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学案
高三级部历史科必修二第一单第6课学案NO:_14_编写人高艳娥编写时间2012-9-20使用时间2012-9-24审核人徐永华主任批阅等次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标要求】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知识梳理】1.总结明清之际农耕经济高度发达的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赋役制度、综合国力)2.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产生条件与标志、具体表现、地位、发展缓慢的原因?3.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海禁闭关政策?如何评价?4.近代前夜的危机的根源与表现中国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预习自测】1.有关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①30种工农业生产技术,基本上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②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③白银广泛使用,商业资本异常活跃④许多工商业市镇形成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④D.②③④2.下列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明中后期在江南稀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机户、机工的出现标志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清代资本主义萌芽壮大,整个生产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D.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3.体现江西景德镇制造业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史实是A.官办手工业工场B.民间小手工作坊C.分散的雇工集中起来的民营劳动组台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4.清政府的哪些措施摧残了资本主义萌芽①对外闭关锁国②对内压制打击工商业③实行“摊丁人亩”制度④厉行文化专制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的有利条件是①商业资本异常活跃②私营手工业的显著发展③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④统治者大力扶植商业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预习反思】【合作探究】【探究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朝中后期)大户(机户)张机为生,小户(机工)趁织为活……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饔餮(早、晚饭,这里指生存)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梏(空虚),两者相资为生矣。”——蒋以化《西台漫记》材料二:“(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粮钱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剥削之余,市积压之料。”“行货有税矣,而算及舟车;居货有税矣,而算及庐舍……鸡豚、肉食也而税;耕牛骡驴一畜产也而税……搜刮于十五郡之中,遍及一百六十州县之内。”——《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大户”与“小户”各指什么?大户和小户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分析这种关系的实质。(2)根据材料二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班级学生姓名学号使用时间任课教师自我评价【探究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中后期有人作《醒世词》描绘世态人情:“世间人睁眼观见,论英雄钱是好汉。有了他诸般趁意,没了他寸步也难。……人为铜钱,游遍世间。求人一文,跟后擦前。”材料二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晋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之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摘自《杯居漫录》材料三明中后期上海人陆揖反对“财节则民可与富”的禁奢主张,认为“关越之易为生者,其大要在俗奢、市易之利,……使其相率而为俭,则逐末者归农矣。”——摘自《蒹葭堂杂著摘抄》材料四“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也”。——摘自王夫之《黄书》。请回答: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怎样一种社会风气与观念?结合当时历史背景指出这种风气与观念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体系构建】【巩固练习】1、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指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以上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有利于巩固统治D.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由于高度的文化优越感,中国人在文化上始终处在不败的地位,同时导致其对外来事物的普遍排斥,而后更逐渐发展为对外界冷漠的内向型心态。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3、“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消极的抗倭。”这表明,明朝“海禁”政策的出台A.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B.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要求C.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D.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4、下列明清时期(1840年前)出现的社会现象中,最能反映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是A.“以末致富,以本守之”B.“匠有常主,计日受值”C.“滋生人丁,永不加赋”D.“奏章票拟,主之内阁”5、“(在广东佛山罗定)凡一炉场,环而居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计一铁场之费,不止万金,日得铁二十余板则利嬴,得八、九板则缩。”材料反映的准确的信息是A.炉场生产分工明确B.炉场生产规模扩大C.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D.生产以赢利为目的6、《明经世文编选录》载:“番中本无盐硝、火药、亦无铳炮器具,后因中国之人接济往来,私相教习,违犯严禁,将带出境,以济番人运用……若今明开通税之门,略同互市之法,火铳、火药公然交易,得番人无用之物,济番人有用之器,是持其柄而授之兵也”。材料反映的思想是A.主张实行海禁B.反对实行海禁C.主张扩大火铳、火药的交易D.主张积极开展对外贸易7、明清时期,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A.小农经济已经解体B.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C.经济结构发生了彻底变化D.重农抑商政策已破产8、苏州碑刻博物馆中的《永禁机匠叫歇碑》,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房机户(依仗官府势力)为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工)银而立。由此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①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②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苏州③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业中存在劳资斗争④中国早期雇佣工人为改善经济待遇而进过斗争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③④D.②③9、1585年(明万历十二年,)广东顺德县耕地总量88.4万亩,据县志记载亩产约1.8石米,米时价约每石0.5两白银,官府计划征收土地赋税约5.8万石米,实际征收入库2.9万两白银。对该史料分析正确的是(明朝起止时间: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①明朝中期顺德县以货币形式征收农业税②明朝顺德县农民的农业税负担沉重③当年顺德县农民的粮食结余足以维持温饱④明朝时期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A.①B.①②④C.①④D.①②③④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参考答案预习自测:ACCCC合作探究【探究一】(1)大户与小户:①“小户”指的是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早期雇佣工人。②“大户”指的是雇人劳动的工商业经营者,即早期资本家。关系:大户与小户之间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实质:大户与小户之间关系的实质是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生产关系。(2)主要原因:明政府对手工工场进行多方面的限制和盘剥,使机主丧失生产经营主动权,征收苛捐杂税,严重影响了手工工场的扩大再生产。【探究二】答案:拜金、重商和倡奢。冲击传统等级观念,刺激商品经济发展;助长统治阶级的腐朽倾向。(或激化阶级矛盾)。解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利用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并且提出较高的归纳、概括能力要求。巩固练习1、【解析】材料大意:金银财宝、富丽堂皇的房屋,遇到各种灾害瞬间就消失了,只有田地不会有什么损耗。所以绅士、富商、普通手工业者、商人等,有了一些财富后都用来置办田地。本题实则考查了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原因,根深蒂固的自然经济、有钱商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再发展。其他ACD三项与材料无直接的联系。2、【解析】材料信息体现了中国人的盲目自大心态,C项乾隆的话反映了这一点。其他三项则体现了中外交流。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思想的演变。A项为明朝时期徐光启的著作;B项负责清朝对外贸易的商人;D项属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3、【解析】题干强调了海禁政策出台与朝贡贸易的关联性。结合所学知识,海禁政策是因日本浪人与国内非法商人勾结在一起,时时侵扰沿海地区,为了维护统治秩序,有戚继光抗倭,进而实行海禁政策,ABD三项都片面理解,答案为C项。3、【解析】A体现的是商人经商致富后购买土地进行地租剥削而非用于扩大再生产;C反映的是封建统治者减轻人头税;D主要是说明内阁的职权,C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但从世界发展潮流看,资本主义确立更重要,而B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4、【答案】A5、A6、【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明清时期自由劳动力在增加,市场在扩大,手工工场的技术不断发展,商品买卖频繁,生产关系发生显著变化,这一切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着不同于农耕文明的工业文明的生产关系——雇佣关系。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7、【解析】分析材料可了解到,清朝雍正年间苏州的机户勾结官府禁止机匠罢工。结合各选项说法,第①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清政府限制手工业商业的内容;第②项说法材料中也没有反映,本题选③④项,说明当时手工业中存在劳资斗争;雇佣工人为改善经济待遇而进行过斗争。8、【解析】考查明朝赋税制度。由题意可知,县总产量88.4×1.8=159.12万石,折银159.12×0.5=79.56万两白银,与5.8万石和2.9万两白银相比较,以及土地赋税5.8万石折银即为2.9万两白银,显然②项说法错误,③④并未从材料中体现。只有①项正确。
本文标题: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80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