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一章祁东渔鼓的变迁
渔鼓概论1第一章祁东渔鼓的变迁祁东渔鼓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在千百年的历程当中,它们不断地演变、发展,生生不息,传承、存续至今,为全国渔鼓道情艺术中所罕见。探究其缘由,乃是由于祁东渔鼓产生于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始终植根于民间,始终扎根于民间文化的热土,真实地反映生活,表现了大众的思想、情感和理想,因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观众通过祁东渔鼓的演出宣泄情绪、表达心声,同时还从中获得生活的经验和启迪,因此它们便成为了人民的代言人和引导者,为大众所喜闻乐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并广为流传和承续不绝。祁东渔鼓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充沛的创造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理念与审美理想,因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薪火相传,如何使其传统表演技艺和优秀传统曲目得以保存和传承,既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这一代艺术工作者的历史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祁东渔鼓的传统文化艺术已愈来愈受到关注和重视。今天祁东渔鼓艺术进入我们学校课堂,或许将成为艺术教育的一个特色,同时也是面对新的时代、新的社会环境的一种传承方式。祁东渔鼓传承的最终目的是建立新的传统和模式,当然,这个新模式将是多元化的和开放式的。艺人们的努力和民众的文化选择,将共同构成和缔造祁东渔鼓新模式的力量。渔鼓概论2第一节祁东渔鼓溯源渔鼓作为一门说唱艺术,属于曲艺艺术的一个种类,以人的口语“说唱”为基本前提。但其艺术本身,又具有较强的社会色彩和宗教意识,作为精神审美产物之一的渔鼓艺术,其最后形成有着复杂的文明演进机理。华夏渔鼓始于唐代,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万民乐业,天下太平。其时道教盛行,为了宣扬道教教义,神话传说八仙中的张果老倒骑毛驴游唱八方,成语中的“骑驴看唱本”就由此而来。八仙过海归来之时,忽见一条金丝鲤鱼在海上兴风作浪,浪花溅湿了张果老的衣服。张果老心中非常恼怒,于是便拔剑斩了鲤鱼精,并抽出鲤鱼骨,剥下鲤鱼皮,制成了一种管状乐器,取名叫“鱼鼓”。鱼鼓做成之后,正好碰上王母娘娘开蟠桃会,“八仙”赶来为她祝寿。韩湘子吹玉箫,吕洞宾击云板!,张果老拍鱼鼓应节而歌。这九天仙乐飘向花果山,美猴王睁开火眼金睛一看,原来是众仙为王母庆寿。孙大圣见王母娘娘这老婆子没有请他,便一个筋斗翻到寿堂之上,举起金箍棒便打,一棒正好打在了张果老的鱼鼓上,鱼鼓被打了个粉碎。南极仙翁见此情状,便向张果老献上一根仙竹,说是可作鱼鼓。于是请来人间名匠鲁班依样制作鱼鼓。鲁班接到仙竹,将竹尖给姜太公作了钓鱼竿,竹蔸给济公和尚作了卦,取仙竹中间二尺九寸制作了鱼鼓。为了防止炸裂,王母娘娘将她的两个手镯箍在了鱼鼓的两头,又用裙带系在鱼鼓上作背带。从此,竹质鱼鼓便取代了骨质鱼鼓。因后世艺人游唱江湖,以艺谋生,以鼓渔利,文人们又将鱼鼓称作渔鼓。可以是这样说,渔鼓是沾满仙气之鼓,是渔利之鼓、发财之鼓。渔鼓传说渔鼓概论3一、渔鼓的起源关于渔鼓艺术的起源,可研究的资料不多。渔鼓,又称春筒、竹琴。简板,又称简子(祁东渔鼓叫扎板)。流行于湖南、湖北、山东、广西、四川、安徽、浙江、陕西等省、自治区。渔鼓可以上溯至唐代的“道情”,也就是道士们传道或者化缘时所叙述的道家之事和道家之情。如唐代的《九真》、《承天》(《唐会要》卷三十三)与《踏踏歌》(段常《续仙传》论蓝采和持拍板说唱者)。据唐朝《续仙传》记载:“蓝采和手持拍板(简板),唱踏歌行乞于市……”这可能是对早期渔鼓道情的最具体的描写。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崇尚道教,并将它奉为国教。从中唐时候开始,道教逐渐在华夏大地上兴盛起来。据说玄宗为了表达对道教的推崇,还召集文士阁员寻根究底,并与道教的理论创始人老子李耳续起了家谱,并称老子为李姓的远古祖先。宋代苏汉臣所绘《杂技孩戏》画面中(《中国音乐史图鉴》IV—9)也有记载。到了元代,渔鼓已广为传唱,“诸民间子弟,以此为业,辄于城市坊镇,演唱词语,教习杂戏……击渔鼓,娱人集众”(《元史》卷一百五)。明代王圻《三才图会》载:“渔鼓,裁竹为筒,长二三尺,以皮冒其首,皮用猪膋上之最薄者,用两指击之。又有简子,以竹为之,长二尺许,阔四五分,厚半之,其末俱略外反。歌时用二片合击之以和者也”。明清时期,渔鼓已形成了“有板有眼”的完整唱腔。著名爱国思想家王船山(衡阳人)就作过《愚古词》(愚古即渔鼓)二十七首。作者记有“晓风残月,一板一槌,亦自使逍遥自在”(《船山遗书》第六十四册)之句。在悠远坎坷的历史长河中,通过传承与发展,渔鼓作为一门大众艺术,深深根植于民间,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二、渔鼓的形成渔鼓源头在道教,是道士们在传道或者化缘时所叙述的道家之事和道家之情,它原本是身背葫芦、云游五岳的道士、道姑们化斋时唱的劝世、修行歌,后传入民间,成为艺人手中的绝活。他们叙情的方式就是打渔鼓,唱道情,所以“打渔鼓,唱道情”是连起来说的。渔鼓属说唱门类,夹说夹唱,叙事性极强,说唱面甚广,盘古亘古、三皇五帝、二十四孝、才子佳人,想唱什么便可唱什么,想渔鼓概论4唱多久便可唱多久。后来,“道情”为民间艺人所采用,宗教内容便渐趋淡化,改唱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一曲戏文,融古今于一炉,集雅俗于一身,说天说地说人情;唱山唱水唱风月;历数人间冷暖,道破世态炎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把那山重水复唱出个柳暗花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把抑恶扬善,除暴安良的民间传说演绎得淋漓尽致,观众皆大欢喜。从此,渔鼓道情便由宣扬道教出世思想的工具过渡为富有娱乐性、知识性的民间说唱艺术。在唐代,哪里有道教,哪里便有渔鼓。于是渔鼓遍地开花,浙江有义乌渔鼓;四川有顾县渔鼓,也叫四川竹琴;陕西有沔水渔鼓;安徽有界首渔鼓,其渔鼓音乐被收录《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安徽分卷)》中;湖南有湘北渔鼓和湘南渔鼓。如诉如泣如诗如歌的渔鼓,顺溜溜的如行云流水,气贯丹田,感人肺腑。渔鼓是大俗的艺术,大俗才能大雅。它是属于大众的,为大众所需才产生的民间艺术。三、祁东渔鼓渔鼓何时流入祁东,无详细的资料记载,民间传说祁东渔鼓起源于南宋建炎年间,其时金兵入侵,北宋南迁,宫廷艺人沿途流散,成群的结社结团组班卖艺,以谋生计,于是衡邵一带有了祁剧弹腔的班底;单个者则卖艺街头,取筒击节,这就是丝弦,弹词、祁阳小调、祁东渔鼓的源头之水。在祁东县志、文化志里有史可查的是说解放前夕,第一个在祁东民间唱起渔鼓的是一位叫刘贤忠的烧瓦匠。这位刘师傅工闲之余,伏天在晒谷坪,寒夜在工棚里手捧尺九竹筒,说唱逸闻趣事为邻里消闲解闷,听众或三或五,来去自由。当刘贤忠的瓦窑工棚搬迁到白地市镇万福岭一带烧瓦时,工棚里的渔鼓声牵动了一位曲艺奇人邹祖羲。家住万福岭花竹村的邹祖羲,自幼随名歌郎刘晓阳学艺,极具曲艺天赋,他一听渔鼓就留连忘返,遂拜在刘贤忠门下学唱渔鼓。其后他第一个将渔鼓艺术带到丧堂节目中,于是在那悼念亡灵的漫长之夜,通宵达旦地响亮着渔鼓声和渔鼓艺人的嘹亮歌喉,守夜的人们如痴如醉,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民间文化的甘霖,让祁东渔鼓有了根植的土壤。于是那冗长沉闷哀哀婉婉追悼亡灵的丧乐,被唱腔优美、说白诙谐的祁东渔鼓取而代之。1952年,渔鼓艺人邹祖羲自编了第一个单口渔鼓曲目《廖仁福的互助组》,渔鼓概论5他携此曲目代表零陵地区赴广州参加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汇演,获表演奖并受到陶铸、邓子恢等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祁东渔鼓自此登上了大雅之堂。1958年.邹祖羲在修建红旗水库的几万民工中利用渔鼓自编自演,激励士气,几万民工一起哄,邹祖羲的艺名“懂乃稀”三个字便风卷祁东,家喻户晓。邹祖羲广收门徒,在祁东大地撒播渔鼓火苗,许多民间歌郎如周阳春、周先旭、陈侗宝、陈泽武、刘景福、陈汉阳、王秉忠、陈春元、彭肇成相继兼修渔鼓演唱,陈善品、刘三能、何中岳等十余名青年则随祖羲先生终生从事渔鼓演唱。1922年,邹祖羲出生在祁东万福岭花竹村一个贫寒之家。全家是帮人看坟地和以收割坟地茅柴为生。幼时他给地主家放牛,是一个在大自然中长大的“淘气鬼”。放牛、割草、砍柴、吹柳笛、玩打仗、钓鱼、抓蚂蚱、掏鸟窝、下河摸鱼等等,无所不会。农村野孩子身上所具有的一切淘气,几乎都能在他身上找到。童年生活尽管清苦,但是过得还是快乐,尤其是放牛唱山歌练就了一副音域宽广的亮嗓。由于家境贫寒,求学欲望强烈的邹祖羲之“剽学之路”极为艰辛。他为了读书识字背着大人背负着狗粪筐去一家私塾“蒙馆”的窗外偷听先生讲课,大雪纷纷,小祖羲还是一大早就趴在窗外听课。谁知地主的儿子竟偷偷地溜出门来,掀起邹祖羲顶在头上的旧衣服,将个雪团塞进他的衣领里。父亲得知此事后,心疼孩子,不让他再去偷听了。可对知识的渴望,使小祖羲不顾一切地又悄悄去偷听了。他持之以恒、顽强不屈的求学精神,感动了私塾的先生,先生让他做了一个不交费的旁听生,就这样小祖羲上午在家做半天事,下午去私塾听半天课。对不认识的字,他就将字写在腿上和手上,到处找读书人,故意考问人家这是什么“字”,当别人说:我怎么不知道这是什么“字”并读出来时,他就马上记在心里,学会一个就擦去一个,这样的“偷学”让他学到不少知识。16岁那年他来到瓦窑当瓦工,工余时间为了学本领,便跟着师傅刘贤忠学唱渔鼓,他本是名歌郎刘哓阳的门徒,学唱渔鼓后,即将渔鼓引入丧堂,周围乡里办丧事,他就赶去演唱,唱渔鼓成为了他比别人技高一筹的糊口的本事,他毕生演唱渔鼓,并把渔鼓道情的老腔老调,逐步改进成为各种固定曲调,适合说唱各种不同内容的曲目,其唱腔具有独特风味和艺术魅力。终于成了“祁东渔鼓”的一代宗师。一代渔鼓宗师——邹祖羲渔鼓概论6祁东渔鼓的演唱风格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已自成流派。1976年湖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周汉平先生来祁考察祁东渔鼓,听了祖羲先生演唱的渔鼓段子后,拍案惊奇,赞道:“邹翁时曲人深爱,绕梁清韵遍潇湘。”遂将祖羲先生演唱的渔鼓定名为祁东渔鼓。从此,“祁东渔鼓”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艺人,艺人各具风格的唱腔兴旺了渔鼓艺术。祁东渔鼓不仅在祁东、祁阳等地广大农村、乡镇拥有庞大的观众群体,而且传唱到衡阳、邵阳、永州等市及云南、四川、广西、江西、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等省。【观察走访】到民间乡镇走访渔鼓艺人,观察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劳动过程,了解他们是怎样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思考人生】收集民间渔鼓艺人的资料,了解他们的人生奋斗目标和奋斗历程,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对你的在校生活有何启发?【素质演练】1、学习和了解渔鼓历史起源对我们的职业生涯有何意义?2、用线条表格列出渔鼓艺术发展贯串的历史朝代?3、通过调查了解,运用图书和网络资源撰写一篇祁东渔鼓发展的短文。学以致用渔鼓概论7第二节渔鼓的地方分布及特色曲艺是一个体系庞大、品种繁多的艺术门类,据1986年编成出版的《中国曲艺》收列的曲种数目初步推断,总数超过500个,道情是我国曲艺的一个类别,又称渔鼓道情。1998年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罗扬主编的《当代中国曲艺》将渔鼓道情列为鼓曲唱曲类曲艺;渔鼓、弹词、丝弦、鼓书、琴书是以又说又唱相间方式来叙事表演的曲艺形式。一、渔鼓分布及流传我们今天看到及流传的以说唱相间的方式表演的曲艺,基本上都形成或定型于清代及民国时期,其中绝大多数的名目称谓,也大约于此一时期地方化,约定俗成并且规范了下来。道情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为诗赞体。宋代后吸收词牌、曲牌,衍变为在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又称道歌。用渔鼓、简板伴奏,与鼓子词相类似。之后,道情中的诗赞体流行于南方,为曲白相间的说唱道情;曲牌体流行于北方,并在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发展为戏曲道情,其主要唱腔,采用了秦腔及梆子的锣鼓、唱腔,逐步形成了各地的道情戏。至清代,道情同各地民间音乐结合形成了同源异流的多种形式,如陕北道情、晋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枝江和宜都的楠管、湖南渔鼓、四川竹琴、宜春评话、河南坠子、广东木鱼等。图片资料渔鼓概论8目前在国内各类渔鼓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安徽、浙江、陕西、山东、河南、四川、江西、山西等地。“渔鼓道情”说唱表演特点,是以唱为主,间有说白,“说白”除人物对话为“散白”外,叙述和详论时,采用的均是“韵白”的形式,在音乐唱腔的曲体形态上以曲牌体和板腔体较为普遍,也有板腔曲牌体混合形式。二、各具特色的地方
本文标题:第一章祁东渔鼓的变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42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