度标记法来表示,普通话各个声调的调值是55、35、214、51。39.调类就是声调的种类,也就是根据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40.音节就是语音的结构单位,也是听觉上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41.对普通话音节结构作深层次分析,一般一个完整的音节应该具备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五个部分。42.普通话音节结构的主要特点有:A.从音素数量看最多4个,B.从元音数量看最多有关3个C.从辅音位置看出现在声母和韵尾的位置上,D从声调来看有四个声调。43.只能与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的声母是n、l、j、q、x。44.只能与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相拼的声母是b、p、m、d、t、n、l。45.与四呼都能相拼的声母是n、l。46.《汉语拼音方案》规定iou、uei、uen三个韵母前面加辅音声母时,写成iu[iou]、ui[uei]、un[uən]。47.ü上面两点的省写有两种情况:一是拼写声母j、q、x,二是自成音节。48.声调的调号应该标在主要元音上(或韵腹上)。49.《汉语拼音方案》规定,隔音符号标在ɑ、o、e开头的音节连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50.拼写普通话时,基本以词为单位,一个词的几个音节要连在一起写。51.轻声在物理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音长变短、音强变弱。52.“一”的变调有三种:A.在去声前变阳平,B.在非去声前变去声,C.嵌在相同的动词的中间变轻声。53.儿化是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儿化韵是儿化以后,卷舌化的韵母。54.普通话儿化韵比较多,除了ê和er两个韵母外,其他韵母都可以变为儿化韵。六、简答题:1.什么是语音?它具备哪些性质?答: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它具备物理性质、生理性质和社会性质。2.语音声音的四要素是什么?语音的四要素在汉语中的具体体现是什么?答:声音的四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音高决定普通话的语调和声调;朗读时的轻声是音强造成的;音长可以表达不同的语气;音色能够区别不同的音素(元音和辅音)。3.怎样理解语音的社会性?为什么说语音的社会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答:(1)从声音和意义的关系看,什么样的声音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来表示,这些并不取决于声音和意义本身,而是由社会成员来约定俗成。(2)从语音的系统性来看,一种语言用多少个声音,用什么样的声音作为区别意义的最小声音单位,这些声音如何组合等等,也是由社会成员来约定俗成。语言是社会现象,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也是一种社会现象。语音最重要的是要表达一定的意义,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同时语音还自成体系,不管是各种语言还是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这就是语音的社会属性,这也是语音最重要的属性,因此才说社会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4.什么是音素?什么是音节?音节与音素的关系是怎样的?答: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一个音节,如果按音色的不同去进一步划分,就会得到一个个最小的各有特色的单位,这就是音素;音素可以构成音节,一个音节可以是一个音素构成,也可以由几个音素合成。5.元音和辅音有什么区分?答:(1)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一般要受到某些部位的阻碍;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2)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3)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发元音时,气流较弱。(4)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辅音响亮。6.什么是声母?举例说明声母与辅音的关系。答:音节中位于元音前头的部分。(或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声母和辅音不是一个概念,它们的关系:(1)分析的角度不同。辅音是从音素的角度分析的,声母是从音节结构的角度分析的。(2)概念大小不同。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guang中的韵尾ng。7.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之中的“前、中、后”含义是什么?答:是指舌尖所对应的发音部位的位置不同。舌尖前音是舌尖对上齿背,舌尖中音是舌尖对上齿龈,舌尖后音是舌尖对硬腭的前部。它们所处的发音部位“前、中、后”有所不同。8.什么是韵母?举例说明韵母与元音的关系。答: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韵母和元音不是一个概念,它们的关系:(1)分析的角度不同。元音是从音素的角度分析的,韵母是从音节结构的角度分析的。(2)概念大小不同。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如:“ta、xiao”中的“a、iao”;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如:“gan、ying”中的“an、ing”。9.请你说出普通话中各个单韵母的发音条件。答:-i(前):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i(后):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ɑ[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o[o]: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e[ɣ]: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ê[ɛ]: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i[i]: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u[u]:舌面、后、高、圆唇元音ǜ[y]:舌面、前、高、圆唇元音er[ɚ]: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10.什么是“四呼”?普通话韵母在四呼中各有多少?答: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形分出来的类别,即: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开
本文标题:第二章语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74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