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最小因子定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环境因子: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初级生产(第一性生产)指地球上的各种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辐射能以有机物质的形式储存起来的过程。次级生产(第二性生产)消费者利用初级生产的产品进行新陈代谢,经过同化作用形成自身的物质。生态幅: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各个种的遗传特性。物种:形态相似的个体之集合,并认为种具有通过繁殖而永远延续的特点。土壤肥力:土壤及时地满足生物对水分、养料、温度和空气要求的能力物候: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动态生命表:根据对同年出生的所有个体进行存活数动态监察资料编制而成表中所有个体经历了同样的环境条件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年龄结构调查资料编制的表中所有的个体出生于不同年,经历了不同的环境条件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的扩展的过程种群平衡:种群较长时间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生活史:一个生物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全部过程,或称生活周期生长曲线:S型生长曲线,分为停滞期、指数期和静止期种内关系:存在于各个生物种群内部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密度效应: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环境容纳量:某种群在某生态系统中,即一个有限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以及种群与其栖息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和其他生物种群。领域:是指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生态位: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种内竞争促使两物种的生态位接近;种间竞争又促使两物种的生态位分离生态位分化: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物种,由于形态、生理或行为等方面的差异,形成各自生态位的情况。他感作用: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寄生:是指一个种(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寄主)的体内或体表,从而摄取寄主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群落: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中,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的功能的生物集合体。也可以说,一个生态系统中具有生命的部分即生物群落。投影盖度: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群落交错区: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生态演替: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是朝着一个方向连续的变化过程。波动:短期的可逆的变化,其逐年的变化方向尝尝不同,一般不发生新种的定向代替。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取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食物关系排列的链状顺序。营养级:一个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个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分解: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经过生物和非生物的作用转化为无机物质的过程。能量流动:能量沿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或食物网定向逐级流动并被各级营养级上的生命有机体逐级利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温室效应:大气中对长波辐射具有屏蔽作用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使较多的辐射能被截留在地球表层导致温度上升。赤潮和水华: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适宜的光照、温度和水体流态等条件),海洋(淡水水体)中的某些生物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或聚集的现象简述生物群落的概念并说明其基本特征;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与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的功能的生物集合体。1、具有一定的外貌;2、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3、群落中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4、群落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5、具有一定的结构;6、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7、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8、具有边界特征;9、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简述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野外生态学:优点:直接观察,获得自然状态下的资料;缺点:不易重复。2)实验生态学:优点:条件控制严格,对结果的分析比较可靠,重复性强,是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有用的补充手段;缺点:实验条件往往与野外自然状态下的条件有区别。3)理论生态学:优点:高度抽象,可研究真实情况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缺点:与客观实际距离甚远,若应用不当,易产生错误。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普通生态学通常包括: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四个研究层次理论生态学按照生物类别可分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等。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3个方面):空间结构、时间结构、营养结构生态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分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现代生态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趋势是什么?(1)研究层次向宏观和微观方向发展。现代生态学一方面向区域性、全球性乃至宇宙性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是向微观方向发展(2)研究范围的扩展。一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扩展到人类社会,渗入到人类的经济活动,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接的桥梁之一;二是应用生态学得到迅速发展。(3)研究方法手段的更新。系统分析方法以及系统生态学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本学科的方法论。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简述生态因子的作用特点。1.综合性:自然界任何生态因子都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联系性);2.非等价性(主导因子作用):生态因子的主次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3.直接性和间接性4.限定性(因子作用的阶段性):在生物的不同发育阶段往往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5.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根据生态因子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可将其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非密度制约因子。研究范围、生物的组织水平按等级划分:生物大分子;——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生物圈简述土壤的生态作用。答:(1)为陆生植物提供基底,为土壤生物提供栖息场所;(2)提供生物生活所必须的矿物质元素;(3)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肥力(水、肥、气、热);(4)维持丰富的土壤生物区系;。(5)生态系统的许多很重要的生态过程都是在土壤中进行(分解作用、硝化作用、固氮);土壤是污染物转化的重要场地论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温度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和生物的发育,并决定着生物的地理分布。任何一种生物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一般说来,生物生长发育在一定范围内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变缓。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生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甚至造成死亡。此外,地球表面的温度在时间上有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温度的这些变化都能给生物带来多方面和深刻的影响。温度对生物的生态意义还在于温度的变化能引起环境中其他生态因子的改变,如引起湿度、降水、风、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及食物和其他生物活动和行为的改变等,这是温度对生物的间接影响。论述水因子的生态作用。:(1)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水是任何生物体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生物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必须以水为介质;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水是生命现象的基础,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活动。(2)水对动植物生长发育有影响。水分对植物生长有最低、最适和最高值3基点;水分不足时,可引起动物的滞育和休眠,许多动物的周期性繁殖与降水季节密切相。(3)水对动植物数量和分布有重大影响。水分对植被的分布有影响,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分为3个等雨量区,因而植被类型也分为3个区:湿润森林区、干旱草原区和荒漠区。演替的特征(1)群落演替是有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的,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2)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3)物理环境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演替的类型、方向和速度,但演替是群落本身所控制的。(4)群落演替到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演替就不再进行,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顶点。为什么生物体的生长一般都呈“S”型曲线?答:将曲线分为三部分:(1)停滞期,这是生物体的准备生长期,概括起来可能受以下因素影响:幼株个体小,分裂细胞少,器官尚未完全形成,获取营养的能力较小,生长的环境条件尚未达到最适时期。(2)指数期,这是生物的真正生长期,生长的内外因素都达到最有利状态。(3)静止期,当越来越多的细胞开始死亡,细胞分裂乃至组织和器官的形成越来越慢,最终达到平衡,呈静止状态。S”型曲线的特点及各阶段的特征?有两个特点:(1)曲线渐近于K值,即平衡密度;(2)曲线上升是平滑的。逻辑斯谛曲线可划分5个时期:(1)开始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2)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时,密度增长最快。(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生态系统的特点:A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B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C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D生态系统中营养级的数目受限于生产者所固定的最大能量和这些能量在流动过程中的巨大损失,因此,营养级的数目通常不超过5-6个概括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两个特点及其意义。答: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①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方向和不可逆的。②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渐减少,因为在每一个营养级生物的新陈代谢的活动都会消耗相当多的能量,这些能量最终都将以热的形式消散到周围空间中去。意义: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如果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断绝对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这个生态系统就会自行灭亡。生态平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1)系统结构的优化与稳定;(2)系统的能流、物流收支平衡;(3)系统的自我修复、自我调节功能的保持。什么是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请比较二者的异同。答: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是指发生在原生裸地上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发生在次生裸地上的演替。二者的共同点:(1)演替都是在裸地上开始。(2)群落在形成过程中,都有植物的传播、植物的定居和植物之间的竞争这三个方面的条件和作用。(3)都是进展演替,即群落向着物种多样化、中生化和高生产力方向演替。二者的不同点:(1)演替开始的土壤条件不同,原生演替开始的裸地条件严酷,从来没有植物的繁殖体或被彻底消灭了,而次生演替开始的裸地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一些繁殖体存在。(2)演替速度不同,原生演替慢,而次生演替快。
本文标题:生态学复习易考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88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