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一章人文环境区域经济失衡的重要变量
第一章人文环境:区域经济失衡的重要变量造成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除了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历史基础以及国家的倾斜政策之外,人文环境的差异是导致东西部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由一定的思想观念、制度文化、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心理等精神文化构成的人文环境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历史继承性、相对独立性和生态性等特征,如果人文环境的变迁与物质文化的变迁相协调,则会发挥其正向功能,对社会发展起到整合作用、导进作用、约束作用和激励作用;如果人文环境变迁落后于物质生产过程,就会发挥其反向功能,起到离散作用、迟滞作用和抑制作用。西部地区人文环境变迁缓慢,导致了西部地区的落后。开发西部、发展西部必须在促进西部物质文化发展的同时,优化西部的人文环境。一、人文环境的含义、特征及内容一定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必然要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方面,要受本区域物质文化现有状况的影响,即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及其创造方式的影响,它包括劳动工具和人类为满足衣、食、住、行等多种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在今天主要指一个地区的能源、交通、通讯、农业基本设施、工业基础等物质条件和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其他基础设施。另一方面,一定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还受该区域精神文化的影响,这种在一定地域存在的带有特殊性的精神文化也被称为人文环境或软环境。人文环境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及其派生物的综合,主要包括思想观念、制度文化、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适应时代要求和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文环境可以促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反,不良的人文环境则会阻碍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一般来说,人文环境有如下特征:第一,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人文环境。人类是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的,自然地形成了人种和民族。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有着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其中,共同的文化是民族的重要标志。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的民族必定创造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同一个民族大致有着共同的人文环境,所谓文化类型、文化模式都包含着民族文化的特异性,文化丛、文化区域、文化圈,也深深地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文化模式就是以各民族拥有的不同文化划分的,一定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制度文化等构成的人文环境自然带有民族的特性。如风俗习惯,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中国人不同于法国人,阿拉伯人不同于日本人。就我国来说,55个少数民族衣、食、住、行和民间娱乐、社交庆典等基本上没有相同的,没有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独具特点的节日。在农事节日中,彝族有火把节;藏族有望果节;侗族有活路节;景颇族有采草节;瑶族有干巴节等。在宗教节日中,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有传大召、传小召、燃灯节、萨噶达瓦节等。从宗教信仰来看,除了众多民族信仰的世界性宗教外,各民族在宗教信仰方面也是不同的。中国汉族信仰道教、佛教和基督教的较多;满族、鄂伦春、鄂温克、赫哲、锡伯等民族尚保留着萨满教的信仰;纳西族信仰东巴教;普米族信仰韩归教;彝族支系撒美人信仰西波教;壮族部分群众信仰师公教;藏族信仰藏传佛教;傣族信仰南传佛教;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等信仰伊斯兰教。从制度文化看,历史上不同的民族在经历各社会形态的过程中形成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等都各有千秋。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制度文化也表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解放前,基诺族实行长老制;瑶族实行瑶老制和石牌制;侗、苗、布依、水族等实行具有农村公社性质的社会组织“款”;黎族实行合亩制;景颇族实行山官制;凉山彝族实行家支制;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农奴制;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西南和西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实行土司制度等。不同的风俗习惯、制度文化、宗教信仰,形成了带有民族特色的思想观念。总之,不同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特点、不同传统的人文环境,不同特点、不同传统的人文环境又塑造了不同的民族,人文环境的民族性是人文环境的重要特征。只有通过不同特点、不同传统的人文环境,我们才能准确地区分和识别不同的民族。不承认民族人文环境的多样性,就会走向民族中心主义,即用自己民族的价值标准判断别的民族的一切,不利于人文环境的发展。人文环境的民族性带来了人文环境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表现了人类创造的多种可能性和灵活性。对民族的精神文化要本着平等、尊重、理解的精神,互相交流、对话、吸收。文化侵略、文化中心主义,消灭异己,既不符合人文精神,也不符合文化生态。一定的人文环境必定和一定的民族联系在一起,人文环境是民族的人文环境,民族和人文环境是不可分离的。人文环境和民族都是历史的产物,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了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民族。一个人们共同体在自身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创造了共同的人文环境并形成了民族;一个民族及其人文环境在发展中必然也要形成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生态。这种文化传统和文化生态世代影响着该民族群体及其每个成员,而一个民族群体又靠这种传统文化和文化生态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因此,民族传统文化构成的人文环境一方面表现为本民族全体成员所共有,另一方面又与其他民族相区别。在当今世界,文化及其构成的人文环境都是民族的,民族是文化及其构成的人文环境的载体。第二,区域性。不同的地域存在着不同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的区域性与民族性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民族群体总是在一定的地域中生活,这使民族文化及其文化构成的人文环境带上了特定的地域特征。不同民族所处的经济生活和地理环境不同,使人文环境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大山下的民族创造出山神庙宇;大河边的民族幻想出河神偶像;北方草原上的民族在辽阔的草原上养成了豪放的性格,南方水乡的民族养成了纤柔的性格,林区的人民创造了狩猎文化,靠海的人民创造了渔业文化。从文化的空间结构看,相通的文化模式构成了占更大地域的文化圈。如东亚文化圈、西亚阿拉伯文化圈、北美文化圈、欧洲文化圈等。美国的社会学家把北美洲分为九个文化区域:平原区、高原区、加利福尼亚区、北太平洋海岸区、埃斯基摩区、麦肯齐区、东部森林区、东南区和西南区。上述九个区的居民来源和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不同,他们所遵循和使用的文化各有特色,所以成为不同的文化区域。我国土地广袤,地形复杂,江河纵横,气候多样,造成了文化环境的差异和多样性。梁启超在《中国地理大势论》中曾把南北两方的习俗特点归结为“北俊南靡、北肃南舒、北强南秀、北塞南华”16个字。从经济生活来看,渔猎采集经济文化区主要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山林以及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交汇处,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渔猎文化环境;畜牧经济文化区集中在内蒙古草原、新疆、青藏高原,形成了游牧文化环境;农耕经济文化区包括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黑龙江和台湾、南到海南岛的广大地区,形成了农耕文化环境。其中,山林刀耕火种文化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西北、横断山南段;山地耕牧型文化分布于青藏高原东南以及云贵高原中西部;山地耕猎型文化分布在云贵高原中部以东和华南丘陵山地;水稻耕作型文化分布在从云、贵、桂、台湾到延边;绿洲耕牧型文化分布于河套地区,并在新疆、宁夏、甘肃有零星分布;平原农耕型文化分布于中国中部、东部各大平原以及关中平原、四川盆地,分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文环境。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各异。就制度文化来说,历史上由于中原地带农耕民族经常受周边游牧民族入侵的威胁,再加上灌溉农业的影响,社会组织比较发达,形成了极端的封建专制制度;而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社会组织比较松散,制度文化相对落后。由于西部地区地域广大,容易迁徙,人口稀少,思想观念比较保守,易于苟安,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而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竞争观念强烈。从习俗看,区域差异最为明显。“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宗教信仰分布也有地域的特点。动物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大多分布在高山密林地区;接受伊斯兰教的回族和维吾尔族形成了较大的宗教文化区,集中在我国的西北地区,紧靠着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国。毗邻佛教发源地印度、尼泊尔的西藏地区形成了藏传佛教文化区。由上可见,人们在什么样的地理和生态环境中从事物质生产,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形态,共同地域是同一民族文化产生的基础条件,所以,文化具有区域性的特征。第三,历史继承性。人文环境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一时期特有的人文环境,除了受本时期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制约外,还要继承自己领域中以前时代积累的材料和成果。任何人文环境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和以前历史时期的宗教信仰、思想观念、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制度文化、社会心理有着或多或少的继承关系。一定历史阶段上表现出的人文环境,其内容都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对本时期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反映;一个是历史上形成的反映过去社会存在的某些成果和材料。所以,研究现存人文环境,不能仅仅从现在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得到解释,还必须从以往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寻找其根源。人文环境的历史继承性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继承了历史上优秀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制度文化和宗教信仰;但另一方面也继承了落后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制度文化和宗教信仰。当然,具体继承什么,不继承什么,怎样继承,怎样改造,归根到底,仍是由本时期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现实状况和发展需要决定的。以制度文化为例,中国封建专制制度产生后,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二千多年;藏族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始于13世纪,一直存在到民主改革之前。元朝确立的对中国西南西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土司制度,后来虽然中央王朝进行了“改土归流”的改革,但并没有能彻底废除,到20世纪上半叶,云南省傣族、哈尼族、彝族、白族、阿昌族、纳西族、藏族,四川省彝族、羌族、藏族,青海省土族等民族的部分地区,名义上仍保留着土司称号及世袭制度。儒家文化产生后也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直到今天,在我们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以及风俗习惯中还存在着儒家文化的影子。正是因为人文环境的历史继承性,决定了人文环境的稳定性,也可以称之为惰性。风俗习惯是最具有惰性的精神文化。习俗的历史传承特征,非一人所成,也非一个时代所积。而且这种传承不靠经典记录,仅靠民众的心理信仰和社会的习惯势力传承。例如,中国人有吃饭使用筷子的习惯,这一习惯是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不是谁偶然创造发明出来的。由于习惯与人们一定的社会活动以及心理需求相适应,因此,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种人数众多,时间悠久的积累效应,使习俗带有极大的惰性,惰性是人文环境的重要表现。第四,相对独立性。人文环境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文化现象,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它是具体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反映,依赖于具体的物质生产过程。但是,这种依赖并不像“影之随行”那样机械地同物质生产过程的发展保持绝对的一致和平衡。精神文化的主体是具有思维的个人,但某种思想、观念、理论、信仰一经产生以后,它就脱离了思维着的个人而属于社会,它不再随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消失而消失。同时,精神文化通过语言、文字和其他形式表现出来以后,也会脱离了思维着的个人而传扬于社会,并传给后代,显示出其明显的独立性。人文环境的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一是人文环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物质生产过程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人文环境对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反映,并不是随着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而亦步亦趋,两者不同步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两者不同步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人文环境的发展变化有时落后于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并阻碍物质生产发展。当某种思想观念、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和制度文化在它赖以产生的物质条件消失之后,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并不马上随之消失,而是还在一定时期存在,并继续发生影响,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另一种情况是先进的精神文化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导和推动社会物质生产。先进的精神文化能正确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能够指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对社会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做出某些科学预测。二是人文环境的发展水平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有时并不平衡。一般说,经济发展与精神文化的发展是一致的,但是,历史上
本文标题:第一章人文环境区域经济失衡的重要变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22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