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自主学习六)
11.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水结成冰冰融化成水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C.铁生锈电灯通电发光D.光合作用人的呼吸2.实验室里取约50mL水并进行加热,下列需用的化学仪器组合正确的是①带铁圈的铁架台②10mL量筒③100mL量筒④酒精灯⑤石棉网⑥试管⑦试管夹⑧胶头滴管⑨烧杯A.②④⑥⑦⑧B.①③④⑥⑧C.①②④⑥⑧D.①③④⑤⑨3.下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4.下列仪器中,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有①试管②集气瓶③瓷质蒸发皿④量筒⑤烧杯⑥燃烧匙⑦石棉网A.①④⑤⑥⑦B.①③⑥⑦C.①③⑤⑥⑦D.①②③⑤⑥5、烟花、照明弹中都用到镁粉,其原因是()A.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B.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C.燃烧时冒出白烟D.燃烧生成物是白色固体6.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7、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小雨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A.猜想或假设B.提出问题C.制定计划D.结论8.判断镁带在氧气中燃烧时发生化学反应的主要依据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放热C.生成白色固体D.镁带减少9.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二氧化碳B.稀有气体、高锰酸钾C.人呼出的气体、食盐水D.净化后的空气、液态氧10.化学能指导人们深入地认识物质,合理地使用物质。试说明下列物质的应用原理:(1)用镁粉制作烟花和照明弹:。(2)红磷可用于制造烟幕弹:。(3)氮气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11.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2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人的呼吸B.食物腐烂C.镁条燃烧D.钢铁生锈13、有下列物质,①蒸馏水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铁粉⑤空气⑥自来水⑦五氧化二磷⑧高锰酸钾分解的固体剩余物⑨澄清石灰水⑩碳酸氢铵。用序号填空:属于纯净物的有,属于混合物的有;14.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C.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15.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D.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16.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食物腐烂与氧气无关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极易溶于水C.可燃物接触氧气就能够燃烧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17.下列取用试剂的操作图示错误..的是A.用药匙取用粉末B.用纸槽取用粉末C.倾倒液体D.取用块状固体18.氧气跟世间万物联系紧密。下列关于氧气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3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C.氧气可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作燃料、切割金属等D.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19.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不正确的操作是()A.装药品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C.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后应倒放在桌面20.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发现水槽内水变成红色,其原因是()。A.试管口略向下倾斜B.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C.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D.没有进行均匀加热21.下图是KMnO4制O2、收集、验满及铁丝在O2中燃烧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发生装置B.收集C.验满D.铁丝燃烧22.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一种无色气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色烟雾23.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医院在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装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h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h导管口连接病人呼吸氧气的胶管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率D.该装置可用来除尘、润湿氧气24.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25.下面所述的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纯净的空气B.“农夫山泉”矿泉水C.用KMnO4制取O2后剩余的固体D.冰水混合物26.某同学对一个储气桶内存放的气体探究如下:收集满两瓶气体,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发现木条复燃,木条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是: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它具有的性质是(1)(2)___甲乙427.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叙述错误的是A.木炭:发出白光B.铁丝:火星四射C.红磷:大量白烟D.硫粉:淡蓝色火焰28.下列变化过程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食物腐烂D.铁钉生锈29.下列说法能体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镁粉用作照明弹B.铜丝用作导线C.氢气用作清洁燃料D.二氧化碳用作碳酸饮料30、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31.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氧气用于炼钢,目的是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和其他杂质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是因为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夏天鱼池内放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3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主要有以下步骤:a.加热盛有药品的试管.b.向试管中加入药品;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用排水法收集气体;e.停止加热;f.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cbadefB.dacfbeC.badcfeD.cbadfe3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目的:(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2)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反应原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高锰酸钾制氧气:;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仪器认识: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②。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a→()()→d问题分析:实验过程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2)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533.高锰酸钾锰酸钾+氧气+二氧化锰铁+氧气四氧化三铁①试管②量筒a→(c)(b)→d(1)高锰酸钾进入导气管(2)集气瓶底部未放少量砂子或水
本文标题: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自主学习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74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