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时作业(三十二)(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⑥答案:B2.(福建2012届高三四校联考)下列实验所用的试纸不能预先用蒸馏水润湿的是()A.用品红试纸检验SO2B.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Cl2C.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D.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解析: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预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可能使测定结果不准确。答案:D3.(2011年宿迁模拟)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合理的是()①用50mL量筒取4.2mL稀硫酸;②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③用托盘天平称量11.7g氯化钠晶体;④用碱式滴定管取23.10mL氯水;⑤用瓷坩埚灼烧各种钠的化合物;⑥用250mL容量瓶配制250mL0.2mol/L的NaOH溶液。A.①②④B.②③④⑥C.③⑥D.③⑤⑥解析:量取4.2mL稀H2SO4用5mL量筒;苯与四氯化碳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氯水有氧化性不能用碱式滴定管量取;有些钠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与瓷坩埚反应不能用瓷坩埚灼烧各种钠的化合物。答案:C4.玻璃棒在化学实验中是一种常用仪器,用途广泛。下列实验中玻璃棒能起到搅拌作用的是()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粗盐提纯③溴乙烷中溴元素的检验④从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中提取KCl⑤测定溶液的pH⑥浓盐酸与浓氨水相遇发烟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④⑥D.全部解析:①中溶质溶解需要玻璃棒搅拌,②中粗盐溶解需要玻璃棒搅拌,③中不需要玻璃棒,④中固体混合物的溶解需要玻璃棒搅拌,⑤、⑥中需要玻璃棒蘸取溶液。答案:A5.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做过碘升华实验的烧杯用酒精洗涤B.将汽油放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C.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用稀硝酸洗涤D.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用蒸馏水润洗后,即可注入待测液解析:难溶于水的物质可以让其溶解在其他溶剂中或经化学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例如A、C。答案:B6.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使用、制备有毒气体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应有完全吸收处理装置B.酒精及其他易燃物小面积失火,应该迅速使用湿抹布盖灭;钠、钾等失火应用泡沫灭火器扑灭C.汞洒落后,应立即撒上硫粉,并打开墙下面的排气扇D.学生实验时应戴防护眼镜,万一眼睛中溅进酸或碱溶液,应立即用水冲洗(切忌用手揉眼睛),然后请医生处理解析:钠、钾失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答案:B7.在实验室中,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①白磷保存在冷水中②Na保存在CCl4中③HF溶液保存在塑料瓶中④AgNO3溶液保存在棕色试剂瓶内⑤浓硝酸保存在棕色广口瓶内A.①③④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解析:Na不能保存在CCl4中,因为Na的密度比CCl4的小,浮在CCl4上,不能隔绝空气和水蒸气;浓硝酸是液体,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内。答案:A8.实验室里不宜长期放置,应在使用时再配制的试剂是()①酚酞试液②银氨溶液③Na2CO3溶液④Cu(OH)2悬浊液⑤酸性FeCl3溶液⑥FeSO4溶液⑦NaCl溶液⑧氯水A.②⑤⑥⑧B.①③④⑤C.①②⑤⑦D.②④⑥⑧答案:D9.为了防止下列情况的发生,所采取的相应实验措施错误的是()A.制取蒸馏水时,为防止烧瓶内发生暴沸,应先向烧瓶中加几块碎瓷片B.制氯气及检验氯气时,为防止尾气污染空气,应用水吸收尾气C.为了防止倒吸,可用倒置于水中的漏斗吸收实验中多余的氨气D.制硝基苯时,为防止苯挥发和硝酸分解,可用水浴法加热解析: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是很大,应该用NaOH溶液吸收氯气的尾气。答案:B10.在化学实验中必须注意安全,以下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是()①在点燃H2、CO、CH4等易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②在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③浓碱液对皮肤有腐蚀性,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应不超过试管体积的13⑤点燃添满酒精的酒精灯⑥苯酚溶液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洗涤⑦给装在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⑧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A.仅⑤⑥⑧B.仅①②③C.仅①②③④⑦D.全部解析:酒精具有挥发性,所以酒精灯的酒精量不能超过2/3;在配制稀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浓硫酸稀释放出的热量使酸液飞溅。答案:C1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B.将胶头滴管插入试剂中,捏胶头,缓缓松开吸取试剂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1.00mLKMnO4溶液D.鉴别MgCl2中是否含有AlCl3,可以选用过量的NaOH溶液解析:该题考查了实验基本操作。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互不相溶,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A正确;胶头滴管插入试剂之前就要捏胶头,防止胶头滴管中排出的空气进入试剂瓶中,B错;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胶管,C错;MgCl2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的沉淀掩盖了AlCl3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的“沉淀”及“沉淀消失”的现象,D错。答案:A12.(2011年广东理综)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A.实验Ⅰ: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B.实验Ⅱ: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C.实验Ⅲ: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D.实验Ⅳ: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解析:A项,振荡后,Br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Br2+2NaOIH===NaBr+NaBrO+H2O,苯层(上层)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至无色,错误;B项,浓H2SO4具有脱水性,能使蔗糖炭化,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碳在较高温度下与浓H2SO4反应产生CO2和SO2气体,反应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正确;C项,铜丝与稀HNO3反应产生NO气体,NO与广口瓶内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反应为2NO+O2===2NO2,故广口瓶内开始应有红棕色气体产生,错误;D项,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发生水解反应FeCl3+3H2O=====△Fe(OH)3(胶体)+3HCl,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项正确。答案:B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13.(1)(6分)下图为常见仪器的部分结构(有的仪器被放大)①D图中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A图中液面所示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mL,C图中的液面与“0”刻度之间的体积差为________mL(设A、C中分别盛有无色溶液)。②检查B是否漏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0分)(2011年山东泰安模拟)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到实验室学习。在实验桌上摆有下列仪器:①指导教师要求同学们写出仪器的名称,甲同学书写的答案如下表,请你找出其中的错误,将改正后的名称填写在下表中(若正确,则该空不需要填写)。仪器编号abcde名称试管溶量瓶集气瓶碱式滴定管普通漏斗改正的名称②关于e的用途,乙同学说:能组成防倒吸装置。你还能说出其他两种用途吗?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①a为试管,正确;b应为容量瓶,字书写有误;c为集气瓶,正确;d应为酸式滴定管,错误;e为普通漏斗,正确。②利用普通漏斗,可组成防倒吸装置,可往细口容器中加液体,可组成过滤装置等。答案:(1)①温度计28.021.40②向容量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一手拿瓶,一手轻压瓶塞,把容量瓶向下倒立,停留片刻,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渗出。若不漏水,将瓶塞旋转180°,重复上述操作,仍不漏水,方可使用。(2)①仪器编号abcde名称改正的名称容量瓶酸式滴定管②①往细口容器中加液体②组成过滤装置(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4.(12分)(2011年西安模拟)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进行化学实验时要熟悉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仪器及用品,采取正确的实验操作,注意实验安全。(1)在仪器:a.分液漏斗b.试剂瓶c.集气瓶d.滴定管e.容量瓶f.量筒g.托盘天平中,其中标有“0”刻度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标有具体使用温度的是________。(2)“磨砂”是增加玻璃仪器密封性的一种处理工艺。在下列仪器中,没有用到“磨砂”工艺处理的有________。a.试管b.分液漏斗c.带滴管的试剂瓶(滴瓶)d.集气瓶e.酸式滴定管f.碱式滴定管(3)下列操作所得实验结果比实际数值偏高的是________。a.用量筒量取8.5mL液体时,俯视液面读数b.中和滴定达到终点时,仰视液面读数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仰视溶液液面(4)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印有如图所示的警示标志,说明浓硫酸是一种________。(5)有同学用KMnO4溶液滴定进行铁元素含量的测定(5Fe2++MnO-4+8H+===5Fe3++Mn2++4H2O)①实验前,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托盘天平、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实验中的KMnO4溶液需要酸化,用于酸化的酸是________。a.稀硝酸b.稀硫酸c.稀盐酸d.浓硝酸③该同学设计的下列滴定方式,最合理的是________(夹持部分略去)(填字母序号)。答案:(1)d、gd、e(2)a、f(3)a、b(4)腐蚀性液体(或腐蚀品)(5)①250mL容量瓶②b③b15.(12分)(2011年石家庄模拟)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氮的化合物的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A处是气体发生装置。按上图连接好各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将C处铂丝网加热至红热,再将A处产生的无色气体通过后面装置。片刻后可观察到F中铜片慢慢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制取气体时只使用一种药品,它可以是________(填字母)。a.NH4HCO3固体b.NH4Cl固体c.NaHCO3固体d.浓氨水在以上几种情况下A装置中均适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填字母)。a.烧瓶b.试管c.烧杯d.锥形瓶e.酒精灯(2)E装置可防止F中溶液倒吸进入D中,请在右图画出装置E中的导气管。(3)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处加热片刻后撤去酒精灯,铂丝仍保持红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进入F装置的物质成分和质量一定,可向F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填字母)使铜片溶解的质量增多。a.Na2CO3b.NaClc.CuSO4d.H2SO4解析:由气体通入水中可使铜片溶解,则产生的物质中有硝酸,故C处进行的是氨气的催化氧化反应,A处要产生氨气和二氧化碳(或水蒸气)或
本文标题:第一章 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13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