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课春天教学内容:歌曲:《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欣赏:《春到沂河》《春》教学目标:1.从聆听《春到沂河》、《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3.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春到沂河》歌曲《嘀哩嘀哩》教学目标: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能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示乐曲的变化。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3.学会十六分音符教学重难点:1.十六分音符时值的掌握是重点。2.学唱《嘀哩嘀哩》旋律是难点。3.自主选择打击乐器是重点。教学准备:钢琴、打击乐器、音响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欣赏《春到沂河》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3.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6.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三、学习《嘀哩嘀哩》1.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2.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3.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4.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A、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X”的长短。B、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5.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6.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1)前16小节的学唱曲: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再学唱最后8小节。(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7.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8.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案。四、课堂小结五、结束课业,师生告别。板书:嘀哩嘀哩柳琴:高音弹拨乐器;外形如琵琶,略小;音色清脆、明快,音域广,音量大。二分音符:X—四分音符:X八分音符:X十六分音符:X嘀哩哩嘀哩课后小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创编活动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并进行表演2、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作能力教学重难点:1、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是本课重点2、小组创编活动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具准备:钢琴、音响、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听《春天举行音乐会》的伴奏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歌二、学习《春天举行音乐会》1、谈话导入: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你能用人声来模仿一下吗?春雷的声音?春水的声音?春雨的声音?春风的声音?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课题揭示的《春天举行音乐会》。2、聆听范唱(教师示范或听录音)。3、设问: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这首歌多么富有想像!4、学唱第一部分歌曲(前16小节):(1)有感情地、有节奏地吟读歌词(按音乐节奏)。16小节曲调为他们伴奏,既作为背景,又为学曲调铺垫,注意:(2)在有感情熟读这段歌词的基础上,学会曲调与歌曲。5、学唱歌曲第二部分:(以乐句为单位,以听唱法为主学唱曲调。“春天举行音乐会”是点题乐句,也是全歌的高潮,要注意唱好。)6、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伴以动作表演。7、以打击乐伴奏渲染其气氛。8、打击乐的编创有两个方面:一是选择乐器,二是选择节奏三、创编活动1、启发引导谈话,本课听的、唱的音乐作品,都集中表现一个主题,即大自然的春天。表现春天的音乐作品有成千上万,都是作者对“春天”的有感而发,我们每一位学生也度过了九个、十个春天,你们能否也尝试一下创作……2、课本上有四幅图,你们还可以画出更多的春天的画面,在欣赏的作品中用柳琴、小提琴表现,你们可用打击乐或你们各自所掌握的各种乐器(凡是能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可以来表现),用你的想像去创作吧。3、创作活动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找伙伴二、三人一起创作,也可以是小组,请大家自由结合,充分想像,即兴创作。四、课堂小结板书:春天举行音乐会春雨唱歌(呀)滴嗒滴嗒,春风弹琴(呀)沙沙沙沙,春雷打鼓轰隆隆隆隆,春水鼓掌春水鼓掌哗啦啦啦啦小记: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春》复习《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节奏教学教学目标:1、通过节奏练习巩固掌握XXX和XXX的节奏型2、通过欣赏《春》让学生感受回旋曲式,感受标题音乐的造型手法。教学重难点:1、听辨XXX和XXX节奏型的区别是重点。2、用色块表现音乐情绪的变化与发展是重点。3、感受回旋曲式是难点。教具准备:钢琴、音响、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复习歌曲《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三、欣赏《春》1、在歌曲《嘀哩嘀哩》声中导入本课的欣赏。?2、听《春》的主题音乐。师问:你能从这一段音乐声中感到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说说你3、分别聆听第一、二、三插段音乐。4、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着课本上的图形谱及插图,想像音乐所描写的情景,并校对、调整自己刚才填写的答案。5、用彩色笔涂色块,描述音乐的情绪变化与发展。想像音乐描写的情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音乐的情绪发展。不要求统一答案,只要大致情绪(色彩)相同即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四、音乐节奏的听辨练习1、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2、教师还可以自己编三条节奏,让学生听辨。3、可以让学生创作三条节奏进行听辨。4、三条节奏要同时拍击,并可以重复二到三次。5、听辨后让全体学生模仿拍击。五、教师课堂小结板书:春色块:听辨节奏:1)XXXXXX|XXXXXX|2)XXXXXX|XXXXXX|3)XXXXXX|XXXXXX|小记:第二课可爱的动物教学内容:1、歌曲《顽皮的杜鹃》《花喜鹊和小乌鸦》2、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教学目标:1、天上飞的杜鹃,地上跑的马,都是可爱的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在感受、体验以“杜鹃”、“马”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2、认识低音,并掌握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3、唱好《顽皮的杜鹃》、《我心爱的小马车》4、试用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唱自己的歌。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歌曲《顽皮的杜鹃》2、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教学目标:1、认识低音,并掌握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2、学会歌曲旋律,教学重难点:1、认识低音,并掌握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是重点。2、歌曲旋律是难点3、认识单簧管教具准备:钢琴、音响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1、解题导入。设问:谁有过去大森林的体验?也许我们大部分都没有去过。能称森林的是几万株几十万株的大树组成的茫茫一大片大树。今天要欣赏的作品是《森林深处的杜鹃》,你能从音乐声中想像吗?2、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3、再听《森林深处的杜鹃》,要求:(1)当你听到是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时请站起来?(2)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请举手。4、师生讨论。师问:(1)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吗?(2)你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吗?5、复听乐曲:要求,把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你认为最方便、最能表现的形式表达出来。如:简笔画、身体的动作……边听边表现,要保持教室安静能听清音乐,自由想像。6、简单介绍圣-桑的《动物狂欢节》。7、完成教材下方的练习与思考。8、在括号内填入单簧管名称或图形。三、学习《顽皮的杜鹃》1、复习已学过的音高,注意唱准,尤其是两音的音准。2、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67”的低音就是“567”,教师示范柯尔文手势。3、唱准八个音,同样要注意唱准。学生边唱边打手势。4、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视唱:5、在能准确视唱前4小节的基础上,再加4小节:谁能以最短的时间,唱的最准确,进行表扬6、听辨训练: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在什么时候出现?(教师弹奏全曲。)7、视唱全曲。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8、学唱歌曲。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9、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四、教师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把《顽皮的杜鹃》歌曲唱熟练,并背唱歌词板书:顽皮的杜鹃1、乐曲中的杜鹃的鸣叫声是用()演奏的。(1)小鸟(2)小提琴(3)唢呐(4)单簧管2、你能随着老师的琴声配上杜鹃的叫声吗?师:3/4153|1——|255|3——|小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聆听《赛马》2、歌曲表演《花喜鹊和小乌鸦》3、创作自己的歌教学目标:1、学会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2、学生自己创作小歌曲,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3、聆听赛马,通过热烈奔放的节奏,感受草原的热闹景象教学重难点:1、《花喜鹊和小乌鸦》中装饰音的唱法是难点。2、自己创作小歌曲是重点。教具准备:钢琴、音响、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歌二、欣赏《赛马》1、准备一段内蒙古大草原举行赛马盛会的录像,以及一段二胡演奏。如班上有学生会拉二胡或教师本人会二胡演奏更佳。2、播放内蒙古人民赛马盛会的录像让学生感受赛马时的热烈场面。同时播放录音《赛马》3、师问:刚才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什么场景?4、揭题《赛马》二胡独奏。5、听听二胡的音色,讲讲二胡的主要结构与发音原理:二根弦,一个共鸣箱,一把弓。弓摩擦弦,振动发声,由共鸣箱扩大传音。6、聆听第一乐段主题。再随主题哼唱一次。?音乐主要运用什么节奏型表现这种气氛?7、聆听第二乐段的主题:再随这主题哼唱一次。8、师问:这段音乐与第一乐段音乐比较,又表达了比赛的怎样情?9、再听第二乐段。(1)第二乐段的主题反复了几次?(2)你能想像每次反复的不同变化,在比赛的场面上的不同情景吗?(3)第二次反复时,独奏乐器二胡是怎样演奏的?你能模仿一下吗?10、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课本上的五幅插图。听完后谁能把这场赛马盛会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11、复听全曲,边听边用节奏乐器、或人声表演赛马时的情景。三、学习歌曲1、用寓言故事导入课题2、教师范唱歌曲,在聆听时要注意歌曲的情绪时怎样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时哪几句?3、放录音听范唱,模唱印象深刻的乐句。4、教师弹琴学生听歌曲旋律5、跟随录音,看歌谱哼长唱歌谱6、重点解决难点部分,老师及时给予纠正7、完整的学习歌曲。8、学习演唱歌曲曲谱9、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做伴奏四、创编活动1、该曲调的创作要符合三个条件:(1)用八个音。(2)用四种节奏型。(3)4小节长度。2、凡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3、在学生创作后,要让学生自己唱自己创作的歌。4、评价后(师生共同评价),唱几首优秀的创作,教师点评给予鼓励。五、教师小结六、布置作业:1、唱好《花喜鹊和小乌鸦》2、回去自己再进行歌曲创作板书:《花喜鹊和小乌鸦》1)2/4553|153|222|()2()|()555|3123|2222|()2()||2)用5、6、7、1、2、3、4、5八个音,用X、XX、XXX、X—节奏组合,编4小节自己的歌,唱一唱。小记:第三课童趣教学内容:1、表演《一支短笛轻轻吹》《摇船调》2、欣赏《猜调》《木的步态舞》3、创编与活动教学目标1、“猜猜谜语”、“玩玩木偶”、“吹
本文标题:第一课 春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207393 .html