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教案首页课程:财务管理授课教师:赵占福2012-2013学年第1学期周次第11周时间2012年11月08日专业班级:营销1101/02/03授课章节第8章流动资产管理第一节流动资产概述第二节现金及有价证券管理第三节应收账款管理授课方式理论课■实验课□实训课□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时数学4时教学目的1.了解并掌握现金管理、应收帐款管理的内容及日常控制。2.熟悉现金管理的内容和现金持有量的决策方法;应收账款的管理内容和信用政策的构成和决策方法。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分配1.流动资产概述2.现金管理的目的3.现金持有成本4.最佳现金持有量(三种模式)5.应收账款成本的计算(公式)6.信用政策(6C)7.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复习小结、布置作业10ˊ新课讲授160ˊ提问10ˊ教学重点最佳现金余额的确定,应收帐款政策的确定。教学难点最佳现金持有量。教学手段多媒体双语教学作业及思考题教材P186计算题1参考资料教材选用:《财务管理》,王士伟,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参考资料:《财务管理》,晋江涛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财务管理》,孙班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讲解》,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课题组,北京科技技术出版社;《财务管理学》,荆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财务管理学》,张涛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财务管理》,陈宝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本讲内容学法指导温故知新,循序渐进,自主学习。第八章第一节概述1、流动资产的概念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流动资产也称为营运资金。广义上的营运资金是企业可以动用的全部流动资金,主要由企业自有流动资金和债务性流动资金两部分组成。狭义上的营运资金是指净营运资金,即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净营运资金。净营运资金与企业自有流动资金有所区别。2、营运资金的形态:营运资金主要以四种形态存在:货币性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交易性金融资产;债权性资产:包括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实物形态:就是存货。在生产企业主要是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3、营运资金的特点周转速度快,变现能力强;来源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运营数量具有波动性;存在形态特别是实物形态具有相继转换的多变性;获利能力相对较弱;投资风险较小。4、营运资金管理目的和要求保障生产经营顺利进行,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主要是:既要保证正常生产经营需要,又合理、节约的使用资金;实行资金管理和资产管理相结合;实现保证资金使用和物资运用相结合;第二节现金管理1、现金管理的目的:在现金的流动性与收益性之间作出合理的选择,力求做到既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又不使企业现金多余闲置,以获取最大的长期利润。这里面有三层意思:第一、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这是现金管理的根本性目的;第二、经营闲置现金取得最多的利息等收入收益,这是现金管理的效益性目的;第三、保持必需的偿债能力和必要的抵御风险能力,提高企业的信誉信用水平,这是现金管理的市场性目的;2、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交易动机或者称支付动机:用以满足日常业务的现金支付需要,比如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偿还债务、缴纳税费等等;用以保证在货币资金收支不平衡的时候保证企业正常经营。销售水平决定支付需要现金的数量,与销售量同比例变化。预防动机:即应付意外事件的现金需求。比如自然灾害、生产事故,比如客户违约等外界因素造成的资金收支失衡。影响预防动机所需要的现金数量的四个因素:现金收支预测的可靠程度,它决定着预防动机现金数量的精确度;企业愿意承担风险的程度,它决定着预防动机现金数量的上限;企业临时借款能力,越强则预防动机现金数量越少;企业其它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则预防动机现金数量越少。投机动机:这部分现金的作用就是通俗话说有便宜货的时候有钱买进可以更多的买进。3、现金持有成本:现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又是收益性最差的资产,同时,持有现金还会发生一定的成本。主要有四种成本:第一,管理成本,就是管理现金所产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安全防护措施费用等等;管理成本属于固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多少没有必然的比例关系。第二,机会成本,就是因持有现金而丧失的再投资收益;机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正比关系,持有量越大机会成本越高。第三,转换成本,就是有价证券等转换为现金所发生的费用;第四,短缺成本,就是因现金持有量不足给企业带来的损失;短缺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反比关系,持有量越大短缺成本越低。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持有现金还有一种成本,就是融资成本,比如银行贷款、债券利息等等,但是由于它与我们后面要讲的内容关系不是很大,也并非所有企业的常态,所以只提一下。4、最佳现金持有量既然现金是收益最差的资产而且还有相应的成本,而为了满足交易、预防、投机等需要企业必需持有现金,可见现金持有量并非越大越好,也不是绝对的越少越好,所以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合理权衡以及决策,就是现金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首要任务。所谓最佳现金持有量,就是在保证上述需要的前提下,实现现金持有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主要有三种方法或者说三种模式:第一,成本分析模型成本分析模型,就是通过分析持有现金的成本,根据与现金持有量相关的成本分析预测其总成本最低时的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公式:现金总成本=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短缺成本(图8-3)我们前面讲过持有现金会发生管理成本、转换成本、机会成本、短缺成本四种成本项目,因管理成本属于固定费用,而转换成本所占比例不大,所以通常主要通过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两个项目进行考察分析。(教材第195页的例8-2就是运用成本分析模式分析并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例子。)第二,存货模型是将现金看作企业的一种特殊存货,按照存货管理中的经济批量法的原理确定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公式TC=K×Q/2+F×T/Q(教材的196页详细说明了该模型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以及四组相关数据结果。)第三,现金周转期模型是根据企业现金的周转速度来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公式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帐款周转期-应付帐款周转期最佳现金持有量=企业年现金需求总额÷360×现金周转期这三种常用的最佳现金持有量计算模型,各有特点也都各有其局限性,教材都做了分析。应根据企业的实际确定使用。5、现金的日常管理企业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以后,大量的常规工作就是加强现金的日常管理。现金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一、严格遵守现金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二、加强现金支出控制。这里所讲的控制支出主要是指延缓现金的支出时间,提高现金的利用率。控制支出主要有几种方法:第一,善于运用“浮游量”。就是充分利用已开出付款票据到银行出账这段还可为企业所用的时间差,达到节约现金的目的。第二,控制支出时间,尽可能的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期。第三,使用汇票汇款。汇票与支票的区别在于支票由持票人确定支付时间,而汇票是由发票人承兑并存入相应款项之后才能支付。第四,改进工资支付方式。过去在银行的个人业务不发达时,工资多是采取现金发放的方法,而现在多采用银行发放的办法,而员工并非是即时、全部兑现的,这样就给了企业可以利用的余地。三、现金回收管理。现金回收管理的要点是加速账款的收回速度,其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促使付款单位及时付款,比如采取现金折扣的办法等等;二是加快银行的到账速度,使账款尽快转化为可用现金。比如教材列举的银行业务集中法、锁箱法、专人直接收款法等等,就是通过这些方法减少对方付款的邮寄汇兑时间,加速资金存入银行的过程。第三节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是因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以及其它原因形成的应向客户收取的款项。应收账款主要包括应收销货款、其它应收款、应收票据等。应收账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信用的推行而逐步增多,凸显为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问题。1、应收账款管理目标:制定合理的应收帐款政策,使赊销增加的收入最大限度地大于应收帐款成本,使企业收益最大化。应收账款的功能:赊销、分期付款等销售方法(形成的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两大功能:促进销售和减少存货。应收账款的成本:机会成本:就是该账款如果用于其它投资可以形成的收益。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由应收账款数额、应收账款占用时间、资金成本率共同决定。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金成本率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平均收账天数年销售额管理成本:即对管理应收账款,制定和实施应收账款政策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客户信用调查费、进行账龄分析、收账费用等等。坏账成本:即应收账款因故不能收回而形成的坏账损失。坏账成本与应收账款发生额成正比。坏帐的含义: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3年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坏帐准备制度为避免坏帐给企业经营活动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财务制度规定企业应按一定方法计提坏帐准备金。作为坏账损失处理的应收账款,企业仍然拥有继续收款的法定权力,债权债务关系并不因已经作为坏账处理而解除。2、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即应收账款的管理政策,是企业对应收账款投资进行规划和控制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制定合理信用政策,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应收账款投资效益的重要前提。主要内容有:信用标准:是指客户获取企业的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帐损失率表示。“6C”系统评估法客户信用品质(Character)即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是是否给予客户信用的首要因素。一般提供客户过去的付款情况、与其它供货企业的关系等综合判定。偿付能力(Capacity),主要通过客户流动资产的数量、质量、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资产变现能力判定。资本(Capital),资本反映的是客户的经济实力和财务状况,是偿付债务的最终保证。抵押品(Collateral),抵押品是为客户实际拥有,在拒付款项或者无力支付款项时能被用作抵押的资产,如果以抵押方式享受商业信用,对于顺利收回货款有利。条件(Conditions)是指经济环境特别是不利的经济环境对客户偿付能力的影响和客户的应变能力。持续(Continuity)以上的综合分析,可以基本判定客户的信用状况,以决策是否给予客户提供商业信用。信用条件:是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定单所提出的付款条件。具体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信用期限,即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间隔。其次是折扣期限,也就是在付款期内提前付款给予折扣的约定时间。再次是现金折扣,就是在约定的提前付款时间付款给予的折扣比例。如“2/10,n/60”即是表示赊销期为60天(信用期限),10天(折扣期限)内付款享受2%(现金折扣)的折扣。收账政策:即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是企业应该采取的策略和措施。以相应的措施和较少的收账费用避免更多的坏账损失。信用政策的确定方法的计算:信用成本前收益=年赊销额-变动成本-现金折扣信用成本后收益=信用成本前收益-信用成本选择信用成本后收益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3、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一、应收账款追踪分析,特别是对赊销金额比较大的客户或信用品质较差的客户更应该如此。二、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运用统计的方法以还款情况为坐标对客户进行分类确定不同的收账政策。三、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分析,企业应定期计算应收账款实际收现率,因为及时收回应收账款不仅在于避免坏账损失,更重要的是要满足同期必需的现金支付要求。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的计算公示是: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当期赊销收入总额现金流入总额-当期其它稳定可靠的当期必要现金支付总额
本文标题:第八章教案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09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