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二部分练习题(画框者为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17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哲学C.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D.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哲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A.19世纪40年代B.19世纪50年代C.19世纪30年代D.18世纪40年代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真理与误的关系问题B.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整体与局部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一般与个别的关系D.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5.说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的错误在于A、没有搞清楚哲学的真正对象是什么B、没有搞清楚物质和意识的真正关系是什么C、忽视了科学之科学仍然是科学D、片面夸大科学对哲学的基础作用6.否认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会导致A.可知论B、不可知论C.反映论D、先验论7.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思维与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B.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问题C.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D.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的问题8.哲学是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B.科学的世界观的方法论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革命化和科学化相统一的世界观9.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突出特点是2A.不彻底性B、形而上学性C.直观性D、机械性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指它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性来说,它是A、批判的、革命的B、唯物的、辩证的C、彻底的、完备的D、实践的、客观的11.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C、世界万物不过是“感觉的复合”D、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精神12.世界观是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B、人们认识和工作的根本方法C、人们关于宇宙的形成与演化过程的科学知识D、人们对人生的目的的和意义的根本观点多项选择题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是A、哲学要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B、用哲学取消具体科学的研究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用具体科学取代哲学E、哲学家和科学家应结成广泛联盟2.一切唯物主义都主张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物质利益高于一切C.世界是可知的D.意识具有自觉能动性E.认识源于实践3.辩证法把世界看作是A.运动的B.变化的C.发展的D.静止的E.不变的4.形而上学把世界看作是A.静止的B.孤立的C.不变的D.片面的E.绝对的或相对的5.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有A.直观性B.不科学性C.形而上学性D.不彻底性E.机械性6.下列各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有A.水是世界的本原B.火是世界的本原3C.存在是世界的本原D.理念是世界的本原E.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7.下列各项属于辩论证法发展的历史形态的有A.朴素辩证法B.唯心辩证法C.思维辩证法D.唯物辩证法E.在社会和人生态度上,宣扬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物质和意识单项选择题1.朴素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虽不科学但却有一个很大的优点,这就是A.坚持从自然界自身去解释自然B.用神解释自然C.用理念.精神解释自然D.用原子去解释自然2.把物质说成是某种或某几种可直接可视的实物的观点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理解的构成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是A.原子B.灵魂C.物质D.水4.中国古代的佛教理论家惠能,在听到有人争论是风吹幡动还是幡自己在动时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是A.客观唯心主义运动观B.主观唯心主义运动观C.形而上学观点D.辩证法观点5.物质的唯一特征是A.客观实在性B.可知性C.矛盾性D.绝对性6.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是A.历史范畴B.经济范畴C.物质范畴D.阶级范畴7.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A.现象与本质的关系B.唯物与唯心的关系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D.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8.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两种属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D.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49.物质的根本属性是A.客观实在性B.运动C.普遍性D.发展的规律性10.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之所以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是因为它们没有能够正确地解决A.社会发展的规律问题B.社会革命的主体问题C.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关系问题D.社会的物质性问题11.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A.客观唯心论B.形而上学唯物论C.主观唯心论D.二元论12.相对静止是A.不做任何运动的事物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C.绝对不变的事物D.绝对运动的状态13.从意识的物质基础来看,意识的本质是A.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B.人脑的机能C.物质的属性D.观念的改造与加工14.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从根本上说是A.对客观世界的反映B.对客观世界的改造C.正确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D.对主体自身的改造多项选择题(选出2—5项正确答案)1.下列哪些现象属于物质现象A.镜中花,水中月B.引力场C.生产关系D.阶级矛盾E.国家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原子当作堆砌宇宙大厦的宇宙之砖.它A.认为原子的质量是不变的B.把原子理解为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C.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D.认为原子没有广延性,是不可分割的E.把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同具体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混为一谈3.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说明:A.物质范畴是带有普遍性的哲学范畴B.物质范畴与实物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C.物质范畴就是各种具体实物D.物质不过是人的主观产物;5E.物质和实物完全相同4.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有:A.回击了唯心主义的攻击,捍卫了唯物主义哲学路线B.揭示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坚持了物质的可知性,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D.克服了形而上学物质观的局限性E.揭示了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区别5.运动是物质的A.主体B.担当者C.基本属性D.源泉E.存在方式6.物质是运动的A.主体B.担当者C.基本属性D.源泉E.存在方式7.人坐在火车上与火车一起驰往目的地.从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来看,这表明A.动中有静B.静中有动C.动即静D.静即动E.动非静,静非动8.割裂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会导致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相对主义D.不可知论E.庸俗唯物主义9.割裂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会导致A.形而上学不变论B.相对主义和诡辩论C.主观唯心论D.客观唯心论E.灾变论10.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A.离开运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B.离开物质的运动是不可思议的C.精神现象没有运动变化D.事物瞬息万变.有不确定性E.物质是运动的根源11、下列哪些说法反映了时空的一维性A.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复回B.盛年不再来,一日再难晨C.黄金失落有份量,错过光阴无处寻D.莫说年纪小,人生容易老;莫说时候早,一去没处找E.百事宜早不宜迟12.意识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的A.目的性和计划性B.主动创造创性C.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D.反作用于主体E.改变自然规律613.“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结果”,这说明A.理论和思想不能指导研究工作B.调查研究应当从客观实际出发C.理论、思想是从客观实际中总结概括出来的D.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是E.物质和意识相互独立、平行发展唯物辩证法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唯物辩证法第一个总特征是A.联系B.发展C运动D.矛盾2.看问题只见联系不见区别,把世界看成是不分彼此的混沌状态,这是A.相对主义B.绝对主义C.形而上学D.新实在论3.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手这句话体现了A.形而上学片面的.孤立的观点B.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4.一切以条件、时间、地点为转移的观点A.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B.夸大了客观条件的作用C.混淆了是非界限D.坚持了物质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5.唯物辩证法对运动的完整理解是A.物体在空间的位置移动和数量的增减B.包括从机械位移到思维为止的一切变化C.从物理运动到生物运动的转化D.反映客观事物的概念运动6.区分同质事物的依据是A.事物的度B.事物量的规定性C.事物的属性D.事物的特殊矛盾7.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复归,这是A.形而上学观点B.折衷主义观点C.辩证法观点D.诡辩论观点8.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这是A.诡辩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辩证法的观点9.假象和事物的本质是A.不具有同一性的B.直接合二为一的C.绝对对立的D.具有同一性的710.在现实生活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是A.不可能性B.现实的可能性C.微小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因果关系?A.月晕而风B.闪电雷鸣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D.白天和黑夜E.水涨船高2.因果联系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A.一因多果,同因异果B.一果多因,同果异因C.多因多果,复合因果D.有因无果E.无因之果3.唯物辩证法总特征是A.联系观点B.发展观点C.全面观点D.整体观点E.矛盾观点4.在科学上,高能物理和天体物理的研究表明,地球上的核反应.原子蜕变等现象与宇宙天体物理活动有共同规律,它说明这两种现象有A.内在联系B.本质联系C.间接联系D.偶然联系E.外部联系5.唯心主义把联系看成是A.主观幻想的事物或现象的联系B.客观精神派生物间的联系C.自然界本身的联系D.人类社会特有的联系E.客观世界事物间的联系6.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规律是A.本质联系B.客观联系C.内在联系D.必然联系E.稳定联系7.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必然现象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没有耕耘,哪来收获C.要自由就遵守纪律D.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E.既有闪电,就有雷鸣8.有人说:偶然性是科学的真正敌人,这句话A.正确地反映了必然性和偶然性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B.违背了科学的任务在于通过偶然去揭示必然的事实8C.歪曲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D.是主张纯粹必然性的机械决定论E.正确地概括了必然性的地位和作用9.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A.促使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B.使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C.使旧矛盾让位于新矛盾D.促使事物实现质变E.促使矛盾双方转化10.正确认识事物的度才能A.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B.提出指导实践的正确准则C.在实践中掌握适度原则D.在实践活动中严防过与不及E.避免犯左的或右的错误11.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必然导致A.左倾机会主义B.右倾机会主义C.折中主义D.庸俗进化论E.激变论认识和实践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实践的观点B.认识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D.唯物论的观点2.下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A.人在神的启示下认识世界B.世界是可以认识的C.一念发动处,使即是行了D.认识来源于绝对观念3.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认识的“源”与“流”的关系D.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经验论的关系4.认识的起点是A.客观事物B.现象C.概念D.感觉5.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犯了9A.类似唯理论的错误B.类似绝对主义的错误C.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D.类似诡辩论的错误6.谬误与真理是对立统一的,所以谬误A.内含于相对真理之中B.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C.永远也不可能变为真理D.在一定条件下变为真理7.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A.有些真理根本无法通过实践加以检验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是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8.任何真理都带有近似正确的性质,这种观点是A.相对主义B.绝对主义C.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9.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A.前提基础B.目的归宿C.深化发展D.同义词1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A.社会主义是解放生产力,
本文标题:第二部分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84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