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八章物质的消化与代谢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教师姓名郝玲课程名称护理实用人体学班级授课日期200年月日第周授课顺序章节名称第八章物质的消化与代谢(1)教学目标1、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上、下消化道的概念;食管的分布与狭窄;胃的位置、形态与分部。2、熟悉消化管的一般结构和粘膜特点;口腔的境界、分布。3、了解牙和舌的一般形态结构,牙的形态、结构、数量以及记录方式。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消化系统的组成;2、上、下消化道的概念;3、食管的分布与狭窄4、胃的位置、形态与分部。教学资源教材:《护理实用人体学》参考教材:《正常人体结构》教具:多媒体、课件、牙的模型、咽部模型、食管与胃的模型等。评估反馈根据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以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测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教学的评估反馈。作业思考:1、固有口腔与口腔前庭之间的间隙位于何处?2、咽部共有几个开口?3、如何记录牙?课后记教学活动及板书设计教学活动一、以进食为例导入消化系统,介绍其组成以及消化、吸收的概念。(20分)二、简单讲解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以及物质代谢的途径。(5分)三、消化管的组织结构及其各部分特点,尤其是特殊的几个部位。(10分)四、口腔的境界、分部以及口腔内器官。(20分)五、咽部的位置形态结构、分部,引导学生自主思维。(10分)六、食管的分布以及三处狭窄,对于护生来说十分重要。(10分)七、胃的形态、位置与分部。(15分)板书设计第八章物质的消化与代谢上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第一节概述消化管下消化道:空肠、回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一、消化系统得组成:消化腺:大消化腺(肝、胰、大唾液腺)二、消化、吸收的概念1、消化:食物经过加工、分解→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方式:机械性消化:磨碎、推进化学性消化:消化酶2、吸收:小分子营养物质→血液/淋巴第二节消化管一、组织结构(内→外):1、黏膜:上皮(口腔、食管、咽、肛管下端)2、粘膜下层:皱襞3、肌层:骨骼肌/平滑肌4、外膜:浆膜/纤维膜二、消化管各部形态结构(一)口腔1、境界:前-上、下唇;后-咽峡;上-腭(腭垂);下-口底;两侧-颊。2、分部:(上、下牙弓与牙龈)口腔前庭/固有口腔3、口腔内器官:牙、舌、大唾液腺(二)咽1、位置、形态2、分部:(软腭、会厌软骨)鼻咽、口咽、喉咽(三)食管1、位置、分部2、三处狭窄:15、25、40(四)胃1、位置、形态: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两口,两缘。2、分部: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胃溃疡、胃癌的好发部位)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教师姓名郝玲课程名称护理实用人体学班级授课日期200年月日第周授课顺序章节名称第八章物质的消化与代谢(2)教学目标1、掌握肝的位置;胆囊底的体表投影;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2、熟悉小肠的位置、形态、分部和组织结构特点;肝的形态、组织结构;胆汁的产生及其排泄途径;大肠的分部、以及各部形态特点。3、了解唾液腺的名称、位置、腺管的开口位置。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小肠的位置、形态、分部(十二指肠);2、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直肠的弯曲与皱襞;3、肝的位置、形态、组织结构;4、胆汁的产生、排出途径。难点:1、肝的位置、形态、组织结构;2、胆汁的产生、排出途径。教学资源教材:《护理实用人体学》参考教材:《正常人体结构》教具:多媒体、课件、下消化道模型、肝脏模型等。评估反馈根据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以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测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教学的评估反馈。作业思考:饱食与饥饿时胆汁的排泄途径有何不同?课后记教学活动及板书设计教学活动一、复习:(以提问的方式)消化系统的组成;口腔的境界、分部、牙的数量以及记录方式;咽的分布、开口;食管的三处狭窄;胃的位置、形态以及分部。(10分)二、小肠的分部(重点:十二指肠的分部以及各部特殊结构)。(15分)三、大肠的分部(重点:阑尾的体表投影点,直肠的2个弯曲)。(15分)四、口腔腺(三大对唾液腺的名称、开口部位)。(5分)五、胃底腺的名称以及分泌物。(10分)六、肝脏的位置、形态、分部,大体结构,微细结构。(15分)七、胆囊以及输胆管道。(促使同学自己思考胆汁的产生及排泄途径)。(15分)八、简单介绍胰腺、腹膜。(5分)板书设计(五)小肠(最长,5~7米)上部:十二指肠球(溃疡的好发部位)1、十二指肠:呈“C型”包裹胰头。分部:降部:十二指肠大乳头(胆总管、胰管开口)水平部2、空肠、回肠升部: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六)大肠(大肠/小肠区别:结肠袋、结肠带、肠脂垂)1、盲肠:回盲瓣(防止逆流)2、阑尾: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3、结肠:升、横、降、乙状4、直肠:①两弯:骶曲(上)/会阴曲(下)②直肠横襞:3个,第二个7cm5、肛管:齿状线(粘膜/皮肤,内痔/外痔)第三节消化腺腮腺:上颌第二磨牙正对的颊粘膜一、口腔腺/唾液腺:3对大唾液腺舌下腺:舌下襞、舌下阜二、胃底腺下颌下腺:舌下阜1、壁细胞:盐酸、内因子2、主细胞:胃蛋白酶原3、颈粘液细胞:粘液三、肝1、位置: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2、形态:膈面—肝镰状韧带;脏面—“H”型沟(左、右纵沟和横沟)3、组织结构:①肝小叶:肝板/肝索、胆小管、肝血窦②门管区③血液循环4、胆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的稍下方5、输胆管道:肝内胆道—胆小管、小叶间胆管肝外胆道—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6、胆汁的产生与排出途径:空腹/饱食四、胰1、位置、形态2、微细结构:实质——外分泌部:腺泡+导管内分泌部:胰岛五、腹膜、腹膜腔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教师姓名郝玲课程名称护理实用人体学班级授课日期200年月日第周授课顺序章节名称实验一:消化系统结构观察教学目标1、掌握阑尾根部和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肝下界的体表定位;2、熟悉消化系统的位置、组成、分部、各器官的重要结构;3、了解口腔的境界、恒牙的名称和排列、舌乳头和舌系带。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阑尾根部、胆囊底的体表投影;2、肝下界的体表定位;3、消化系统的位置、组成、分部、各器官的重要结构。教学资源教材:《护理实用人体学》参考教材:《正常人体结构》教具:消化系统各器官各类标本及模型(局部、大体);消化系统各类器官的挂图、图谱等。评估反馈根据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以及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检测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教学的评估反馈。作业实验报告课后记教学活动及板书设计教学活动一、结合大体模型讲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部结构。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消化腺2、消化管:上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下消化道(空肠、回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3、消化腺:肝、胰、3对大唾液腺(腮腺、舌下腺、下颌下腺)(7分)二、根据局部每个模型讲解各部结构特点:1、口腔:境界、分部、口腔内器官2、咽:分部及开口3、食管:3处狭窄4、胃:位置、分部、形态、胃底腺5、小肠:十二指肠(形态、分部)、空肠、回肠6、大肠:盲肠(回盲瓣)、阑尾(麦氏点)、结肠(分部)、直肠(2个弯曲、直肠横襞)、肛管(齿状线)7、肝:位置、形态(膈面、脏面)、输胆管道8、胰腺:位置、形态、分部9、腹膜:位置、分部(壁腹膜/脏腹膜)、男性/女性腹膜腔区别(23分)三、同学们自行观察模型、标本并提问。(60分)板书设计实验一:消化系统结构观察一、实验方法:结合挂图、图谱、模型、标本辨认:1、观察口腔境界及口腔各壁、口底、牙、舌、大唾液腺;2、咽:(在头颈部正中矢状切面上观察)咽的位置、分部、交通和咽峡的构成;3、食管:3处狭窄;4、胃:位置、形态、分部;5、小肠:十二指肠(形态、分部、毗邻)、空肠、回肠;6、大肠:盲肠(回盲瓣)、阑尾(麦氏点)、结肠(分部)、直肠(2个弯曲、直肠横襞)、肛管(齿状线);7、肝胆胰的位置,肝外胆道的组成。二、实验报告:1、用箭头表示事物经过消化器官各部的名称;2、列出食管的3处狭窄以及距中切牙的距离;3、简述胃的位置、形态和分部;4、简述肝的位置、上、下界的体表定位及胆汁排出途径(饱食/饥饿)。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教师姓名郝玲课程名称护理实用人体学班级授课日期200年月日第周授课顺序章节名称第八章物质的消化与代谢(3)教学目标1、掌握胃排空的概念;胃液、胆汁、胰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2、熟悉胃和小肠的运动形式,食物在胃、小肠的消化过程,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和途径。3、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消化器官的调节。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胃排空的概念;2、胃液、胆汁、胰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3、食物在消化管内消化、吸收的过程。教学资源教材:《护理实用人体学》参考教材:《正常人体机能》教具:多媒体、课件。评估反馈根据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以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测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教学的评估反馈。作业思考: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吸收、排出体外的过程。课后记教学活动及板书设计教学活动一、复习回忆:消化、吸收的概念;消化的方式。(5分)二、口腔内消化(机械性、化学性)。(15分)三、胃内的消化(机械性、化学性);主要讲解胃液的成分及其作用。(20分)四、小肠内的消化:胰液、胆汁、小肠液的成分及其作用;小肠的运动形式。(25分)五、大肠的消化。(5分)六、吸收的主要部位以及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10分)七、消化器官的调节。(10分)板书设计第五节食物的消化机械性消化(运动)化学性消化(消化液)一、口腔①咀嚼(食团)唾液(中性)②吞咽口腔→咽①成分:水、唾液淀粉酶、溶菌酶分3期:咽→食管上段②作用:湿润、清洁、保护食管→胃:蠕动(共有)二、胃①容受性舒张胃液(酸性)②紧张性收缩成分:盐酸、内因子、胃蛋白酶③蠕动:胃排空原、粘液三、小肠①紧张性收缩①胰液:成分、作用②分节运动②胆汁:成分、作用③蠕动:蠕动冲、逆蠕动、肠鸣音③小肠液:成分、作用四、大肠第六节营养素的吸收一、吸收的主要部位:口腔—硝酸甘油小肠—最主要的吸收部位(vitB12和胆盐的吸收—回肠)二、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1、糖单糖(80%葡萄糖)继发性主动转运2、蛋白质氨基酸继发性主动转运3、脂肪甘油、脂肪酸+胆盐=水溶性复合物血液/淋巴第九节消化器官的调节一、神经调节1、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2、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二、体液调节——胃肠激素
本文标题:第八章物质的消化与代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10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