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二节文化企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第二节文化企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一文化企业的定义1文化企业(简单地说,文化企业就是生产、经营和销售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文化企业的定义(具体来讲))文化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文化、创意和人力资本等无形资源为投入要素,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准精神产品),以及运用这些精神内容获取商业利益的组织。2文化创意是指以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为专门对象的思维创新和观念创新活动。3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文化管理学》p2)是一种以提升人们精神生活为目的的特殊产品,包括精神和物质两种形态,是以文化为实体,按照一定的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的并且耗费一定成本的物品或服务。二文化企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主要的市场主体。文化产业的发展是通过具体的文化企业来实现的。(当今,文化企业已经成为生产和提供文化产品的主要组织形式。成长与扩张是文化产业作大作强的必由之路。文化产业的成长与扩张是通过政府与文化企业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扮演着管理者与引领者的角色,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环境、制定规则和搭建平台;文化企业则是运动员,是文化产业成长与扩张的市场主体。)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要打造一大批优秀的文化企业。[只有品牌企业才会使文化产业得到充分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之所以强盛,就是因为他们培育了一大批像时代华纳、迪斯尼、好莱坞、贝塔斯曼、新闻集团等一大批著名企业。三文化行政组织(文化产业的行政管理体系)1文化行政组织行政管理方法是我国长期以来对于文化所实行的管理方法,即由文化行政部门来统一管理文化。文化行政组织是行政组织的一部分,是行使文化管理职能的一类行政组织,在国务院的机构中,主要是指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以及由文化部管理的国家文物局。文化部设办公厅、政策法规司、计划财务司、人事司、艺术司、教育科技司、文化市场司、文化产业司、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对外文化联络司(港澳台文化事务司)、离退休干部局、机关服务局等12个职能司。在地方,承担文化行政管理工作的行政组织则相应有各省文化厅(文物局)、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和广播电视局。2根本职能是保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得到具体的执行,体现中国传统体制精神,强调文化产业对于人们意识形态的正确影响,使文化产品生产的精神品格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国出版业广告较少,台湾和香港等地的一些书籍有时在书中插印广告,这种做法我国目前还很少采用,出版业主要还是依靠发行来获取利润。第三节文化企业与一般企业的差异性特征一生产经营目的的差异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文化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它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仅追求经济效益同时也追求社会效益,而且把社会效益放在更重要的地位,当二者出现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因此,文化企业就需要文化政策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才能够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二产品内容的差异一般企业生产的是普通物质产品,提供的是产品的使用价值,企业通过不断提供可供选择的使用价值来满足公众的物质需求。文化企业生产的文化产品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以文化内容为主导的产品,是文化产品中所蕴含的精神内容,产品物质形式只是内容的载体,文化内容才是核心。文化企业的产品是通过对文化内容的生产、整合和提供来实现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必然要投入相应的创意、文化和技术等无形的资源。三客户需求满足的差异一般企业提供的普通物质产品主要满足客户的生理需求,这种需求个性化特征不强,差异性小,显性度高,容易被表征、统计和预测。文化企业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主要满足客户的精神文化需求,由于需求者文化背景、社会地位、个人嗜好等的差异而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等的特点,形成了精神文化需求的复杂性。精神需求的复杂性,使得文化企业比其他企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如一把椅子,仅从生理需求来说,它主要是满足坐和休息的功能,可用不同的材质、形状与人体的坐姿配合,就可以满足大部分人对物理功能方面的需求,样式上不会有太多的要求。但是如果椅子要显示一个人的身份,它就包含了学识、品味和地位等很多因素,对样式的要求就复杂了。老板、学生。人体椅屁股椅赛车椅巨型木椅模特脚椅椅子城堡四人力资源的差异文化企业的主体员工是知识型人才、是创意人才,这些人是文化企业重要的核心资源,应当上升到人力资本的高度。人力资本具有合作、整合、判断和想象等能力。文化企业与一般企业所不同的一个重要之处是所投入的无形文化资源总是需要与特定的人力资本相结合。因此,人力资本是文化企业的核心资源,特别是对于那些通过智力劳动提供创意产品和服务的公司,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就更加珍贵。由此可以看出,文化企业有不同与一般企业的差异性特征,正是这些差异性特征,决定了文化企业的竞争性比一般企业更强,文化企业对生产要素的整合的难度更大。第三章纸质传媒产业纸质传媒产业主要指报业、期刊业和出版业,依托报纸、期刊和出版的平面广告、发行和其他相关服务等,也可归并这一产业范围。纸质传媒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传播技术基础上,以提供精神食粮和传播信息为主要任务,以纸质媒介作为载体的传播活动和文化产业类型。纸质传媒业受其内在规则的影响,表现出行业自身的特点。例如,在传播手段上,报纸对所在区域有着更强的依赖性,而广播电视和网络在技术上更接近“无边界传播”。报纸新闻的时效性不如电视和广播,与受众的互动性也不如网络,但是纸质传播媒体却有其他媒介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它所拥有的广泛的读者群和社会公信力使它成为四大媒体之首,他还以一种物化存在的形式而成为历史的记录者,体现社会价值的主流。第一节纸质传媒产业的特点本节重点对纸质传媒业的构成要素,与传媒定律、组织行为与内部结构、生产特征与工作流程、销售特点与赢利模式等进行分析,从而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和把握这个行业的内部规律和独有的特点。一、构成要素与传媒定律1构成要素纸质传媒业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报业、期刊业、出版业,以及它们的上游如造纸业、信息产业和下游的印刷业、发行业、物流业、媒介产品销售业,等等。2传媒定律1)互动: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使传统的纸质传媒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当今资讯时代阅读人最大的特性就是主动化、选择意识强,也愈来愈希望与媒体作双向沟通。以往报纸的传播理论是“我们编,你们读”;现在的纸质媒体经常安排记者、编辑上网与读者对话,掌握读者的脉动,了解他们的反应,也安排娱乐明星在网上与读者见面交流,满足读者沟通的期望,以这种方式贴近读者,吸引读者,使新闻报道更周延、更专业、更深化也更生动。2)讲求真实:面对网络媒体对新闻公信力造成的影响,纸质媒体从自身出发,积极阻遏“躁进新闻文化”的恣意横流:网络传播讲求迅速,常牺牲查证的守门过程;电视媒体由新传播科技之赐,做到立即直播,但也容易导致报道的躁进。处在选择性越来越多的社会,传媒定律仍然是:谁的消息最可靠,谁的价值就愈高,谁就愈来愈值得信赖。纸质媒体作业时间相对充裕,应该带头来阻遏躁进新闻文化。而这恰恰是纸质传媒的优势所在。很早就有人预言报纸这种形式即将消亡。但是,在经过从电报到电话、收音机到电视机、网络的一波又一波的新技术冲击后,报纸依然存在。虽然报业不再独霸天下,影响面变小,但是报纸不但存活下来,而且发展兴旺。这其实得益于报业的新闻专业主义,即通过在报纸上提供更加有价值和令人信服的信息来迎接每一次新的威胁与挑战。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报纸以牺牲新闻专业主义为代价,维护自己的竞争力。3)同心多元化:在产业链条上,纸质媒体的各要素之间可以互相结成联盟,形成“同心多元化”格局,即报社办了报纸办杂志、办了杂志办出版社、办了出版社再办网站等等。报社利用现有的技术、特长、经验及其资源等发展新产品,增加产品品种,扩展新业务,围绕“信息传播与服务大众”这同一圆心向外扩展业务经营范围。如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开通了中国经济网。二、组织行为与内部结构纸质传媒业的组织行为与内部结构跟一般的工商企业不同,因为纸质传媒业的行为目标不仅要受到利润最大化的驱动,而且在增进社会公共利益方面要受到社会责任和政府管制的约束。与西方传媒实行发行人负责制不同,中国纸质传媒的组织制度主要由政府掌控,即由各级党政宣传部门负责监控,由此产生出阅评员。阅评员对所辖区域的各类传媒内容和导向进行评述,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事后“把关人”。1纸质传媒业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社长或总编辑,副社长、副总编辑,编委会和社委会,部门主任和副主任,版面主编辑和副主编,编辑(包括责任编辑)和记者以及助理编辑和助理记者,等等。有些单位社长和总编辑一肩挑,而有些单位则是分开的,社长在全盘负责的情况下着重行政管理,总编辑则主要从业务上进行内控。一般而言,纸质传媒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行政和经营管理部门,二是编辑部门。报纸除广告以外一切与内容相关的事务,归编辑部管理,其余归经营方面管理,包括广告部、发行部、财务部、人事部、策划部或开发部、印刷厂和后勤部,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纸质传媒业的特色,都有一个社委和编委。其委员的权限比部门主任大、比副社长和副总编辑小,而且多数情况下,部门主任要升任副社长或副总编辑都要经过编委或社委这个职务的锻炼。纸质传媒的内部治理结构多是“社长法人”模式。社长的职责是全面监督媒体的各项工作,即对报社的经营和行政管理负责,也对编辑业务负责。与西方各国的纸质传媒不同,他们实行发行人制度,法人可以直接由报社社长担任,也可以由报社的董事会、总经理或其他适合的人选担任,他们一般以行政和经营为工作重点,基本上不直接干预编辑业务。而中国纸质传媒的最后把关人在各级党委宣传部。目前,我国纸质传媒业改革的动力主要依靠行政力量,而国外媒介的兼并重组则是以资本为纽带,目的是为了赢得竞争优势,赚取最大化的利润。国外媒介集团的内部治理结构基本上是按照“三权分立制度”,即股东大会—董事会—总裁或首席执行官之间所有权、法人财权和经营权的分立。在组成过程中,一般是以一报为主兼并他报方式扩张的,在不同程度上继承了兼并的其他报社的管理习惯。其下属各报都作为子公司独立核算、自主运作,人事、行政、采编、广告、发行、印刷、财务、价格等各种业务职能分散于各子公司之中,集团作为母公司则以资源为纽带,维系对子公司的控制和管理。报业集团规模经济的效力通过报业集团的形式得以实现。报业集团这种形式的一个好处就是:较小的、处境艰难的报纸可以获得整个报业集团的资源支持。在那些由一个广告主或产业控制了当地相当大一部分广告份额的城市,这一点相当重要。这样,该广告主就没有办法以减少或撤销广告的方式来威胁地方报纸的生存。另外,同一报业集团内的报纸还可以做到新闻采集的资源共享,尤其是涉及区域或国内外新闻的时候。报业集团的出现也导致了许多问题。例如地方报纸与所在地区日益疏远。由于报业集团采写的新闻占据了大部分版面,当地居民不得不通过其它的渠道来获取当地新闻。此外,令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西方许多报业集团给报纸施加压力,以获取更高的利润。他们会为此采取各种措施。常见的做法是减少新闻采访人员的人数,大量采用本报业集团内其他报纸的材料填满新闻版面,以此来降低成本。但整个报纸的规模并不削减,降低的只是成本开销。中国一些市场化报业如广东的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等,都不同程度借鉴了这一组织模式和内部结构,使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脱颖而出,令业界刮目相看。可见,先进的管理水平和内部机制是纸质传媒业创造效益的关键。三销售特点与赢利模式纸质传媒业除了跨行业经营和深度开发外,其本身的赢利模式主要依靠发行和广告。图书的发行有主渠道与二渠道之分,前者主要是指计划经济条件建立起来的新华书店发行体系,后者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育出来的民营图书市场发行网络。对报纸和杂志来说,情况则有较大的不同。一般来说,报纸和杂志具有二次销售的特点,第一次销售是把报纸杂志作为信息产品卖给读者,获得发行收人;第二次销售则是以发行量或读者数量为衡量标准,出售报刊版面给广告商(主),获得广告收入。也就是说,报纸不仅销
本文标题:第二节文化企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78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