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中国人的“哭墙”犹太人的“哭墙”广岛和平广场进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网站(.nj1937.org)页面右下方,有一栏滚动着的“遇难者名单”,每行5个名字,60行,一共是300个名字。没有任何更多个人信息。这是网站里关于遇难者仅有的信息。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yadvashem.org)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借助“犹太大屠杀遇难者姓名中央数据库”查询到300万左右死于纳粹屠杀的遇难者姓名和相关个人资料。如出生地、职业、国籍、父母及配偶的名字、战前的居住地、遇难地点等等,此外还有遇难者的亲人、朋友、邻居讲述的关于“名字背后的故事”。这项庞大的搜集、整理、核实工作,早在50多年前就开始了,目前仍在继续。在大屠杀网站上可以下载十几种语言的“遇难者登记表”。不是为了记住仇恨,仅仅为了记住过去避免战争的前提,是永远保持记忆,并永远保持警惕。一.战争,人类没有胜者——空前的浩劫谁是胜利者?斯大林曾经说过,二战只有一个胜利者,那就是“魔鬼”。1.规模空前、损失惨重两次世界大战规模比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持续时间四年零三个月六年多参战国36国61国参战人口10.5亿17亿作战区域面积400万平方千米2200万平方千米动员武装力量7000万人1.1亿人军费开支与薪饷开支比例1∶13∶12.法西斯的暴行⑴纳粹屠杀犹太人奥斯威辛集中营位于波兰南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在欧洲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之一,在1940年至1945年间,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为使后人永世不忘这一段血腥的历史,并使其永不再现,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197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⑵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是南京人心中永远的痛。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万中国平民和解除了武装的军人惨遭杀害。周恩来总理说过:“可以原谅,但是不可以忘却。”⑶731细菌部队结论:战争必然给人类带来灾难,应当抵制战争,维护和平。和平来之不易,追求和平、进步是人类共同发展前途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二.给正义一个机会——正义的审判1.纽伦堡审判(1)时间:1945.11-1946.10(2)内容:①判处战争罪犯②判决纳粹党的领导机构、秘密警察和党卫军等为犯罪组织(3)意义:标志着国际法的重大发展2.东京审判(1)时间:1946.5-1948.11(2)内容:惩处战争罪犯(3)特点: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审判(4)东京审判的缺陷和遗憾:惩处日本战犯和消灭军国主义势力不彻底(作为日本军事最高统帅的昭和天皇免于起诉;对部分重大战犯战争责任未予追究;反人道罪没有充分落实到审判当中)三.前事不忘,后世之师1.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必须警惕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2.绥靖政策对世界大战的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侵略行径不能听之任之,必须及时制止。3.落后就要挨打;应与时俱进,始终跟上世界先进发展潮流。4.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意义1.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美苏两极格局取代欧洲中心格局2.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3.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影响㈠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1、给人类造成空前的浩劫2、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直接原因)3、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原子能、火箭技术、电子计算机)4、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促进了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发展㈡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1、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①对欧洲及日本:严重衰落②对美国苏联:美国经济和军事世界第一苏联军事和政治威望提升2、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人类从历史中走来,历史为我们记录了过去,也给我们启迪了未来。“心中和平世界才会真和平,让我们祈祷人类的天空永远是湛蓝的,永远没有一丝阴霾,让狰狞的铁丝网永远成为和平鸽的栖息之处,让和平的玫瑰永远灿烂地开放……世界需要和平的夜,香甜的梦……”终于,大法官以一种凝重的心情写完了结案陈辞。学思之窗结合本单元内容,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提供了哪些宝贵的经验教训?解题关键:“经验”与“教训”的区别。思路引领:从战争起因、过程及反法西斯同盟胜利原因等方面总结经验教训。答案提示:(一)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必须警惕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二)绥靖政策对世界大战的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侵略行径不能听之任之,必须及时制止。(三)落后就要挨打。应始终跟上世界先进发展潮流。(四)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爱好和平的力量必须团结协作,及时制裁侵略,才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定。【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1.法西斯的暴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解题关键:法西斯的暴行。思路引领:根据教材内容概括法西斯暴行的表现。答案提示: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屠杀平民和战俘;使用生化武器;在活人身上进行细菌试验。2.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哪些主要的影响?解题关键:战后世界与战前相比发生的明显变化。思路引领:从力量对比、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以及科技发展等方面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答案提示: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取代欧洲主宰世界的格局;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科技进步。二、学习延伸探究活动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在一个秋雨霏霏的日子里,勃兰特总理向华沙的大屠杀纪念碑下跪致意,为德国民族历史上犯下的罪行忏悔。而日本自1975年三木武夫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以来,不少在任首相都参拜了这座供奉着甲级战犯灵位的军国主义招魂所。你对日德两国对战争罪行的不同认识有什么看法?解题关键:造成日德两国认罪态度不同的原因。思路引领:从民族特点、战后发展及战胜国对两国不同的处理态度分析造成日德两国认罪态度不同的原因;分析其影响;发表个人见解。答案提示:本题属开放型设问,答案没有惟一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言之有据即可。需要指出的是,战后美苏对峙及冷战、美国对日政策的变化是造成日德两国认罪态度不同的重要原因,鉴于这部分内容尚未学习,可在以后单元的学习中加以说明。日德两国对二战历史态度不同的原因1、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理不同:纽伦堡审判比较彻底,使法西斯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美国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对许多日本战犯免于起诉,并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度。2、受害国对法西斯的态度不同:欧洲受纳粹侵略和奴役的国家从未放弃对战争的索赔和追捕。亚洲受害国对日本过于宽大,不仅宽恕日本,而且基本放弃对日战争索赔。3、两国的宗教信仰不同:德国主要信仰基督教。基督教徒不但不把“认罪”视为可耻,而且要求认罪者必须真诚“谢罪”,用行动“赎罪”。日本人主要信仰神道教,视“认罪”、“谢罪”为可耻。4、两国的文化思想底蕴不同:德意志民族富于思想,善于思辨,能对法西斯思想及其引发的侵略战争进行理性的思考。日本在神国观念和天皇崇拜思想影响下,对二战的认识十分短视,缺乏应有的政治远见。习题5.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依据是A.战争的主要一方是为制止法西斯侵略,维护世界和平而进行的战争B.战争有利于和平主义的潮流C.战争打击了霸权主义D.战争是由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而引起的6.下列关于二战概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直接涉及欧、亚、非、美四大洲B.直接涉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C.有61个国家和地区卷入战争D.中国和苏联做出最大的民族牺牲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不包括A.纵容侵略势力最终既害人又害己B.帝国主义非正义战争可演变成正义战争C.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密切合作D.组成统“一战”线是防止局部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主要途径8.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影响有①对国际格局的变动产生了深远影响②形成欧洲主宰世界的格局③社会主义力量壮大④战后分割了德国领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9.右图为发表在2004年3月5日的《讽刺与幽默》的一幅漫画《战车装配中》,它主要反映了日本A.发动全面侵华战争B.极右势力否认侵略罪行C.社会暴力激烈D.军国主义阴魂不散10.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使这两次世界性大战得以发生的因素是①少数大国争夺世界霸权②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发生变化③军国主义政策的推行④由于科技进步,制造出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现代交通、通讯工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以上史实说明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C.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12.大前提:凡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都是非正义战争;小前提:二战期间美国和日本已经是帝国主义国家;结论:当时美日交战是非正义的。这个推理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况()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本文标题: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995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