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三明学院社会实践调研论文题目:生态建设美丽家乡调研报告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姓名:许莉婷专业:2014级物理学学号:20140664113三明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2015年8月29日生态建设美丽家乡调研报告许莉婷摘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人类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思考的问题,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文明才会继续,社会才会发展,这一问题,也是党中央一直贯彻的问题,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可见,生态问题不仅是问题还是难题,该调研报告就是从生态建设的意义、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民生生态建设生态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我诞生在泉州泉港的一个小乡村,泉港被誉为“天子传音”北管古乐的故乡,是“世界不多,中国少有的”的天然良港。泉港区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的湄洲湾南岸,地处东亚季风区,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辖区国土总面积441.4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321平方公里。石化产业是泉港的主导产业。设区以来,泉港区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思路,不断推动石化产业集聚。在福建炼化400万吨原油加工、7万吨聚丙烯和华星5万立方米库容低温液化气等石化企业的基础上,致力于完善园区配套、服务在建项目和打造石化产业链,陆续建成投产了湄洲湾氯碱工业、海洋聚苯树脂等一批投资和产值超亿元的规模企业,以及华瑞电池、亚伦集团、金圣化工、华福密胺等30多家石化中下游项目,在建或筹建的还有10万吨改性聚丙烯、15万吨高熔指聚丙烯、60万吨重交沥青等一大批石化项目,区内初步形成了产业链配套、内外资兼容的石化块状经济。2004年全区石化工业产值达116.8亿元。福建省有史以来最大投资项目、备受海内外关注的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已在2007年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成为了拉动新世纪福建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在闽东南一带形成上千亿元的石化产业链群,并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发展。泉港石化基地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已有美国杜邦、德国德固萨、英国英力士苯酚、日本三井化学等50多家国际石化巨头80多次、300多人次到泉港考察洽谈,区域内工业项目规划的投资总额超过600亿元。目前,25平方公里的泉港石油化工区控规编制工作加快进行,正在向上申报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然而,随着泉港不断进步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只有全社会牢固树产生态文明观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绿色活动,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一、生态文明建设对泉港的重要性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在本次的实践过程中,我找到泉港环境保护局生态部的刘部长进行采访了解,他也热情的为我答疑解惑。刘部长带领我观看了泉港石化附近村庄的居住环境,以及港口海岸线周围的情况,我发现泉港目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重化工项目临近环境敏感区,时刻威胁原生态安全。泉港区是福建省酸雨控制区,酸雨污染问题尚未解决,却已规划建设大量炼油项目。项目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将进一步加剧泉港区的酸雨污染,大气环境容量将是泉港重化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应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市场需求,合理布局产业基地及发展规模。2、海洋环境保护形势严峻。泉港海洋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陆源污染物排海问题仍然突出,渔业资源衰竭,海洋物种减少,岛屿生态环境恶化,海岸抗灾能力减弱,突发性海洋环境灾害频发等都威胁着我区的可持续发展。3、居民矛盾僵化。化工区与居民区距离不足的矛盾愈加突出,以至各地政府不得不花巨资将化工企业搬离居民区,造成了对社会财富的浪费,“厦门PX项目”就是一例。与其等项目建成后耗费人力物力去搬迁,不如“未雨绸缪”,在规划阶段仔细选址,将石化区布设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4、部分港口空间布局同质化,影响泉港海岸线环境资源有效利用。港口扩张占用岸线的发展模式仍显粗放,岸线集约性利用水平仍然不高。部分地方政府希望以港口经济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局部地区港口建设过热,在岸线利用上没有统筹考虑,造成了局部区域港口空间布局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港区空间布局同质化问题,影响岸线和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5、油品和石化码头数量与仓储量快速增长,对泉港环境风险加大。我区石油化工沿海仓储密集布局、船舶运量大幅增加将使得环境事故风险水平上升,航道、港口码头、仓储罐区和靠近海域的石化企业等对海域存在潜在溢油环境风险,一旦发生陆域溢油大量入海。很显然,生态建设与泉港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大多采用低水平、低效率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忽视了生态效益,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上这些问题对泉港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与日俱增。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当然,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也是有联系的。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深刻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走绿色发展之路在这次实践中,我通过与村民们的沟通,发现一些村民并没有生态文明的意识,他们只是片面觉得经济效益高就可以,没有认真的去规划生产。而村里的一些干部因为村民的意识已经根深蒂固,而且由于资金等原因,无法从根本的进行乡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我经过总结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查阅资料,我有以下几点建议:1、开展跟踪评价,及时发现问题。环评“三同时”制度主要注重对污染治理设施和污染情况的监督检查,而对资源环境要素、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监督检查一直缺乏有效措施。它可以对项目的资源环境要素以及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监督。例如,石化产业发展所需原料和生产的产品大多是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在储存和运输中较易发生事故,容易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并造成较大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损失。在此类项目的生命周期内实施跟踪评价,可以及时发现该项目存在的问题、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变化、项目投产或运行后造成的严重污染或生态破坏,及时调整防治对策和改进措施,将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对五里海沙的危害也会降到最低。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十六大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循环经济,这符合我国现在的国情与发展建设的基本状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之间的关系,同时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需要,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3、加强大众的生态道德教育。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规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文化意识的支撑。生态道德意识是发展生态文明的依托和精神动力来源。因此,大力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观念,对于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人们生态道德修养要树立新的系统观、价值观、经济观、消费观、科技观,营造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社会氛围,还须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只有使人们从小就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才能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切实防止破坏生态的悲剧重演。4、健全法律法规。惟有环保规则成为既定的制度和法律,防污治污的综合性约束机制才能真正的在社会中全面建立起来。有了可以遵从的、具有强制效力的法律保驾,环保机关在全社会的管理、执法过程中更加地顺利,民众在生活中才能正确认清破坏生态的现象,从而自觉地监督、举报。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法律的高度,是始终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强有力保障。三、结语这几天的实践让我感觉很愉快,也让我更加了解了泉港。虽然泉港现在存在着很多环境问题,但是近几年我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确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在海洋保护、植树造林等方面都已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和路子,相信这对于泉港区环保事业的发展将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能否让泉港重新焕发新的光彩,关键在于每个泉港人能有意识的去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我也相信在泉港政府的支持下,泉港生态文明建设将越来越好,泉港区也会越来越美丽!参考文献:(1)刘文仲.公众参与环保有新途径[N].中国环境报,2009-11-19(03)(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泉州市泉港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2001年6月(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区域环境规划说明书2001年6月(4)国家环保局.石油化学工业废气治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5)张秋望,王秀芳.化工环境污染及治理技术[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6)田立杰,张瑞安.海洋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J】.海洋湖沼通报,1999,(2):65——69
本文标题:生态建设美丽家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85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