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1213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通讯
第12课和第13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通讯的变化形体修饰——“断发易服”休闲娱乐——报刊与电影礼仪习俗——移风易俗交通通讯——铁路邮政+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影响变化的因素2以我国近代报刊、影视的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3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1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2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3近代报刊的影响中国传统服装史实篇——断发易服1、民间服饰变革:鸦片战争前后,西方服饰传入中国,长袍马褂与西服并行不悖,成为近代社会特有的奇观。2、清政府:改革官府、军服。3、民国:仿照西方各国,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4、中西合璧的趋势:中山装和旗袍。礼义廉耻三民主义以文治国五权分立看图说史中西合璧看看想想:陈独秀变了服饰外,还变了什么?刚剪过辫子的“马子盖”头型西式头型清朝辫子头型2、“断发”与不缠足运动(1)、“断发”时间概况结果同治、光绪年间戊戌维新期间1910年清政府民国政府中国留学生“改装去辫”政府禁止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建议“断发易服改元”因变法失败未实现颁布准许臣民自由剪发法令影响不大颁布《剪辫通令》强制剪发彻底革除(2)、不缠足运动三寸金莲小脚一双,眼泪一缸(2)、不缠足运动组织措施结果清政府屡禁不止1840年前后,外国传教士组织“天足会”,宣传缠足的害处维新派人士下令废除缠足成效不大女权运动康有为在广东首创《不缠足会草例》康氏兄弟在广州成立“不缠足会”新式学堂以不缠足为基本入学条件一时间不缠足蔚然成风一、断发易服服饰足形发型长辫剪辫缠足放足西装、中山装旗袍长袍马褂中西合璧彻底变化缓慢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请你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近代报刊有哪些?大众传媒之报刊篇阶段概况出现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兴起太平天国运动期间(1872年创刊的()是近代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1884年《点石斋画报》发展维新运动中,变法人士大力宣传维新思想,报纸成为()的武器。普及(),随着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民众开始产生新闻观念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新文化运动后《申报》阮玲玉周璇时间概况地位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了谭鑫培京剧短片()中国人第一次尝试拍摄影片1913年《难夫难妻》,以潮州的买卖婚姻习俗为题材中国第一部()1931年(),旨在揭露旧礼教对妇女精神的毒害中国第一部()有声片《定军山》故事影片《歌女红牧丹》大众传媒之电影篇大众传媒的影响近代报刊和电影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时传播时事信息,娱乐生活,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史实篇——移风易俗传统的变化从跪安——到鞠躬——到握手清末的传统婚礼民初的新式婚礼原因: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的推动传统葬礼1925年:孙中山讣告、追悼会3.礼仪的革新概况评价日常礼仪由跪拜、作揖代之以鞠躬、握手“先生”、“君”等称谓取代“大人”、“老爷”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婚姻礼仪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以及官宦人家丧葬礼仪由厚葬变为西方文明、卫生、简洁的丧葬礼仪史实篇——交通运输时间发展情况晚清时期1876年1881年1888年甲午战后1909年民国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国争夺铁路修筑权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通车;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但始终未能纳入正轨英国商人建造淞沪铁路唐胥铁路紫光阁铁路(宫廷专列)第一条铁路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中国自行设计的特点:起步晚,发展缓慢,分布不平衡;被帝国主义控制和掠夺。铁路的发展时期发展情况晚清1872年1900年前后民国时期中国新式水运业诞生—轮船招商局列强的排挤中艰难求生缓慢发展水运与航空时期发展情况晚清1909年民国时期1918年1918年后十年真正起步—福建马尾船厂研制水上飞机设筹办航空事宜处,拟五大民航路线较快发展尝试——冯如制造中国第一架飞机特点:起步晚、受列强排挤特点:起步晚、但发展较快史实篇——通讯时期发展情况邮政鸦片战争1896年1913年1920年1920后“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外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邮政代办所外国在华开办的客邮一律取消电报1877年民国中国自办电报开端—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发展缓慢,30年代才得到改观邮政与电报结合课本及材料概括近代交通与通讯变化的影响?情境一:1882年,顺天乡试发榜,《申报》记者以快马将两江地区(江苏、江西、安徽)的中式名单送到天津,再用电报传到上海,次日见报,江南士子仅隔24小时就获知考试的结果。情境二:庚子之变(指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结束了西逃的慈禧太后乘着她一再反对的火车回到紫禁城,此后,清政府终于开始修建自己的铁路。情境三:京张铁路通车后,沿线出现了“昔日骆运货物,皆为铁路所揽”局面。山西的皮毛制品出口增加,1909年通过天津出口的商品价值较1908年大幅增加。情境四:“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火车一开,吃穿都来。”成为人们的口头禅.情景五:李鸿章晚年坐蒸汽轮船周游世界。改变了通讯手段出行方式,异地传输更便捷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促进了经济发展使人们生活丰富多彩中国同世界联系加强消极影响:一定程度便利了列强侵华。透视1:引起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材料1:1640年,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此后一二百年,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这些西方国家疯狂地越洋抢滩,掠夺金钱,贩卖奴隶,开辟市场,建立殖民统治。——岳麓版《历史必修(Ⅱ)》材料2:受西方民主平等观念的影响,伴随着晚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业的进行,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革,晚清社会也呈现出平等化的时代特征。——张恺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①外因: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②内因:政治:中国资产阶级政治运动或政府的推动。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材料1:在鸦片战争后的道光年间,享用洋货在上层社会已渐成时尚,到19世纪末,随着通商口岸增加到70余个,于是洋货消费遍及各阶层。材料2:在19世纪50年代,香港、广州即有人模仿洋人打扮,华商更多有穿洋装者。戊戌时期康有为力倡“易服”。清亡后,青年穿西服的人渐多起来。透视2:近代社会生活变化有什么特点?•由沿海到内陆•由上层到中下层•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中西合璧课堂小结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形体修饰——“断发易服”休闲娱乐——报刊与电影礼仪风俗——移风易俗兼容并蓄、扬弃、发展交通通讯——铁路邮政国营招商局的广告清朝官服:身份地位的象征看图说史《歌女红牡丹》剧照主演胡蝶詹天佑京张铁路青龙桥车站詹天佑铜像冯如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1887,福建巡抚丁日昌架设了中国第一条电报1.1912年3月(中华民国)内务、教育二部为丁祭事会同通告各省电文“查民国通礼,现在尚未颁行。在未颁以前,文庙应暂时照旧致祭。惟除去拜跪之礼,改行三鞠躬……”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鞠躬之礼代替跪拜礼节B.平等观念取代尊卑等级观念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民族平等观念的形成B2.“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护法运动C1.1887年,李鸿章续办津通铁路引发了长达十余年的铁路之争,这说明A、铁路违背历史潮流B、铁路扰民、夺民生计C、铁路触动了封建落后意识D、铁路花费太高2.下列关于近代水运业发展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后,水运交通近代化开始起步B、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诞生C、我国轮船运输吸取了西方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D、随着经济发展,火轮船在民国时期已经普及到内陆省份
本文标题:1213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及交通通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89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