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学设计学科历史授课年级高二学校东区中学教师姓名口小勇章节名称第二单元第7课汉字与书法计划学时1课时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是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主要讲解了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在本章中占据重要地位,学生通过学习本课可以系统的了解我国古代书法发展的历程,并且从中找出影响书法发展的因素。让学生体验中国书法独树一帜的特点,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髓。学习者分析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高一的学习,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学习方法也有了改进,但是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要注意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提高学生在历史认知上的层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概述汉字的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了解汉字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两种特性,尤其是汉字的构成的独具民族风格的书法篆刻艺术。过程与方法:赏析历代书法作品、分析形成不同特点的原因、归纳汉字发展的特点、探究书法演变的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掌握汉字起源和发展演变大体进程的事实;在欣赏异彩纷呈的书法篆刻作品的同时,将书法放在时代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理解书法、篆刻作为艺术的特征、审美情趣和民族风格;通过欣赏书法和篆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教学重点汉字、书法和篆刻的发展历程。教学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的关系。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的专业性较强,单纯的讲述不能达到教学目的,所以我主要是采取展示图片,讲述背景知识,通过学生互相的合作探究来分析书法作品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由此培养学生鉴赏书法作品的能力。依据的理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可续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汉字与书法2min展示甲骨图片,提问:大家知道不知道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叫什么文字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学生阅读引言让学生从总体上感知中国的汉字与书法,从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绘画的影响新课教学1、文字的发展历程12min讲述文字的概念及作用。独立探究:请大家阅读课本说说文字的起源?(ppt展示仓颉图片)合作探究:请同学们浏览第一部分的内容思考一下: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朝四个阶段文字的发展情况。1、起源: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插图:《半坡遗址陶器上的符号》和《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符号》以及大屏幕的图片。2、成熟:商周时学生观察图片及阅读课本及讨论把学生欣赏图片,置于具体的探究活动中得出相应的结论与体会期——甲骨文、金文、籀文(大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插图:《商代甲骨文》)。(展示:日、河、明、车、舟、十二生肖图)提问:“金文”是什么文字?(展示毛公鼎图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插图:《西周散氏盘铭文》)3、统一:春秋战国时期——文字混乱展示《马和安》图:战国七雄的“马”、“安”字有七种写法。秦朝——小篆、隶书请大家阅读“书同文字”的内容。独立探究:汉字发展演变的过程?汉字发展的特点?2、书法艺术18min1、书法出现的原因独立探究:请阅读课本归纳书法出现的原因?2、书法的特征讲解书法的特征: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的刚柔枯润,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志趣。3、书法艺术发展历程(1).秦汉——自发阶段(实用性为主)(引导学生结合地图册中秦《泰山刻石》和汉《石门颂》思考小篆和隶书的特点):师:书法进入自觉阶段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进入自觉阶学生观察图片及小组讨论,反馈意见把学生置于具体的探究活动中得出相应的结论与体会段后,其发展情况怎样?(2).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讲解南北朝的社会背景合作探究:为什么书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3).隋唐——新的高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插图《张旭草书》和颜真卿《多宝塔碑》)合作探究:为什么唐代会有这种不拘一格的书法风格?它与什么有密切关系?(时代风貌)(4).宋代——有意无法讲解宋代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月的地图册中苏轼、黄庭坚的书法作品)合作探究:为什么宋代形成了书法“有意无法”的特点?(5).明代——个性化(展示图片)祝枝山、文徵明。合作探究:书法作品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3、篆刻艺4min汉字可赏,不仅表现在书法艺术上,还表现在篆刻艺术上。篆刻: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学生观察图片及小组讨论,反馈意见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只管的画面感受来分析时代对绘画发展的影响。术的发展品。1、秦汉:标志性时期讲解秦汉篆刻的特点:2、明中叶以后:成为独立艺术讲解明代篆刻对后世的影响。小结本节知识点2min利用多媒体进行简单小结回顾知识点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更加清晰课堂练习本节知识点2min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情况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习题的练习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与感悟。板书设计第7课汉字与书法一、文字的发展历程1、起源: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2、成熟:商周时期——甲骨文、金文、籀文(大篆)3、统一:春秋战国时期——文字混乱秦朝——小篆、隶书二、书法艺术1、书法出现的原因2、书法的特征3、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1).秦汉——自发阶段(实用性为主)(2).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3).隋唐——新的高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4).宋代——有意无法(5).明代——个性化三、篆刻艺术的发展1、秦汉:标志性时期2、明中叶以后:成为独立艺术作业1、课后“自我测评”2、练习册“思维拓展”7课汉字与书法[课标要求]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知识梳理]一、汉字的发展演变1、文字的重要性:文字以一定的可视符号系统,将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及复杂的社会现象记录下来,使人类文化得以交流和传承,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2、汉字的雏形: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3、趋于成熟:(1)商朝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2)商周时期的金文①商周时期浇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②到了西周晚期,一位史官对汉字进行系统地整理,形成了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3.汉字统一:秦朝的“书同文”(1)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汉字任意俭省笔画、紊乱偏旁,以致异形杂出、一字多形等,文字的交流功能大大削弱,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②秦始皇为了消除这种混乱情况和便于推行政令、巩固统一,果断推行“书同文字”的政策。(2)具体做法:①以秦国的小篆作为基础,统一全国的文字;②接着推广书写更为简便的隶书。(3)意义:文字的统一,有利于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有利于形成国家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从而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书法艺术[问题探究1]什么叫书法?(一)出现的原因及特征1、原因:(1)单体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提供了可能和前提;(2)具有艺术素养和精神追求的知识群体的形成和壮大,则为发展汉字书法艺术提供了人力准备,这也是书法艺术不断推陈出新、异彩纷呈的动力。2、特征: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的刚柔枯润,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志趣。(二)发展历程1.秦汉——自发阶段:①秦小篆和汉隶都具有书法的美感,但多重实用;②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汉隶雄放洒脱,雄厚深沉。2.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问题探究2]如果说秦汉时期的书法美是自发的,那么,为什么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能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1)原因:①社会的变迁影响到了人的心理,促使了人的觉醒,这种觉醒使得审美变成了一种自觉;②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③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为书法技巧创新提供了条件。(2)典型代表: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3.隋唐——新的高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问题探究3]隋唐时期具备了哪些能够促使书法艺术达到高峰的条件?(1)条件:国家一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思想开放,兼收并蓄,整个社会充满活力,激荡着一种进取精神,同时法度和规范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2)表现:①草书——狂放不羁:张旭、怀素(颠张狂素)②楷书——注重规范法度,力求建立新的法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4.宋代——崇尚意趣、忽略法度(1)原因:①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②理学的发展,使人们在文艺审美上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强调表现心境和意趣。③重文(2)代表:“宋四家”——苏(苏轼)、黄(黄庭坚)、米(米芾)、蔡(蔡襄)5.明代——呈现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趋势[问题探究4]明代书法为什么会呈现出平民化、世俗化和个性化的趋势?(1)原因: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苏杭等地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2)代表:祝枝山、文徵明三、篆刻艺术1.定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他的创制以书法为前提,与书法并成为姊妹艺术。2.秦汉时期——篆刻艺术发展的标志性时期,为以后印章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样本。(1)秦印——雍容大度,精致不拘,以小篆为主(2)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以小篆为基础,又融合了隶书的风格3.篆刻艺术的发展(1)宋元以后,书画家开始用印章来给书画作品加印,但篆刻还没有从它的实用功能中分离出来;(2)明中叶以后,以文彭等人为代表,篆刻和书法、绘画一起,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小结:1、汉字的演变趋势和主要字体趋势:是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字体: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2.概述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的历程和及原因。时期发展历程或特点原因秦汉秦小篆和汉隶都具有书法的美感,但大多还是实用性文字。文字刚获得统一魏晋南北朝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①社会的变迁影响到了人的心理,促使了人的觉醒,这种觉醒使得审美变成了一种自觉;②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③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为书法技巧创新提供了条件。隋唐书法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国家一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思想开放,兼收并蓄,整个社会充满活力,激荡着一种进取精神,同时法度和规范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宋代崇尚意趣、忽略法度①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②理学的发展,使人们在文艺审美上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强调表现心境和意趣。③重文明代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苏杭等地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标:通过学习本课,了解汉字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两种特性,尤其是汉字构成的独具民族风格的书法篆刻艺术。要求学生掌握汉字起源和发展演变大体进程的事实;在欣赏异彩纷呈的篆刻书法作品的同时,将书法放在时代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理解书法、篆刻作为艺术的特征、审美情趣和民族风格;通过欣赏书法和篆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教学重点:汉字、书法和篆刻的发展历程教学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的关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假设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没有文字的社会,那么你觉得自己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无法清楚地知道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不能看书,无法与好友书信交流等)——文字的重要性便从我们这些小而重要的身边事情中体现出来。一、文字的发展历程文字以一定的可视符号系统,将人们的社会生活经验、情感、语言、思想等记录下来,并大大突破了口头语言的时间、空间限制,使人类文化得以在空间上传播交流和在时间上世代传承,对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和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古代有“仓颉造字”的传说,据说仓颉发明文字的时候,“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天下起了谷子,鬼在夜里哭泣,龙藏了起来)。指导学生阅读课后【解析与探究】——许慎认为是仓颉造字;康有为认为结绳记事精致细密,应为女子;丁山和鲁迅认为文字是古代劳动人们日常生活的创造。中国古代长期流传的“仓颉造字”的传说,反映古人对文字发明的重大意义的认识和体验。但事实上文字决不是仓颉一个人所能独创,而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文字记事的时候,人们在集体生产劳动过程中经过观察自然的事物,并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
本文标题:第7课汉字与书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88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