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测试题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课堂训练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是()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②国内生产总值③人均国民收入④教育程度⑤三次产业产值比重⑥预期寿命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⑤D.②④⑥区域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2~3题。2.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3.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A.A—B—CB.B—C—AC.C—A—BD.B—A—C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地矿技术人员在松嫩平原中部发现了大型油气田——大庆油田,后经开采,原油喷出。据此回答4~5题。4.20世纪50年代中期,松嫩平原中部,一片茫茫荒原,人烟稀少,当时处于区域发展的()A.初期阶段B.成长阶段C.再生阶段D.转型阶段5.1976年,大庆油田的原油产量首次突破5000万吨,此时可能发生的是()A.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简单,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微弱B.大庆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日趋复杂C.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D.开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课后作业6.读“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用简要的语言描述我国经济格局的特点。(2昔日上海人称:“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今天,改革使浦东在上海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下表所示:项目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占全市的比重(%)国内生产总值(亿元)4950.841082.0221.9合同外资额(亿美元)73.7320.0127.1外贸出口额(亿美元)276.28110.22[来源:学39.9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1624.88672.7041.4面积(平方千米)6340.50533.448.4注新技术产业产值为2000年数据,其他为2001年数据。结合区域在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所表现出的特征,简析浦东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7.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回答问题。匹兹堡最初只是个印第安人的小村镇,18世纪中叶,人们在该地发现了大型富铁矿和煤矿,钢铁工业随之兴起。到“二战”前后,匹兹堡成为美国经济最繁荣的城市之一,是美国的“钢都”,二战结束后,军火需求量剧降,匹兹堡钢产量削减一半,不少钢厂倒闭,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匹兹堡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经济基础—钢铁工业在国外竞争和需求下降的双重打击下已经名存实亡,其经济也不断衰落。匹兹堡迅速对经济结构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经济结构从单一的钢铁工业向多样化的服务行业转变,由此而化险为夷。在整个80年代,匹兹堡地区丧失了12万个制造业就业岗位,同时创造了11.5万个新就业岗位,这些就业机会大都在教育、保健和研究部门。其中先进科技领域发展最为迅速。从90年代开始,人们在匹兹堡看到的另一个变化是,一批总部设在该市的百年大公司,如海湾石油等纷纷作出重组或改变经营方向的重大举措。另一类公司已在匹兹堡市内外安营扎寨,这类公司主要是高科技的保健产品制造商、因特网软件制造公司和IBM的计算机软件子公司。(1).从匹兹堡市的起源看,其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9世纪中叶,匹兹堡市得以迅速发展的技术条件及区位条件是什么?(3).分析二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初,匹兹堡经济衰落的原因。(4).据材料分析匹兹堡经济得以重新崛起的原因。答案1.解析:选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是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2.解析:选B。由图可以看出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以第一产业(农业)为主,第二产业(工业)比重开始上升。3—5CAB6.(1)依托内地,面向海外,南北共济,东西互补。(2)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高科技是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的形成;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的增强等。7.(1)矿产资源(2)第一次技术革命极大地刺激了其工业发展,而这里又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且靠近五大湖,工业用水充足,水陆交通便利,有广阔的消费市场。(3)①生产结构单一,工业生产集中于煤炭、钢铁等部门,钢铁工业是其经济基础;②世界性钢铁过剩;③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⑤污染严重等。(4)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调整工业布局及结构;③发展科技,繁荣经济;④改善交通网,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本文标题: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77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