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课一、掌握一个王朝:隋朝(建立:581杨坚长安;589年,统一南北);二、一个局面(开皇之治:(1)出现原因(隋初经济发展原因):1.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政治,发展生产,注重吏治。2.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2)表现:1.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2.社会经济繁荣。3.人口大幅度增加。4.长安、洛阳修建大量仓库。三、一条运河:隋大运河(重点,此外要记住大运河图三点(洛阳、涿郡、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江南河、邗沟)、开凿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时间:从605年起。人物:隋炀帝概况:全长两千多公里(四五千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作用: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也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第2课一、记住三个皇帝:1、李渊618年长安;2、唐太宗(贞观之治)(1)、出现原因:经济方面:1、发展生产,减轻赋税。2、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政治方面:1.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2.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房玄龄、杜如晦、魏征(2)、表现:(1)农民占有土地,赋役减轻(2)、大量荒地被开垦(3)、社会经济繁荣3、武则天(唯一女皇帝贡献(统治措施):(1)重视发展农业生产(2)破格重用有才能的人,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加强。二、什么是“贞观之治”。贞观年间,唐太宗注重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提倡节俭,改革弊政,任用贤才,虚心纳谏。那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史称“贞观之治”。三、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原因)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同时他注重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提倡节俭,改革弊政,任用贤才,虚心纳谏。第3课开元盛世一、一个治世局面:1、开元之治(唐玄宗的统治政策:(1)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励精图治”。(2)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亲自考核县令政绩(3)注重节俭。二、盛世经济的繁荣表现:1、农业的发展:(1)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2)农耕技术的发展(水稻育秧移植法)(3).蔬菜品种增多(4).茶叶生产成为江南农业的重要部门,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行。(5).生产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2、手工业发达(1)丝织品花色品种多,丝织技术高超。(2)陶瓷业有重要发展,越窑的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3、商业繁荣:(1)四大商业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2)安街道整齐、城内分坊和市。3、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一、创立1、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是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选拔而来。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生贫寒但有才学的人,不能到中央和地方任职。2、经过:隋文帝时,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3、意义:(1)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2)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二、完善1、唐太宗:①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收学员。2、武则天:①亲自出题面试应举之人,首创殿试。②开创了武举3、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开始分科考试正式设置进士科扩充国学的规模殿试/武举的开始把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三、科举制的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之人有机会进入政府各级任职。②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③科举制度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繁荣。第5课和同为一家重点掌握主要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唐朝的交往情况吐蕃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的和亲回纥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靺鞨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南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民族活动地区政权著名人物今何族祖先突厥西北突厥汗国6世纪中期颉利可汗(东突厥)回纥西北回纥汗国8世纪中期骨力裴罗维吾尔族靺鞨东北渤海国(粟末)7世纪末大祚荣粟末靺鞨满族南诏云南南诏国8世纪前期皮罗阁彝族、白族吐蕃青藏高原吐蕃王朝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藏族此外要记住: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回纥是维吾尔的祖先,靺鞨是满族的祖先,六诏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问答:唐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如何?1.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8世纪初,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2.8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3.唐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4.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第6课对外友好关系本课要重点记住:一、两位僧人:一是玄奘(贞观年间西游天竺,写下《大唐西域记》;一是鉴真(唐玄宗时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二、一个使团:日本遣唐使,学习唐朝文化。三、一本书:《大唐西域记》:价值(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佛学的重要典籍。第7课一、隋唐时三项世界之最:1.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2.唐时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3.唐都长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二、三位大诗人及代表作:1.李白:《早发白帝城》、《蜀道难》,人称“诗仙”2.杜甫:“三吏”、“三别”,人称“诗圣”。3.白居易:《秦中吟》、《新乐府》诗人生活时代代表作艺术特色李白盛唐时期《早发白帝城》《蜀道难》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语言轻快。杜甫由盛而衰“三吏”“三别”气魄雄浑,沉郁悲怆,语言精炼、凝重白居易中唐时期《秦中吟》《新乐府》直白如话,通俗易懂。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一、两位书法家:颜真卿,创雄浑敦厚的新书体“颜体”;柳公权,创方折峻丽,骨力劲健的“柳体”二、.两位画家: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吴道子(画圣)三、一洞窟(敦煌莫高窟,坐落在甘肃省西部,大部为隋唐开凿,内有壁画,塑像,佛经、文书等。)第二单元复习提纲第九课1、五个政权的建立(辽、北宋、西夏、金、南宋)(时间、建立者、民族、都城)政权民族建立建立者都城与宋的重大事件辽契丹10世纪初阿保机上京澶州之战、澶渊之盟北宋汉960年赵匡胤开封西夏党项族11世纪前期元昊兴庆宋夏议和南宋汉1127年赵构临安金女真12世纪初阿骨打会宁郾城大战、宋金议和2、三次议和辽宋议和(名称、内容、影响)、西夏与北宋议和(内容、影响)南宋与金议和(内容)三次议和:(1).辽和北宋议和:澶渊之盟: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作用: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2).宋夏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3).宋金和议:A、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送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B、作用:宋金对峙局面形成。3、简述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1)北宋时辽宋议和,订立澶渊之盟;宋与西夏连年交战后议和,西夏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2)南宋时,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第十课1、南方农业发展的条件3、简要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1)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2)加上自然条件的优越性,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2、南方农业、手工业(纺织、制瓷、造船)、商业(都市、海外贸易、交子)发展的表现类别发展成就农业粮食作物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经济作物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手工业纺织业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制瓷业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景德镇成为瓷都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商业商业都市杭州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对外贸易在当时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广州、泉州是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外贸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货币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2、简述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1)1、品种增多,引进占城稻。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3、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4、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5、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2)南方手工业兴旺。纺织业: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棉纺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制瓷业:江南成为制瓷业的重心,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3)南方手工业繁荣,有开封、杭州等商业都市;海外贸易超过前代:1.在当时世界占有重要地位2.广州、泉州最大商港;3.对外贸易范围扩大;4.对外贸易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纸币--交子的出现:四川地区北宋前期3、我国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最后完成。第十一课1.南宋妇女缠足逐渐传开;2.人们多用牛车,也有驴车出行。3.出行:达官贵人出门乘轿已很普遍,士大夫一般骑驴、骡。4.娱乐:东京商业兼营商业场所,叫做瓦子。(兴起原因:随着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生活也丰富起来。)5.节日: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最受重视节日—元旦(春节)第12课本课还要掌握:一、三个年代三件重大事件:1.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国,结束长期混战局面。2.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3.1276年,灭南宋统一全国。二、一位抗元将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三、一位旅行家(马可·波罗,元世祖时来华,《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荣。四、一种现象:民族融合发展A、表现1.汉人开发边疆、为那里开发做出贡献。2.边疆各族内迁,与汉族等杂居相处。3.契丹、女真等族汉化,与汉族没什么差别。4.回族开始形成。B、影响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融合。五、元世祖的贡献有哪些?1、建立元朝。2.灭南宋完成统一。3.开凿两段新运河(会通河和通惠河),开辟海运。4.设立行省制度。六、忽必烈在农业、交通运输业、政治方面采取的统治措施农业1、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2、治理黄河。3、推广棉花的种植。政治1、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省。2、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3、加强对琉球的管辖。交通运输目的:为便利南粮北运开凿会通河、通惠河两段新运河,开辟了海运《中国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第15课1、明朝的建立(时间、人物、都城)2、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太祖、明成祖)3、八股取士(目的、内容、影响,简单评价)明朝的建立时间:1368年人物:朱元璋(明太祖)都城:应天(后改为南京)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1、明太祖在位期间(1)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2)废除中书省、丞相,设六部分管朝政;(3)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4)思想上采取八股取士。2、明成祖时期(1)迁都北京;(2)继续实行削藩;(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八股取士(明朝的科举制)目的:为了选拨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内容: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影响: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忠实的奴仆。评价:八股取士有积极地一面,入规定考试范围、文体,使考试制度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但也有消极的一面。扼杀了人们创造性的思维。许多读书人只知道死读书,不讲求实际学问。要学会一分为二第16课1、郑和下西洋(时间、次数、到达地区、评价、影响)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3、戚继光抗倭(功绩、原因、品质)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门居住权郑和下西洋时间:1405年----1433年次数:七次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宣扬国威。到达地区: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评价: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意义: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1、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2、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应用3、郑和的个人的优秀品质(吃苦耐劳,英勇无畏);优秀的船长、水手的通力合作等。戚继光抗倭功绩(1)组建抗倭队伍戚家军(2)台州九捷,荡平浙江倭寇(3)在福建、广东与当地明军并肩作战,剿灭那里的倭寇。胜利原因:1)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2)戚继光卓越的军事和指挥才能3)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4)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品质:不为名利,
本文标题:第一单元历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07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