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从本单元开始,高中地理转入到人文地理内容。从高中地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看,它贯穿了以人类与环境关系这条主线,并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协调人地关系,使自然、社会和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在上册讲述自然地理环境知识的基础上,下册讲述人类的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顺理成章的。从高中地理必修课教材内容的基本框架看,下册的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由地的内容推广到人类的活动,讲人类如何要自然环境中,为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因此这部分内容是在自然地理知识基础上的发展,是高中地理的知识的核心内容。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与自然环境联系最紧密、相互影响最深刻的就是人类的生产活动,人类最基本的两类生产活动方式就是农业和工业。因此本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作为下册的开篇。从我国现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基本路线角度看,对学生进行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地理知识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展观,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因而对本单元的教学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说上册主要讲述地理的四大环境,它的目的是为了认识自然,知道世界,了解环境,那么下册则是在此基础上对环境的利用和改造,是人类与环境协调相处,共同进步,持续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对环境继续深化认识的过程。人类生产活动的实质是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或行为,这种利用一方面表现为客观的规律性(地域性),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主观的能动性(选择性)。地域性是地理学最显著的特征,教材重点对农业地域类型和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选择性体现人的主体作用,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人与地理环境的和平共处、和谐发展,这是编者对本单元地理知识选取、构建、编组的基本指导思想,同时也是我们本单元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决定着人类的生产活动方式,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分析上下册教材内容,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上册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主要通过物质流和能量流来建立起来的,从而使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而且这种物质流和能量流借助人类的生产活动,进入到人类的整个活动领域,推动着人类的繁衍发展和文明进步;下册环境现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联系主要依赖于人类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尤其是科学技术进步,对生产活动的影响在今天表现得更为现实和强烈。因此我认为,在下册的知识教学中,需要很好地把握住这样一条思想线索:生产力(科学技术)决定着生产方式,两者共同影响人类的基本生产活动,影响着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程度,要揭示它们的关系要抓住这个关键,各种不同的生产地域分异,其实质是自然环境与生产力水平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二)教材的基本内容(知识网络)分析农业生产活动水稻种植业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概念、特点、投入产出、分类区位选择(区位因素、发展变化)工业生产活动世界主要工业地域传统工业区企业空间发展和地域形成新兴工业区从上面知识结构可以看出:本单元的核心知识是农业和工业的区位选择。农业生产活动和工业生产活动是本单元的概述部分,属于基础知识,主要是相关的概念、特点、生产的投入与产出、生产部门的分类和发展等基本知识;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工业地域形成,是区位选择的现实结果,也是区位选择原理的实践应用;企业的空间发展和工业地域的形成是工业的自身发展和空间变化过程,属于中间环节,是为说明工业地域形成的需要而安排的。明确了这一点,对于把握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处理好前后教材关系,是十分有帮助的,教师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理解教材,抓住教材的主题和线索,围绕核心知识组织教学、安排教学环节。在知识的呈现形式上,与老教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原教材新教材表达方式侧重原理的阐述偏重事实的论证编排策略一般性叙述(注重逻辑)个别性案例(注重经验)教材特色较严密的逻辑意义较生动的实际应用基本思想具体明确的结论发展变化的观点(三)教学目标分析各部分知识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因课而异,但教师需要明确有些内容教学的重点是知识本身,如概念、原理、基本理论、分类、区位选择原则等。但有些教学重点则不是知识本身,知识是为论证概念原理服务的,如个别的案例活动内容,教学重点应是提升学生的思想观念。(具体结果课时分析进行阐述)(四)教学过程分析§5.1农业生产活动这是农业生产的概述部分,目的是为后面讲农业区位选择和地域类型内容作知识准备。与原教材“农业概述”相比,内容上有了扩充:①丰富了学生对农业经济模式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从“农业的投入与产出的一般模式”中,了解增加生产资料投入和科技投入可提高农业产出的道理,并通过活动内容,增强学生对农业生产的感知。②从时空维度对农业发展历史阶段和农业类型作了常识性介绍,为后面的地域分类进行“先行组织”,起到知识的铺垫作用。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农业生产的两个特点——地域性和季节性周期性。教师可以从农业生产对象生长的规律性、自然条件的地域性、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等方面加以说明,需要提醒的是,在后面讲农业区位、农业地域类型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反复地印证这两个特点,以强化对农业生产的本质特征的认知。§5.2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材在这里首次出现“区位”的概念,理解区位概念将有助于人文地理的学习,区位概念包含绝对区位和相对区位两层含义,绝对区位指地理事物的位置,相对区位指地理事物与周围环境(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原教材使用了布局,新教材采用区位,其意在于更加强调和突出区位因素的客观性特点,如某地具有某一生产部门的区位优势,但主观上不一定就会有该生产部门的布局。因此从区域的角度看,使用区位比布局更体现了地理性。“农业区位因素”与原教材“影响农业生产因素”相比,内容上相差不多,但在表述方式上有了新的变化。水源因素结合在气候要素中,城市、工业区、市场因素归并在交通运输条目下(因为交通运输条件与上述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力密切相关),科技要素则渗透于其他各因素之中,不单独列条,这样做减少头绪,理清思路,便于教学。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区位和农业区位因素。与原教材明显不同的是,新教材增加了“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两部分内容,这一改进使地理知识增加了实际的意义。因为①认识自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②同时由于人类的活动改变着自然的面貌,促进着社会的进步,又促使生产条件的改善。这告诉人们,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的选择可以而且应当是多样的。教学中要强调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让学生懂得在发展变化中学会选择,选择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的道理。教材这样安排,体现了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观点,包含了高中地理教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5.3----§5.4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由于内容较多,本专题分为两个教学单位(课时)。这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的重要内容。教材采用了案例分析的编写方式,但每个实例又各具特色,各有侧重。首先,个案选择的典型性。地域农业类型亚洲(中国)的水稻种植业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区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牧区美国(中部平原)商品谷物农业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农业区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农业区此外,教材还选编了热带发展中国家的种植园农业和西欧等地的乳畜业,作为选学内容。其次,个案剖析重点各有侧重。农业地域类型知识教学重点亚洲的水稻种植业水稻的生产特点阿根廷的放牧业促进牧业发展的有关措施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农业区位优势的分析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生产过程的组织特色只所以这样安排,我认为除了中国的水稻生产外,其他有关国家实施农业发展的不同战略措施,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和指导的作用,这一点在课后的相关“活动”设计中可以体会到,如“李守银家庭生产计划”、“在大牧场和混合农业的生产中哪些经验可供我国广大牧区借鉴”等的讨论。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当地的实际,还可以设计其它类似的活动课题,让学生展开实地调查和讨论,学用结合,让书本知识活起来。第三,个案的呈现方式:由一般到特殊。每一案例之前,先一般介绍相关农业类型的概念、基本特色、世界上的主要分布地区,然后着重阐述某一典型地区的农业类型和特色。这样点面结合,由一般到特殊的编排,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第四,个案选自不同的地区和国家,但尽可能地联系我国的实际。例如,商品谷物农业,结合我国的国营农场建设和李守银农户家庭承包制的谷物生产;混合农业联系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和我国牧区发展的讨论等,在教学中要引起足够重视。本专题的典型案例剖析,要抓住每个典型案例的特色(教学侧重点),围绕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贯彻事物发展变化的思想方法,联系实际,学习国外先进的东西,为我所用,为中国的农业持续发展服务,这是地理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5.5工业生产活动本课是工业生产的概述部分,与原教材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变。教材从工业的投入—产出要素的角度出发,说明工业生产的特点,并对工业生产进行分类(扩大了工业分类的内涵)。与农业产出相区别的是,工业产出的还包括危害环境的“三废”,隐含了工业区位选择要兼顾环境效益的道理。教材这样处理使我们对工业生产有了更全面客观的认识。工业的发展既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又是一个空间扩展的过程,科技的进步在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三次技术革命的历史轨迹,使学生深刻体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本课的重点是工业生产的投入与产出,因为投入要素也是工业类型分类的重要指标,投入与产出要素又是区位选择的依据,工业的进步其实也是科技进步改变了投入与产出要素的结果。§5.6工业的区位选择工业的区位选择是包括多方面的,在诸多的选择因素中,全力找出一个主导的、起决定作用的(对决策者来说)因素,是区位选择的要求,而主导因素就是从投入与产出要素中进行分析、比较、论证出来的一种比较优势。如鞍钢和宝钢都是我国钢铁工业的优势区位,但它们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优势。区位因素是时间的函数,是变化的,因此鞍钢和宝钢是我国不同历史时期选择的钢铁工业区位,这种变化(煤铁复合区位——临海型区位)的实质是原料指向减弱、市场影响加强的结果,交通运输的发达与通信网络通达使某些区位因素得到弱化和强化。理论上,我们总是寻找最佳的工业区位,实际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不仅是因为许多的区位因素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同时,工业的区位选择需要同时兼顾社会、经济、环境三方效益。为了强调这一点,教材安排了“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结合实例分析工业区位因素,通过课后活动让学生能理解和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释现实问题。§5.7工业地域的形成本课是上课内容的承接和发展。企业内部增长和空间扩张是促使工业部门之间联系的一种方式。在很多情况下,由于产品零部件的生产协作(投入—产出)需要或一些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的共同利用等原因,也促使不同工业企业部门加强了彼此联系,这种联系在空间上的聚集现象就是工业区(经济区)。聚集和分散是同时存在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要辩证地、客观地看这个问题,一些跨国公司的许多中小企业,有聚有散,大散小聚,机动灵活,显示出高度的灵活性。工业的聚集区就是工业地域。历史上的工业地域是自发形成的,现在也有一种是规划的,如工业开发区、经济特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工业地域的形成理论,为下面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的学习作理论准备,教学方法上,能多举实例供学生分析,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5.8---§5.9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与农业地域类型一样,两种工业地域类型用来论证工业区位选择理论和工业地域形成过程,在教材的编排上,也是采用了案例式,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业区个案进行分析(德国鲁尔的传统工业区,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美国硅谷的新兴工业区)。传统工业区新兴工业区工业部门传统工业部门(钢铁、煤炭、纺织、电力、化工、石油、汽车、飞机等)新兴工业部门(半导体、电子计算机、激光、核能、航天
本文标题: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85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