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第二节部分少数民族的礼貌礼节4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礼貌礼节》教案制作: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赵丽华第1页共6页礼貌礼节4-2-4学科礼貌礼节授课教师执教班级授课日期年月日课题第四章我国部分民族和港澳台地区礼貌礼节第二节部分少数民族的礼貌礼节教学目标知识掌握彝族、傣族的礼貌礼节、节庆习俗和饮食习惯等礼仪知识能力培养学生对零散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情感学习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礼貌礼节知识,开拓视野,完善礼仪学科的知识体系教学重点彝族、傣族的礼貌礼节、节庆习俗和饮食习惯等礼仪知识教学难点彝族、傣族的礼仪习俗中的喜好及禁忌教学方法教授法、启发法、演示法教学课时教学用具教学教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与教学意图【课前复习及导入】复习前几节课所学习的民族,展示一组民族娃娃小玩具,请学生辨识,并在中国地图上标出他们的主要聚居区。取出彝族、傣族娃娃,请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少数民族,你从哪些方面的表现做出的判断?引起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新课教授】第四章我国部分民族和港澳台地区礼貌礼节第二节部分少数民族的礼貌礼节概述简述西南的地理区域特点、主要民族及分布特点。★小故事:刘伯承彝海结盟传佳话1935年的5月21日,红军先遣司令刘伯承率部队来到四川凉山彝族聚居的大桥镇。刘伯承正确地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争取到彝族咕基家族首领小叶丹的支持,使红军顺利地通过彝族区。1935年5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任命刘伯承为先遣司令,率一个团的兵力先行通过彝族区,准备北渡大渡河。5月中旬,刘伯承率部来到彝族聚居的大桥镇。刘伯承建议军委改变一下行军路线,走冕宁、安顺场这条小路,不过这条路要经过大凉山彝族区,彝族分黑彝白彝,黑彝是纯粹的彝人血统,白彝是彝汉混血儿,他们内部有矛盾,但生产落后,生活水平都很低,主要矛盾是与汉人的矛盾。由于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的民话压迫政策,他们对汉人疑忌很深,得好好做工作才能通过。20日9时,刘伯承和聂荣臻率第一团进入冕宁。刘伯承、聂荣臻入城后,5月21日,朱德向各部队发出了改道的命令,并指示刘伯承、聂荣臻于24日前控制安顺场渡口。前卫连只好停止前进。肖华、冯文彬等出面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主明共产党、红军与国民党“官兵”不同,希望彝民同红军联合起来,打倒汉官,打倒压迫人民的军阀,打倒汉人的财主,分财主的衣服粮食。红军来此,只是借道过路,决不住宿。经过一阵谈话之后,一个小头目说:“我去找爷爷来。”过了一会儿,来了一个高大的汉子,打着赤膊,围着一块麻布,赤足,披头散发,后面跟着十几个背梭镖的青年。来人自我介绍:“我是沽基家的小叶丹,要见你们司令员,我们大家讲和不打。”于是肖华先去向刘伯承、聂荣臻报告,冯文彬陪同小叶丹在后面跟来。课件展示情景表演,教师引导评析。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礼貌礼节》教案制作: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赵丽华第2页共6页小叶丹等人来到彝家海子边时,刘伯承已经在这里等候了。一见小叶丹,他们非常高兴地迎了上去。小叶丹见来者身材魁伟,后面跟着几个士兵,知是红军部队的司令员,连忙取下头上的帕子,准备叩头行礼。刘伯承一把上前扶住,不让他行此大礼。两人在海子边坐定,开始了亲切、诚挚的交谈。小叶丹解释说:“今天在后面打你们的不是我,是罗洪家。听说你们要打刘文辉,主张彝汉平等,我愿与司令员结义为弟兄。”刘伯承说:“那些欺压彝民的汉人,也是红军的敌人,我们结义是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接着,进行结盟。仪式按规矩简单而庄重:一位彝民拿来鸡,因不没有带酒,用碗在海子里舀了一碗清水,一手持刀,一手拿鸡,割破鸡脖,鸡血滴在碗里,清水立即变成了殷红色。然后将“血酒”分作两碗,分别摆在刘伯承和小叶丹面前。几个红军小战士看着有趣,不禁发出了笑声。又见刘伯承面色庄重,谁也不敢笑了。一切准备妥贴之后,刘伯承与小叶丹虔诚地并排跪下。面对着蔚蓝的天空和清澈的池水,刘伯承高高地举起大碗,大声发出誓言:“上有天,下有地,我刘伯承与小叶丹今天在海子边结义为兄弟,如有反复,天诛地灭。”说罢,将血酒一饮而尽。小叶丹也端起大碗同样起誓:“我小叶丹今日与刘司令员结为兄弟,如有三心二意,同此鸡一样死。”说罢,一饮而尽。当晚即住在先遣队司令部。第二天早饭后,先遣队再次进入彝民区。小叶丹跟着前卫第六连走在前头。爬上头一个山垭时,见十几个沽基家的彝民拿着红旗,背着长枪,齐声欢呼着上了山顶,这是他们村寨的入口。只见他们都排好了队,笑眯眯地表示欢迎。一些青年和儿童,还主动接近红军指战员,双手比比划划,配合一些汉话的词句,说明他们的心意。指战员们有的送给他们鞋子,有的送给他们毛巾,午到的人欢呼雀跃,民族团结的气氛非常热烈。刘伯承和聂荣臻来到时,小叶丹有依依不舍之意。他告诉刘伯承说:“我不能再走了,前面不是我管的地方了。我派4个人送你们到前面的村寨,另外挑选20多个人到红军里来学习军事,学会了回来打刘文辉。”刘伯承说:“后面红军大队还多,拜托你一定把全部红军安全送过彝区。红军走后你要打起红旗坚持斗争,将来我们会回来的。临别之前,送你一点薄礼。”这时,警卫员抬过擦得油亮的10支步枪。小叶丹大受感动,坚持要把他骑坐的一匹精壮的大黑骡子,送给刘伯承。选遣队继续前进。一路经过雀儿窝、拖乌、鲁坝、铁寨子等,经过彝人交涉,都得顺利通过。过一个村寨换一个带路的彝人向导,交接很有秩序。小叶丹忠实地执行了刘伯承的嘱托,将彝民组织起来,护送红军后续部队过境。他昼夜奔忙,往返于大桥镇和筲箕湾,经过7天7夜,红军大队一路畅行无阻,安全通过彝民区。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1935年的今天,红军在大凉山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也留下了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七、彝族(一)简介彝族是我国西南历史悠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共三百余万人,分布于滇、川、黔、桂四省区。其中一百多万聚居于川、滇交界的大小凉山,自称“诺苏”,讲彝语北部方言,直到解放以前,其社会发展还处于奴隶制度阶段。居住区域——以滇、川、黔、桂四省区为主。其中一百多万聚居于川、滇交界的大小凉山。人口——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彝族人口有776.23万人生活形式——从事农业,兼有狩猎、采集等多种经营。课件展示表格答案强化记忆礼仪禁忌,突破教学难点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礼貌礼节》教案制作: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赵丽华第3页共6页宗教信仰:彝族人过去流行多神崇拜,清初云贵地区部分彝族受道教和佛教影响教,19世纪末年天主教、基督教传入,但信教的人很少。(二)礼貌礼节*成人礼仪:彝家少女一满十五岁,都要举行一种叫“沙拉洛”的仪式,就是“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彝家少女在十五岁以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的童裙,梳的是独辫;十五岁后,就要穿中段是黑蓝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长裙,并将独辫梳成双辫,戴上绣满彩花的头帕,还要将童女时期穿耳的旧线扯下,换挂上银光闪闪的耳坠。“沙拉洛”仪式标志着少女的黄金时代开始了,从此以后她就可以谈情说爱了*生育风俗:生育,彝族人称“喜事降临”。不生育的,要请毕摩念经“促育”,彝语称“曲耳比”。做“曲耳比”要用一头黑母猪、一只小黑猪、一只鸡、一个鸡蛋、一坛酒、十五双柳枝,请毕摩念经两天。在为孩子办满月酒时,要请毕摩来念经,请长老剃头。亲朋好友拿来红布挂在门上面,称为“挂喜红”。挂红时,要请歌师来唱歌祝贺。孩子在一岁之前若经常啼哭,就要抱到路上去“撞名”。准备一瓶酒、一只熟鸡、一锅饭、一个小木桥,将酒、鸡、饭放在靠近小沟的地方,把桥搭在小沟上,抱着孩子躲在附近的草丛树林中,一旦发现有二十岁以上的男人从小桥上走过马上就跑出来把他拉着,扯下过桥人的一个衣扣,抱孩子拜之,要求他给孩子取个名字。过桥人则把孩子接过手,向东南西北各拜三拜,从此过桥人就成了孩子的干阿爸。拜认完了,大家应在原地生火热鸡,热饭,同吃同喝,临别时互告姓名住址,以后经常来往。有的孩子满月时不剃头,就要留三年。三年剃长毛时,父母要请一次客,请一长老剃头。剃头前,要请毕摩念“长毛经”。通过孩子三年的成长过程的追忆,寄托阿爸阿妈的期望:“愿你长成材,好把栋梁做。”*服饰特色:彝族服饰古朴、独特。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人民有不同的服饰习俗,大致可分为凉山型、乌蒙山型、红河型等。凉山的彝族成年男子往往在脑后留一绺长发,象征男性尊严不可侵犯,俗称“天菩萨”。他们还喜欢用青布包头,在前额处扎出一长锥形结,俗称“英雄结”,以示英武气概。凉山彝族姑娘的三节裙是用三种不同花色的布料拼成,跳舞时宽宽的裙摆随风飘起,像一朵大大的喇叭花,而她们的花包头则被看作自由、幸福的象征。★小贴士:彝族特色舞蹈——播放《阿细跳月》片段,对彝族的音乐、舞蹈、交际形式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三)节庆习俗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阅读课本。特有民族节日:请学生制作小组电子展板,下一次课交流(四)饮食习惯饮食特点:主食、喜好风味、用餐习俗对饮食习惯进行归纳总结,填写表格喜欢的食物不喜欢的食物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礼貌礼节》教案制作: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赵丽华第4页共6页(五)禁忌生活禁忌信仰禁忌其他日常生活禁忌★对彝族的礼貌礼节进行小结八、傣族用傣语称呼学生及进行日常问候。“您好!”、“小姑娘!”、“小伙子!”(一)简介傣族与古“百越”人有渊源关系。信仰小乘佛教。傣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傣族人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尤以傣历、傣医药和叙事长诗最为出名。居住区域——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人口——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傣族人口有115.90万人。生活形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服饰特色:傣族妇女的穿着打扮,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它就像孔雀开屏一样,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素有“金孔雀”的美称。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统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园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水红、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色彩。现在多是用乔其纱、丝绸、的确良等料子缝制。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有不少人还喜欢用肉色衣料缝制,若不仔细看,还看不出袖管,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统裙口,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经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傣族男子一般都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长管裤,用白布、青布或绯布包头,有的戴呢礼帽,显得潇洒大方。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一个用织绵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调鲜艳,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二)礼貌礼节生活礼仪傣族的礼仪教育由家庭教育、佛寺教育和法律法规三个部分组成。三者相互结合,相得益彰。傣族孩子从懂事时开始,就受到父母的礼仪教育。教育孩子从小做好事,不做坏事,对人要有礼貌,要尊重老人,帮助有困难的人。孩子们不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礼貌礼节》教案制作: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赵丽华第5页共6页光接受长辈的教诲,而且从父母身上耳濡目染,受到良好影响,从小开始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傣族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男孩子八、九岁开始都要离家到寺庙当几年和尚。寺庙内要求小和尚严格遵守“五戒”、“十戒”,以此作为信徒一切言行的准则。“五戒”的内容是:不杀生、不偷盗、不奸淫妇女、不喝酒、不抽烟。当小和尚时期,八、九岁至十几岁,是一个人礼仪行为养成的重要阶段,佛教的教义教规对他一生的道德礼仪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傣族由于主张行善而不作恶,人际关系是友善的和睦的。在傣族内部,抚幼敬老,夫妻和睦,与邻里友爱互助,谁家有困难,全村来帮助,一家盖新房,全寨来帮忙。傣族老人常用这样的话来教育孩子:“山离得再近也靠
本文标题:第二节部分少数民族的礼貌礼节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80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