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 第4章国际货币体系及其演变
第4章国际货币体系及其演变1Ch4国际货币体系及其演变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间交易结算所采用的货币制度,即国与国之间进行支付的系统规定、做法与制度。§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货币体系4.1.1国际金本位制的建立4.1.1.1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实行以金币流通为主的货币制度。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几乎都实行金本位货币制度。4.1.1.2金本位制的内容①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每个货币单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个人可以把尽快交给国家铸造金币。②金币具有无限支付手段的权力,自由铸造、自由窖藏、自由流通、自由买卖。③各国货币当局根据本位货币的重量及成色,确定黄金官价,按黄金官价无限制买卖黄金。④各种价值符号(银行券、辅币)可按面额兑换黄金,以保证其名义价值代表黄金流通。⑤汇率根据两国货币含金量确定,固定汇率。货币储备是黄金。⑥黄金自由输出输入,国际债务黄金结算。4.1.1.3金本位制的意义①保持汇率稳定②自发调节国际收支逆差,黄金外流,国内货币供应减少,物价下降,扩大出口减少进口顺差,黄金流入,国内货币供应增加,物价上涨,扩大进口减少出口汇率波动幅度不会超过黄金输送点③促进生产发展4.1.1.4金本位制的崩溃①黄金存量向少数国家集中1913年英、美、法、德、俄占世界黄金储备的2/3,削弱作为了本位货币的基础②为了扩军备战,大量吸收黄金到国库里;同时银行券发行过多③经济危机时,资金外逃,黄金流失严重一战(1914-1918)爆发后,各国停止银行券兑换黄金,禁止黄金输出。金本位制崩溃4.1.2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4.1.2.1一战后的通货膨胀与浮动汇率战时扩大军费,推行通货膨胀政策;战后弥补赤字,继续推行。物价普遍上涨,黄金的存量一定。所以采取浮动汇率,恢复金本位制已不可能。1924-1928年短暂的稳定期,各国为了通货稳定,主张恢复金本位制。只有选择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4.1.2.2金块本位制①货币单位仍规定含金量,但停止金币流通,国家发行银行券当作本币流通;②为了维持黄金与货币的关系,中央银行负责以官价买卖黄金。(国家购买黄金支付银行券)不过,按规定银行券只能在一定数量以上才可以按金量兑换黄金。比如英国1925年规定,兑换最低数量是400盎司约1700英镑。4.1.2.3金汇兑本位制虚金本位制货币规定了含金量,但是不流通黄金,只流通银行券。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但是可以先换成某种外汇,再换成黄金。4.1.2.4共同缺陷①没有金币流通,黄金自发调节的作用受到限制,起不到防止通胀的作用;②银行券自由兑换受到限制③黄金自由输出输入受到限制,起不到抑制贬值、升值的作用1929-1933经济危机,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无法继续下去4.1.2.5两种货币制度的崩溃1929-1933经济危机,银行倒闭,存款人纷纷挤兑,黄金储备急剧减少。政府宣布停止兑换黄金4.1.2.6货币体系的四分五裂(1936-1944)相对立的英镑集团,法郎集团、美元集团。对内实行外汇管制,对外争相货币贬值国际金融关系极为混乱第4章国际货币体系及其演变2§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4.2.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4.2.1.1国际背景二战后,德、意、日是战败国;英国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破坏,但是仍有40%的国际贸易用英镑结算。美国大发战争财,经济地位提升,黄金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的74.5%。最大债权国和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国家4.2.1.2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结束前的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美国凭借其力量迫使别国接受了其提出的方案。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即布雷顿森林协议①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的会员国必须承认美国政府规定的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的法定价格,并协助美国政府维持黄金的官价;美国政府承担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按黄金官价向美国政府兑换黄金的义务。②国际货币基金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比价关系。各国政府规定本国货币的含金量,根据本国货币和美元的含金量确定法定汇价。③汇价一般只能在1%幅度内波动: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进行干预活动。严重失衡,必须调整法定汇价时,须经过一定的手续。4.2.1.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了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正常运转所成立的一个永久性国际金融机构。融通资金;组织建立基金储备4.2.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①国际储备中美元与黄金并重,所以又称为黄金-美元本位②国际货币体系的扩大战前美英法三国各自势力范围的货币;战后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几乎包括所有国家的货币③只允许政府可以用美元兑换黄金,美元可兑换性有限(金汇兑下居民可兑换黄金)④汇率可调整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监督管理4.2.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4.2.3.1美元霸权①美国以及极少现金储备,大量发放对外贷款和对外投资,加强了对其他国家的财政金融控制②美元成了主要国际储备,美元贬值对其他国家对外贸易和金融市场造成不良影响③铸币税(或币税)④固定率不准随便变动,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元过剩、美元贬值时,其他国家政府有义务做出牺牲:抛出本国货币购买美元。加剧了本国通胀,变成了美国转嫁美元危机的手段。4.2.3.2积极作用汇率稳定;作为黄金的补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第4章国际货币体系及其演变3§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4.3.1体系维持的条件①美元对外价值必须保持稳定,即美国必须保持对外贸易长期顺差如果美国贸易长期逆差,增发美元支付国际收支逆差,美元对外价值疲软状态体系的美元基准逐渐丧失②美国必须有充足的黄金储备③黄金的市场价格必须长期保持在官价黄金价格上涨,美国抛售黄金,调节金价如果美国没有足够黄金,基础动摇4.3.2美国经济的变动和体系的崩溃50年代初开始,美国的经济地位削弱了50年代初,美国连年逆差,黄金逐渐流失60年代开始,进一步恶化,进一步外流,信用和国际地位下降1960年10月的战后第一次美元:抛售美元,抢购黄金造成美国黄金储备的大量流失潜在的进一步危机60年代中期,侵越战争扩大,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68年3月第二次美元危机1970年,美国通货膨胀,1美元的购买力只相当于1939年的0.361%1971年,5月、7-8月两次美元危机,西欧国家抛售美元购买黄金和硬通货。美国于8月15日不得不宣布停止履行对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72年6月、1973年2月,国际市场抛售美元,抢购马克、日元、黄金1973年2月美国宣布美元再贬值10%,黄金法定价格进一步提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抵制美元过高的汇率,纷纷实行浮动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4.3.3特里芬难题Triffin如果美国顺差,世界美元供应不足;如果美国逆差,美元供应过多会贬值4.3.4《牙买加协定》1976年1月由20个国家代表组成的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举行会议,就许多有关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问题达成协议,并建议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条款1976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这个修改草案,提交会员国完成立法批准手续1978年4月1日,获得多数批准,修改后的国际货币基金协议正式生效①承认了浮动汇率合法化②降低了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黄金非货币化;废除黄金官价,可自由买卖;用黄金国际结算的规定废除③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使用范围取代美元成为计算单位《牙买加协定》采取了重大改革措施,但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各项内容仍不健全,遗留下很多问题有待解决。第4章国际货币体系及其演变4§4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及其运作《牙买加协定》为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奠定了基础4.4.1“特别提款权”制度4.4.1.1特别提款权1965年美国提出建立“特别提款权”方案,以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的贷款能力,遭到法国坚决抵制。1969年9月才在基金组织第24届年会上通过,并在《牙买加协定中》得到肯定。内涵:是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特别支付权。会员国按照在基金组织中的份额比例进行分配。对于会员国而言只是一种账面资产,可以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的贷款、会员之间偿付国际收支逆差。不能兑换黄金,不能用于一般的国际支付。价值的确定:最初与美元等值,1单位特别提款权等于1美元,金平价为0.888671克黄金。《牙买加协定》实施,普遍浮动汇率,为了保证特别提款权的相对稳定,1974年基金组织宣布与黄金脱钩,改用“一篮子”货币定值。即1968-1972年出口占世界出口1%以上的16个国家的货币。1981年简化为1975-1979年五个最大的出口国货币:美元、马克、法郎、日元、英镑4.4.1.2与普通提款权的区别①“特别提款权”是一种补充的储备资产。与外汇的区别在于:外汇可以直接用作国际支付,“特别提款权”则不具备这种职能,它只起着换取外汇的中介作用。②“特别提款权”与“普通提款权”两者的基础不同。“普通提款权”有会员国缴纳的基金作基础,会员国资金困难时可申请贷款;“特别提款权”没有缴纳的基金作基础。③“普通提款权”借用后期限内归还,贷款性质;“特别提款权”使用后70%的范围内不用偿还,是一种额外的资金收入和储备资产的补充。4.4.1.3特别提款权的不足之处①发行数量有限,在整个外汇储备中比重很小②分配不平衡:按会员国在基金组织中的份额分配,发达国家占了3/4以上。③存在局限性:只是基金组织的记账单位,只用于政府间的国际结算和转帐的支付手段,不能作为流通手段④不像美元一样有国家经济实力为后盾,一旦国际经济、政治关系恶化,就变成废纸。只是国际储备资产的补充,不能替代国际储备资产。4.4.2浮动汇率制度取代固定汇率制度4.4.2.1浮动汇率制:一国货币的汇率根据市场货币供求变化,任其自由涨落,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原则上不加限制,也不承担义务来维持汇率稳定。这样的汇率制度就是浮动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后,发达国家采取浮动汇率制,发展中国家采取钉住汇率制1988年40个国家钉住美元,14个钉住法郎,3个钉住英镑,7个钉住特别提款权钉住汇率制:一国货币按固定比价同某种货币或混合货币单位相联系的汇率制度。4.4.2.2浮动汇率制的分类按照国家是否干预外汇市场:自由浮动,管理浮动自由浮动汇率制:政府完全不干预外汇市场,听任市场自由波动管理浮动汇率制:各国政府为了避免汇率的剧烈波动,防止对本国金融市场和对外贸易造成不良影响,通常都要对外汇市场进行一定的干预。浮动汇率制度还可以分为:单独浮动,联合浮动单独浮动:一国货币对任何外币都没有固定比价关系,汇率都是由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联合浮动:一些国家由于经济贸易联系十分紧密,为了稳定这些国家的货币汇率,有利于相互间经济贸易的发展,相互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制,对外实行联合浮动汇率制。4.4.2.3汇率的影响因素①国际收支状况②通货膨胀③经济增长率的高低④国际收支中资本项目的影响:货币供应量大小;利率的高低;国家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人们的心理预期第4章国际货币体系及其演变54.4.2.4浮动汇率制度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积极影响:自发调节贸易平衡;自发调节资本流动;政府不必承担干预外汇市场的义务消极影响:剧烈波动不利于贸易和投资;套汇、套利活动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紧急组织的汇率监管难以奏效;浮动汇率对发展中国家尤其不利(外汇储备是美元,汇率波动使外汇管理和外债偿还更加复杂)4.4.3现行汇率制度中的金融风险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都和巨额国际游资的冲击,动摇一国货币的汇率制度,进而扩展到整个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分不开的。主要表现为国际游资对钉住汇率制的冲击。4.4.3.1国际游资:以投机为目的的短期间接投资,即撤出速度快,对进入的国家冲击大。4.4.3.2冲击过程: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逻辑:①长时间的跟踪判断:比如泰国长期泰铢钉住美元,1美元=32泰铢,由于泰国国际收支恶化、外债增加,泰铢有贬值的压力。而泰国的金融市场开放,国外资本自由进出②保证一、即期借入大量泰铢,以便未来冲击泰铢时进行平盘操作;二、未来冲击泰铢时保证泰铢汇率贬值对泰铢的冲击:1997年2月初,国
本文标题:第4章国际货币体系及其演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47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