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五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整理完
专题二世界近代史第五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六讲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第七讲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八讲近代以来的西方科技与文学艺术第五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考纲要求:考点一、新航路的开辟考点二、荷、英等国的殖民扩张考点三、第一次工业革命考点四、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亚非拉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考点一开辟新航路旧航路:古代由中国或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海路或陆路转往欧洲的贸易路线新航路: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史学界一般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一、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条件1、原因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记》欧洲人的“寻金热”宗教根源:西欧人传播天主教热情思想根源: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的精神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2、条件客观条件: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主观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二、过程:略三、结果1、西、葡掠夺大量财富,成为欧洲的富国。2、荷、英、法等国也加入海外探险的行列。3、欧洲人发现许多新地方称为“地理大发现”。四、影响1、对世界:(1)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2)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对西欧:(1)西葡等国崛起;(2)推动了欧洲商业发展,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3)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3、对亚非美:殖民掠夺造成殖民地极端贫困落后。4、对科技文化:证明了地圆学说;动摇了教会的权威;加快了世界文明的融合。考点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一、西葡的崛起与衰落(16世纪)1、西葡崛起的原因:(西葡走在开辟新航路的最前列,最早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1)两国都在大西洋沿岸,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2)都是中央集权国家(3)两国都掌握了较高的航海技术(4)西葡人的宗教热情特别强烈2、西葡的殖民扩张:葡的殖民地主要在亚非及美洲的巴西(东)西的殖民地主要在中南美洲、亚洲的菲律宾(西)3、西葡的衰落:(1)原因:西葡是封建国家,未能把掠夺来的财富转化为资本。(2)标志: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失败二、荷兰的殖民扩张1、条件:①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②经济基础较好(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③新航路开辟的影响④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政治前提),17世纪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制度优势)⑤造船业,对外贸易发达2、殖民扩张的过程:(1)成立殖民机构: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2)参与殖民争夺:抢占殖民地(非亚美)读荷兰的殖民扩张图:结合课文指出17世纪荷兰分别在非洲、美洲和亚洲侵占了哪些国家或地区?地区基本情况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夺取了马六甲、锡兰,侵入印尼一带。一度占据我国台湾(1624--1662)。非洲从葡萄牙手中夺取好望角殖民地北美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3、结果:世界商业殖民帝国(17世纪)三、“日不落帝国”---英国(18世纪)1、英国霸权建立的原因:地理优势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组织优势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军事优势注重发展海军实力经济优势手工业非常发达制度优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建立霸权的过程及影响:(1)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走上殖民扩张道路,开始确立海上霸权。(2)在北美、印度等地拓展殖民地(3)17世纪中后期,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①直因: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内容)②性质:争夺世界市场的商业战争;争夺殖民地和世界殖民霸权的战争③结果:荷败。夺取荷兰在北美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纽约。④影响:夺取海上贸易霸权(4)18世纪中期,通过七年战争打败法国①结果:英胜。从法国手里获得了北美的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在印度迅速扩大殖民势力,侵占更多土地。②影响:18世纪中期,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3、英国殖民扩张的政策及形式①政策(特点):②形式: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发展海外贸易,拓展殖民地以武力为后盾,同其他国家激烈争夺;实行贸易保护政策(重商主义)英国为什么能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打败西班牙:资本主义工商业文明战胜封建农业文明打败荷兰:工业资本主义战胜商业资本主义打败法国: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结论:国际竞争不仅是军事的竞争更是政治、经济等综合实力的竞争四、市场的拓展1、世界市场概念和拓展表现:(1)概念: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贸易总和。(2)拓展表现:①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殖民争夺的行列,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建立了殖民地。②与世界各地更多的地方建立了直接的贸易联系2、世界市场拓展的途径:殖民扩张和掠夺3、殖民扩张和掠夺的方式①垄断商路,进行欺诈性贸易②抢劫和掠夺财富③种族灭绝④贩卖黑人奴隶。4、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1)对殖民国家而言(西欧):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和资本原始积累。(2)对殖民地而言(亚非拉):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3)对世界而言: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资本原始积累]是用暴力迫使广大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以形成大批自由雇佣的工人;同时,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则集中到少数资本家并转化为资本(如推行殖民制度、贩卖黑奴、进行商业战争等)。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之前。[资本积累]是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后,资本家通过剥削雇佣工人而实现的。考点三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的到来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指的是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一、(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历史条件可能性资本:通过圈地运动、殖民贸易和掠夺、奴隶贸易,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劳力: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大量雇佣劳动力技术:工场手工业发展积累了生产技术和知识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基础:英国农牧业有较大发展市场:通过殖民扩张,海外市场迅速扩大—必要性英国中国制度、政策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资本通过圈地运动、殖民贸易和掠夺、奴隶贸易,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吸引商业资本买田置地,影响了资本的积累劳动力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大量雇佣劳动力国家重农抑商政策,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技术工场手工业发展积累了生产技术和知识自然经济形态下,生产手段落后,自然科学和技术未能转化为生产力。市场通过殖民扩张,海外市场迅速扩大国内:自然经济的封闭性,缺乏市场;国外: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市场的扩大。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1、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珍妮纺纱机18世纪60年代)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革命”的体现)2、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的革命动力的革新3、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蒸汽时代改良蒸气机推动工业生产技术的大发展,对交通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4、交通运输的革命(蒸汽机车、轮船)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5、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第一个工业国,不久,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欧美)(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工厂制度兴起。(3)经济结构变化:农业下降,工业上升。(4)城市化进程加快。(5)社会关系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6)内外政策:对内,进行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对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步伐(7)思想观念变化:自由主义思潮兴起(8)带来的问题:环境污染;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社会矛盾激化。2、对亚非拉地区的影响(殖民地、半殖民地)(1)带去了深重的灾难。(2)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进步。3、对世界的影响:使世界面貌开始改变,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形成原因(条件):①机器大生产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成为资产阶级在全世界拓展贸易的主要动力。②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为列强征服世界各地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③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从而增强了它们征服世界的能力。(2)手段:①抢占殖民地②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材料(3)形成: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思考: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对中国的影响1、破坏性:(1)政治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经济上,欧美列强的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渐解体等。2、建设性:(1)经济上,近代工业产生。(2)思想上,林、魏等人“开眼看世界”,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开启了中国人关注现实,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先锋。考点四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电气时代一、含义:1870年以后,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很多科研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们把这一进程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条件)1、资本主义统治在世界范围内的基本确立(政权保障)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市场)3、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基础)4、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1、电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1)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2)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也制造出来(3)出现了发电厂,输变电技术也日益完善(4)电器产品出现:电灯、电车、电话、电报(通讯)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内燃机汽车飞机3、化工技术的发展: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丰富了人类生活4、传统工业的进步:钢产量提高,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人们越来越多使用钢材取代了原来的木材和铁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科学开始和技术结合起来,并迅速运用于工业生产2、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3、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4、出现了许多的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制造业、电讯、石油化工等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对资本主义国家(1)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进入“电器时代”(2)工业部门: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也推动了纺织、钢铁等传统工业部门的巨大进步。(3)工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重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4)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重化工业生产规模都很大,工厂规模扩大,对资本需求日益增加。(5)生产组织形式的调整:垄断组织出现A垄断的方式:兼并或相互联合B垄断的表现:控制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的产量、价格和市场C垄断的目的:追求更多的利润D垄断的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E垄断的直接原因: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F垄断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G垄断组织的影响对内:经济: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政治: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外:促进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狂潮;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2、对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1)原因:①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②物质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
本文标题:第五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整理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02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