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课时训练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一定能发生反应C.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D.当△H<0时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3.下列有关反应:4NH3(g)+5O2(g)===4NO(g)+6H2O(g)△H(298K)=-905kJ·mol-1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该反应中每4molNH3(g)被氧化,放出905kJ热量4.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2H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D.无法确定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变化B.伴有能量变化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生成物的总能量总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6.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H2在Cl2中燃烧⑥弱酸电离A、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⑤D、①③⑤7.(1)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O(g)===H2(g)+21O2(g)△H=+242kJ•mol-1B.2H2(g)+O2(g)===2H2O(l)△H=-484kJ•mol-1C.H2(g)+21O2(g)===2H2O(g)△H=+242kJ•mol-1D.2H2(g)+O2(g)===2H2O(g)△H=+484kJ•mol-1(2)已知25℃、101kPa下,金刚石、石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O2(g)===CO2(g)△H=-393.51kJ•mol-1C(金刚石)+O2(g)===CO2(g)△H=-395.41kJ•moL-1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B.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8.分析右面的能量变化图,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2A(g)+B(g)===2C(g)△H0B.2A(g)+B(g)===2C(g)△H0C.2A+B===2C△H0D.2C===2A+B△H09.已知:H2(g)+F2(g)===2HF(g)△H=-270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氢气与1L氟气吸收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热量小于270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kJ热量10.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氧气中1mol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A.920kJB.557kJC.436kJD.188kJ11.已知:(1)H2(g)+21O2(g)===H2O(g)△H1=akJ•mol-1(2)2H2(g)+O2(g)===2H2O(g)△H2=bkJ•mol-1(3)H2(g)+21O2(g)===H2O(l)△H3=ckJ•mol-1(4)2H2(g)+O2(g)===2H2O(l)△H4=dkJ•mol-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c﹤0B.b﹥d﹥0C.2a=b﹤0D.2c=d﹥012.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N2(g)+3H2(g)===2NH3(1)△H=2(a-b-c)kJ·mol-1B.N2(g)+3H2(g)===2NH3(g)△H=2(b-a)kJ·mol-1C.12N2(g)+32H2(g)===NH3(1)△H=(b+c-a)kJ·mol-1D.12N2(g)+32H2(g)===NH3(g)△H=(a+b)kJ·mol-1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13.在一定条件下A与B反应可生成C和D,其能量变化如图:(1)下列有关反应A+B===C+D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B.该反应若有能量变化,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该反应若为放热反应,则不需加热反应就一定能自发进行D.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一定相等,且遵循能量守恒(2)若E1E2,则生成物的总能量(填“”、“”或“=”)反应物的总能量,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14.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gNO2需要吸收16.95kJ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能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这些分子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用kJ•mol-1表示。请认真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1)图中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填“需要”或“不需要”)提供能量,该反应的△H=(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g)△H=-241.8kJ•mol-1,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3)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II)与实线(I)相比,活化能大大降低,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参考答案1.A2.C3.B4.B5.A6.C7.(1)A(2)A8.A9.C10.C11.C12.A13.(1)AD(2)吸热14.(1)CH3OH(l)+23O2(g)→CO2(g)+2H2O(l)ΔH=–725.76kJ·mol-1(2)N2(g)+2O2(g)===2NO2(g)ΔH=+67.8kJ·mol-1(3)N2(g)+3H2(g)===2NH3(g)ΔH=-92kJ·mol-115.(1)放热需要E1-E2(2)409.0kJ•mol-1(3)使用了催化剂课时训练2燃烧热能源1.下列关于燃烧热的说法正确的是()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A.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B.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H就是该反应物的燃烧热C.物质的燃烧热可利用仪器由实验测得D.物质燃烧必然伴随发光发热现象且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2.在汽油中添加适量酒精作为汽车燃烧的技术正在逐步向全国推广。已知C8H18和C2H5OH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8H18(1)+25O2===16CO2(g)+H2O(1)△H=-10900kJ·mol-1,C2H5OH(1)+3O2(g)===2CO2(g)+3H2O(1)△H=-1367kJ·mol-1。假定汽油的成分为C8H18,则用添加酒精的汽油作汽车燃料时,不能达到的目的是()A.节省化石燃料B.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C.有利于转化过剩的粮食D.提高每千克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绝对值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是()A.CO(g)+21O2(g)===CO2(g)△H=-283.0kJ•mol-1B.CH4(g)+2O2(g)===CO2(g)+2H2O(g)△H=-802.3kJ•mol-1C.2H2(g)+O2(g)===2H2O(l)△H=-571.6kJ•mol-1D.C(s)+21O2(g)===CO(g)△H=-110.5kJ•mol-14.25℃、101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1、285.8kJ•mol-1、890.3kJ•mol-1、2800kJ•mol-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s)+21O2(g)===CO(g)△H=-393.5kJ•mol-1B.2H2(g)+O2(g)===2H2O(g)△H=+571.6kJ•mol-1C.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1D.21C6H12O6(s)+3O2(g)===3CO2(g)+3H2O(l)△H=-1400kJ•mol-15.100gC不完全燃烧所得产物中,CO所占体积为31,CO2为32,且:C(s)+21O2(g)===CO(g)ΔH=-110.35kJ•mol-1CO(g)+21O2(g)===CO2(g)ΔH=-282.57kJ•mol-1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为()A.39.292kJB.3274.3kJC.784.92kJD.2489.44kJ6.航天飞机常用肼(N2H4)和过氧化氢(H2O2)作动力源。已知1g液态肼和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0.05kJ热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肼作还原剂B.液态肼的燃烧热为20.05kJ·mol-1C.该动力源的突出优点之一是反应产物对环境无污染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4H2O(g)△H=-641.6kJ·mol-17.下列关于中和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时所放出的热量叫中和热B.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水,若有其它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不在中和热内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C.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D.中和热不包括物质溶解、电离、水合等过程中的热效应8.已知1gC完全燃烧时放出32.79kJ热量,则C的燃烧热是()A.32.79kJB.32.79kJ•mol-1C.393.5kJ•mol-1D.393.5kJ9.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B.化石燃料
本文标题: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15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