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一章马克思主文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学习指导与练习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理论学习指导一、学习目的要求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懂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它的指导作用,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历史根据与实践基础,准确理解它们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明确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和指导意义;掌握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的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二、理论要点展示(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二)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其主要内容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除了上面讲的这几个方面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毛泽东的哲学著作和其他许多包含着丰富哲学思想的著作,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毛泽东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晚年确实犯有严重的错误。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将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同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为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三)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9年又载入宪法。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它的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除了上面指出的几个方面外,邓小平理论体系中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尽管现在国际国内的形势比起当年有很多新的变化,但是邓小平理论为我们确立的基本思想依然有着现实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2004年又写进了宪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五)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三、重点难点剖析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本身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少数人认识到形成全党共识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和历史任务,是毛泽东最先提出的。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它既是毛泽东作为党的核心领袖人物认识水平的反映,又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思想结晶,是一种合乎历史必然性的理论思考的结果。第一,这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党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后,开始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为中国革命提供完整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第二,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现实需要。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要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需要实现其中国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就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不仅因为它是科学,而且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它同中国人民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第三,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本来提供的就不是可以到处套用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在各个国家要想发挥其指导作用,必须结合着各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实际,将其进一步加以民族化、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要发挥其指导作用,就必须实现中国化。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本教材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学好本门课程的基础。究竟应该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这是本章的重点问题。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把握:(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本文标题:第一章马克思主文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学习指导与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56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