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第9课古代的文字与文学
1第9课古代的文字与文学课题古代的文字与文学课型授新课媒体课时素质教育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发明的时间和地区,知道两种文字的特点及书写材料;知道古希腊的著名史诗及作者和两部叙事诗的名称,了解古希腊戏剧作品及作者和阿拉伯文学代表作品;理解《荷马史诗》《俄狄浦斯王》《天方夜谭》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和甲骨文的比较鉴别,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和对历史文化成果的鉴赏能力;德育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人类古代文字和著名文学、戏剧作品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这些充满人类智慧的文化成果的浓厚兴趣,感悟人类文明发明的多元性和共容性。教学要点教学重点古代文字和《荷马史诗》教学难点对《俄狄浦斯王》艺术价值的理解教法讲述法、讨论法、欣赏法、学生自主学习等多法结合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图片:《棺盖残片上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泥版》《商代甲骨文》)(教师引导过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三张图片,图片中的哪种文字是我们以前曾经了解过的呢?学习新课:一、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出示标题)(课件出示下列表格,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一子目内容,了解两种文字的基本情况,师生共同完成下表)文字名称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发明时间公元前3500年左右公元前3000年左右使用地域古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地区(西亚)书写材料纸草泥版文字特征由表人物、走兽、禽鸟及各种器物的象形符号构成每个字的笔画一头粗,一头细,形状像楔子一样文字消亡使用了近3000年被其他文字取代,逐渐被人遗忘我们已对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有了初步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亲自体验一下楔形文字是怎样书写的?大家一起来写一写,比一比。二、荷马史诗与《俄狄浦斯王》㈠荷马史诗什么叫史诗呢?(教师先设问,再作简略概述)史诗指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荷马史诗”又是怎样一部作品呢?(教师稍作停顿后概略介绍)它是古希腊描述特洛伊战争的两部长篇叙事诗,相传由盲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古希腊不仅诞生了《荷马史诗》这样伟大的史诗,而且还是欧洲戏剧的故乡。古希腊戏剧分为悲剧和喜剧。《俄狄浦斯王》是希腊悲剧的典范,我们一起去探究作品的艺术价值。(出示标题)㈡《俄狄浦斯王》(课件出示下列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1、教材中哪些材料能说明公元前5世纪希腊戏剧非常繁荣呢?(指导学生从教材中的《古希腊剧场》图和“史海拾贝”中找出相关史实,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思维方法)2、《俄狄浦斯王》的作者是谁?作品讲了怎样的悲剧故事?(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后归纳剧情)3、《俄狄浦斯王》是希腊悲剧的典范,是古代史上欧洲文学的代表,其艺术特点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并形成如下要点)三、《一千零一夜》(课件展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回答)1、《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大家知道其名字的由来吗?(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教师作适当的补充说明“天方”的由来)2、你们都知道《一千零一夜》的哪些故事?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故事有哪些?(学生自由发言后,抽选2—3名学生讲故事,引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3、《一千零一夜》主要讲述和反映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能反映出这么多地域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面貌呢?4、高尔基称《一千零一夜》为民间口头创作的“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为什么?请归纳这部作品在世界各国广泛流2传的原因。一、选一选:1、中国的甲骨文已经具备了象形、指事、会事、形声等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下列文字中和甲骨文最相近的是()A、埃及象形文字B、腓尼基文字C、楔形文字D、拉丁字母2、古埃及文字最主要的书写材料是()A、石碑B、石柱C、纸草D、木头3、“阿里,阿里,阿里巴巴……”这首歌中的阿里巴巴是中国儿童非常喜欢的动画片中的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及他的故事出自()A、《荷马史诗》B、《伊利亚特》C、《天方夜谭》D、《马可·波罗游记》4、在古代世界中,由两河流域居民创造使用的文字是()A、甲骨文B、象形文字C、字母文字D、楔形文字二、心得与疑问:学习了古代的文字与文学,给你带来了哪些启迪与感受?将心得与疑问写一写,与同学、老师交流分享。结束语:古代的这些文字与文学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让我们懂得珍惜,学会吸收,充分享受其艺术魅力和给我们带来的智慧的启迪,让我们受益终身吧!第10课古代科学技术与造型艺术课题古代科学技术与造型艺术课型授新课媒体课时素质教育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简述阿基米得和欧几里得的主要成就,了解古希腊著名雕塑作品的名称、巴黎圣母院和阿拉伯麦加清真寺的建筑特点;理解阿基米得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上的地位。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希腊科学家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正确的创新方法。德育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阿基米得、欧几里得等科学家的事迹和贡献的学习,认识他们的成就在人类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教学要点教学重点阿基米得及其主要成就,巴黎圣母院与麦加清真寺。教学难点世界古代造型艺术的特点。教法讲述法、问题法、讨论法、启示法。导入新课:应用教学导语直接引入新课。一、卓越的科技成就。(课件显示)1、阅读教材63页小字内容,请学生代表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阿基米得鉴定国王金冠的故事。2、教师出示问题(课件显示)⑴故事中提到的阿基米得是何时何地的什么人物?⑵阿基米得鉴定国王金冠运用了什么原理?这一原理在物理学中被称为什么?请同学们写出其公式。⑶阿基米得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翻转地球”。同学们知道这句话反映的科学原理是什么吗?⑷阿基米得除了在物理学上有卓越成就外,还在其他方面有贡献吗?你们知道哪些呢?⑸阿基米得为什么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呢?你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二、出神入化的古希腊雕塑(师导)古希腊雕塑是古代造型艺术的典范,作品多是裸体的人像和神像。1、课件展示《掷铁饼者》图片。2、课件展示《米罗的维纳斯》图片。3、课件展示《拉奥孔》图片。4、赏析完后教师释疑:同学们知道古希腊雕塑为什么多是以裸体为题材吗?三、举世闻名的宗教建筑1、课件展示《巴黎圣母院》图和《麦加清真寺》图。2、布置学生了解它们的基本情况,如所处地点、始建时间、规模、地位等。33、让学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情况看图介绍巴黎圣母院和麦加清真寺。4、学生讨论、归纳它们的特点,教师补充并用课件显示:巴黎圣母院——结构匀称、外型美观、高而直。麦加清真寺——规模宏大、穹隆尖顶、高直尖。5、教师小结:第11课古代宗教课题古代宗教课型授新课媒体课时素质教育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记住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创建的时间、创建者和经典,知道三大宗教的基本教义;理解宗教是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虚幻反映,是对自然和社会现实的不科学认识;正确理解宗教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价值。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学教材(联系与三大宗教有关的前后知识)和相关的故事资料、填写三大宗教基本情况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从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比较三大宗教产生的背景、基本教义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德育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宗教的产生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认识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现象和社会力量,从而培养学生对宗教的正确态度和对宗教文化的尊重。教学要点教学重点三大宗教的产生、思想和影响教学难点三大宗教的实质。教法谈话法、讲演法、读书指导法、讲解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导入新课:师:如来佛像、观世音坐像”;“八仙、福禄寿三星”;“基督教的标志十字架”;“聪明的阿凡提”。请学生说说这些人和物的名称,与什么宗教有关?师:学生答后指出,这四组人物图分别与四种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有关,这些宗教至今已成中国化的宗教。但是,这些宗教并不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请同学们说,哪一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哪些是外来的宗教?引导学生根据表格的要求在课文和资料上收集有用信息填写三大宗教基本情况表,并比较三大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教义的异同。三大宗教基本情况表世界三大宗教名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创建时间公元前6世纪公元1世纪后公元七世纪初发源地古印度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地区阿拉伯半岛创建者悉达多·乔达摩耶稣穆罕默德主要教派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天主教+新教+东正教逊尼派+什叶派背景在反对婆罗门统治的思潮中产生在反对罗马的统治中产生建立统一国家抵御外侮主要节日佛诞节+成道节/腊八节+涅槃节圣诞节+复活节+升天节开斋节+宰牲节+圣纪节主要经典三藏经/即大藏经《圣经》/《旧约全书》+《新约全书》《古兰经》主要戒律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摩西十诫在饮食、服装、卫生、婚姻、丧葬、商业等方面有许多禁忌神职人员称呼住持/方丈+首座+监院教皇+主教+神父.天主教/神甫.东正教+牧师.新教伊玛目+阿訇弟子称谓和尚/(男僧)+尼姑(女尼)教士+修女穆斯林崇拜场所寺+庵教堂清真寺4教义宣扬因果报应提倡禁欲修行主张众生平等崇拜上帝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崇拜安拉遵循安拉善意行事者灵魂升天唯一真神称谓如来佛祖上帝/耶和华真主/安拉影响(1)给了劳苦大众精神寄托。(2)成了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工具。(3)广泛传播,成了世界性宗教。注:耶稣的出生年代称为公元元年。⑷三大宗教产生的背景比较:①三教的产生都是在社会的阶级矛盾极其尖锐,统治阶级需要对被统治阶级·加强精神奴役,被统治阶级苦难深重,无力解脱,需要精神安慰的时代产生的。②三教都是多种文化传统融合的文化重构物。③三大宗教产生的时代不同④三大宗教产生的动因不同。(佛教、基督教是在民众中自然产生的,并无一定的政治目的。伊斯兰教则是由政治人物根据政治目的创造的,即阿拉伯要求建立统一的国家创造的,所以与政治、国家政权密切结合,具有鲜明的政教合一的特点)2、三大宗的教基本教义宣扬因果报应,提倡禁欲修行,寻求自我解脱;反对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地位,主张“众生平等”。(解释“因果报应”、“禁欲修行,寻求自我解脱”、“众生平等”)教义的实质:是要人们对苦难采取忍耐、顺从的态度,放弃现实的反抗斗争,通过修行,行善积德,死后进入极乐世界,在宗教领域里实现“众生平等”。⑵基督教的教义:宣扬上帝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人生来就有罪,人类深重的苦难和罪孽只有依靠上帝才能拯救。要人们虔诚地崇拜上帝、忍受现世苦难,抛弃人的自然情欲,培育向善的心灵,以求死后灵魂升入天堂。否则,死后下地狱继续受到惩罚。⑶伊斯兰教教义:宣扬对天神安拉的崇拜,安拉是真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是全知全能的至高无上的神;遵循安拉善意行事的人灵魂就能升入天堂,作恶者下火狱。特点:独尊唯一的真神安拉。灵魂不死、善恶报应。最重要的宗教仪式——朝觐。⑷三大宗教教义比较:(放映幻灯片12)①三大宗教的教义都主张顺从、忍耐、行善,死后升入天堂或极乐世界,否则死后下地狱或火狱受到惩罚。②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是一神教③佛教不是一神教,是以佛陀为主神的多神教。④道教也是以玉皇大帝为最高神的多神教3、三大宗教传播概况4、三大宗教的影响⑴佛教对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影响⑵基督教对欧洲历史产生的巨大影响力⑶伊斯兰教对促进阿拉伯国家兴起、发展和维系阿拉伯民族团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5、教师小结:第12课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课标要求】知道《神曲》,复述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识记文艺复兴时期早期的代表人物但丁和达.芬奇及其代表作;识记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哥伦布等人的名字和新航路的路线;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文艺复兴的意义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二、能力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和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通过对重大时间和主要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用科学的观点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使学生认识: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对大自然的伟大斗争,新航路开辟的成功,促进了各国的交流,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式;文艺复兴时期文艺作品反神学、反封建的精神,从而
本文标题:第9课古代的文字与文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01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