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十四、理解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识记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变化的原因:①鸦片战争打破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②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产生影响。2、变化的表现:衣、食、住、风俗习惯等方面。衣:①鸦战后,“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②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③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服装五花八门,西服,粗布大杉,旗袍等,学生装在青年人中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食:鸦片战争后,引进西餐,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住:鸦片战争后,西方建筑样式引入,一些官员和商人建起了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风俗:①戊戌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②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带有反清革命色彩。③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④辛亥革命后,用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用“先生”“同志”代替了“老爷”“大人”等称谓。在全国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衣:①20世纪50~70年代,衣着朴素;②50年代,俄国风情的“布拉基”;③文革期间,军装军帽,绿色流行。蓝、黑、灰、绿色充斥街头。④改革开放后,服装颜色五彩缤纷。2、食:①20世纪50~70年代,食物简单,物资缺乏,需凭票证计划供应。②1987年中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饮食水平,政府倡导“菜篮子”工程。3、住:①20世纪50~70年代,住房拥挤;②1995年人民政府发动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的职工买到合适的住房。4、风俗:休闲娱乐方式多样化,环保、卫生、赈济灾区成为社会风尚。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要因素:1、外因: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使西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传入中国。2、内因: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自身的落后,主动向西方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工作重心。十五、识记铁路与公路、水运与航空、通讯工具的变迁。◆铁路与公路1、铁路运输:①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②辛亥革命前,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③新中国成立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④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⑤1977年以来中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2、公路和汽车制造:①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民国公路发展受到限制。②新中国成立后,建起汽车制造厂,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架设了公路大桥,青藏等边远山区也通了汽车。◆水运与航空1、轮船运输:①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首次打破了列强垄断局面。②20世纪90年代,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2、航空运输:①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了我国的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②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通讯工具的变迁1、有线电报:①19世纪70年代,丹麦电报公司在上海建立一个电报机房。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有线电报线路。②甲午战争前,除西藏等少数地区外,大多数省和城市都架设了电报线路。2、无线电报:①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并设无线电报局。②有线电报用于军事,无线电报则供官商通报。3、电话:①1875年,上海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②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室内电话;③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通讯网络;④2003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跃居世界第一位。十六、识记报刊业走向繁荣、互联网的兴起◆报刊业走向繁荣1、形成――①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刊:《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②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办报。③上海的《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2、发展――①戊戌变法时《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民报》、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青年》报刊。这些时期的报刊已经成为有力的思想宣传武器,发挥着重大启蒙作用。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办《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同国民党的《中央日报》斗争,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③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而《光明日报》《文汇报》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内容丰富。◆互联网的兴起1、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电脑的普及,1994年,中国正式介入互联网。2、三大媒介是指报纸、广播和电视;“第四媒介”是指互联网。3、网络媒介优势: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4、影响:①人们之间及时沟通,参与讨论,发表意见。②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第六单元罗斯福新政和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十七、识记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及影响、“自由放任”政策◆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原因:根本原因: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矛盾(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具体原因:①劳动人民相对贫困,购买力低②股票投机过度③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使市场虚假繁荣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矛盾尖锐(2)爆发的标志、地域范围:1929年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美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3)经济危机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农产品价格下跌。(4)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5)影响:①对各国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②(各国):加深各国社会危机:游行罢工不断;法西斯分子兴风作浪。③(世界):各国加紧国际市场的争夺,彼此矛盾尖锐。同时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强烈反抗,从而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④促使罗斯福新政,确立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2、胡佛反危机措施(1)措施: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不干预经济。(2)结果:经济危机没有解决,反而更加恶化。十八、识记罗斯福新政,理解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1、背景: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美国造成极大破坏②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使美国民众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措施克服危机③罗斯福就任美国新一届总统◆2、目的:尽快摆脱危机,实现经济复兴(直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根本)◆3、措施①整顿金融(突破口);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中心措施)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③调整农业——成立农业调整局,调整农产品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④社会福利——加强救济;建立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4、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局部调整,◆5、评价:积极:①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迅速恢复发展(经济);②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政治);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新模式,此后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到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世界)局限:④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不能完全消除危机十九、应用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现:①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建立“福利国家”③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蓬勃发展;④“新经济”的出现◆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含义:私人垄断组织和国家政权相结合(2)背景:A二战后,欧洲面临重建任务;B以国家干预为特点的罗斯福新政进行了成功的实践;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3)历程:A首次大规模成功的实践:罗斯福新政;B二战结束--70年代初:普遍盛行;结果:资本主义发展进入”黄金时期”C70年代初: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现“混合经济”;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4)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内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3、建立福利国家(1)目的缓解贫富悬殊带来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维护资本主义统治(2)实质: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3)发展阶段:A、二战后:逐步建立;B、20世纪60、70年代:逐步完善C、73年经济危机后:受挫,但继续发展;D、80年代后:缩小规模(4)评价(积极;弊端)积极:A使穷人受惠不少,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利于社会稳定;消极:A加重国家财政负担;B助长了惰性,降低了工作积极性◆4、第三产业的兴起:(1)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2)表现:A、增长速度最快;B、比重迅速上升,超过物质生产部门(3)作用:A、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B、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C、一定程度上缓和经济波动,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5、新经济的出现:(1)由来: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2)特征:背景:经济全球化;基础:知识经济;主导:信息技术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二十、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识记斯大林模式◆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1)背景:A国内外敌人企图扼杀新生政权;B物资短缺,经济极端困难C目的: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人力,战胜敌人,巩固政权.(2)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和实行普通义务劳动制。(3)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4)评价:积极:特殊历史时期中,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一项特殊政策,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物质保障,巩固了政权。局限:继续实行,损害农民利益;被证明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2、新经济政策:(1)背景:A多年的战争和自然灾害使经济濒临崩溃;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实行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C目的:恢复经济,稳定政权;(2)内容:农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交税后剩下的粮食农民自由支配;工业—解除部分中小企业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流通---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按劳分配(3)特点:A、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B、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4)作用:①提高了人们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发展,有利于稳定形势、巩固政权;②探索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3、斯大林模式:(1)含义:是指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它是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2))产生原因:①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际上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国内落后的经济文化。②苏联封建专制的传统。③斯大林个人因素。④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低。(3)表现:①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农业、轻工业提供资金。②农业:农业集体化运动。(4)特点:政治:高度集权,缺乏民主;经济: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单一公有制;(5)评价:积极:①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②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弊端: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②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③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④没有进行有效地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6)认识:①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要从实际国情出发,保证农、轻、重有比例平衡地发展。二一、识记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1二战后苏联改革的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2、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原因:①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暴露②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③苏共二十大召开(2)措施:①农业: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②工业: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本文标题: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85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