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兰州一中2015-2016-2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第Ⅰ卷(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道题2分,共50分)。1.殷商贵族笃信“天命”主宰一切,并永远庇佑其统治,祭祀占卜居于政治意识的主流。而西周宣扬“敬德保民”“明德慎刑”才能得到“天命”的眷顾。这一变化表明了A.神权思想体系的瓦解B.伦理政治的勃兴C.德主刑辅理念的成熟D.对“天命”的质疑2.《周礼》中的“同姓不婚”被规定于《唐律》中,尽管唐以后的政府在司法实践中不干涉同姓为婚,但直到清代,“同姓不婚”在立法中却始终未能废止。诸如此类立法和司法实践脱离的现象在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这反映了A.唐代以来法律的儒家化B.法制理念追求礼法结合C.社会进步弱化宗法观念D.制度建构经常不拘常格3.《汉书·食货志》载,秦朝“收泰半之赋……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汉景帝“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这一变化说明了A.秦朝赋税繁重造成社会生产力破坏B.黄老治国思想基本上取代了法家治国理念C.秦汉时期农耕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D.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紧密相关4.宋代有人说:“人生不可无田,有则仕宦出处自如,可以行志。不仕则仰事俯育,不致丧失气节。有田方为福。”宋人的这种思想在此后的千余年间十分流行。这一现象A.促进小农经济的稳定与强固B.化解了官僚政治的内在矛盾C.导致土地占有趋向豪强地主D.阻碍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5.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提倡“格物致知”以通“天理”;王阳明强调“理”在心中,主张“致良知”以知“天理”。这一变化A.颠覆了传统儒学的信条B.有利于儒家信仰的强化C.不利于理学精神的推广D.肯定了天理涵盖的内容6.鸦片战争后出国的华工,绝大多数是闽、粤两省沿海各区的农民。如广东南路各县,一般雇农或佃农,以田租太贵无法承佃,以工值太廉且无工可做,相率卖身当猪仔到南洋去当苦工者,每年约以千万计。据此可知A.闽、粤农民预见到国内商业发展暗淡B.商业的发展吸引更多农民下南洋经商C.经济发展使南洋劳动力数量极度缺乏D.闽、粤两地区经济结构出现了新变化7.有学者将19世纪30年代亚洲地区某一种贸易的“三角关系”绘制成如图8所示。该图能够反映出2A.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B.英国扭转贸易逆差的手段C.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D.中英文明间的碰撞与融合8.据苏南地区某些方志记载:自光绪初年至20世纪20年代,“邑人服装朴素,大率多用土布及绵绸府绸”。到40年代末,“旧时农隙之时,均纺纱织布,除供一家衣着外兼以出售,协助家用,近虽机器纱布盛行,家人衣着仍有自纺自织者”。这些记载反映了当时A.工业化导致苏南农村的贫困B.土布业与商品市场共同发展C.近代工业的影响主要在城市D.农村自然经济很少受到洋货冲击9.晚清驻英公使郭嵩焘指出:“西洋立国二千年,政教修明,俱有本末,与辽、金崛起一时,倏盛倏衰,情形绝异”。这反映了郭嵩焘A.突破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束缚B.放弃了“中体西用”的思想C.对传统夷夏观念的理性批判D.力图处理东西方的矛盾冲突10.张謇在1905年时曾说过:“革命有圣贤,权奸,盜贼之异。圣贤旷世不可得,权奸今亦无其人,盗贼为之,则六朝五代可鉴。而今世犹有外交之关系,与昔不同。不若立宪,可以安上全下,国犹可国。”材料表明张謇A.主张借鉴历史进行革命B.从革命开始转向立宪C.认为立宪潜伏着危险D.对清朝仍然抱有幻想11.某时期,中国国民党在政策纲领中陆续写进“徐谋劳资间地位之平等”、“确认妇女与男子地位之平等”、“徐谋地主佃户间地位之平等”等保障“人民”权益等内容。这些政策A.宣传了推翻帝制的民主思想B.奠定了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C.顺应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热情D.促进了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12.据统计,从1949年至1957年间,全国城市人口由5765万增加到9949万,增加了72.58%;农村人口则由4840万增加至5470万,仅增加了13.03%。这一时期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主要是因为A.农民进城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B.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现实要求C.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D.一五计划集中发展重工业的需要13.改革开放初期,私营企业往往借助于其它经济形式来遮掩、隐蔽自己的真实身份,在发展过程中挂靠国有、集体、外资等企业戴上“红帽子”经营。90年代中期以后,大部分私营企业纷纷主动摘帽还原,以其真实面目开展经营活动。这种“摘帽”现象3A.削弱了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B.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C.加大了私营企业主的投机性D.使国家开始承认非公有制经济14.古代雅典的城市建筑呈现出宗教区、公共活动区和私人区混合的格局,街道体系也缺乏规划,城市一直延续到郊区和乡村。富人区和穷人区均衡地散布于城市之中。惟其如此,雅典人创造了独特的文明。以上材料能说明的是A.城市设计理念促成雅典的民主政治产生B.城市设计促使其民主政治出现脱节现象C.城市设计与其行为和观念形成互动效应D.城市规划足以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典范15.某个学者说:“4世纪时罗马帝国总算历劫而存,而中华帝国的时代己成为过去。可是中华帝国在罗马帝国己不复存在时最后重新组成。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王朝比拜占庭帝国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作者强调的是A.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B.自然经济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公平公正选拔官吏关系国家存亡D.商品经济逐利导致罗马的分裂16.下列示意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西欧A.世俗王权的演变B.资产阶级力量的变化C.教会势力的演变D.市民阶层力量的变化17.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到:“(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1895年,恩格斯却指出:“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这表明A.恩格斯主张放弃暴力斗争的形式B.议会斗争得到各国工人政党赞同C.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D.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化逐步完善18.西方学者约翰·密尔认为“它使社会中现有的一般水平的智力和诚实以及社会中最有智慧的成员的个人才智和美貌,更直接地对政府施加影响……一个国家的制度所能组织的这种好品质越多,组织形式越好,政府也就越好”。其中他评价的制度最有可能是A.直接民主B.君主制C.代议制D.总统制19.“这次革命不是一次反对哪一种国家政权形式——正统的、立宪的、共和的或帝制的国家政权形式的革命。它是反对国家本身,这个社会的超自然的怪胎的革命,是人民为着自己的利益重新掌握自己的社会生活。它不是为了把国家政权从统治阶级这一集团转给另4一集团而进行的革命,它是为了粉碎这个阶级统治的凶恶机器本身而进行的革命。”马克思所说的“这次革命”指A.光荣革命B.巴黎公社C.十月革命D.新民主主义革命20.1920年,苏俄1卢布的价值相当于1918年1卢布的1/188,相当于1913年的1/13000。这从侧面反映出A.物资奇缺,阶级矛盾尖锐B.苏俄应对通货膨胀的经验不足C.以物易物,市场贸易取消D.西方国家对苏俄经济进行封锁21.1934年底,罗斯福指出:“我们以往建立起来的的惯常社会秩序,不能应付我们现今不得不面对的危机与问题。又一次仅仅为了生存下去,要求我们创建新秩序。”为此,罗斯福政府A.帮助银行恢复信用B.开始实施直接救济C.对工业加强计划调节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22.有学者描述二战后的某一现象“从本质上否定了雅尔塔体系,在地缘政治舞台上作出了另外的选择,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最终都得屈服于这种选择。”作者描述的现象是A.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B.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C.中美关系的逐渐改善D.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23.1981年,里根发表就职演说时说:“政府不能解决问题,它本身就是问题”;撒切尔夫人则主张,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并让市场在更大的领域与程度上主导英国经济转型。据此可知,两人都强调A.加强政府干预,促进经济转型B.扩大政府开支,增加货币发行C.恢复自由放任,激发市场活力D.限制政府权力,发挥市场作用24.据统计,若以全球国民生产总值为100,下列国家或区域集团组织的国民生产总值在1960年后的变化如下表,据上表可以推知,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A.世界经济格局明显向多极化发展B.东西方经济的相互依存程度加强C.亚太地区尚未吸收科技革命成果D.新兴工业国兴起缩小了南北差距2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位画家说:“我们正在寻求一种建立在根本法则之上的艺术,一种将治好时代的疯狂症的艺术。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秩序来恢复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平衡。”这表明了当时A.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B.西方社会面临精神危机C.艺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D.两极世界格局濒临瓦解52015-2016-2学期高二年级期末历史试卷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道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共4小题,50分。)26.(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民国开创,因官员考试尚未实施,多门以入仕,各级政席官员成分复杂、素质高下不齐,所以《文官任用法草案》对任官资格作出严格限制。又颁布《文官甄别法草案》《文官甄别程序条例》等法规,专门设立官员甄别委员会,对所有未经考试任命的官员进行甄别。1913年1月,北洋政府公布了《文官任用法草案》,确定官员任用资格主要有两项,第一是考试,第二是经历,“考试者所以决其将来,经历者所以重其既往,二者皆不可偏度”。对司法官任用,更有特别规定。同时又公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对考试作具体规定。材料二历史上,德意志在官员的任用上长期保持着“恩赐官职”制的传统。1713年,普鲁士威廉一世制定任用法官必须通过考试的规定。1873年,威廉二世颁布《官员法》《资历条例》,标志着德国官僚制的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二战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对德意志帝国公务员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陆续颁布了《联邦公务员法》《联邦法官法》《联邦公务员工资法》《联邦公务员休假条例》。东西德统一后,继续执行,并对相关法律条例进行修改完善,从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现代公务员制度。(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北洋政府、德意志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相同之处。(5分)(2)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北洋政府、德意志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6识分析两个政权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共同影响。(10分)27.(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物价关系动荡不定,这对社会制度的演变,对各个阶级的分化改组起了重要作用。贵金属充斥于欧洲,导致了在近代硬币基础上发生的一场最大的价格革命。……如此大幅度通货膨胀的后果,就是当时令人触目的货币购买力的可怕的低落。1650年,英国物价上升到最高点,相当于1451~1500年物价的3.31倍。从这些数字中,我们看到了另一个依据,说明宗教改革运动具有经济社会的特点,成为发泄普遍不满的一种方式。而且,还须看到,1600年以后不久,这种灾难迅即达到顶点,这与劳动阶级最初从欧洲迁居美洲殖民地的时间刚好相吻合。他们希望在美洲找到较好的生活环境,或至少可以摆脱国内的环境。毫不奇怪,17世纪是以欧洲居民向新世界迁徙为其特征的。新英格兰、弗吉尼亚,乃至沿海各州的移民开拓,更多的是由于欧洲的经济灾难和社会怨恨而不是由于宗教迫害引起的。材料二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影响下,世界白银价格大幅上涨。1935年,中国发生了“白银风潮”:白银外流,国内通货紧缩,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大规模失业爆发。国民政府在内外交困下被迫改革,于1935年11月公布了法币改革令。主要内容是: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并将白银收归国有,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规定汇价为法币一元等于英币1先令2.5便7士,并
本文标题: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65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