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电信行业的垄断与竞争.
LOGO1电信市场的垄断与竞争Topic2015-04-282目录一、我国电信市场是否存在垄断二、电信行业为什么会存在垄断三、电信市场的垄断体现在哪些方面四、电信市场的竞争带来的问题五、对电信市场改革的相关建议3一、我国电信市场是否存在垄断?从2008年重组后的第一年,即2009年,从产业信息网公布的信息中可以看到,虽然自重组后,中国移动的手机用户数市场份额占整个市场份额的65%,中国电信的固话用户数占整个市场份额的63%,宽带用户数占整个市场份额的59%。固话用户市场基本上被电信和联通占领,手机用户市场基本上被联通和移动占领,宽带用户市场则几乎是电信和联通的天下。如图1所示。图12009年中国电信运营市场竞争用户数细分(来源:各运营商年报数据整理)4第三次电信重组改革前后几年,中国移动的市场占有率都在70%以上,到目前为止,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各自的市场份额分别是60%,25%,15%左右。如图1。按照《反垄断法》,两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三分之二即可推定为“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根据国内知名第三方数据服务商CNZZ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各地区运营商服务情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0月,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互联网接入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8.3%,26.93%,两家市场份额总计高达85.18%,远超《反垄断法》规定的三分之二的规定。图12003-2009年中国移动市场占有率(数据来源:2003-2009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年报)5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去分析,市场结构能反映出一个市场的集中程度和垄断程度。HHI指数是专门用来反映产业集中程度的综合指数,HHI值越大说明市场的集中程度越大、垄断程度越高。从中国产业信息部网站2006年到2010年的收入HHI指数、基础电信用户可以得出,2007年,用户、市场指数更是达到了2882、3181,相比于2006年,分别上升了140和160,尤其是在2009年时,HHI指数将近4000,这说明电信市场的集中程度和稳定程度也越来越高,垄断程度越来越高。如图2所示。图2国内电信业整体收入市场结构HHI指数6二、电信行业为什么会存在垄断?1、社会公用基础设施的性质作为基础设施,必须履行普遍服务义务。作为电信企业,普遍服务目标与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目标存在矛盾,在开放竞争环境下,普遍服务目标单纯依靠通信企业完全竞争的市场行为时无法实现的。首先,普遍服务要求最大限度实现通信网的全貌覆盖,需要巨大投入,但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边远地区、农村地区,回报没有保障;其次,为了低收入人群也能享受通信服务,全国要实行统一的政策性资费,政策性资费一般不符合企业的利益目标,会造成电信企业的赤字经营和亏损,让企业难以维持电信服务;还有,为了企业的更好发展,电信企业一般在那些利润丰厚的区域进行经营,无法实现普遍服务,会造成企业间竞争的不公平。相比较,通信业实现垄断经营体制更有助于普遍服务目标的实现,能弥补在开放竞争条件下的电信企业实现普遍服务目标的弊端。2、通信的国家主权通信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神经网络,也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物质技术保证,所以说电信通信涉及国家主权和安全问题。很多国家电信市场的对外开放也不是毫无保留的,这在签署WTO基础电信协议时,许多国家都在主体电信企业或整个基础电信领域,保留了对外资投资比例和自然人进入如雇佣外国人的限制这一情况看出。如美国对无线通信的直接外资投资限制在20%以下。在中国,政府对电信行业的监管范围也达到了对信息内容的监管,而且国家在制定信息内容管制政策的过程中,也明确了防止外国通过信息手段对国家主权进行干涉的立场。73、显著的规模经济性规模经济性是导致电信业形成自然垄断的直接因素。所谓规模经济性,是指在一定的时长需求范围内,企业单位产品成本随生产规模扩大而降低的经济现象。其原理是: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投入的增加、产出量的增加,单位产量的固定平均成本开始下降,从而导致平均成本的降低,这时开始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但随着投入进一步的增加,产出增加的比例会继续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当产量增加到一个临界值时,产出增加的比例不再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规模经济效应停止。电信行业的规模经济性是指通信网络在提供产品和服务时所依赖的网络系统具有规模经济性。也就是说通信网络运营业具备用来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网络设施,构成巨大的固定成本,因此,只有当用户数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网上业务量也达到相当大的规模时,电信公司在每个用户、每笔业务上所或得的收入才有可能大于平均成本电信公司的运营才会有效益。规模经济性的存在抬高了电信业的市场进入门槛,也使新进入市场的运营商很难与一个已经实现规模经营的在位运营商竞争,从而很容易被排挤在市场之外,这就是由规模经济性所导致的电信业的自然垄断性。84、电信业显著的范围经济性范围经济性也是导致电信业形成自然垄断的直接因素。范围经济性是指企业在生产多种产品时,其总成本低于多家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的成本之和,并且追加新产品(服务)时的联合生产的成本,要低于单独生产该产品的成本。电信业具有很强的范围经济性。这一点我们可以举例说明。若一家电话公司要提供传真业务,它只要在已有的电话网上增加必要的设施即可;而另一家新公司必须要新建一个网络才能提供该业务。很显然那家新公司的传真业务成本要远大于第一家,也就是说,在现有业务上追加新业务的联合成本要低于单独提供新业务的成本。当然,电信业的范围经济性并不仅仅体现在基于原有网络开发和提供一项新业务比单独建网提供这项新业务的成本低,而且体现在用一个综合性的电信物理网络既传电话、电报和传真,又传各类数据和图像,一次所耗费的总成本,要比独立建立网络各自经营这些业务的成本之和要低。在电信领域,企业相关联的业务项目的多样化经营比单一业务项目的经营具有更为经济的效果,这就是电信业的范围经济性。因为只有一家电信企业生产所有的产品,其总成本小于多家电信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之和,那么对于全社会来说,该电信行业由单一企业生产,总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这就形成了自然垄断。由于范围经济性的存在,一家先期进入了电信市场的企业,在经营多种业务时,其各业务的成本都会低于其他任何经营单一业务或一两项业务的新公司的成本。这种成本竞争优势就使得新的电信公司难以在电信市场上生存,很容易被淘汰出局,使电信市场形成垄断。95、通信投资的沉淀性过去几年中,我国的电信运营商每年的资本性支出高达2000—2200亿人民币,其中约有20-30%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随着3G牌照的发放,3G基站建设取得平稳增长。截止到2012年4月底,三大运营商累计建设3G基站69.7万个。其中,中国移动建成3G基站21.1万个,中国电信建成3G基站21.8万个,中国联通建成3G基站26.8万个。3G投资计划稳步推进。目前,三大电信运营商3G累计投资已经高达2890亿元。其中,中国移动投资超过1400亿元,中国电信投资达798亿元,中国联通投资达673亿元。以上这些数据都说明了电信企业为参与市场经营而投资建设的大量网络设施、设备。而且这些设施经济寿命期长,会计折旧周期长,专用性很强,难以挪作他用。电信企业一旦想退出这个市场,则将面临巨大的资产价值损失也就是很高的沉没成本的压力。这种市场退出障碍加大了新企业进入市场的风险,也就是导致电信企业形成自然垄断的直接因素。106、通信生产的全程全网性通信业在生产经营上具有生产的网络性、产品的服务性、产业的准公用性、产业的自然垄断性这四个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性。电信产业中的全程全网联合作业指的是,当电信市场的任意一位用户在某一时刻使用某一种通信业务的呼叫以后,用户所需要传递的信息在到达接收者前的整个过程中,经过各种中间设备。这是一个复杂但又完善的通信线路必须的条件,单一的通信线路和过于少的通信线路和信息传递都算不上是全程全网联合作业,更加算不上是社会化的通信。我们现在身处通信经济时代,以电信产业作为突出代表的通信业,如果要实现其自身的服务的广泛性和社会化,就必须自身配备一个完整、完善的网络来向社会、团体、个人提供社会性的服务。这就要求电信产业具有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性。电信产业是一个庞大的机构,它有许多的分支,要想在电信网中完成一个从发端到收端的数据通信,需要各个分支同一时间同步运行才能完成。理论上,这一个庞大的机构只有在一家企业拥有运营时的效率最高,多一个“领导人”只会增加成本和降低效率而已,也就是说,电信产业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性使得电信产业最适合进行垄断经营。117、政府对通信业的市场进入管制对于通信业这种高盈利、信息技术含量大的行业,各国政府都会不约而同地对电信行业实行相对应的市场进入和经营许可审批制度,用来保证操作者和用户都能充分有效利用通信网络资源,另外,市场准入和经营许可制度也使得市场上的电信产业避免了重复建设,也避免了相互之间的过度竞争。我国也制定了响应的市场准入和经营许可制度:1、确立许可的主体,即依法享有许可证的机关(美国:FCC,日本:邮政省,中国:信息产业部);2、划分不同类型的运营者及运营项目,实行区别管理(我国《电信条例》第七和第八条明确指出:“国家对电信业务经营按照电信业务分类,实行许可制度”,“电信业务分为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是指利用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提供的电信与信息服务的业务”。);3、针对每一种电信系统或业务,确定授权工具(对申请者授予经营许可证,包括授予特许权、发放许可证书、发布许可令等。)。这些制度直接构成了电信产业的市场进入壁垒,相对降低了我国电信市场的开放竞争的程度,相对其他行业来说,电信产业是垄断的。12三、电信市场的垄断体现在那些方面?1、市场进入壁垒高在电信产业领域,一个企业只有拥有足够大的网络规模、用户规模、业务量规模,才能在行业中立足。电信业的行业进入门槛太高,也使新进入市场的运营商很难与一个已经实现规模经营的在位运营商竞争,从而很容易被排挤在市场之外。另外,我国民营资本的持有实体大都集中在零售、服装、餐饮及简单的加工制造等行业和领域,科技含量低,而电信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含量高、更新速度快,特别是最近几年,电信业务的推陈出新速度更是令人惊讶,对于想要进入电信行业的民营资本而言,它一方面要对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很好的把握,另一方面要不断投入巨大资金和引入高科技人才用于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而我国民营资本的持有实体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大多科技含量低,高科技人才引入困难,在资金投入和技术更新方面与电信业的行业进入要求都有较大差距。同样给进入电信行业造成壁垒的还有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政府一直以来就对我国的电信市场加以限制和监管,从而使得电信业做不到真正的公开。在2000年9月2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的第十条中规定经营基础电信业务应具备的条件中的第一条是,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专门从事基础电信业务的公司,且公司中国有股权或者股份不少于51%。这对电信企业的所有权做出了限制,给我国民营资本进入电信市场造成了极大的行政性壁垒。132、宽带垄断中国存在着宽带接入领域的垄断,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宽带接入及网间结算领域利用自身具有的市场支配地位,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以大学生为例,电信校园宽带市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采用捆绑式销售,并且出现了“不买电信天翼手机不能上网”的现象,如果不买手机,每用一个小时得花六毛钱,这很不划算。国家反垄断副局长李青表示他们已经基本查明,在互联网接入市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合在一起占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场份额,肯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电信企业存在垄断。在宽带接入领域上,95%互联网国际出口宽带、90%宽带互联网接入用户、99%互联网内容服务商,都集中在中国电信和联通网络中。这意味着,其他互联网接入厂商的用户访问互联网,都必然与中国电信和联通产生流量。再者说,按照工信部规定,为补偿电信和联通的骨干网投资,运营商之间的网络互联互通,只要用户上网产生流量,
本文标题:电信行业的垄断与竞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50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