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生态现状对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思考
对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思考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奋斗目标,强调要在新的发展阶段,“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使生态文明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并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味着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意。而如何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就成为社会各界急需解决的问题。一、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意义生态文明是自然与文明和谐双赢的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立意高远,它包括环境保护,又高于环保运动,志在避免重蹈“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覆辙;通过对传统工业文明弊端的反思,转变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调整相应的政策法规,引导人们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展绿色科技,在增进社会福祉的同时,实现生态健康、环境良好、资源永续,逐步化解文明与自然的冲突,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作为后发的现代化国家,在过去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能源资源过度消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环境成本较高。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资源、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发展质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同时,建设生态文明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与之一致,而且是在生态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们的根本利益、现实需要和全面发展为本。在生态环境有所恶化的形势下,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保障人们的根本利益,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奠定人们全面发展的基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就要求必须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必须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求在发展过程中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要求建设一种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此外,建设生态文明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也是其重要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社会整体的全面进步与和谐,既包括社会关系方面的进步与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与和谐。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共同,成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而且,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还完善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因为,仅有社会内部的和谐发展,还不是和谐社会;只有社会内部和社会与自然之间均实现和谐发展,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就是对特定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情况,进行科学、客观、准确、定量的绩效评估和分析,以量化反映该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和水平。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必由之路;而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体系,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必将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促进作用。首先,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可以为进一步的建设提供量化依据,有利于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操作性,使生态文明建设真实可见,更好地落到实处。其次,科学合理的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并定期向社会发布评价结果,客观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进展,有利于各级党委政府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进一步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舆论导向。再次,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反映了评价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检验该地区党委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是否正确、是否真正落实,有利于当地党委政府不断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举措。最后,定期向社会发布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结果,也是对全体公民进行生态文明理念宣传教育的有效形式,和扩大公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现实需要,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民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形成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二、可供参考的几种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可供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借鉴的国内外相关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评价指标、国内学者对生态文明指标的初步研究,以及国内地方政府对生态文明评价的实践探索(一)国外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尤其是1992年地球首脑峰会制定《21世纪议程》以来,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可谓层出不穷。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强调了面向政策的主题,以服务于决策需求,确定了社会、环境、经济、制度4个维度、14个主题(theme)、44个子主题(sub-theme)的主题——指标框架(themeindicatorframework),包含51个核心指标和46个其他指标。这是目前最具权威性的国际和国家一级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它覆盖了《21世纪议程》所强调的主要部分,给出了各国可用于实验的、灵活的指标体系构建模式。该体系确立的从经济、社会、环境和制度四个方面展开评价的思路影响了此后其他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但该指标体系侧重对评价对象的全面描述,使指标菜单过于庞杂,而且具体指标是不能简单加和的,也没有提供一个有效的处理办法,加上过多关注环境和生物物理方面的指标,使得该体系对其他方面的衡量关注不够,削弱了该体系服务于政策制定的功能。2.生态足迹(EF)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也称“生态占用”,最早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威廉·里斯(WilliamRees)等人在1992年提出的,并在1996年由其博士生威克纳格(Wackernagel)完善的一种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它显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指定的人口单位内(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需要多少具备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和水域,来生产所需资源和吸纳所衍生的废物。该方法通过估算维持人类的自然资源消费量和消纳人类产生的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面积大小,并与给定人口区域的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来衡量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但生态足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方法上都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生态足迹只提供了单方面的信息,它关注的是单一的生态可持续性,强调人类发展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忽视了经济、社会、技术方面的可持续性;二是生态足迹没有把生态系统提供资源、消纳废物的功能描述完全,实际所占有的生态足迹要比计算结果更大;三是对数据的要求较高,生态足迹的计算涉及几十个栏目,若缺乏某些数据,会得出比较保守的结果。3.环境可持续指数(ESI)环境可持续指数(EnvironmentalSustainabilityIndex,ESI)是由世界经济论坛(WEF)“明日全球领导者环境工作组”(GlobalLeadersofTomorrowEnvironmentTaskForce)与美国耶鲁大学环境法律与政策中心(YaleCenterforEnvironmentalLaw&Policy)和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地球科学信息网络中心(CenterforInternationalEarthScienceInformationNetwork)合作开发的。其目的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能为其后代人保持良好环境状态的能力。ESI为跨国比较环境问题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指标,为分析环境政策问题提供了一个基础,在国家或地区确定优先进行的政策改善、量化政策和项目成功状况、促进调查经济和环境发展的相互关系、确定影响环境可持续能力的主要因素等各方面,提供了参考标准。ESI研究组于2000年推出了测试版ESI,包含了5个组成部分,21个指标和64个变量,测试结果在瑞士达沃斯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公布。此后ESI研究组不断对其进行更新、改进和检验,推出了2001ESI、2002ESI、2005ESI,并逐年于世界经济论坛上公布测评结果。2010年1月27日,研究组又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公布了144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的环境可持续指数。在各种各样的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指标当中,其影响较大。但目前来看,它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第一,统计数据的问题:数据缺口较大,2005年有18.6%的数据缺乏,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据缺口更大;各个国家之间的测量方法不是很统一,导致数据权威性受损;有些检测数据滞后;统计数据时间序列太短。第二,变量设置的问题:缺乏统计数据的变量过多。第三,方法学尚未成熟。这些问题导致其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受到一定损失。4.环境绩效指数(EPI)针对ESI存在的不足,也为了使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到实处并能得到精确测评,ESI研究组在2006年又推出了一套新的指标体系——环境绩效指数(EnvironmentalPerformanceIndex,EPI)。该指数强调政策目标导向和定量绩效测评,并以此衡量各国与目标值之间的差距。环境绩效指数采用目标渐近的方法,重点关注那些与政策目标相关的环境成果。它采取专题排名和综合排名相结合的办法,可以促进在全球范围或相似群体之内进行对比分析。环境绩效指数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整体排名,而在于其对深层数据和指标的细致分析。根据专题、政策范畴、相似群体和国家等不同标准分析环境绩效。它可以更容易地区别先进国家和落后国家,充分显现最佳的政策行为模式,为将来的行动寻找战略重点。作为对污染控制和自然资源管理的定量指标,该指数为提高政策制定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并为环境决策建立了更为牢固的分析基础。该指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存在数据缺失以及如何更合理地对复杂的环境进行简化。(二)国内生态文明相关评价指标国内学者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探索工作,提出了多种多样的评价指标。这里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1.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研究提出了一套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数,建构了包括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要素)层四个层次的评估指标体系。总体层从整体上综合表达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总体效果。总体层由五个具有内部逻辑关系的子系统构成,它们分别是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该层面主要揭示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每一个子系统又由不同的变化状态构成,它们反映子系统运行的主要环节和关键组成成分的状态。五大子系统共考察16个方面的状态。然后,通过45个“指数”来反映16个方面状态的行为、关系或变化,这些指数构成了该指标体系的变量层。有些变量层又由具体指标来体现,这些具体指标被称为要素层,它由225个可以直接度量变量层指数的数量、强度以及速度的“基层指标”或指标群构成。2.生态现代化指数20世纪80年代,德国学者胡伯(Huber)提出了生态现代化理论,追求经济有效、社会公正和环境友好的发展新模式,试图推动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生态现代化被看作现代化的一种生态转型,也称绿色现代化。受此启发,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在《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生态现代化研究》中提出了一套生态现代化指数,包括生态进步、经济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三个指数,每个指数包括10个具体评价指标,共30个具体评价指标,涉及12个政策领域。3.中国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评估中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在《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修改了在《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所提出的节约指数或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REPI),对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绩效进行了
本文标题:生态现状对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88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