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第二节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Chapter1第二节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二、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1.马克思恩格斯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马克思(1818-1883):1844年发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恩格斯(1820-1895):1844年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2.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德国古典哲学的精华,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就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并把唯心主义从社会历史领域中驱逐出去,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为分析繁芜丛杂的社会历史现象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3.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精华,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论证了劳动创造的价值乃是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源泉,认为工人、地主和资本家是构成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基本阶级。马克思在批判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资本主义本质,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提出剩余价值学说。Chapter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1)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的最初动因和具体措施从1918年3月起,英、法等14个国家对苏维埃俄国联合进行武装干涉,形成对新生政权的包围圈,于是苏俄除了迅速建立战时体制外别无出路。为了对付战争,苏维埃政权采取了以下措施:战时体制首先是从余粮征集制开始的。实行了广泛的工业国有化。工业管理实行集中制。私人商业国有化,限制市场流通和私人贸易。为对付物资奇缺和物价飞涨导致的货币急剧贬值,经济关系被迫迅速实物化。为了保证前线胜利和工厂的劳动力,实行了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2)从应急政策逐步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捷径和模式的尝试本来,战时共产主义的不少做法都是为了应急而被迫采取的措施。可是由于革命热情的高涨,急于求成,俄共(布)却把它当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捷径,认为由此可以“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作为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初模式,虽然只存在三年时间,但是,它对后来苏联模式的形成及改革的历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战时共产主义的局限战时共产主义在战争环境还可以勉强实行,一旦战争结束,它的局限性就立即暴露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战时共产主义脱离了落后国家的客观现实。脱离了农民的需求。实行无货币社会是脱离实际的空想。2、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1922年10月,列宁在回答英国《曼彻斯特卫报》记者的提问时说:“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第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作‘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2列宁转向新经济政策,开始探索另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有以下四个重要特征。其一,以市场为取向。其二,多种经济成分共存。其三,坚持并改善党的领导。其四,改革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与制约。3、苏联模式的弊端总括起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表现为社会长期存在三个矛盾:第一,过左的急于求成的路线使生产关系超前于生产力水平,过早建立的僵化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难以持久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尽快发展。第二,过度集权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和对外关系的体制同社会主义要求尽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自由的矛盾。第三,党政军官僚特权集团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雪上加霜,更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苏联、东欧各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长期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先是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人从“左”的方面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形成并维护过度集权的体制和官僚特权集团;后是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人从右的方面背离科学社会主义,转向搞民主社会主义或自由资本主义。这样“左”右交混,先“左”后右,终于把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彻底埋葬了。4、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三条历史教训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是十月革命胜利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的最严重挫折。根据以上对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三个根本原因的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和改革中必须从中吸取以下三点主要的历史教训。(1)要警惕右的,但主要是坚决彻底纠正“左”的错误。(2)改革必须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3)要警惕世界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Chapter31、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了一些重大问题: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恢复了党的民主传统和优良作风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强调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确定了党的正确组织路线指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基本方向1987年10月举行的党的十三大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的基本路线。大会宣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邓小平理论的正式提出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大发展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南方讲话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共十四大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属于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形态。这是因为: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3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第一,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第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第三,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四,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十月革命以来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大时代,迄今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小时代:(1)苏联一国坚持社会主义与世界资本主义抗争的时代;(2)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与世界资本主义阵营冷战对峙的时代;(3)冷战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和平共处、合作、竞争和斗争的时代。Chapter51.为什么腐朽、垂死的资本主义还能带头掀起第三次科技革命?1)科技的大发展除科技人员主观努力之外,还需要有利于科技大发展的诸多客观社会条件。我们认为主要是以下八个社会条件:即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管理、多元文化、素质教育、思想自由、社会需求和对外开放。资本主义社会比以往的社会更能够为科技的大发展提供上述这八个充足的社会条件,所以它能够一次又一次地掀起新科技革命的浪潮。2)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是借助于以信息化为龙头的这场新科技革命,迎来了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使资本主义现代化达到更加发达的高度,使资本主义全球化拓展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无远弗届的各个角落。实践又一次证明,资本主义私有制并不是科技革命的主动力,科技革命主要是科技专家刻苦钻研、精巧劳动的成果。3)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盲目追求利润、互相激烈倾轧,在很多方面反而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健康协调发展。然而资本主义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思想自由、对外开放等上述八个社会条件,则是科技革命迭起的肥沃土壤和阳光雨露。只要我们能够全面继承这八个方面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在劳动人民掌权的、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新科技一定能够得到更快的新发展。/////////////当代社会资本主义有六个主要特征:社会生产力的社会化程度更高,范围更广,层次更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社会化的程度更高,范围更广,层次更多;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发生大变化;国家政府的社会职能、社会化程度大为提高;全球各国之间的竞争与协作大为增强,国际关系更加社会化;社会主义因素在逐步增长。2.为什么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竞争不过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外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武装入侵苏联遭到挫败之后,转向推进和平演变战略。内因:斯大林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形成的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权力过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对外关系体制,使得人民不能充分把握国家和社会大权,社会主义公有制优越性难以充分发挥,全社会又缺乏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思想自由等方面的有利条件。3.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为什么没有能够全面继承资本主义的这些文明成果?1、长期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死守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放,4排斥商品、市场经济,误以为计划经济式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把商品、市场积极等同于资本主义。2、长期背离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误把权力有制约的多党民主政治看成是资本主义的货色,硬把以党专政、以党代政、党政不分当作社会主义的正宗。3、长期既教条式照搬有背离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对外关系体制上对资本主义国家封闭、对抗,以苏联为中心,要领导并推行无产阶级世界革命,实际上搞大国主义、大党主义、扩张主义,与美国搞军备竞赛,争夺世界霸权。4.为什么民主社会主义的影响越来越超过科学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影响越来越大的原因在于:它能够顺应世界客观发展形势,逐步推进改良路线,多方发扬民主,不断调整政策,力争群众支持,接受群众监督,取消高官特权,注重发展经济,不断给群众以实惠。当然,民主社会主义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它只限于局部改良,修补罅漏,采取一些有社会主义因素的措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达到社会主义境地。5.苏联东欧各国的共产党为什么大都社会民主党化,并从科学社会主义转向民主社会主义?原东欧各国的共产党则采取另外形式实现社会民主党化,即共产主义政党自动改“性”易名,放弃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和共产党名称,改信民主社会主义,改名为社会民主党、社会党或民主社会主义党。这些党的改“性”易名一般都是通过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党代表大会绝大多数代表集体决定的。出现这种政治奇观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外因又有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主要是西欧(含北欧、南欧)各国社会党近几十年来陆续执政,有上有下,政策不断调整,领导逐步更新,他们执政期间科技与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有显著改善,民主自由权利有保障。从内因来看,苏联东欧各国(阿尔巴尼亚除外)历史上都有社会民主党。4.应当怎样正确对待民主社会主义?我们应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从以下方面对社会党及其民主社会主义进行分析。在理论上要区分社会党指导思想中的庞杂体系与其中的某些正确思想成分。在纲领上要区分社会党背离科学社会主义之处与其正确成分。在路线上要区分社会党放弃社会主义革命的改良主义本质与其在当前实践中的某些合理之处。在政策上要区分社会党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本质与其不同于资产阶级右翼政党、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方面。在派别划分上要区别对待社会党领导层中的左、中、右三派,不要把他们看成是铁板一块、清一色的右派。在干群关系上要区分社会党的领导层与基层广大党员以及党外支持社会党的广大群众。对不同地区的社会党要加以区分。在与共产党的关系上要区分社会党的反共本质与联共可能性。总之,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者要善于从敌人营垒中寻求朋友,化敌为友,以扩大对敌阵线;而不能从朋友营垒中乱挖敌人,化友为敌,以削弱对敌阵线。Chapter6都有1.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是伴随着国家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党内干部大清洗三5大运动而形成的。这三大运动是相互配合、互相促进的,彼此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斯大林坚持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要求苏联在10年内跑完资本主义国家50年至100年所走的路。这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而且是经过四年一战和三年内战破坏,经济勉强恢复到1913年水平的国家)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为了解决高速工业化所需的资金问题,斯大林发动了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把个体农民组织成为集体农
本文标题:第二节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81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