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一专题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第一专题、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高考考核内容与要求】Ⅰ、内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Ⅱ、要求:应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基础知识】Ⅰ、基本概念1.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2.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3.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4.意识: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机能来看,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是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即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脑(物质)的机能,是物质的反映。这不仅直接表明了意识的起源、机能和本质,同时还深刻地说明了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本质不是意识而是物质。5.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Ⅱ、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神,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纷繁复杂、无限多样的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方法论意义:要求我们要承认世界的客观性,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2.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原理: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不断地拓展和加深。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但不等于说每个人的意识随时随地都是正确的。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条件的制约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从主观方面来看,影响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要原因是:①立场不同;②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③知识构成不同。方法论意义:①要相信“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提高认识世界、学习科学知识的信心,坚决抵制“不可知论”。②应当在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基础上,着重从主观方面努力,尽力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这就要求我们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在正确认识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3.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的原理:不同性质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障碍客观事物的发展。一句话,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方法论意义:我们一定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同时我们既要反对否定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要充分重视精神的力量;又要反对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精神万能论。4.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方法论意义:①一方面既要承认物质的第一性,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另一方面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反对只承认物质决定意识而否定意识能动性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反对片面夸大意识能动性,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②要坚持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物质文明是基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牢牢把握,毫不动摇,但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所以也不可放松。Ⅲ、理论与实践的联系1.邓小平理论⑴背景材料材料一:二十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材料二:1999年10月1日,新中国迎来了她五十周岁的华诞。这一天,首都各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50万各族军民以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队伍,同中国人民一道共同欢庆伟大祖国的这一盛典节日。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从山河破碎到强大统一,从受人欺凌到备受尊重,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勤奋努力,谱写了中华文明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⑵理论分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源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并被实践检验的邓小平理论,是正确的思想意识,是科学理论,它能使我们综观全局,高瞻远瞩,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确定事物前进的方向,从而指导我们的现代化实践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⑶典型题例江泽民主席在新中国50周年庆典上以激昂的声音向世界宣布:中国的未来是无限光明的。让我们高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朝着辉煌的目标奋勇前进。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将出现在世界的东方。这段话蕴含的哲理有A.意识是推动客观事物向前发展的决定因素B.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C.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D.只要有理论指导,就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解题思路】:材料强调的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旗帜来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因为它们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用十分重大。而这些观点都是被中国50年来革命实践所验证了的,是正确的意识,是科学的理论,对客观事物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选B。而A、C选项观点不正确,D选项不仅表述有误,而且不属于哲理。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⑴背景材料材料一: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分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材料二;1999年12月14日至15日,全国科普工作会议在京举行。江泽民致信会议,强调要把科普会议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任务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使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⑵理论分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有推动作用。所以我们要培养创新精神、发扬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⑶典型题例江泽民总书记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在为‘两弹一星’事业进行的奋斗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这一伟大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动力量。”这段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有A.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变物质B.精神力量比物质力量更重要C.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D.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解题思路】: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在一定的条件下,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所以A正确。B本身的说法是错误的,精神的反作用再巨大,都是以物质的决定作用为基础的。而C、D是方法论,不是原理。【重、难点分析】1.物质这一哲学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更是唯物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它,就应当从以下几点上作把握:⑴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⑵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唯一特性是指独一无二的本质特性,相对于意识来说,“客观实在性”是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所共同具有的唯一特性,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实实在在地存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客观实在性既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也是唯物主义的基石。⑶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⑷物质的可知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2.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区别⑴内涵和表现不同意识的反作用是指在实践活动中,以后司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其主要表现为: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层意思。一是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二是意识能动地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世界。它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它包括互相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人类认识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即认识世界。二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所说的“做”。三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⑵外延不同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第二方面。而意识的反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又都包含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⑶侧重点不同意识的反作用强调的是意识通过指导实践,从而使得客观事物发生变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即有用性。而意识的能动作用,则强调意识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它既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又能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即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则更侧重于在改造世界过程中的人的精神状态,即意志、决心、干劲等,强调这一过程本身就是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它无需通过中间环节“实践”,因为它本身就包括实践活动,强调实践性。⑷所属范畴不同无论是意识的反作用还是意识的能动作用,都属于主观范畴,强调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和反作用。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则包括了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包括实践这一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它化为主观范畴。【历年高考试题分析】例1.被誉为“爱因斯坦以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说,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电脑将要像人的大脑一样发达,甚至能够自行设计出新的“智能”电脑。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B.电脑能够模拟人脑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电脑与人脑的功能趋于一致【解题思路】这是1998年的全国高考试题该题考查的知识是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这一基本原理。选项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意识的概念,本身的说法虽然正确,但与题干要求的规定性不符。C选项是讲意识的生理基础,也不符合题干要求的规定性。D选项则是对题干内容进行了另一种表达,无任何意义。只有B,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而电
本文标题:第一专题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03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