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生态文明的背景内涵及实现途径
生态文明的背景、内涵及实现途径发表于2010-4-2708:38[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重大创新,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提出的更高要求。生态文明建立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基础上,是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一种新的文明,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为了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一,要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第二,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三,要坚持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四,要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第五,要坚持国际合作的原则,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关键词]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重大创新,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提出的更高要求。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为了全面地把握生态文明,我们必须对生态文明的背景、内涵及实现途径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一、生态文明的背景与发展历程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既是以物质资料生产为枢纽的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适应和相互促进的社会进步过程,也是人类通过认识自然并利用自然力而促进自身进化与发展的过程。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大体上经历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这样几个阶段。每一次文明的进步和飞跃,既是建立在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极大提高基础上,也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利用和改造能力不断提高的前提下的。在采猎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完全依赖自然界生存,因而对自然的认识非常有限,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在盲目与自发的基础上,它们形成一种原始依赖的关系;在农业文明阶段,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人们依靠农耕牧渔而生产,对自然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一种较低水平的平衡状态;而在工业社会,工业文明所反映的是较高水平的生产力,社会依靠科学技术和机器大工业生产而发展,人类沉缅于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狂热中,这个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征服与被征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和改造能力也得到空前的提高,从而加速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性开采。其结果,一方面是社会财富的成倍增长和积累,另一方面,由于人口过度膨胀和经济盲目的增长,致使生态环境失衡,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资源面临枯竭,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人类对生态文明的选择,就是当代人类在探索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逐渐明确下来的。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于1962年出版了历经四年潜心研究而写成的《寂静的春天》。在这本书中,她以严肃的科学精神和诗人般的炽热感情,提出了环境污染这一20世纪中叶人类生活中一个重大问题,切中时弊、振聋发聩。该书分析的切入点是滥用农药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其重点是揭示由此造成的对生态系统和人体的损害,所以,一经出版便立刻引起轰动,震动了美国社会,并引发了一场持续达数年之久的论战——杀虫剂论战。这场论战以生态意识的胜利而告终,从而极大推动了民众环境意识的觉醒。《寂静的春天》因此成为公认的宣传维持生态平衡、推动环境保护的划时代经典。1972年,来自全球100多名学者在罗马组成的“罗马俱乐部”发表了震动世界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报告根据数学模型预言:在未来一个世纪中,人口和经济需求的增长,将导致地球资源耗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除非人类自觉限制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否则这一悲剧将无法避免。报告反映了人类的自我反省,被奉为“绿色生态运动”的圣经。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是人类建构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件,深刻地检讨“唯经济发展”理念的弊端,全面论述了20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主题(和平、发展、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它们当作一个更大课题(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目标来追求,从而为人类指出了一条摆脱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通过的《21世纪议程》,是人类建构生态文明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人与自然、人与生态,不再是征服或主宰的关系。而是一种全球性的共生共荣。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行动,卓有成效地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得到发展的同时,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控制,土地、水、森林、生物多样性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得到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加快,一些重大环境治理工程和生态建设工程取得明显成效,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有所改善。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国家级《21世纪议程》的国家。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中国政府立即开始行动,在一个月内就提出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明确宣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年7月,中国政府着手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并于1994年3月由国务院正式发布实施。“议程”系统地论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构筑了一个综合性的、长期的、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成为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一个指导性文件。“九五”计划(1996~2000年)首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同科教兴国战略并列为国家的两项基本战略,并以这两项战略来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十五”计划(2001~2005年)具体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各领域的阶段性目标,编制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专项计划。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发展”。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把我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2008年6月2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组织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以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我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进行不懈努力。随着气候变化问题在国际和国内政治议程地位的突显,这次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国家最高决策层对气候变化问题认识的不断加深和对其战略意义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强决心。二、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特点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如果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这一视角来观察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发展,那么可以说,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要求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力图用整体、协调的原则和机制来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生态观念和生态秩序,因而其运行的是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演变的生态轨迹。它使人类伦理价值观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第一,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的理念转变,这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明的基础,文明的转型首先是人对自然的认识、理解和态度发生重要变革的结果。要自觉地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就必须扬弃工业文明的自然观。工业文明的自然观认为:人不是自然的一部分,它只有通过征服和控制自然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这种二元论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联系,使得工业文明对自然的控制和征服过程,变成了对自然的破坏和掠夺过程,变成了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家园的毁灭过程。而生态文明的自然观是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理解为一个整体,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们不再寻求对自然的控制,而是力图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从文明重建的高度,重新确立人在大自然中的地位,重新树立人的“物种”形象,把关心其他物种的命运视为人的一项道德使命,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谐相处,视为人的一种内在精神需要和文明的一种新的存在方式。第二,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这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却把经济系统的运行控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之内,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第三,从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物质财富的增长的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这是发展观的转变。工业文明的发展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唯GDP论,丝毫没有顾及到随之产生的自然资源的高消耗、生产生活的高排放、高污染等问题。生态文明的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强调的是全面发展,不再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是更注重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注重量的增长,而且更注重质的提升,注重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优化结构、科技创新、节约资源、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生态文明的重要原则是以人为本,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三、生态文明的实现途径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使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现代化过程之中,我们必须总结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过程中的经验得失,避免传统工业文明发展中出现的弊病,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一,要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我们必须转变人与世界相对立或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观念。在传统的思维方式看来,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界只能围绕着人、为了人而存在。其结果是自然作为对象被无限改造、征服,生态逐渐恶化。而在生态文明观看来,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应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也不能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而是人类应当约束自己,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人是自然物,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维持自然界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第二,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调在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发展,根本改变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支持经济增长,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必须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要加快信息化进程,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路子。第三,要坚持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
本文标题:生态文明的背景内涵及实现途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86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