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 第4章网络基础及因特网应用教参
高中—1教参第四章第1页第四章网络基础及因特网应用本章概述本章内容是全书的重点部分。因为,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本章内容就是完成以上任务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学好本章内容,为学习第五章网页制作打好基础,对学习第六章程序设计设计初步也有很大帮助。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有:计算机网络,局域网,广域网,网络硬件,网络软件,因特网,因特网的应用等。本章的主要操作技能有:浏览信息,搜索信息,下载信息,收发电子邮件,管理电子邮件,邮件文件夹和通讯薄的管理,申请个人免费电子邮箱等。在介绍因特网应用时,要突出因特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介绍网络应用软件时,要重点举一些国内优秀软件及开发者的事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树立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信心。对于学生比较喜欢的网上交流(如电子邮件和网上聊天等),一定要加强教育工作,使学生能遵守社会公德和操作规范,这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现代化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章教学要求与课时安排1.本章总的教学要求是(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了解因特网的发展概况以及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2)理解信息在因特网上的表现形式,信息在因特网上与计算机之间的传输形式以及信息在计算机上的存储形式。(3)学会利用浏览器进行信息的浏览、搜索和下载,学会使用电子邮件的各种操作。2.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第一节网络基础知识约0.5课时第二节因特网简介约0.5课时第三节因特网上的信息处理约4课时第四节电子邮件的应用约3课时教材分析和教材教法高中—1教参第四章第2页第一节网络基础知识(一)教学要求(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知识(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软件和硬件(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二)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议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有多种,本节采用的定义描述使学生都能理解,主要强调两点:一是网络是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组合,二是需用网络软件来实现资源共享。第二节因特网简介(一)教学要求(1)了解因特网的发展过程。(2)了解因特网的主要服务功能。(二)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本节是有关因特网的概述性介绍课程。简单介绍了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的情况。从中让学生知道使因特网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对全社会开放,实现了以资源共享为中心的实用服务方式。对因特网的主要服务功能的介绍,应尽量采用最新的或最典型的例子(如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软件下载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节因特网上的信息处理(一)教学要求(1)掌握浏览信息和保存信息的基本方法。(2)学会在网上查询信息的方法。(3)学会下载软件的基本方法。(二)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教材中以IE浏览器为例,介绍如何进行网上信息处理。但没有具体介绍IE浏览器窗口的组成和有关状态。原因之一是,目前上网操作已十分普及,浏览器窗口都比较熟悉。原因之二是,考虑各地学校选用不同浏览器的情况。所以只介绍两个最常用的浏览器的快捷图标和窗口界面。以介绍共性的操作为主。浏览器主窗口两边上的滑块大小与当前页面的大小成反比。比如垂直滑块越小,表示页面越长,滑块占窗口垂直长度的比例,就是主窗口中的页面部分占全部页面的比例。当一个页面能在主窗口中全部显示时,滑块就自动消失。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些文本页面很宽,主窗口中只显示出页面的左边部分,页面的右边部分可通过拖动水平滑块来浏览。而许多初学者往往只知道拖动垂直滑块上下浏览页面的内高中—1教参第四章第3页容。地址列表框中能保存已浏览过的网页地址,下次再要浏览该网页时,可在列表框中选定相应地址。在窗口操作中,要注意光标的不同形状,以便掌握当前的操作状态。绝大部分情况下,光标呈箭头形状,表示可移动或选定操作功能;光标呈手指形状时,表示当前光标所在页面部分是一个连接,在状态栏会显示其URL;当光标呈沙漏形状时,表示正在下载信息,如果将光标移出主窗口,就会变成箭头形状,可进行其它操作,如将浏览器窗口最小化后,运行另外一个程序;当光标呈“I”形状时,表示可以进行文本输入或编辑修改。浏览过的页面内容,除保存在内存中,以供“回退”和“向前”操作前后翻页浏览,在关闭浏览器时还会以文件形式保存在硬盘中,在下次打开浏览器时可调用。即在输入URL后,如果该页面保存在硬盘中,则马上装载到主窗口中,比从网上下载要快得多。由于各搜索服务器经常要进行维护,其页面格式会调整,连接内容会更新,所以实际应用中看到的页面不一定与教材插图中的一致,但操作方法是一样的。通过网上查询,可以有目的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通常都按类别进行搜索,根据页面显示的分类索引条目,一层一层地搜索下去,总能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其好处是,既方便又可以了解与所要信息相近的其它信息。其不足之处是所要的信息范围较小,信息源单一。对于分类索引条目中没有列出或一时找不到的信息内容,只能通过关键字搜索,在主页的搜索框内输入所要寻找的信息的关键字,点击“搜索”按钮后,服务器系统会在能搜索到的范围内搜索与指定关键字相匹配的网址,然后排列在页面上,以供选择。其优点是所要的信息范围广,可以好中取精。用断点续传软件下载网上文件,不作为教学主要内容,只是让学生了解其功能。只要学生学会直接在网页中下载文件的方法。按类别进行搜索浏览,只能满足于网上漫游,它可以达到一些搜索信息的目的,但还没有体现出充分利用网上资源的优越性。要充分挖掘网上资源,就要学会灵活运用关键字搜索的方法。教师可多举些实例,启发学生善于把握搜索信息的方法(如《实践指导》第四章实践4-1中的第2题,看谁用最快的速度找到最多的网校站点)。第四节电子邮件的应用(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操作。(2)使学生学会管理地址簿和邮件文件夹的方法。(3)使学生了解申请个人免费电子信箱的一般方法。(二)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电子邮件已成为最方便最快速的信函,比普通信函的信息量更多更丰富,使用电子邮件是因特网上应用最广泛的一个应用。每一个使用因特网的人,都必须掌握有关电子邮件的各项操高中—1教参第四章第4页作。电子邮件与普通信函的格式和处理方式都不同,应仔细向学生说清楚。教材中在介绍电子邮件的编写和收发时,都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其操作步骤和细节,以便让学生尽可能全面了解并掌握。收件箱窗口中的三个框可以调整大小,其中标题框中的发信人、主题和接收时间栏也可调整宽度,方法是将光标移至两个相邻的栏中间,光标变成“←‖→”(或“=”)形式,左右(或上下)拖拉就会改变栏框的大小。发送电子邮件时首先要打开“新邮件”窗口。在输入收信人地址时,应注意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当输入的地址内容超过栏宽时,会滚动显示。附件是电子邮件的特色之一,它使电子邮件能发送的信函内容从一般的文本文字,扩大到程序文件、数据库、声音和图像文件,甚至因特网上的网页内容。当附件数据量很大时,可把文件压缩后再发送,以加快发送时间。发送出的邮件都保存在“已发送邮件”文件夹中,以备查阅。从邮件服务器中收到的邮件个数累加在文件夹目录框的收件箱的总数中,邮件名信息显示在标题框中,其中收到的第一个邮件自动打开显示在预览框中。未打开的邮件在标题框中的邮件名用粗体字显示。回复作者与新邮件的主要区别在主题内容,回复的主题是在来信的主题前面加了一个标志“回复:”。而在正文框中用“”开头的来信内容,主要是为了给回信作参考,可以把它们全部删除,也可以借用其中的内容来编写回信内容以提高编辑效率。转发邮件与新邮件的主要区别也在主题内容上,转发邮件的主题是在来信的主题前面加了一个标志“转发:”。并且把来信内容作为转发信的附件,在正文框内可以写上对转发信的说明或其它内容。新邮件、回复作者和转发邮件编辑都可以修改发送地址内容和主题内容,尽管有的内容是自动加入的。而对于来信的内容只有回复编辑可以修改,转发编辑无法修改来信内容。在OutlookExpress中新编写好的邮件都存放到发件箱中,上网后按“发送和接收”按钮,就一起发送出。而在Netscape中可用“待发箱(Outbox)”功能完成相同操作。下面介绍用“待发箱”一次发送一批邮件的操作。(1)在“写信”或“转发信”编辑窗口中,选择“选项”菜单中的“延迟发送”功能,这时会在邮件管理窗口中的文件夹目录框中建立一个“待发箱(Outbox)”目录。(2)编辑所要发送的电子邮件,每完成一个仍按“发送”按钮,但都发送到“待发箱”中,“待发箱”的总数栏目中会显示保存的邮件个数。(3)上网后,在邮件管理窗口的“文件”菜单中选定“发送待发箱中的邮件”,就会将“待发箱”中的所有邮件一次全部发送出去。这时从“待发箱”和“发信箱”的总数中可看到这些邮件都保存在“发信箱”中。转发信时,点击收件人栏前的“通讯薄”卡片,在“选定收件人”对话框中选定所要的地址名称,如要同时发给多人,可以按住“Ctrl”键后点击多个地址名称,然后单击“收件人”或“抄送”,最后点击“确定”高中—1教参第四章第5页按钮,所选择的电子信箱地址就自动填入相应的框中,如果有多个地址,则每两个地址间自动用逗号隔开。这样做既方便又可靠。在通讯薄中建立的邮件地址,特别是建立地址组,能快速准确地输入邮件地址,提高编写发送邮件的效率。而通过分类文件夹的管理,可以更好地进行邮件管理,特别适合通讯量大或多人共用一个信箱的情况。教材中详细介绍了申请个人免费电子信箱的操作步骤,除了要让学生掌握该方法外,主要是为了学生能适应今后各种网上注册的操作,特别是有意培养一种遵守网上规则的意识。习题解答第一节练习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网络的分类有几种?解答:通常将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其连接起来,用功能较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者称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一般分为两大类: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简记为LAN)和广域网(WideAreaNetwork,简记为WAN)。2.网络硬件由几部分组成?网络软件由几部分组成?解答:硬件主要包括文件服务器(FileServer)、工作站(Workstation)、网络接口卡(NetInterfaceCard,NIC)和传输介质(TransmissionMedium)等。网络软件包括节点工作站操作系统(如DOS、Windows、UNIX等)、网络操作系统(如NOVELL公司的NetWare,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NT)和在网络中运行的应用软件(如图书资料管理软件、银行存款通存通兑管理软件、人口档案信息管理软件和上网浏览软件等)。3.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应用有哪些?解答:主要应用有情报资料检索、远程教育、金融系统联网和军事应用等。第二节练习1.因特网是什么?解答:因特网(Internet)是迄今最大的全球性的网络集合,它连接了全球几十万个网络,并通过这些网络彼此间的合作,共同遵守着一定的网络协议来运作的。2.因特网有哪几个主要服务功能?解答:因特网有电子邮件(E-mail)、文件传输(FTP)、远程登录(Telnet)、电子公告牌系统(BBS)和信息检索()等五个主要服务功能。讨论与思考:1.使因特网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解答:使因特网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能对全社会开放,实现了以资源共享为中心的实用服务方式。2.你认为因特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会有哪些积极推动作用?高中—1教参第四章第6页(略)第三节练习1.在浏览窗口中的光标呈沙漏形状时表示什么状态?变成手形状时又表示什么状态?解答:光标呈沙漏形状时表示正在与服务器连接或下载页面的过程中,状态栏和进展条会显示相应的信息。变成手指形状时则表示此处是一个链接,点击后可进入下一个页面。2.工具栏上的“后退”“前进”按钮变黑表示什么情况?变灰又表示什么情况?解答:“回退”“向前”按钮变黑表示该功能有效,可前后翻阅已下载的页面。变灰表示该功能无效。3.因特网上的搜索引擎主要以哪两种方法进行搜索信息?解答:因特网上的搜索工具主要有两种搜索方法。一是按类别搜索方式进行,即根据屏幕显示的信息类别,由粗到细一步步搜索下去;二是按关键字搜索方式进行,即根据输入的关键字,来搜索并显
本文标题:第4章网络基础及因特网应用教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51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