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大连枫叶国际学校中方语文课程教学设计课题优美的汉字授课教师成升授课时间第14周授课年级10年级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从音、形、意三个角度来欣赏汉字的美。2.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教学重、难点欣赏汉字的音美、形美和意美。教学方法教师讲解法、朗读法、讨论法活动预设教学设计一、导入歌曲《中国娃》。“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这是汉字的声音美;汉字的方方正正、横平竖直是它的字形美;汉字还有区别于其它文字的显著特征:表意。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感受它的美。二、了解汉字之美1、听汉字的音美:吟唱诗歌《念奴娇·赤壁怀古》、朗诵《雨霖铃》。思考:学生从汉字声调的角度来谈谈自己听完诗歌后的感受。教师指导:汉字讲究声韵铿锵有力、音节和谐、抑扬顿挫。刚才我们欣赏的作品或如奔放的大海、或如涓涓的小溪。其声犹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净化了我们浮躁的心灵。2、看汉字的形美:展示名人的书法艺术以及学生的书法作品(2008奥运会的设计图)。2思考:学生从汉字的笔画和字形的角度来谈自己的感受。教师指导:汉字的字形由点横竖撇捺等构成。其方方正正、四平八稳,那些经过艺术处理的汉字或跳起了拉丁舞、有的如同酒醉的成龙打起了醉拳更是让我们感到的是在欣赏汉字在纸张上跳舞,所以:书法是“纸上的舞蹈”。师:我们用耳朵欣赏了汉字的音美,用眼睛鉴赏了汉字的形美,下面就请用我们的心来感受汉字的意美。简洁的明字,有怎样的意美呢?3、味汉字的意美:⑴欣赏汉字日、月、山:板书:教师:(幻灯片)一轮圆圆的红日描画出太阳圆圈的形状,如钩的新月与太阳的形状区别开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山。简单的几笔勾画,万物形态尽现。学生讲解“明”字的象形构造,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由形美引发出怎样的意美。小结:一轮似火的红日,一弯皎洁的月,交相辉映,为人们驱走夜的恐慌,带来无限的光明与希望。⑵研讨(学生指出自己所找出的汉字的意义):劣:平时如果用力少,到时就会比别人差;缺少能力的人,其表现就可能比别人差。舒:舍予是一种忘掉自己的精神,这种境界多么令人舒畅;只有不断地舍弃和给予,才会感到舒心快乐。选:走在前面的人,更有选择的余地;被挑选出来的人,应是事事走在别人的前面的。美:羊大为美。原始社会过着狩猎的生活,物质欠缺。这也是游牧民族的生活特征和审美习惯。唐代社会“以胖为美”因为他也有游牧民族(鲜卑族)的血统。(学生会意的。)⑶是否任何汉字都可以这样解释呢?请听苏东坡和王安石的一段故事:坡滑鸠王安石对苏东坡说:“我估计你是你家东面山上的一层皮,因为“土之皮”曰“坡”。苏东坡答到:“以老师高见,那么‘水之骨’曰‘滑’,可水是没有骨头的啊”。接着,苏问到王:“你知道‘鸠’为什么是‘九’和‘鸟’组成的吗?”王答到:“因为它家有九个人。”苏东坡继续问到:“那为什么它家只有九个人呢?又是怎么构成的呢?”王只好摇头作罢。苏东坡答到:“桑之鸠兮,其子有七”《诗经》。3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汉字并不是都能这样去会意的。这是因为汉字的构字不一样而导致的。主要是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⑷我来品一字: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你认为诗句中哪个字用得好,用得妙?“闹”字不仅觉得枝头杏花尽情绽放,甚至还让人想到春天百花争奇斗艳,蜂蝶飞舞,春鸟和鸣的景象;一“闹”字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故王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5)杏花、春雨、江南小桥、流水、人家清风、半夜、鸣蝉三、关于汉子的起源——神话美一般认为最古老的汉字是公元前13至公元前11世纪商代的“甲骨文”。但是在甲骨文之前,我们根据文献资料了解到关于汉字起源的几种传说,有的还带有神话色彩。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原始汉字发生的因由,以及由原始汉字向成熟的文字体系过渡时的一些历史状况。1、结绳造字说结绳记事的说法首见《易经•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至于结绳这种记事方法如何施行,《周易正义》引《虞郑九家易》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人们结绳的可区别性很低,只能用结大结小来标记大事小事。尽管结绳的记录功能很弱,但结绳说既有后代民俗作为确证,又可从历史发展的逻辑上分析出它存在的合理性,因此,可信度较大。2.契刻传说一般人认为文字的起源和图画有密切的关系。在竹、木等材料上刻上各种痕迹、记号来记事,即是契刻,这也是古代广泛地使用过的方法。“契”是指刻划和经刻划4物。古人能用图画表达某种抽象的意思,这说明距离创造文字的时间不会太远了。3、仓颉造字说相传上古黄帝时期,史官仓颉根据日月星辰、鸟兽足迹等自然现象创造了汉字。仓颉造字,这种说法影响很大,古代典籍多有记载。四、汉字的形体演变1.甲骨文:是商代(公元前1400)的文字。因刻在兽骨或龟甲上,故名甲骨文。文字是以契刀刻划的,故又名“契文”“契刻”。文字的内容大部分是属于王公问卜的记载,故又称“卜辞”或“占卜文字”。此外,因甲骨文字出土的地方在河南省安阳县(原是殷代故都),所以又称为“殷墟文字”。严格地讲,有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它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甲骨文的最早发现时间应该是在清末光绪二十五年以前。在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的洹河南岸田庄。村人于耕种时,在土层中掘出一些龟甲兽骨碎片,其中大部刻有深奥难辨的文句。当时,村人当作龙骨转售给药店为药村。直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被考古学家王懿荣发现,肯定了它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轰动了学术界。甲骨文是刻的,所以笔道大都是直的,转弯的地方也刻成硬角,体方向不稳固,象形程度高。但它它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它的发现让人们第一次见到了中国古文字的面貌。(展示甲骨文发现者王懿荣像及商代刻在龟甲上的文字,讲述“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故事)2.金文:商代人就已开始用青铜铸造各种精美的器具,有的铜器上还刻有文字,用来记载铜器的用途和主人。到来周朝,也就是公元前1000多年时,还用铜器记载重要的史料。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人们把它叫做金文或钟鼎文。金文字有凹凸之分,凹为刀刻,呈阴文,凸为先用刀刻模型,然后浇铸呈阳文。起源于殷商,盛行于周代。金文是承甲骨文体而又有新发展的文字。虽然其象形程度仍比较高,但已有了线条化的趋势。金文弯曲的笔道很多,转折的地方常写成弧形。笔画线条浑朴自然,结字壮美多姿,字体渐趋整齐雄伟纯朴。但因字体笔画尚未完全固定,往往一字,笔画和写法也各异。(展示西周毛公鼎上的文字)3.大篆:也叫籀zhòu文(石鼓文)。籀文是古代秦国使用的文字,承金文,下启小篆。趋于方正丰厚,用笔起止均为藏锋,圆融浑劲,结体促长伸短,匀称适中。是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石鼓文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故有“书家第一法则”之称誉。(展示西周器皿上的大篆文)小篆:秦统一六国后,小篆成为全国通行的文字。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对文字进行了统一规范的工作。李斯等人以统一前关东使用的文字为基础,整理成一种规范的文字叫篆书。后来叫小篆。泰山脚下代庙里珍藏的一块残石,据说是5秦始皇祭封泰山时的遗物,上面的小篆就是李斯亲笔写的。小篆字体规整匀称,字形有所简化,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小篆转折的地方都写成弧形,连斜笔也写成圆圆的笔划。由于小篆竖写不便,所以作为实用文字通行的时间并不常。4、隶书:隶书算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它是汉字中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隶书把小篆弯曲的线条分解或改写成平直的笔划,写起来比较方便。山东曲阜孔庙里,保持着许多汉碑,汉碑上的字体就是隶书。5.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末,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是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运用连笔,书写快捷,难以辨认,具有艺术审美价值。6、楷书是汉字书法艺术的主要书体之一,又称“今隶”、“真书”、“正书”、“正楷”等。因其形体方正,可作楷模而故名。它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朝更是楷书的黄金时代。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盂附)等。7.行书:楷书形成的同时,形成一种写法比较随便的字体叫行书,行书是历代使用最广的一种手写字体,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王羲之《兰亭集序》书法展示)1956年以来,规定以通用的简化写法为正式写法。五、汉字的形成(一)“六书说”和《说文解字》古人把汉字的形成方法归纳为六种,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即“六书“。但“六书”并不是没有造字前就存在,而是后代文学家归纳和概括出来的。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系统地阐述了“六书”。早出现的汉字符号大多是形象地摹画事物的符号,因此,在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构成字的方法,而“转注”和“假借”是用字的方法。可以说,汉字字形的变化过程中慢慢从“象形”发展到了“表意”。下面一起来看几种构字法。1.“象形”即简化了事物的图形,也是最早造出来的汉字符号。比如“”就画成树的样子,“火”就是火苗的样子。“门”和“车”也像门和车的样子。(老师板书画出图形)。象形字6象形字源于绘画,容易辨认,易于区别。如“人、目、山、火、木、鱼”等等。“元”是开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我国殷商时代的青铜器上就有“旦”的象形字了。最早的汉字像画的画儿,如“月”字,多像弯弯的月牙;如“山”字,多像偏山,上头还有三个高高的山尖。2.“指事”即象形字加上符号构成新字。象形字必须要像事物的形状才能被描摹出来,客观事物纷繁复杂,具体形象可以画出来,而一些抽象的事物则无法描摹,这时候就要借助符号来表示。于是“指事”这一造字法产生了,比如“上”和“下”无形可象,就在一条长线的上下分别画一条短线来表示。又如,在“木”下加一条短线表示树根,在刀口处加一条短线表示刀刃。(老师板书画出图形,方便学生形象理解)3.把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字或指事字拼合在一起且把它们的意义结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凿子方法就是“会意”。不如,“出”,由一个“止”一个半框组成表示脚从土坎中走出来。“步”两个“止”表示两脚交替走路。“休”由一个人字和一个木字组成,表示人靠在树上休息。.“从”字两个“人”,表示一个人在前面走,另一人在后面跟从;比字,两个人并肩站立,似乎正在比较高矮。天空为什么如此明亮?“日”和“月”合起来为“明”。会意字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组成的汉字,它的意义往往就是它包含的几个汉字的意义组合成的。比如:“明”是由“日、月”两个字组成的,因为“日、月”都是能发光、明亮的东西,所以,“明”也就是“光亮、明亮”的意思;像大家学过的“尖”也是如此,上面“小”,下面“大”,可不就是“尖”吗?最有意思的,还要数“泪”字,它是由“水”和“目”两个字组成,“目”中的“水”,就是眼泪。4.汉字只有发展到表意阶段,我们才能利用汉字进行交流沟通。但是汉字的表意方法还是受限制。因为我们的交流很多时候是用语言来进行的,而语言依赖于声音。因为交流的需要,形声构字法也就产生了。用表义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合起来,构成的字是形声字。如:草、室、泥、村、腐等。形声造字法的构字能力很强,因此汉字中形声字所占的比例很大。形声字用形旁和声旁组成的字,就叫形声字。由于古今字音、字形的变化
本文标题:《优美的汉字》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56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