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二节茶叶的生产和制作
第二节茶叶的生产和制作一、学习要求:1.1学习目的: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茶叶的生产过程,掌握制造茶叶的工艺流程,加深茶艺人员的茶叶知识。1.2重点:1.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因素。2.茶叶的制作。1.3难点:各类茶叶的制造流程。1.4知识点:1.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因素。2.茶叶的制作。3.制造茶叶的流程。二、学习内容大约距现在2500多年前,人类发现和应用茶的时候,是把茶叶拿来生吃或煮汤喝,就跟我们现在煮菜汤差不多。继煮汤之后,人类就学会把剩余的茶叶晒干,贮藏起来,再发展到把茶叶做成茶饼烘干,距现在1700多年了。从出土的陶器、炊具看来,那个时代蒸熟茶叶的技术已经开始了。团茶、饼茶、砖茶,曾经在中国茶叶历史上风光过一段时期,尤其在宋代,茶更发展出龙团凤饼作为进贡的礼物。宋代之后,团茶、饼茶,已经不再流行,因为人们认为制成团茶、饼茶,必须把茶叶碾碎,不容易保持茶叶原有的风味。于是,整叶冲泡的散茶开始流行,而茶叶的制造方法也由晒茶、蒸茶,进步到炒茶,因此,就发展出了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茶叶种类。茶叶种类有千百种,造成它们之间不同的最大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2.1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因素茶叶之所以会分成那么多种类,并不是因为茶树品种的关系,也不是说这棵茶树叫乌龙茶树,制造出来的茶就是乌龙茶,这一棵茶树叫红茶树,制造出来的就是红茶。茶叶的不同是因为制造方法的不同而来。你喜欢把它制成红茶,它就是红茶,喜欢制成绿茶,它就是绿茶。在茶叶制造方法上,影响茶叶品质最主要的因素是发酵、揉捻以及焙火。2.1.1茶色与香气从茶树上摘下来的嫩叶称为“茶青”,也就是鲜叶。茶青摘下来之后,首先要让它消失一些水分,称为“萎凋”。然后就是发酵,发酵是茶青和空气接触产生氧化的作用,它与一般东西的发酵是不同的,其实是叶子的“渥红”作用,民间习惯说“发酵”,就方便的采用这个说法。茶青、“渥红”的过程,是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茶青的发酵并不是用触酶来发酵,而是经过萎凋的茶青,其本身所含的成分和空气中的氧产生变化作用而来。发酵的结果茶叶会从原来的碧绿色逐渐变红,发酵程度愈多颜色愈红。发酵也影响茶叶的香气,因不同的发酵程度,而有不同的香气种类。不发酵的绿茶是菜香,是天然新鲜的香气。全发酵的红茶则是麦芽糖香。半发酵的乌龙茶,它的发酵可以分为轻发酵(例如包种茶)、中发酵(例如冻顶茶、铁观音茶)以及重发酵(例如白毫乌龙茶)。因此,乌龙茶类的香气可从花香、果香到熟果香都有。发酵程度的不同,对于茶的风味及香气有着很大的影响。当茶青发酵到人们需要的程度,接着用高温把茶青炒熟或煮蒸熟,以便停止茶青继续发酵,这个过程叫“杀青”。茶青经过杀青之后就进入揉捻的步骤,揉捻是把叶细胞揉破,使得茶叶所含的成分在冲泡时容易溶入茶汤中,及较容易揉出所需要的茶叶形状。干茶的外形有条索形、半球形、全球形和碎片状这几种。一般说来,干茶的外形越是紧结就越耐泡,并且在冲泡的时候,为了使茶香完全溶出,应该用温度高一点的水冲泡。揉捻成形之后就要干燥,干燥的目的是要将茶叶的形状固定,并且有利保存使之不容易变坏。经过这些步骤制造出来的茶叶就是初制茶叶了,也称为“毛茶”。2.1.2生茶与熟茶初制完成后为了让茶叶成为更高级的商品,要拣去茶梗,然后再烘焙成为精制茶。焙火是茶叶制成之后用火慢慢的烘焙,使得茶叶从清香转为浓香。造成茶叶特性不同的要素,除了发酵之外就是焙火,焙火和发酵对于茶叶所产生的结果不同,发酵影响茶汤颜色的深浅;焙火则关系到茶汤颜色的明亮度。焙火愈重,茶汤颜色变得愈暗,茶的风味也因此变得更老沉。生茶、熟茶,就是茶叶焙火的轻重。焙火轻的茶,或未经焙火的茶在感觉上比较清凉,俗称为生茶。焙火较重的茶在感觉上比较温暖,俗称熟茶。焙火影响到茶叶的品质特性,焙火愈重,则咖啡硷与茶单宁(多酚类)挥发的愈多,刺激性也就愈少。所以喝茶会睡不着觉的人,可以喝焙火较重、发酵较多的熟茶。2.2茶叶的制作炒茶的工艺较复杂,由于从茶树采下来的鲜叶,静置多长时间开始炒,成为茶叶变化的关键,又因为这个关键而制造产生出三大系列茶叶,即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全发酵茶。鲜叶即刻炒定干燥后制成的茶叶,称不发酵茶。由于不发酵而少有改变鲜叶的颜色,所以是绿茶。鲜叶经过静置到一定的时间而炒定干燥的茶叶,称为部分发酵茶,或者有人说的“半发酵茶”。这类茶叶是最复杂的,因为静置时间的长、短,而有不同的程度的变化,从发酵10%到70%都有,例如台湾文山包种茶的发酵约15%;冻顶茶发酵约25%;木栅铁观音茶发酵约40%;乌龙茶发酵约60%~70%。这类茶因为属于部分发酵,所有干茶呈现青色,发酵愈高青色愈深,甚至转为青褐色。总的来说,呈现的颜色是青蛙皮的颜色,因此称为“青茶”。如果将鲜茶静置让它完全“渥红”,即是全发酵茶,做出来的干茶呈暗红色,也就是红茶了。白茶是因为有一些茶树品种较为特别,如福鼎大白茶种,它的芽尖白毫较多,采下来以特殊工艺制作仍能保存白毫而不脱落,做出来的茶呈现银白色,所以称白茶。而黄茶是在制造绿茶的过程中,加一道闷黄的工序制成的茶叶呈现出黄色来。黑茶则是一种后发酵茶,将制成的茶叶,经过摆放产生再发酵,而颜色呈黑色,因此称为黑茶。中国西北、西南边疆地区,为了运输和贮藏的需要而制成紧压茶,黑茶则大部分是属于紧压茶。今天,茶叶的制造大部分是以炒青的方法来固定它的发酵度,绝大部分的茶叶外形是属于散茶类。因此,今天喝茶是以沏泡的方式,喝泡出来的茶汤。煮茶、烹茶或点茶的方法已经很少用了,喝茶的方式不同也影响到茶对人身体的保健功能和药理作用,同时也影响到不同茶文化的发展。茶叶在现代已经是许多人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茶叶的名称很多,并不是因为茶树的品种太多,是因为茶叶成品名与原料名混淆了的原故,也就是说,这棵茶树叫做乌龙,未必制造出来的茶叶就叫乌龙;而红茶、绿茶也不是由所谓的红茶树、绿茶树制造出来的。茶树的品种在中国有350多种,而生产出来的茶叶有1500多样。茶树是制造茶叶的原料来源,茶树上长着的叶子叫做“生叶”,从茶树上采下来的叶子叫“鲜叶”也叫“茶青”,鲜叶经过制茶工序而成“毛茶”,也就是半成品,半成品经过加工而成精制茶,也就是成品,这才是我们所谓的“茶叶”。茶叶的不同是由于制造方法的不同。原则上,从任何一种茶树上摘下来的鲜叶,都可用不同的制造方法,制成任何一样成品茶叶。当然,一品种的茶树最适合制成哪一样的茶叶,是有它的“适制性”。如果我们谈茶时,能把原料和成品分开来说,原料的名称是原料的名称;成品的名称是成品的名称就比较清楚了。此外再了解到,茶叶因产地、季节、制造工艺、形状、雅名等等的不同,延伸出同种茶叶有多样异名,就更好了。其实,认识茶叶应该就成品来说,譬如吃饭,我们只要说吃白饭、炒饭、烩饭、稀饭或吃粥就可以了,并不需要说出它是什么米做的?是哪个产地的稻子?是什么品种的榖子?所以简单明了,大家都弄得很清楚。茶叶的名称应该用成品的名称,不应该把原料的名称或半成品的名称当做茶叶的名称。因为,不同的原料可以制造或加工成同一样茶叶,同种的原料也可以制造或加工成不同样的茶叶。茶树芽叶所含的成分极为复杂,茶叶的制造就是要应用加工技术去除不利成茶品质的成分,发挥有利的成分,制成消费者所要求的色、香、味、形的优质茶叶。茶叶依加工方式及发酵程度大致分为不发酵茶类、半发酵茶类及全发酵茶类,各茶类的制造流程如下:2.2.1不发酵茶类茶青→炒青→揉捻→炒揉→干燥→龙井茶青→炒青→揉捻→滚桶初干→滚桶整形→再干→眉茶、珠茶茶青→蒸青→初揉→揉捻→中揉→精揉→干燥→煎茶2.2.2半发酵茶类茶青→室内摊青萎凋→烘青→轻揉→培干→白茶类茶青→日光萎凋(热风萎凋)→室内萎凋及搅拌(进行部分发酵)→发酵程度8%-25%→炒青→揉捻→干燥→文山型包种茶茶青→日光萎凋(热风萎凋)→室内萎凋及搅拌(进行部分发酵)→发酵程度8%-25%→炒青→初干→热团揉→再干→乌龙茶茶青→日光萎凋(热风萎凋)→室内萎凋及搅拌(进行部分发酵)→发酵程度50%-60%→铁观音茶茶青→日光萎凋(热风萎凋)→室内萎凋及搅拌(进行部分发酵)→发酵程度50%-60%→炒青→回干→揉捻→干燥→膨风茶、白毫乌龙2.2.3全发酵茶类茶青→室内萎凋→切青→揉捻→补足发酵→干燥→切青红茶茶青→室内萎凋→揉捻→解块→补足发酵→干燥→工夫红茶茶青→室内萎凋→揉捻→揉碎→补足发酵→干燥→碎红茶(FBOP、BOP、BP、BT)茶青→室内萎凋→揉捻→筛分→再揉→补足发酵→干燥→分级红茶(FOP、OP、FP、P)三、自我测试3.1填空题3.1.1在茶叶制造方法上,影响茶叶品质最主要的因素是(发酵)、(揉捻)以及(焙火)。3.1.2茶青(渥红)的过程,是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3.1.3干燥的目的是要将茶叶的(形状)固定,并且有利保存使之不容易变坏。3.1.4茶叶依加工方式及发酵程度大致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3.2选择题3.2.1茶青摘下来之后,首先要让它消失一些水分,称为(A)。A萎凋B杀青C发酵3.2.2喝茶睡不着觉的人,可以喝(B)、发酵较多的熟茶。A焙火较轻B焙火较重C不经过焙火四、参考资料茶叶的生产加工过程
本文标题:第二节茶叶的生产和制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80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