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第2课《我爱金山农民画》教学设计
第2课《我爱金山农民画》教学设计长乐学校樊佩年级:五年级(2)教材:书画版类型:绘画级别:区示范课地点:长乐学校多功能厅时间:2009年3月4日教学设计:民间艺术之美,我觉得值得我们用崇敬的眼光去欣赏。在《我们爱金山农民画》的这课里,我通过网上收集的农民画的作品,视频介绍,民间剪纸,年画,还有不同风格、题材的金山农民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家乡艺术的热爱。一、教材分析:金山农民画既是一种传统的绘画艺术,又是一种逐渐成熟的新兴画种。它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并极富浓郁的乡土气息。作品造型夸张,生动,色彩对比强烈,形象质朴,构图充实饱满。因而既具有传统的装饰性,也具有现代审美特征。金山农民画的创作一般不采用透视、解剖等原理,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变立体为平面,根据作者的想象任意构图,直率地表达作者向往美好生活的朴素情感,因而画面充满了的气氛和积极进取向上的精神。金山农民画具有浓厚的人情风俗和生活气息。每一幅农民画仿佛都诉说着一个动人有趣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情怀、对生活的热爱。可以说,越是民族的,越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越是世界性的。二、学生经验农民画对于学生来说既遥远,又熟悉。因为许多农民作者并没有什么系统的造型基础,但是恰恰能创造出富有生活气息、栩栩如生的美术作品,关键是作者熟悉生活。就如许多学生创作的儿童画一样,主要是凭感觉、联想和想象来进行的,作品中一般不事先设定主题或某个形象,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材料特征或具体情景想出来的,但一定是学生们所熟悉的人和事。三、相关知识背景金山农民画是上海金山一带农民的一种业余文化活动,也是植根于江南民间的艺术奇葩,起源于1974年,其作者大都是一些能绣善织的妇女,也可以说是以农村妇女为基本创作队伍,他们受到民间刺绣、剪纸、宗教画和戏剧的启发,目识心记,表现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事物,想象力非常丰富。她们把纸当布,把色彩但丝线,同时把剪纸、刺绣、灶壁画、蓝印花布等古老艺术特色运用到绘画创作中,并把自己熟悉的乡村生活以浪漫主义的想象力,大胆进行艺术夸张,形成各具个性的艺术构思和造型特色。四、教学目标分析:本课教材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金山农民画主要是以江南农村风光为背景,以美好生活为题材,从传统民间艺术中汲取养料,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画派。其造型夸张,色彩明快,形象质朴,构图饱满。教学重点是了解农民画的艺术特点与风格。知道农民画的绘画规律。教学难点是找一找平时学习生活的亮点,并把它创作成一幅农民画。针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法训练并用是这节课的重点。结合时代发展的特征,广泛吸取当地民间的艺术养料来演示金山农民画,尤其是结合金山农民画中跳跃的色彩去引导学生学习更为重要。在学会画面构成:定稿、造型、填色的同时,让学生从小就走进多姿多彩的色彩理想世界中。五、教法探析:教学中最好能为学生提供多一些的生动形象的学习资源,如课件欣赏——视频《泥土的芬芳》,从同龄人优秀作品到教师范例,使学生在多元信息化的环境下通过欣赏,观察,使学生认识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运用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让学生通过了解不同历史、文化、地理、经济条件下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祖国美术传统的热爱,对艺术多样性的宽容和尊重。使学生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使他们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弘扬价值观念,提高文化意识,具有文明感和历史感。六、学法指导:课的导入部分,先请学生欣赏多媒体演示多幅金山农民画,并请学生玩一个“起名字”的游戏,并用三、四句话来介绍这幅农民画中情景。然后学生自主探究农民画的风格特点。这个教学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通过“观察、游戏、探究”了解农民画的一些基本知识。在新授环节中主要是通过视频《泥土的芬芳》的欣赏,让学生知道农民伯伯、婶婶在进行绘画创作的题材选择时,一般都选择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熟悉的事物。然后让学生通过视频欣赏后,自主学习得出结论:农民伯伯、婶婶在进行时构图创作时一般不采用透视等原理,而是变立体为平面,根据作者的想象任意构图,进行创作。老师进行板书:总结金山农民画的构图、造型、色彩的艺术特点。在作业练习前,老师先出示了平时同学自己画的儿童画作品,让学生比较自己作品和金山农民画的异同点,再出示一幅学生儿童画作品改变成具有金山农民画艺术风格的画,让学生感到农民画离自己没有那么遥远,还有出示剪纸作品,农民画常常剪纸作品的延伸,是在剪纸作品上添加夸张的色彩,变成具有金山农民画的艺术风格的作品。再配合欣赏一些同龄人的优秀作品,这样易于开拓学生创作的思路。六、教学活动实施脉络:观察、游戏、欣赏----自主探究----尝试创作----交流评价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金山农民画的起源、农民画的构图、创作过程和色彩运用的方法等艺术风格特点。过程与方法:欣赏具有浓厚的江南风俗情趣的金山农民画,学习金山农民画的作画步骤、构图方法及色彩运用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金山农民画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弘扬民族艺术的情感,从而热爱生活。教学重点:了解金山农民画是我国江南民间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感受农民画大胆的想象力、无拘无束的表现手法、宣言的色彩和饱满的构图等特点。教学难点:运用装饰色彩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具有乡土气息。教师用具:金山农民画的资料、视频多媒体,水粉用具、范例、学生的优秀作业。学生用具:预裱宣纸、水粉用具。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时间学生活动时间引入1、老师先PPT放映金山农民画,请学生玩一个“起名字”的游戏,在欣赏的同时给这些作品起个题目,并用三、四句话来介绍这几幅画中的情景。问:这是什么类型的绘画?(老师板帖:农民画)。2、师:同学们能很快分辨出这些是农民画,是因为这些农民画是以江南农村风光为背景,作品处处饱含着江南水乡的清新和泥土的芬芳,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板书:我们爱金山11学生回答:农民画1新1、金山农民画是如何创作的?有哪些艺术特点、艺术风格?带着这些问题,老师带大家一起去金山枫泾的农民画村参观了解一下。多媒体播放视频《泥土的芬芳》2、通过刚才欣赏的短片,你能小结一下金山农民画的艺术特点吗?(板贴:艺术特点:(1)造型(2)构图(3)色彩造型——造型简洁,以块面为主,不勾黑线构图——不采用透视原理,变立体为平面的色彩——色彩对比强烈饱满,借色彩抒发情感3、在短片里我们已经了解了金山农民画的作画步骤,谁能总结一下?4、PPT显示作画步骤5、师:现在就请你运用刚才学到的32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农民画的艺术特点。造型、定稿,先上底色,先淡后深,层层画出1授知识,发挥想象,用农民画的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熟悉的场景。PPT出示作业要求1、但是如果现在马上就让同学们着手画的话,大家也许有些不知该从何下手,不用急,我们讨论一下怎么画?PPT显示我校学生的平时儿童画作品,请学生比较儿童画和金山农民画在艺术风格上的异同点?2、创作方法一:PPT显示我校学生一幅儿童画作品,用农民画的艺术风格进行改变。3、方法二:金山农民画的题材有时是剪纸形式的延伸,PPT显示剪纸的鱼,这是我们学过的常见的剪纸内容,在这基础上我们用金山农民画中常见的色彩搭配方法,填上夸张的色彩,具有乡土气息。4、那么结合我们已经总结出的农民画的步骤和方法,现在老师就来示范一下:先铅笔起稿,然后上色,颜色调得厚重些,尽量用纯色,用毛笔的侧面边缘一笔就能把画面的轮廓线边缘涂匀(示范局部涂色)5、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些不同的同龄人的优秀作品(PPT出示范作)在你作画时也可以参考一下。111学生讨论回答:相同点:都是色彩对比强烈,画面构图随意,造型夸张,构图饱满。不同点:儿童画常用黑色勾线,涂色方法多样,农民画不勾黑线,涂色用平涂的方法,多以块面涂色。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特色,如何将颜色在画面中涂匀并恰当体现农民画的色彩搭配。观看范作,汲取经验。1操作师:现在就请你运用刚才学到的知识,发挥想象,用金山农民画的艺术形式表现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PPT循环播放学生作品、背景音乐)16小结1.展示练习。2.教师点评。(注重发现作品的个性、创新性,鼓励学生用色大胆)2.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金山农民画的艺术表现形式,绘制了色彩鲜明的有创造力的作品,也掌握了平涂涂色的技能,我们用稚嫩的画笔表达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独特的体验,金山农民画是民间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有意义的是我们用画笔做了文化传承的工作。3学生欣赏、互评。(围绕色彩、造型、构图来说)师生交流看法。1教学反思:《我们爱金山农民画》民间艺术之美,值得我们用崇敬的眼光去欣赏,更值得我们用心去传承,而把民间艺术介绍给学生,我觉得还是一份责任。因此,如何使优秀的民间艺术与富有创造生命力的儿童美术创作有一个较好的结合,成为了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而在这个过程中,我特别注重的是让孩子最广泛地去接触和了解不同的民间艺术,通过欣赏大量的金山农民画的作品给他们最大的视觉空间,感受空间,同时,不拘形式地给他们最大的描绘空间,再创空间。很好的体现了两纲精神中的民族教育《我们爱金山农民画》这个课题对五年级学生而言是有大难度,难度一是学生对这一艺术形式不了解,在技能上不熟练,美术语言技能都很专业。本课的重点是欣赏了解金山农民画,并能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上。要解决这些难点,光靠老师用语言讲解,显得枯燥,在35分钟时间里要完成欣赏和完成作品是不可能做到的。发挥有效用媒体的作用是本节课的亮点。同时在教学环节设计时把欣赏——启发——示范——学生练习,在课的内容上的安排,有重点,有难点,三维目标条理清晰。设计严密,环环相扣,教学目标明确,有机的渗透了民族情感的德育教育。在导入部分以“欣赏”农民画作品并让学生为作品起题目为切入口,在欣赏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通过网上收集有代表性的金山农民画的作品,民间剪纸,还有不同风格的农民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还通过视频生动讲述了金山农民画的艺术的渊源和艺术特点,视频内容详而不烦,通过视频一下子把学生与金山农民画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们很感兴趣。在学生观看的同时,总结了金山农民画的艺术特点:构图、色彩与造型,并根据此特点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把视觉与技能操作很好结合在一起,大量的图片与视频资料带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视觉冲击,使学生在创作的时候能心中有底,给学生以很大启发。当学生用农民画的创作手法的去表现,学生们的表现力变得特别强。本节课的亮点一:我用学生平时的作业与金山农民画作比较,让学生说出不同点,易于学生理解。将学生的一幅作品进行剖析并改成金山农民画的风格,很直观的表明了它的艺术特点,风格,把生活中的快乐情景融合到作品中,有效结合了学生的实际,从学生最熟悉的内容入手。使学生在接下来的作业时,知道如何下手。亮点二:简化作业要求和内容,化难为易。由于上课时间有限,学生的作品不可能画得很复杂,所以老师的范例,上课老师示范,学生的优秀作品,都是以图形简洁为导向,给学生以启发,便于学生创作和涂色。概括、简化作业要求,使学生练习方便。在示范环节中局部的示范,涂色的技巧很好地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评价环节,让学生注重对整幅作品中构图、色彩是如何运用的。本节课的评价,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后自主地进行评价,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绘画兴趣,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胆量、审美与语言表达、创新思维与实践等综合能力。在评价这类欣赏课的创作作品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之间开展相互评价,运用描述性的、富有情感的语言,对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作出肯定性的评价。还积极充分挖掘学生蕴藏于自身的创造潜能,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使学生思维活跃丰富起来,激励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和欲望。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言语去表现他们在美术绘画中的个性创造能力的体现。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我们是用稚嫩的画笔表达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独特的体验,金山农民画是民间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有意义的是我们用画笔做了文化传承的工作。
本文标题:第2课《我爱金山农民画》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25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