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第2章第3节离子键学案
-1-第2章第3节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第1课时离子键编写人:王丽审核人:高丽虹批准人:使用日期:2012-3-21【学习目标】w.w.w.k.s.5.u.c.o.m1.认识离子键的实质,并能结合具体实例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过程。2.知道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电负性差值较大通常形成离子键。3.认识离子键的特征——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自主学习】1.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越大,原子间越容易,形成离子键。一般认为,当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时,原子之间才有可能形成离子键。2.在形成离子键时,阴、阳离子依靠异性电荷之间的相互靠近到一定程度时,电子与电子之间、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将阻碍两种离子相互靠近。当静电作用中同时存在的达到平衡时,体系的最低,形成稳定的离子化合物。3.相对于共价键来说,离子键饱和性,也方向性,因此离子化合物在形成晶体时,使每个离子周围排列带异性电荷的离子,达到降低体系能量的目的。【学习过程】【交流研讨1】(1)回忆必修中的化学键知识,什么是离子键?形成离子键的微粒是什么?(2)讨论:以下原子间哪些可以形成离子键?离子键的成键元素是什么?CsMgKHFClSO(3)如何定量地判断哪些原子之间可以形成离子键?(4)观察课本图2-3-1,了解镁闪光灯的工作原理。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氧化镁的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交流研讨2】(1)如何度量阴、阳离子间静电力的大小?(2)在氧化镁和氧化钙中,哪个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更强?(3)在氧化镁的形成过程中,镁离子和氧离子之间是否只存在静电引力呢?试分析之。【交流研讨3】(1)分析在NaCl晶体中大量的Na+和Cl-在空间是如何结合的?(2)分析在CsCl晶体中大量的Cl-Cs+-2-Cs+和Cl-在空间是如何结合的?(3)为何Cs+和Cl-的排列方式与Na+和Cl-的排列方式不同?(4)与共价键相比,离子键在方向性和饱和性上有何特点?【归纳总结】1.离子键的形成(1)离子键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构成离子键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构成离子键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判断离子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离子键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离子键的实质(1)库仑力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离子键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离子键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离子键的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堂检测】1.现有七种元素的原子,其结构特点见下表:其中元素的原子可以形成离子键的是()原子abcdefgM层电子数1234567A.a和bB.a和fC.d和gD.b和g2.根据原子序数,下列各组原子能以离子键结合的是()A.10和19B.6和16C.11和17D.14和83.下列关于离子键的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种离子对带异性电荷离子的吸引作用与其所处的方向无关,故离子键无方向性B.因为离子键无方向性,故阴、阳离子的排列是没有规律的,随意的C.因为氯化钠的化学式是NaCl,故每个Na+周围吸引一个Cl—D.因为离子键无饱和性,故一种离子周围可以吸引任意多个带异性电荷的离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杂乱无章的堆积B.CsCl晶体中存在单个的CsCl分子C.离子化合物中都是每个阴离子周围有6个阳离子,每个阳离子周围有6个阴离子-3-D.离子键没有饱和性是相对的【课后作业】A组基础巩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B.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C.只有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D.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离子键2.下列物质中的离子键最强的是()A.KClB.CaCl2C.MgOD.Na2O3.下列关于离子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离子键比共价键的极性强B.在氯化钠中每个Na+周围有6个Cl-,每个Cl-周围有6个Na+,故离子键是有饱和性的。C.在氯化钠中,Na+和Cl-的相对位置都是有方向性的。D.只有含有活泼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中才存在离子键4.下列物质中,不含离子键的是()w.w.w.k.s.5.u.c.o.m①NH4HCO3②NH3③BaSO4④CuSO4·5H2O⑤Ba(OH)2⑥H2SO4A.①④⑥B.②③⑤C.④⑤D.②⑥5.原子序数为下列数值的元素间,能以离子键结合生成A2B型离子化合物的是()A.11和17B.20和9C.13和17D.19和16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D.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离子键7.下列元素的原子在形成不同物质时,既能形成离子键,又能形成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A.NaB.MgC.ClD.Ne8.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B.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分子其原子一定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C.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在任何状态下都不导电D.含有离子键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但含有共价键的物质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或单质9.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A.钠原子和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B.在NaCl中,除氯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C.在NaCl中,每个Na+周围吸引一个Cl—D.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4-10.下列化合物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A.NH4ClB.NaOHC.CS2D.NaClB组能力提升11.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A.LiClB.NaBrC.KID.KF12.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Na2O2B.NaOHC.H2O2D.NH3·H2O13.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离子键、共价键)完全相同的是()A.CO和MgCl2B.NH4F和NaFC.Na2O2和H2O2D.H2O和SO2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D.CS2、H2O、C2H2都是直线形分子15.四种元素X、Y、Z、W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已知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且核电荷数之和为51;Y原子的2p轨道中有2个电子;Z与Y原子的价层电子数相同;W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1,其d轨道中的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5:1。(1)Y、Z可分别与X形成只含一个中心原子的共价化合物a、b,它们的分子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杂化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a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_。(2)X的氧化物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中,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极性分子是_______________。(3)Y与Z比较,电负性较大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4)W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其+2价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有A、B、C、D四种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质子数均小于18。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该元素阳离子与N3-核外电子排布相同;B元素原子核外各轨道上均无未成对电子;C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s2np1;D-的核外电子构型与Ar相同。(1)写出A、C、D的元素符号:A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2)写出B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元素原子的轨道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B、C、D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用元素符号表示)17.在下列H2O、H2O2、Ba(OH)2、Na2O2、K2O等化合物中,由离子键和极性键构成的化合物是;由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化合物是;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化合物是;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只含极性键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第2章第3节离子键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19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